回前一頁】 【回蘇軾首頁


內容呂申公帥維揚,東坡自黃岡移汝海,輕從見之。申公置酒,終日不交一語。東坡昏睡,歌者唱:「夜寒斗覺羅衣薄」,東坡驚覺,小語云:「夜來走卻羅醫博也。」歌者皆匿笑。酒罷,行後圃中,至更坐,東坡即几案間筆墨,書歌者團扇云:「雨葉風枝曉自勻,綠陰青子凈無塵。閑吟繞屋扶疏句,須信淵明是可人。」申公見之亦無語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:過揚州】


內容東坡元豐末年得請歸耕陽羡,舟次瓜步,以書抵金山了元禪師曰:「不必出山,當學趙州(趙州禪師)上等接人。」元得書徑來,東坡迎笑問之,元以偈為獻曰:「趙州當日少謙光,不出三門見趙王,爭似金山無量相,大千都是一禪床。」東坡拊掌稱善。
出處《僧寶傳》
年代【1085:過揚州】


內容伊川先生以元年四月受經筵之命,先生之被旨入見也,蘇文忠公軾同日自右史除中書舍人。蘇公先以論新法不合,謫居黃州五年。溫公得政,起用之。然先生在經筵,歸其門者甚盛;而蘇公繼遷翰林,亦多輔之者,遂有川黨、洛黨之論。蘇公所從,皆輕俊之士,以先生之學為不便於己,相與排之。而溫公素重先生,未敢動也。溫公薨,申公獨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先生,進退人才,二蘇疑先生有力,故極詆之,而先生之門人亦不平。初,溫公之薨也,上方祀明堂,禮成肆赦,百官稱賀,而兩省官欲往奠溫公,先生止之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。」客有曰:「聞哭則不歌,不聞歌則不哭。」蘇公遂以鄙語戲先生。未幾,學士院召試館職,蘇公與承旨鄧溫伯各撰題,而蘇公所問,有云:「今欲師仁祖之忠厚,而患百官有司不舉其職,或至於偷;法神考之勵精,而恐監司守令不識其意,流入於刻。」太皇太后(宣仁后)點用蘇公者。左司諫朱光庭公掞,即奏學士院考試不識大體,謂仁祖神考不足師法,乞正其罪,以戒人臣之不忠者。詔特放罪。御史中丞傅堯俞欽之、侍御史王岩叟彥霖繼言之,申公乃上言,以策題非是議諷祖宗,召台諫至都堂說諭。於是台諫論蘇公未已。蜀人呂陶為殿中侍御史,為上言:蘇軾以鄙語戲程某,眾大笑,結冤之端,蓋至此始。五月,遂命起居舍人孔文仲為左諫議大夫,陶為左司諫兵部員外郎,賈易為右司諫,彥霖、公掞皆徙官。後六月,又命欽之與吏部侍郎胡宗愈兩易,皆為策題事也。易言,陶不當用。七月,陶罷為京西轉運副使。易,先生門人也。文仲因奏先生罪罷之;易以論事失當,絀知懷州。先生即日歸河南。其月,遂命蘇公兼侍讀,而文仲十一月亦改除中書舍人,蓋申公不直之也。明年三月,文仲卒。《哲宗舊錄》附文仲傳,載申公之言云:「文仲為蘇軾所誘脅,論事皆用軾意。」又申公《家傳》云:「文仲以伉直稱,然蠢不曉事,為浮薄輩所使,以陷善良。晚乃自知為小人所紿,憤鬱嘔血而死。」蓋指此也。其後蘇公上章,有「臣素疾程某之奸,未嘗假以辭色」之語。而右正言劉安世器之,亦論先生辭卑居尊,未被命而先論事為非是,因進排詆先生之說。劉非蘇黨,蓋其知不足以知先生云。
出處《道命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行忠宣辭免批答云:「吾聞之乃烈考云:君子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雖聖人復起,不易斯言。」忠宣遺表亦用之云:「蓋嘗先天下之憂,期不負聖人之學;此先臣所以教子,而微臣所以事君。」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初欲為富韓公神道碑,久之,未有意思。一日盡寢,夢偉丈夫稱是寇萊公來訪己,共語久之。既,即下筆,首敘景德澶淵之功,以及慶歷議和,頃刻而就,以示張文潛。文潛曰:「有一字未甚安,請試言之。蓋碑之末,初曰『公之勛在史官,德在生民,天子虛己聽公;西戎北狄,視公進退以為輕重』;然一趙濟能『搖』之,竊謂能不若敢也。」東坡大以為然,即更定焉。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之道名詠之……,東坡作溫公神道碑,來訪其從兄補之無咎於昭德第,坐未定,自言吾今日了此文,副本人未見也。啜茶罷,東坡琅然舉其文一編,其間有蜀音不分明者,無咎略審其字,時之道從照壁後已聽得矣。東坡去,無咎方欲舉示族人,而之道已高聲誦,無一字遺者。無咎初似不樂,久之曰:「十二郎真吾家千里駒也。」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與吉甫同在館中。吉甫既為介甫腹心進用,而子瞻外補,遂為仇讎矣。元祐初,子由作右司諫,論吉甫之罪,莫非蠹國殘民,至比之呂布。自資政殿大學士貶節度副使,安置建州。而子瞻作中書舍人行謫詞,又劇口詆之,號為元凶。吉甫既至建州,謝表末曰:「龍鱗鳳翼,固絕望於攀援;蟲臂鼠肝,一冥心於造化。」以子瞻兄弟與我所爭者,蟲臂鼠肝而已。子瞻見此表於邸報,笑曰:「福建子難容,終會作文字。」
出處《四六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惠卿之謫也,詞頭始下,劉貢父當草制。東坡呼曰:「貢父平生作劊子,今日才斬人也。」貢父急引疾而出,東坡一揮而就。不日傳都下,紙為之貴。暨紹聖初,牽復知江寧府,惠卿所作到任謝表,句句論辨。惟至發其私書,則云:「自省於己,莫知其端。」當時讀者莫不失笑。又自敘云:「顧惟妄論,何裨當日之朝廷;徒使煩言,有黷在天之君父。」或曰,觀此一聯,其用心憸險如此,使其得志,必殺二蘇無疑矣。蓋當時台諫論列,多子由章疏,而謫辭,東坡當筆故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行呂吉甫責詞曰:「先皇帝求賢如不及,從善若轉圜;始以帝堯之聰,姑試伯鯀;終焉孔子之聖,不信宰予。」又曰「喜則摩足以相歡,怒則反目以相視。」既而語人曰:「三十年作劊子,今日方剮得一個有肉漢。」
出處《步里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改鑄顏淵之語曰:「吾聞覿君子者,問雕人不問雕木。」曰:「人可雕歟?」曰:「呂惠卿雕王安石。」
出處《步里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吉甫問客:「蘇子瞻文詞似何人?」客揣其意,答曰:「似蘇秦、張儀。」呂笑曰:「秦之文高矣,儀固不能望,子瞻亦不能也。」徐自誦其表語云:「面折馬光於講筵,廷辨韓琦之奏疏。」甚有自得之色。客不敢問而退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邵成章云:元祐中,太母(宣仁太皇太后)下詔,東坡視草云:「苟有利於社稷,予何愛於髮膚。」純夫云:「此太母聖語也。子瞻直書之。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承平時,國家與遼歡盟,文禁甚寬。輅客者(迎客者)往來,率以談謔詩文相娛樂。元祐間,東坡實膺是選。遼使素聞其名,思以奇困之。其國舊有一對曰:「三光日月星。」凡以數言者,必犯其上一字,於是遍國中無能屬者。首以請於坡,坡唯唯,謂其介曰:「我能而君不能,亦非所以全大國之體,『四詩風雅頌』,天生對也,盍先以此復之?」介如言,方共嘆愕,坡徐曰:「某亦有一對,曰:『四德元亨利』。」使睢盱,欲起辯,坡曰:「而謂我忘其一耶?謹閟而舌;兩朝兄弟邦,卿為外臣,此固仁祖之廟諱也。」使出不意,大駭服。既又有所談,輒為坡逆敓,使自愧弗及,迄白溝,往返齒禰E舌,不敢復言他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三年,北國賀正使劉霄等入賀,公與狄詠館伴;錫燕回,始行馬,而公馬小蹶,劉即前訊曰:「馬驚無苦否?」公應之曰:「銜勒在御,雖小失無傷也。」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遼使耶律永昌來聘,蘇軾館之,與永昌入覲,見彥博於殿門外,卻立改容曰:「此潞公也!」問其年,曰:「何壯也!」軾曰:「使者見其容,未聞其語,其總理庶務,雖精練少年,有所不如;其貫穿古今,雖專門名家,有所不逮。」永昌拱手曰:「天下異人也!」
出處《宋元通鑒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芸叟奉使大遼,宿州館中,有題子瞻《老人行》於壁者。間范陽書肆,亦刻子瞻詩數十篇,謂《大蘇小集》。子瞻才名重當代.外至夷虜,亦愛服如此。芸叟題其後曰:「誰題佳句到幽都,逢著胡兒問大蘇。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豐四年八月,子由為賀遼生辰國信使,子瞻有詩送之。既至遼,遼人每問大蘇學士安否?子由住涿州寄詩云:「誰將家譜到燕都,底識人人問大蘇?莫把聲名動蠻貊,恐妨他日臥江湖。」(蘇軾原詩為:「誰將家集過幽都,逢見胡人問大蘇。莫將文章動蠻貊,恐妨談笑臥江湖。」)
出處《堅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坡、谷同游鳳池寺,坡公舉對云:「張丞相之佳篇,昔曾三到。」山谷即答云:「柳屯田之妙句,那更重來。」時稱名對。張丞相詩云:「八十老翁無品秩,昔曾三到鳳池來。」坡公蓋取此也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與山谷論書,東坡曰:「魯直近字雖清勁,而筆勢有時太瘦,幾如樹梢掛蛇。」山谷曰:「公之字固不敢輕議,然間覺褊淺,亦甚似石壓蝦蟆。」二公大笑,以為深中其病。
出處《獨醒雜誌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初,山谷與東坡、錢穆父同遊京師寶梵寺。飯罷,山谷作草書數紙,東坡甚稱賞之。穆父從旁觀曰:「魯直之字近於俗。」山谷曰:「何故?」穆父曰:「無他,但未見懷素真跡爾。」山谷心頗疑之。自後不肯為人作草書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黃兩公皆善書,皆不能懸手。逸少非好鵝,效其宛頸爾,正謂懸手轉腕。而蘇公論書,以手抵案,使腕不動為法,此其異也。
出處《後山先生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世傳涪翁愛苦筍,和東坡詩云:「公如端為苦筍歸,明日青衫誠可脫。」坡戲語座客曰:「吾固不愛作官,魯直遂欲以苦筍硬差致仕。」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神宗元豐四年,澶州言河決小吳埽,詔東行河道已填淤,不可復,更不修閉。上曰:「陵谷遷變,雖神禹復出,亦不能強,蓋水之就下者,性也。」哲宗元祐三年,知樞密院安燾等疏議回河東流。平章重事文忠烈,中書侍郎呂正愍從而和之,力主其議。子由在西掖,言於右僕射呂正獻曰:「河決而北,先帝也不能回,而諸公欲回之,是自謂過先帝也。元豐河決,導之北流,不因其舊,修其未備,乃欲取而回之?」正獻曰:「當與公籌之。」然竟莫能奪。其役遂興,議論紛然,至於累歲。東坡嘗侍上讀《祖宗寶訓》,因及時事,曰:「黃河勢方北流,而強之使東。」當軸者恨之。四年八月,子由在翰林,第四疏論必非東決,有曰:「臣兄軾前在經筵,因論黃河等事,為眾人所疾,跡不自安,遂求隱避。」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士大夫好事者,取達官姓名為詩謎,如「長空雪霽見虹蜺,行盡天涯遇帝畿,天子手中執玉簡,秀才不肯著麻衣」,謂韓絳、馮京、王珪、曾布也。又取古人名而傅以今事,如「人人皆戴子瞻帽,君實新來轉一官,門狀送還王介甫,潞公身上不曾寒」,謂仲長統、司馬遷、謝安石、文彥博也。
出處《夷堅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器之與東坡,元祐初同朝。東坡勇於為義,或失之過,則器之必約以典故。東坡至發怒曰:「何處把上〈把去聲,農人乘以事田之具〉曳得一劉正言來,知得許多典故?」或以告器之,則曰:「子瞻固所畏也。若恃其才,欲變化典常,則不可。」又朝中有語云:「閩蜀同風,腹中有蟲。」以二字各從蟲也。東坡在廣坐作色曰:「《書》稱立賢無方,何得乃爾?」器之曰:「某初不聞其語,然立賢無方,須是賢者乃可。若中人以下,多係土地風俗,安得不為土習風移?」東坡默然。至元符末,東坡、器之,各歸自嶺海,相遇於道,始交歡。器之語人云:「浮華毫習盡去,非昔日子瞻也。」東坡則云:「器之鐵石人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議祫祭。子瞻云:「何以明之?《詩》云:『昊天有成命』,郊祀天地也。」劉器之云:「不然。此一篇祀天亦用,祀地亦用。至如潛季冬薦魚春薦鮪,豈一時?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洪文敏邁《容齋四筆》紀南北郊一事曰:三代之禮,冬至祀天於南郊,夏至祭地於北郊。王莽于元始中改為合祭,自是以來,不可復變。元豐中,下詔欲復北郊。至六年,唯以冬至祀天,而地祇不及事。元祐七年,又使博議,而許將、顧臨、范純禮、王欽臣、孔武仲各為一說,逮蘇文忠軾之論出,於是群議盡廢。當時諸人之說有六,軾皆辟之,以謂無一可行之理。其文載於《奏議》,凡三千言。
出處《愧郯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禮家如聚訟,雖兄弟亦不容苟同。其大者無如天地之祭分合一議,自昔諸儒之論,不知其幾。今姑摭二蘇之議言之。東坡則據《周頌•昊天有成命》序云:「郊祀天地也。」以為此合祭天地之明文。潁濱乃據《周禮》為說,謂冬至祀天於圜邱,夏至祀地於方澤。其後朝廷迄從坡說合祭,以至於今焉。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先王議事以制,不為刑辟。東坡有人法兼用之說,公以為敕令不可不具。二公之論不同。坡《外集》有《策題》一首,乃此意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嘗謂某曰:「范淳夫講書,為今經筵講官第一,言簡而當,無一冗字,無一長語,義理明白,而成文粲然,乃得講書三昧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謂范純夫曰:「公之文可以經世,皆不刊之說,如某但涉獵為文耳。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好戲謔,語言或稍過,純夫必戒之。東坡每與人戲,必祝曰:「勿令范十三知。」純夫舊行第十三也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純夫元祐末,與東坡數上疏論事,嘗約各草一疏上之。東坡訪純夫,求所作疏先觀,讀盡遂書名於末,云:「某不復自為疏矣。」純夫再三求觀,竟不肯出,云:「無以易公者。」東坡別作一條和純夫《月研詩》云:「上書掛名豈待我,獨立自可當雷霆。」蓋紀實也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、子由門下客最知名者:黃魯直、張文潛、晁無咎、秦少游,世謂之四學士。至若陳無己,文行雖高,以晚出東坡門,故不若四人之著。故陳無己作《佛指記》云:「余以辭義,名次四君,而貧於一代」,是也。晁無咎詩云:「黃子似淵明,城市亦復真。陳君有道舉,化行閭井淳。張侯公謹流,英思春泉新。高才更難及,淮海一髯秦。」當時以東坡為長公,子由為少公。陳無己答李端叔云:「蘇公之門,有客四人。黃魯直、秦少游、晁無咎,則長公之客也;張文潛,則少公之客也。」又《次韻黃樓詩》云:「一代蘇長公,四海名未已。」又云:「少公作長句,班(班固)揚(揚雄)安可擬。」謂二蘇也。然四客各有所長,魯直長於詩辭,秦、晁長於議論。魯直與秦少章書曰:「庭堅心醉於詩與楚辭,似若有得。至於議論文字,今日乃當付之少游及晁、張、無己,足下可從此四君子一一問之。」其後張文潛贈李德載詩亦云:「長公波濤萬頃海,少公峭拔千尋麓。黃郎蕭蕭日下鶴,陳子峭峭霜中竹;秦文倩麗若桃李,晁論崢嶸走珠玉。」乃知人才各有所長,雖蘇門不能兼全也。
出處《能改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言:「文章之任,亦在名世之士,相與主盟,則其道不墜。方今太平之盛,文士輩出,要使一時之文,有所宗主。昔歐陽文忠常以是任付與某,故不敢不勉。異時文章盟主,責在諸君,亦如文忠之付授某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少游自會稽入都,見東坡,東坡曰:「不意別後卻學柳七作詞。」少游曰:「某雖無學,亦不如是。」東坡曰:「『銷魂當此際』,非柳七語乎?」坡又問別作何詞?少游舉「小樓連苑橫空,下窺繡轂雕鞍驟。」東坡曰:「十三個字,只說得一個人騎馬樓前過。」少游問公近作,乃舉「燕子樓空,佳人何在,空鎖樓中燕」。晁無咎曰:「只三句,便說盡張建封事。」
出處《高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以所作小詞示無咎、文潛曰:「何如少游?」二人皆對云:「少游詩似小詞,先生小詞似詩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呼少游為「山抹微雲君」。
出處《藝苑雌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觀少游,亦善為樂府語,工而入律,知樂者謂之作家歌,元豐間盛行於淮楚。「寒鴉萬點,流水繞孤村」,本隋帝詩也,少游取以為《滿庭芳》辭,而首言「山抹微雲,天粘衰草」,尤為當時所傳。蘇子瞻於四學士中,最善少游,故他文未嘗不極口稱善,豈特樂府?然猶以氣格為病,故常戲云:「山抹微雲秦學士,露花倒影柳屯田。」露花倒影,柳永《破陣子》語也。
出處《避暑錄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長公有詩云:「身行萬里半天下,僧臥一庵初白頭。」黃九云:「初日頭。」問其義,但云若此僧負暄於初日耳。余不然,黃甚不平,曰:「豈有用白對天乎?」余導日問蘇公,公曰:「若是黃九要改作『日頭』,也不奈他何!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少游在東坡坐中,或調其多髯者。少游曰:「君子多乎哉!」東坡笑:「小人樊鬚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少游在蔡州,與營妓類婉字東玉者密,贈之詞,有「玉佩丁東」句。又有贈陶心兒詞云:「天外一鉤橫月帶三星。」東坡誚其恐為他姑廝賴。
出處《高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避暑城西李氏園,題詩於壁云:「荷氣竹風宜永日,冰壺涼簟不能回,題詩未有驚人句,會喚謫仙蘇二(蘇軾)來。」少游言於東坡曰:「以先生為『蘇二』,大似相薄。」少游極怨山谷和《寄寂齋詩》云:「志大略細謹。」言蔡州事少人知者,因此吹毛耳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觀東坡二丈詩,想見風骨巉岩,而接人仁氣粹溫也。觀黃門詩,頎然峻整,獨立不倚,在人眼前。元祐中每同朝班,予嘗目為成都兩石筍也。
出處《山谷題跋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魯直戲東坡曰:「昔王右軍字為換鵝書。韓宗儒性饕餮,每得公一帖,於殿帥姚麟許換羊肉十數斤。可名二丈書為換羊書矣。」東坡大笑。一日,公在翰苑,以聖節制撰紛冗,宗儒日作數簡,以圖報書,使人立庭下督索甚急。公笑語曰:「傳語本官今日斷屠!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魯直以晁載之《閔吾廬賦》問東坡何如?東坡報云:「晁君騷辭,細看甚奇麗,信其家多異材邪?然有少意,欲魯直以漸箴之。凡人為文,宜務使平和,至足之餘,溢為奇怪,蓋出於不得已耳。晁君喜奇似太早,然不可直云爾。非為之諱也,恐傷其邁往之氣。當為朋友講磨之語可耳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廌(李廌)謂少游曰:「此見東坡,言少游文章如美玉無瑕,又琢磨之功,殆未有出其右者。」少游曰:「某少時用意作賦,習慣已成,誠如所諭,點檢不破,不畏磨難。然自以華弱為愧。邢和叔嘗曰:『子之文銖兩不差,非秤上秤來,乃等子(即戥子,權金珠藥物的衡器)上等來也。』」廌曰:人之文章,闊達者失之太k穨禲A謹嚴者失之太弱。少游之文,詞雖華而氣古,事備而意高,如鐘鼎然,其體質規模,質重而簡易;其刻畫篆文,則後之鑄師莫彷彿。宜乎東坡稱之為天下奇作也,非過言矣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有茶詩押腸字韻,和者已數四,而山谷最後有「曲幾團蒲聽煮湯,煎成車聲入羊腸」之句。東坡云:「黃九怎得不竊。」故晁無咎復和云:「車聲出鼎細九盤,如此佳句誰能識。」
出處《詩話總龜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魯直作《漁父詞》云:『新婦磯頭眉黛愁,女兒浦口眼波秋,驚魚錯認月沉鉤。青箬笠前無限事,綠蓑衣底一時休,斜風細雨轉舡頭。』其詞清新婉麗,聞其得意,自言:『以水光三色,替卻玉肌花貌,此乃真得漁父家風也。』然才出新婦磯,又入女兒浦,此漁父無乃太瀾浪也。」
出處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黃二公,當時互相譏誚。東坡嘗云,黃魯直詩文如蝤蛑江珧柱,格韻高絕,盤餐盡廢,然不可多食,多食則發風動氣。山谷亦云,蓋有文章妙一世而詩句不逮古人者,蓋指東坡而言也。
出處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黃魯直在眾會作一酒令云,「虱去乙為GS,添幾卻是風。風暖鳥聲碎,日高花影重。」坐客莫能答。他日,人以告東坡,坡應聲曰,「江去水為工,添即是紅。紅旗開向日,白馬驟迎風。」雖創意為妙,而敏捷過之。
出處《雞肋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先生一日與魯直、文潛諸人會飯,既食骨土繵l兒血羹,客有須薄茶者,因就取所碾龍團遍啜坐人,或曰:「使龍茶能言,當須稱屈。」先生撫掌久之,曰:「是亦可為一題。」因援筆戲作律賦一首,以「婢薦血羹,龍團稱屈」為韻,山谷擊節稱詠不能已。已無藏本,聞關子開能誦。今亡矣,惜哉!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黃魯直謂子瞻曰:「鳥之將死,其鳴也哀。某適到市橋,見生鵝繫足在地鳴叫不已,得非哀祈於我耶?」子瞻曰:「某昨日買十鳩,中有四活,即放之;餘者幸作一杯羹。今日吾家常膳,買魚數斤,以水養之,活者放而救渠命,殪者烹而悅我口。雖腥膻之欲,未能盡斷,且一時從權爾。」魯直曰:「吾兄從權之說善哉。」魯直因作頌曰:「我肉眾生肉,名殊體不殊,元同一種性,只是別形軀。苦惱從他受,肥甘為我須。莫教閻老到,自揣看何如?」子瞻聞斯語,愀然嘆曰:「我猶未免食肉,安知不逃閻老之責乎?」(黃庭堅不可能稱蘇軾「吾兄」,此則當為附會之說)
出處《善誘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黃、秦諸君子在館。暇日觀畫,山谷出李龍眠所作《賢己圖》,博奕、樗蒲之儔咸列焉。博者六七人,方據一局,投迸盆中,五皆玈,而一猶旋轉不已。一人俯盆疾呼,旁觀皆變色起立,纖穠態度,曲盡其妙。相與嘆賞,以為卓絕。適東坡從外來,睨之曰:「李龍眠天下士,顧乃效閩人語耶?」眾咸怪,請其故。東坡曰:「四海語音,言六皆合口。惟閩音則張口。今盆中皆六,一猶未定,法當呼六,而疾呼者乃張口何也?」龍眠聞之,亦笑而服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為李伯時作《洗玉池銘》。伯時自為跋曰:「元祐八年,余時事京師,居紅橋子第,得陳峽州馬台石,愛而致之齋中。一日,東坡過謂余曰:『斲石為沼,當以所藏玉時出而浴之,且刻其形於四旁,予為子銘其唇,而號為洗玉池。』而所謂玉者,凡一十六雙,琥、璩三,鹿盧環,琫、珌、璊、瑑環,水蒼珮,螳螂鉤,佩柄珈、瑱,拱璧是也。伯時既下世,池亦堙晦。徽宗嘗即其家訪之,得於積壤中。其子因避時禁,磨去銘文,以授使者,於是置宣和殿,十六玉,唯鹿盧環從葬龍眠,余悉歸內府。
出處《宋稗類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晃以道言:當東坡盛時,李公麟至為畫家廟象。後東坡南遷,公麟在京師,遇蘇氏兩院子弟於途,以扇障面不一揖,其薄如此。故以道鄙之,盡棄平日所有公麟之畫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東坡知貢舉日,並行詩賦經義,《書》題中出「而難任人,蠻夷率服」,注云:「任,佞也;難者,拒之使不得進也。難任人,則忠信昭,而四夷服。」東坡習大科日,曾作《忠信昭而四夷服論》,而新經(王安石所著《三經新義》)與注意同。當時舉子謂東坡故與金陵(王安石)異說,以為難於任人,則得賢者,故四夷服。及東坡見說,怒曰:「舉子至不識字,輒以難〈去聲〉為難〈平聲〉!」盡黜之,惟作難〈去聲〉字者皆得。益東坡元不曾見新經,而舉子未嘗讀注故也。聞之於柴慎微。
出處《嬾真子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為韓魏公作《醉白堂記》,王荊公讀之云:「此韓、白優劣論爾。」元祐中,東坡知貢舉,以「光武何如高帝」為論題。張文潛作參詳官,以一卷子攜呈東坡云:「此文甚佳,蓋以先生《醉白堂記》為法。」東坡一覽,喜曰:「誠哉是言。」擢置魁等。後拆封,乃劉燾無言也。
出處《揮麈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知貢舉時,得章貢(江西贛縣)孫勰之文於黜籍中,見而異之,擢置第五。榜帖既傳,誹議藉藉,以勰嘗遊公之門也。會廷試,勰復中第五,輿論始服文章之定價。勰即坡公所贈《剛說》孫介夫之子也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省試「舜不窮其民論」。劉棠召美首選,其警句云:「桀紂以淫虐窮,幽以貪殘窮,厲以監謗窮,戰國以侵伐窮,秦皇以督責窮,漢武以奢侈窮,晉以夷狄窮,隋以巡幸窮,明皇以隱戶剩田窮,德宗以間架稅屋窮。」東坡見之,大加嘆賞,以其不類時文,因以「劉窮」呼之。
出處《優古堂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斿字元龍,父安國,字平甫,介甫之弟,與東坡交。嘗自負其《甘露寺》詩:「平地風煙飛白鳥,半山雲水卷蒼藤。」坡應之曰:「精神全在卷字,但恨飛字不稱耳。」平甫請易之,坡遂易以「翻」字,平甫嘆服。元龍篤學好義,有父風。元祐初,東坡上奏,理平甫之冤,乞考斿行實而錄用之。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素知李廌方叔。方叔赴省試,東坡知舉,得一卷子,大喜,手批數十字,且語黃魯直曰:「是必吾李廌也。」及拆號,則章持致平,而廌乃見黜。故東坡、山谷皆有詩在集中。初,廌試罷,歸語人曰:「蘇公知舉,吾之文,必不在三名後。」及被黜,廌有乳母,年七十,大哭曰:「吾兒遇蘇內翰知舉不及第,它日尚奚望?」遂閉門睡,至夕不出,發壁視之,自縊死矣。廌果終身不第以死,亦可哀也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廌,陽翟人,少以文字見蘇子瞻,子瞻喜之。元祐初知舉,廌適就試,意在必得,以冠多士。及考,章援程文,大喜,以為廌無疑,遂以為魁。既拆號,悵然出院,以詩送廌歸,其曰:「平時謾說古戰場,過眼終迷日五色。」蓋道其本意。廌自是學亦不進。家貧,不甚自愛。嘗以書責子瞻不荐己,子瞻後薄之。終不第而卒。
出處《石林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貢父嘗見一士人口吃,戲作謎云:「本是昌徒,又為非類;雖無雄材,卻有艾氣。」東坡曰:「貢父可謂滑稽之雄也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貢父會,語及不獲已之事,貢父曰:「充類至義之盡也。」東坡曰:「貢父乃善讀《孟子》歟!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貢父晚苦風疾,鬢眉皆落,鼻梁且斷。一日,與子瞻數人小酌,各引古人語相戲。子瞻戲貢父云:「大風起兮眉飛颺,安得壯士兮守鼻梁。」座中大噱。貢父恨悵不已。貢父晚年鼻既斷爛,日憂死亡,客戲之曰:「顏淵、子路微服同出,市中逢孔子,惶怖求避,忽見一塔,相與匿於塔後。孔子既過,顏子曰:『此何塔也?』由曰:『所謂避孔子塔也。』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羅壽可再遊汴梁,書所見云:「相國寺有石刻:『蘇子瞻、子由、孫子發、秦少游,同來觀晉卿墨竹。申先生亦來。元祐三年八月五日,老申一百一歲。』」
出處《癸章雜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、黃、張、晁為蘇門四學士。每來,必命取密雲龍供茶,家人以此記之。廖明略晚登東坡之門,公大奇之。一日,又命取密雲龍,家人謂是四學士,窺之,則廖明略也。
出處《古今詞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東坡知頁舉。李方叔就試,將鎖院,坡緘封一簡,令送方叔。值方叔出,其僕受簡置几上。有頃,章子厚二子曰持曰援者來,取簡竊觀,乃《揚雄優於劉向論》一篇。二章驚喜,攜之以去。方叔歸,求簡不得,知為二章所竊,悵惋不敢言。已而果出此題。二章皆模仿坡作,方叔幾於閣筆。及拆號,坡意魁必方叔也,乃章援。第十名文意與魁相似,乃章持。坡失色。二十名間,一卷頗奇。坡謂同列曰:「此必李方叔!」視之,乃葛敏修。時山谷亦預校文,曰:「可賀內翰得人,此乃僕宰太和時一學子相從者也。」而方叔竟下第。坡出院,聞其故,大嘆恨。作詩送其歸,謂「平生謾說古戰場,過眼終迷日五色」者也。其母嘆曰:「蘇學士知貢舉,而汝不成名,復何望哉!」抑鬱而卒。
出處《鶴林玉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方叔坡公客,坡公知貢舉而方叔下第。坡公有詩云:「平生謾說古戰場,過目還迷日五色。」山谷和之云:「今年持橐佐春官,遂失此人難塞責。」蓋是時山谷亦在貢院也。
出處《詩話總龜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知貢舉,李方叔被黜,其家老乳母大哭曰:「遇蘇內翰知舉不及第,尚奚望?!」閉門而逝。後東坡舉白浮歐陽叔弼曰:「君為主司而失李方叔,茲可罰也。」時張文潛舍人在坐,舉白浮東坡曰:「先生昔為知舉而遺之,其罰維均!」舉坐大笑。想老乳母亦吐氣泉下。
出處《密齋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方叔初名豸,從東坡遊。東坡曰:「五經內無公名,獨左氏曰『庶有豸乎』?乃音直氏切,後人以為虫豸之豸,今宜易名曰廌。」方叔用之。秦少游見而嘲之曰:「昔為有腳之狐,今作無頭之箭。豸以況狐,廌以況箭。」方叔倉卒無以答,終身以為恨。
出處《嬾真子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廌少時有好名急進之弊,獻書公車者三,多觸聞罷。然其志不已,復多遊巨公之門。自丙寅年東坡嘗誨之曰:「如子之才,自當不沒,要當循分,不可躁求。王公之門,何必時曳裾也。」爾後常以為戒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於世家得王定國,於宗室得趙德麟,獎許不容口。定國坐坡累謫賓州,瘴煙窟里五年,面如紅玉,尤為坡所嘆服。然其後乃階梁師成而進,德麟亦諂事譚稹,士大夫晚節之難如此。
出處《鶴林玉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定國寄詩於東坡,答書云:「新詩篇篇皆奇,老拙此回真不及,窮人之具,輒欲交割於公。」魏泰見而笑曰:「定國亦難作交代,只是權攝耳。」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叔原以長短句行,蘇子瞻因黃魯直欲見之,則謝曰:「今政事半吾家舊客,亦未暇見也。」
出處《研北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多雅謔,嘗與許沖元、顧子敦、錢穆父同舍。一日,沖元自窗外往來,東坡問何為?沖元曰:「綏來。」東坡曰:「可謂奉大福以來綏。」蓋沖元登科時賦句也。沖元曰:「敲門瓦礫,公尚記憶耶?」子敦肥碩,當暑,袒裼據案而寐。東坡書四大字於其側曰:「顧屠肉案。」穆父,眉目秀雅,而時有九子,東坡曰:「穆父可謂之九子母丈人。」同舍皆大笑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風姿甚美,有九子。都下九子母祠,作一巾紵美丈夫坐於西偏,俗以為九子母之夫。故都下謂穆父為九子母夫。東坡贈詩云:「九子羨君門戶壯」,蓋戲之也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臨子敦內翰,姿狀雄偉。少未顯時,人以「顧屠」嘲之。元祐中,自給事中為河北都運使,蘇子瞻作詩送之云:「我友顧子敦,軀膽兩雄偉。便便十圍腹,不但貯書史。容君數百人,一笑萬事已。十年臥江海,了不見慍喜。磨刀向豬羊,釃酒會鄰里。歸來如一夢,豐頰愈茂美。平生批敕手,濃墨寫黃紙。會當勒燕然,廊廟登劍履。翻然向河朔,坐念東郡水。河來屹不去,如尊乃勇耳。」顧得之不樂。既行,群公祖道郊外,子瞻辭疾不往,和前韻以送,因以解頤焉:「君為江南英,面作河朔偉。人間一好漢,誰似張長史。上書苦留君,言拙輒報已。置之勿復道,出處俱可喜。攀輿共六尺,食肉飛萬里。誰言遠近殊,等是朝廷美。遙知送別處,醉墨爭淋紙。我以病杜門,商頌空振履。後會知何日,一歡如覆水。善保千金軀,前言戲之耳。」
出處《雞肋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顧子敦有「顧屠」之號,以其肥偉也。故東坡送子敦奉使河朔詩云:「我友顧子敦,軀膽多雄偉;便便十圍腹,不但貯書史。」又云:「磨刀向豬羊,釃酒會鄰里。」至於云「平生批敕手」,亦皆用屠家語也。子敦讀之頗不樂。東坡遂和前篇,末句云:「善保千金軀,前言戲之耳。」錢穆父眉宇秀整,東坡云:「穆四莫亂呼它名字。」是時穆父已有九子,東坡遂以「九子母丈夫」呼之。有詩云:「九子羡君門戶壯,八州憐我往來頻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子敦肥偉,號「顧屠」,故東坡送行詩有「磨刀向豬羊」之句以戲之。又尹京時,與從官同集慈孝寺。子敦憑几假寐,東坡大書案上曰:「顧屠肉案」,同會皆大笑。又以三十金擲於案上,子敦驚覺,東坡曰:「且快片批四兩來。」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臨子敦為翰苑,每言趙廣漢尹京有治聲,使我為之,不難出其上。子瞻戲曰:「君作尹須改姓。」顧曰:「何姓?」曰:「姓茅,喚作茅廣漢。」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尹京,為近時第一。余嘗見其剖決甚閑暇,雜以笑語諢語,而每一顧問,胥吏皆股栗不能對。一日,因決一大滯獄,內外稱之。會朝,蘇長公譽之曰:「所謂『霹靂手』也。」錢曰:「安能『霹靂手』,僅免『葫蘆蹄』也。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四朝正史《錢穆父傳》,載其復知開封,臨事益精明,東坡乘其據案時遺之詩,穆父操筆立賦以報。坡曰:「電掃庭訟,響答詩筒,近所未見也!」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賦賢良對策日,東坡曉往迓其歸,置酒相勞,各舉令為文。穆父得傀儡除鎮南軍節度使制,首句云:「具官勤勞王家,出入幕府。」東坡見此兩句,大加嘆賞,蓋心以傀儡起於王家也。
出處《能改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嘉祐四友:王荊公、呂申公、司馬溫公、韓少師。元祐四友:蘇子瞻、錢穆公、王仲至、蔣穎叔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錢穆父曰:「尋常往來,須稱家有無;草草相聚,不必過為具。」一日,穆父折簡召坡食「皛飯」。及至,乃設飯一盂、蘿蔔一碟、白湯一盞而已,蓋以三白為「皛」也。後數日,坡復召穆父食「毳飯」,穆父意坡必有毛物相報。比至日晏,並不設食。穆父餒甚。坡曰:「蘿蔔湯飯俱毛(蜀音「沒」為「毛」)也。」穆父嘆曰:「子瞻可謂善戲謔者也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與劉貢父言:「軾與舍弟習制科寺,日享三白,食之甚美,不復信世間有八珍也。」貢父問「三白」何物?答曰:「一撮鹽,一碟生蘿蔔,一碗飯,乃三白也。」貢父大笑。久之,以簡招坡過其家吃「皛飯」,坡不省憶嘗對貢父「三白」之說也,謂人云:「貢父讀書多,必有出處。」比至赴,見案上所設,唯鹽、蘿蔔、飯而已,乃始悟貢父以「三白」相戲笑,投匕箸食之幾盡。將上馬,云:「明日可見過,當具毳飯奉待。」貢父雖恐其為戲,但不知「毳飯」所設何物。如期而往,談論過食時,貢父譏甚索食,東坡云:「少待。」如此者再三,東坡答如初。貢父曰:「饑不可忍矣!」東坡徐曰:「鹽也毛,蘿蔔也毛,飯也毛,非『毳』而何?」貢父捧腹曰:「固知君必報東門之役,然慮不及此也!」東坡乃命進食,抵暮而去。世俗呼無為「模」,又語訛「模」為「毛」,嘗且音,故東坡以此報之。宜乎貢父思慮不到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嘗言,頃在館中,有同僚曹姓者,本醫家子,夤緣入館閣,不識字,且多犯人。錢一日因誦子瞻詩,曹矍然曰:「每見諸公喜此人,不知何謂?」或言其文章之士也。曹曰:「吾近得渠作,皆重疊用韻,全不成語言!」錢恐人作偽,命取以觀之,乃子瞻醉中寫少陵《八仙歌》。錢曰:「此少陵詩,子瞻寫耳。」曹曰:「便老陵也好吃棒!」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豐中詩獄興,凡館舍諸人與子瞻和詩罔不及。其後,劉貢父於僧寺閑話子瞻,乃造語:「有一舉子與同里子弟相得甚歡,一日,同里不出,詢其家,云:『近出外縣。』久之復歸,詰其端,乃曰:『某不幸典著賊贓,暫出回避。』一日,舉子不出,同里者詢其家,乃曰:『昨日為府中追去。』未幾復出,詰其由,曰:『某不幸和著賊詩。』」子瞻亦不能喜慍。
出處《畫墁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世以癩疾鼻陷為死證,劉貢父晚有此疾,又嘗坐和蘇子瞻詩罰金,元祐中,同為從官,貢父曰:「前於曹州,有盜夜入人家室,無物,但有書數卷爾。盜忌空還,取一卷而去,乃舉子所著五七言也;就庫家質之。主人喜事,好其詩,不舍手。明日盜敗,吏取其書。主人賂吏而私錄之。吏督之急,且問其故,曰:『吾愛其語,將和之也。』吏曰:賊詩不中和也。」」子瞻亦曰:「少壯讀書,頗知故事。孔子嘗出,顏、仲二子行而過市,而卒遇其師。子路趫捷,躍而升木。顏淵懦緩,顧無所之;就市中刑人所經幢避之,所謂石幢子者。既去,市人以賢者所至,不可復以故名,遂共謂『避孔塔』。」坐者絕倒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貢父觴客,子瞻有事欲先起,劉調之曰:「幸早堨B從容。」(幸早里各諧杏、棗、李;從容,即肉蓯蓉,一種補藥。)子瞻曰:「奈言事須當歸。」(奈,蘋果之異稱;這事各諧蔗、柿;當歸,藥名。)各以三果一藥為對。
出處《朝野遺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善嘲噓,以呂微仲豐頭,每戲曰:「公真有大臣體,「坤」六二所謂直方大也。」後拜相,東坡當制,有云:「果藝以達,有孔門三子之風(指孔子的三個弟子:子貢、子路、冉求);直方而大,得坤爻六二之動。」又嘗謁微仲,值其晝寢,久之方見;便坐昌陽盆畜一綠龜,坡指曰:「此易得耳。唐莊宗時有進六目龜者,敬新磨獻口號云:『不要鬧,不要鬧,聽取龜兒口號;六只眼兒睡一覺,抵別人三覺。』」微仲不悅。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昔之黠者,滑稽以玩世,曰:「彭祖八百歲而死,其婦哭之慟。其鄉里共解之曰:『人生八十不可得,而翁八百矣,尚何尤?』婦謝曰:『汝輩自不諭耳。八百死矣,九百猶在也。』」世以痴為「九百」,謂其精神不足也。又曰:「令新視事,而不習吏道,召胥魁問之,魁具道笞十至五十,及折杖數。令遽止之曰:『我解矣。笞六十為杖十四耶?』魁笑曰:『五十尚可,六十猶痴耶。』」蘇長公取為偶對曰:「九百不死,六十猶痴。」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陳無己云:「世人以痴為『九百』,謂其精神不足也。……」東坡作文字中,有一條,以彭祖八百歲,其父哭之以「九百者尚在」。李方叔問東坡曰:「俗語以憨痴駘駿為九百,豈可筆之文字間乎?」坡曰:「子未知所據耳。張平子《西京賦》云:『乃有秘書小說九百』,蓋稗官小說凡九百四十三篇,皆巫醫慶祝及里巷之所傳言,集為是書 。西漢虞初,洛陽人,以其書事漢武帝,出入騎從,衣黃衣,號黃衣使者。其說亦號九百。吾言豈無據也。」方叔後讀《文選》,見其事具《文選》注,始嘆曰:「坡翁於世間書,何往不精通耶!」近見《雜說》載此,乃知前輩考證,無所不至。
出處《愛日齋叢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華、玉汝相繼命相,未幾,持國(韓維)拜門下侍郎,甚有爰立之望,其家建堂榜曰「三相」;俄持國罷,遂請老。東坡聞之,曰:「既不成三相堂,可且名為二相公廟。」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曰:「世間之物,未有無對者,皆自然生成之象,雖文字之語,但學者不思耳。如因當時為之語曰:『劉蕢下第,我輩登科。』則其前有:『雍齒且侯,吾屬何患?』太宗曰:『我見魏徵常媚嫵。』,則德宗乃曰:『人言盧杞是奸邪。』」
出處《冷齋夜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孫巨源同會於王晉卿花園中。晉卿言:「都教喂飼了官員輩馬著。」巨源云:「都尉指揮都喂馬,好一對。」適長公主送茶來,東坡即云:「大家齊吃大家(同大姑,家讀作姑,是對女子的尊稱)茶。」蓋長公主呼「大家」也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王晉卿嘗暴得耳疾,意不能堪,求方於僕,僕答之曰:『君是將種,斷頭穴胸,當無所惜。兩耳堪作底用,割舍不得?限三日疾去。不去,割取我耳。』晉卿洒然而悟,三日病良已,以詩示僕云:『老婆心急頻相勸,令嚴只得三日限。我耳已聰君不割,且喜兩家皆平善。』今定國所藏《挑耳圖》,得之晉卿。聊識此耳」。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孫賁公素居京師,大病,予數往存撫之。又數日,見東坡,云:「聞曾見孫公素,病如何?」予曰:「大病方安。」坡云:「這漢病中瘦則瘦,儼然風雅。」後見公素道此語,公素應曰:「那娘意下恨則恨,無奈思量。」坡大奇之。公素畏內,眾所共知,嘗求東坡書扇,坡題云:「披扇當年笑溫嶠,握刀晚歲戰劉郎(劉備)。不須戚戚如馮衍,但與時時說李陽。」公素昔為程宣徽門賓,後娶程公之女,性極妒悍,故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公嘗會孫賁公素。孫畏內殊甚。有官姑善商謎,蘇即云:「蒯通勸韓信反,韓信不肯反。」其人思久之,曰:「未知中否?然不敢道。」孫迫之使言,乃曰:「此怕負漢也。」蘇大喜,厚賞之。
出處《雞助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與姜至之潛同坐。姜舉今日坐間各要一物是藥名,因指子瞻曰:「君藥名也。」問其故,曰:「子蘇子。」子瞻應聲曰:「君亦藥名也。若非半夏,定是厚樸。」姜詰其故,曰:「非半夏厚樸,何以日姜制之?」
出處《孔氏談苑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有言:「世間事忍笑為易,惟讀王祈大夫詩,不笑為難。」祈嘗語東坡曰:「有竹詩兩句最得意。」誦曰:「葉垂千口劍,干聳萬條槍。」坡曰:「好則極好,則是十條竹竿,一個葉兒也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禹錫與東坡有姻連,嘗作賀雨詩云:「打葉雨拳隨手重,吹涼風口逐人來。」自以為得意。東坡曰:「十六郎作詩,怎得如此不入規矩?」禹錫云:「是醉時所作。」異日又持一大軸呈坡,坡讀之曰:「爾又醉耶?!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宋保國出觀荊公《華嚴解》,東坡曰:「《華嚴》八十有一卷,今獨重一何也?」保國曰:「公言此佛語至深妙,他者菩薩語耳。」東坡曰:「予於藏經取佛語數句雜菩薩語間,取菩薩語數句雜佛語間,子能識其是非乎?」曰:「不能。」東坡曰:「予昔在岐下,聞河陽豬肉甚美,使人往市之。使者醉,豬夜逸去,貿他豬以償。客皆以為非他產所及。既而事敗,客皆慚。今介甫之豬未敗耳。」
出處《賢奕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端彥美叔,一日會賈易及東坡。賈時為台諫,蓋嘗劾東坡於朝。晁忘其事,遂同會。酒酣,東坡曰:「某昨日造朝,有一人乘醉臥東衢,略不相避,某頗怒之,因命左右曰:『擒而簹B之!』酒者曰:『爾又不是台諫,只有胡簹B亂簹B。』」賈應聲曰:「誰教爾辨。」坡公終席不樂。美叔自悔拙於會客。
出處《過庭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宴客,俳優者作伎萬方,坡終不笑。一優突出,用棒痛打作伎者,曰:「內翰不笑,汝猶稱良優乎?」對曰:「非不笑也。不笑,所以深笑之也!」坡遂大笑。蓋優人用東坡《王者不治夷狄論》云:「非不治也,不治,乃所以深治之也。」見子由五世孫奉新縣慰懋說。
出處《城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韓康公絳子華謝事後,自潁入京看上元。十六日私第會從官九人,皆門生故吏,盡一時名流,如傅欽之、胡完夫、錢穆父、東坡、劉貢甫、顧子敦皆在座。穆父知府至晚,子華不悅,坡云:「今日本殿燒香人多留住。」坐客大笑。方坐,出家妓十餘人,子華新寵魯生,舞罷為遊蜂所螫,子華意甚不懌;久之呼出,持白團扇從東坡乞詩。坡書云:「窗搖細浪魯吹日,舞罷花枝蜂繞衣。不覺南風吹酒醒,空教明月照人歸。」上句紀姓,下句書蜂事,康公大喜。坡云:「惟恐他姬廝賴,故云耳。」客皆大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一日在學士院閑坐,忽命左右取紙筆,寫「平疇交遠風,良苗亦懷新」兩句,大書、小楷、行、草,凡寫七八紙,擲筆太息曰:「好!好!」散其紙於左右給事者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於故人,但寫陶淵明、杜子美、李太白、韓退之、柳子厚之詩。為南華(南華辯禪師)寫柳子厚《六祖大鑒禪師碑》,南華又欲寫劉夢得碑,則辭之。呂微仲丞相作《法雲秀和尚碑》;丞相意欲得東坡書石,不敢自言,委甥王讜言之。東坡先索其稿諦觀之,則曰:「軾當書。」蓋微仲之文自佳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吾酒後,乘興作數千字,覺酒氣拂拂從十指出也。」大是妙語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:「某平生無快意事,惟作文章,意之所到,則筆力曲折,無不盡意,自謂世間樂事無逾此矣。」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由在政府,子瞻為翰苑。有一故人,與子由兄弟有舊者,來干子由求差遣,久而未遂。一日,來見子瞻,且云:「某有望內翰以一言為助。」公徐曰:「舊聞有人貧甚,無以為生,乃謀伐冢,遂破一墓,見一人裸而坐,曰:『爾不聞漢世楊王孫乎?裸葬以矯世,無物以濟汝也。』復鑿一冢,用力彌艱,既久,見一王者,曰:『我漢文帝也。遺制壙中無納金玉,器皆陶瓦,何以濟汝?』復有二冢相連,乃穿其在左者,久之方透,見一人,曰:『我伯夷也。瘠羸,面有饑色,餓於首陽之下,無以應汝之求。』其人嘆曰:『勸汝別謀於他所。汝視我形骸如此,舍弟叔齊,豈能為人也。』」故人大笑而去。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予飲少輒醉臥,則鼻鼾如雷,傍舍為厭,而己不知也。一日因醉臥,有魚頭鬼身者,自海中來告云:『廣利王來請端明。』予被褐草屨黃冠而去,亦不知身步在水中。但聞風雷聲暴如觸石,意亦知在深水處。有頃,豁然明白,真所謂水精宮殿相照耀也。其下則有驪目夜光,文犀尺壁,南金火齊,眩目不可仰視,而琥珀珊瑚,又不知多少也。廣利少間佩冠劍而出,從以二青衣。予謝以海上逐客,重煩邀命。廣利且歡且笑。頃,南溟夫人亦造焉,東華真人亦造焉,自知不在人世。少間,出素鮫綃丈餘,命予題詩,予乃賦之曰:『天地雖虛廓,惟海為最大。聖王時祀事,位尊河伯拜。祝融為異號,恍惚聚百怪。三氣變流光,萬里風雨快。靈旗搖紅纛,赤虯嘖滂湃。家近玉皇樓,彤光照無界。若得明月珠,可償逐客債。』寫竟,進廣利,諸仙遞看,咸稱妙。獨廣利旁一冠篸水族,謂之鱉相公,進言:『蘇軾不避忌諱,祝融字犯王諱。』王大怒。予退而嘆曰:『到處被相公廝環。』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玉堂,有幕士善謳,因問:「我詞比柳詞何如?」對曰:「柳郎中詞,只好十七八女孩兒,執紅牙拍板,唱楊柳岸曉風殘月。學士詞,須關西大漢,執鐵板,唱大江東去。」公為之絕倒。
出處《吹劍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二年,東坡先生入翰林,暇日會張(張耒)、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、晁(晁補之)、陳(陳師道)、李(李廌)六君子於私第,忽有旨令撰賜奉安神宗御容禮儀使呂大防口宣茶藥詔。東坡就牘書云:「於赫神考,如日在天。」顧群公曰:「能代下一轉語否?」各辭之。坡隨筆後書云:「雖光明無所不臨,而躔次必有所舍。」群公大以聳服。導引鼓吹詞,蓋亦是時作,真跡今藏明清處。
出處《揮麈餘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作病鶴詩,嘗寫「三尺長脛瘦軀」,闕其一字,使任德翁輩下之,凡數字。東坡徐出其稿,蓋「閣」字也。此字既出,儼然如見病鶴矣。
出處《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自昔詞人琢磨之苦,至有一字窮歲月十年成一賦者。白樂天詩詞疑皆沖口而成,及見今人所藏遺稿,塗竄甚多。歐陽文忠公作文既畢,貼之椈嚏A坐臥觀之,改正盡善,方出以示人。薳(何薳)嘗於文忠公諸孫望之處,得東坡先生數詩稿,其和歐陽叔弼詩云:「淵明為小邑」繼園去「為」字,改作「求」字;又連塗「小邑」二字,作「縣令」,字凡三改,乃成今句。至「胡椒銖兩多,安用八百斛」初云「胡椒亦安用,乃貯八百斛」。若如初語,未免後人疵議。又知雖大手筆,不以一時筆快為定而憚於屢改也。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「客來茶罷渾無有,盧桔楊梅尚帶酸」張嘉甫問曰:「盧桔何種果類?」答曰:「枇把是也。」又問:「何以驗之?」答曰:「事見相如賦。」嘉甫曰:「盧橘夏熟,黃甘橙榛,枇杷橪柿,亭柰厚樸。則盧橘果類,賦不應四句重用。應劭注曰:『《伊尹書》曰:箕山之東,青島之所,有盧橘常夏熟。』不據依何也?」東坡曰:「意不欲耳。」
出處《冷齋夜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北扉,自以獨步當世,與一時侍從更唱迭和,莫不稱首。曾子開賦《扈蹕詩》,押 辛字韻,韻窘束而往返絡繹不已,坡厭之,復和云:「讀罷君詩何所以,搗殘姜桂有餘辛。」顧問答曰:「解此否?謂唱首有辣氣故耳。」
出處《西清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文潛謂子瞻:「公詩有『獨看紅葉傾白墮』。不知『白墮』何物?」子瞻曰:「劉白墮善釀酒,見《洛陽伽藍記》。」文潛曰:「既是一人,莫難為傾否?」子瞻曰:「魏武《短歌行》云。『何以解憂,惟有杜康。』亦是釀酒人名也。」文潛曰:「畢竟用得不當。」子瞻笑曰:「公且先過共曹家那漢理會,卻來此間廝磨。」蓋文潛時有僕曹某者,作過失去酒器,送天府推治,其人未招承,方文移取會也。滿座大囅。
出處《拊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嵎升之,少從東坡學,甚俊敏。東坡既除西掖,乃以古槐簡贈嵎,曰;「此笏曾奉制策入三等,曾召對議事不合而逐,曾對御史詔獄,曾不試除三字,毋輕呈笏。」
出處《耆舊續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慶曆中,歐陽文忠公謫守滁州,有琅琊幽谷,山川奇麗,鳴泉飛瀑,聲若環佩,公臨聽忘歸。僧智仙作亭其上,公刻石為記,以遣州人。既去十年,太常博士沈遵,好奇之士,聞而往遊,其山水秀絕,以琴寫其聲,為《醉翁吟》,蓋宮聲三疊。後會公河朔,遵援琴作之,公歌以遺遵,並為《醉翁引》以敘其事。然調不主聲,為知琴者所惜。後三十餘年公薨,遵亦歿。其後廬山道人崔閑遵客也,妙於琴理,常恨此曲無詞,乃譜其聲,請於東坡居士子瞻,以補其闕,然後聲詞皆備,遂為琴中絕妙。好事者爭傳。其詞曰:「琅然清圓,誰彈響?空山無言。惟有醉翁知其天。月明風露娟娟,人未眠,荷簣過山前。曰有心也哉此弦。〈第二疊泛聲同此〉。醉翁嘯詠,聲和流泉。醉翁去後,空有朝吟夜怨。山有時而同巔,水有時而回淵,思翁無歲年。翁今為飛仙,此意在人間,試聽徽外兩三弦。」方其補詞,閑為弦其聲,居士倚為詞,頃刻而就,無所點竄。遵之子為比丘,號本覺真禪師。居士書以與之,云:「二水同器,有不相入;二琴同手,有不相應。沈君信手彈琴而與泉合,居士縱筆作詞而與琴會,此必有真同者矣。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介甫對裕陵,論歐公文章晚年殊不如少年時,且曰:「惟識道理,乃能老而不衰。」人多駭此語。予與韓秉則正言論此,秉則曰:「道理之妙,當求於聖人之言,聖人之言在六經,不可掩也。歐文識與不識,姑置之勿問,不知介甫所謂道理果安在?抑六經之外,別有道理乎?東坡祭原父文云:『大言滔天,詭論滅世。』蓋指介甫也。介甫當時在流輩中,以經術自尊大,唯原父兄弟敢抑其鋒,故東坡特於祭文表之,以示後人,然亦未知其於君臣間,如此無顧忌也。」時坐客甚眾,莫不以秉則之言為然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羲仲字壯輿,道原之子也。道原以史學自名,羲仲世其家學,嘗摘歐陽公《五代史》之訛誤為糾繆,以示東坡。東坡曰:「往歲歐陽公著此書初成,王荊公謂余曰:『歐陽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國志,非也,子盍為之乎?』余固辭不敢當。夫為史者,網羅數十百年之事,以成一書,其間豈能無小得失邪?余所以不敢當荊公之托者,正畏如公之徒掇拾其後耳。」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劉壯輿曰:「《三國志》注中好事甚多,道原欲修之而不果,君不可辭也。」壯輿曰:「端明曷不為之?」東坡曰:「某強工於語言,也不是當行家。」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以道為予言:「嘗親問東坡曰:『先生《易傳》,當傳萬世。』曰:『尚恨某不知數學耳。』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蜀公不信佛說,大蘇公嘗與公論佛法,其所以不信之說。范公云:「鎮平生事,非目所見者,未嘗信。」蘇公曰:「公亦安能然哉?設公有疾,令醫切脈;醫曰寒,則服熱藥;曰熱,則餌寒藥。公何嘗見脈,而信之如此,何獨至於佛而必待見耶?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蜀公鎮,每對客,尊嚴靜重,言有條理,客亦不敢慢易。惟蘇子瞻則掀髯鼓掌,旁若無人,然蜀公甚敬之。一日,有客問公何為不重黃庭堅,公曰:「魯直一代偉人,鎮之畏友人,安敢不加重。」又問庭堅學佛有得否,公曰,「這個則如何知得,但佛亦如何憑地學得!」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有《物類相感志》,「草部」有「煮碙」、「煮雌」等草,蓺客多用之,然不得其煮煉之法耳。
出處《席上腐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謝滕達道書云:「前日得觀所藏諸書,使後學稍窺家傳之秘,幸甚。恕先所訓,尤為近古。某方治此書,得之頗有開益。拜賜之重,若獲珠貝。老朽不揆,輒立訓傳,尚未畢功。異日當為公出之。古學崩壞,言之傷心也。」李方叔云:「東坡每出,必取聲韻音訓文字,復置行篋中。」予謂學者不可不知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公(蘇轍)少年與坡公治《春秋》,公嘗作論,明聖人喜怒好惡,譏《公》《谷》以日月土地為訓,其說固自得之。元祐間,後進如張大亨嘉父亦攻此學,大亨以問坡,坡答書云:「《春秋》,儒者本務。然此書有妙用,學者罕能領會,多求之繩約中,乃近法家者流,苟細繳繞,竟亦何用?惟丘明識其用,終不肯盡談,微見端兆,欲使學者自求之,故僕以為難,未敢輕論也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易》曰: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。」坡公以為陰陽未交。公以坡公所說為未允。公曰:「陰陽未交,元氣也,非道也;政如云:二龍一蛇之謂道也,謂之龍亦可,謂之蛇亦可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坡撰富公碑,以擬寇公,公稍不甚然之。作《德威堂銘》、《居士集敘》,公極賞慨其文,咨嗟不已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求龍井辯才師塔碑于黃門,書云:「兄自覺談佛不如弟。」今此文見《欒城後集》。又天竺海月塔碑,以坡與之遊,故銘云:「我不識師面,知其心中事。」儒者談佛,為坡公所取。其火,失其書翰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大悲圜通閣記》,公偶為子東坡作;坡云:「好個意思!」欲別作用卒用公。所著《和陶詩擬古九首》,亦坡公代作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公及蘇子容、劉貢父同在省中。二人各云:「某輩少年所讀書,老而遺忘。」公亦云然。貢父云:「觀君為文,強記甚敏。」公辭焉。二人皆曰:「某等自少記憶書籍,不免抄節,而後稍不忘。觀君家昆仲,未嘗抄節,而下筆引據精切,乃真記得者也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硯之美者必費筆,不費筆則退墨。二德難兼,非獨硯也:大字難結密,小字常局促;真書患不敕,草書患無法。茶苦患不善,酒美患不竦。萬事無不然,可以付之一笑也。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仲虎言:有以澄心紙求東坡書者,令仲虎取京師印本《東坡集》,誦其中詩即書之。至「邊城歲莫多風雪,強壓香醪與君別」,東坡閣筆,怒目仲虎云:「汝便道香醪!」仲虎驚懼。久之,方覺印本誤以「春醪」為「香醪」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于於石舍人揚休家得蘇明允《送石北使引》,石氏子謂,明允書也。以示秦少游,少游好之,曰:「學不迨其子,而資過之。」乃東坡少所書也。故嘗謂書為難。豈余不知書,遂以為難耶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居士極不惜書,然不可乞;有乞書者,正色詰責之,或終不與一字。元祐中,鎖試禮部,每來見過,案上紙不擇精粗,書遍乃已。性喜酒,然不能四五龠已爛醉。不辭謝而就臥,鼻鼾如雷。少焉蘇醒,落筆如風雨,雖謔弄皆有義味,真神仙中人。此豈與今世翰墨之士爭衡哉!
出處《豫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試院時,興到以朱筆畫竹,隨造自成妙理。或謂竹色非朱,則竹色亦非墨可代。後世士人,遂以為法。
出處《山靜居畫論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曾以蔗滓畫石。
出處王沂《竹亭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軾子瞻家收吳道子畫佛及侍者志公十餘人,破碎甚,而當面一手,精彩動人,點不加墨,口淺深暈成,故最如活。
出處《米芾畫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、山谷道人、秦太虛七丈,每為人乞書,酒酣筆倦,坡則多作枯木拳石,以塞人意,山谷則書禪句,秦七丈則書鬼詩。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,遇天色明暖,筆硯和暢,便宜作草書數紙,非獨以適吾意,亦使百年之後,與我同病者有以發之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彭,字商老,南康軍建昌人。嘗負墓蓋乞書於東坡,坡公作大小兩軸,囑其擇而用之,且勉之曰:「德叟(李彭之父李秉尋)有子不亡矣。」
出處《江西詩社宗派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每屬詞,研墨幾如糊,方染筆。又握筆近下,而行之遲,然未嘗停輟,渙渙如流水,逡巡盈紙。或思未盡,有續至十餘紙不已。議者或以其喜濃墨,行筆遲,為同異,蓋不知諦思乃在其間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不善飲弈,一小杯,則徑醉,睡或鼾,亦未嘗放筆。既覺,讀其所屬詞,有應東而西者,必曰「錯也」!但更易數字,因其西而終之,初不辨其當如是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近時以筆墨為事者,無如唐彥猷,其雅致自將,故所錄皆絕俗。其子峒(應作其子坰。唐坰字林夫)行筆無家法,而近類蔡君謨,然亦自可喜。家世相因,所有多佳墨,未嘗妄與人,蓋非東坡不可得。孫莘老作字至不工,每得佳墨,必悵然,思見東坡。方時初入講筵,例有所賜,乃以為寄爾。子東坡捉筆近下,等善運筆,而尤喜墨。遇作字,必濃研,幾如糊,然後濡染。蓄墨最富,多精品。自海外歸,至廣州失船,舉為水所壞,良可惜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歐陽文忠公始自河北都轉運謫守滁州,於琅邪山間作亭名曰醉翁,自為之記。其後王詔守滁,請東坡大書此記而刻之,流布世間,殆家有之,亭名遂聞於天下。……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蔡卞日臨蘭亭一過,東坡聞之曰:「從是證入,豈能超勝?」蓋隨人腳跟轉,終無自展步分也。
出處《紫桃軒雜綴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客有謂東坡曰:「章子厚日臨蘭亭一本。」坡笑云:「工摹臨者非自得,章七終不高爾。」予嘗見子厚在三司北軒所寫蘭亭兩本,誠如坡公之言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章子厚,人言初生時,父母欲不舉,已納水盆中,為人救止。其後,朝士頗聞其事。蘇子瞻嘗與子厚詩,有「方丈仙人出渺茫,高情猶愛水雲鄉」之語。子厚謂其譏己也,頗不樂。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待過客,非其人,則盛列妓女,奏絲竹之聲聒兩耳,至有終席不交一談者。其人往返,更謂待己之厚也。值有佳客至,則屏去妓樂,杯酒之間,惟終日談笑耳。
出處《北窗炙輠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經筵官會食資善堂,東坡盛稱河豚之美。呂元明問其味,曰:「直那一死!」再會,又稱豬肉之美。范淳甫曰:「奈發風何?」東坡笑呼曰:「淳甫誣告豬肉!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一夕與子由飲,酣甚,槌蘿菔爛煮,不用他料,只研白米為糝,食之,撫几曰:「若非天竺酥酡,人間決無此味。」
出處《山家清供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客論食次,取紙一幅以示客云:「爛蒸同州羊羔,灌以杏酪香梗,荐以蒸子鵝,吳興庖人斫松江鱠;既飽,以廬山玉簾泉,烹曾坑鬥品茶。少焉解衣仰臥,使人誦東坡先生《赤壁前後賦》,亦足以一笑也。」東坡在儋耳,獨有二賦而已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族伯父彥遠言:少時識仲殊長老,東坡為作《安州老人食蜜歌》者。一日,與數客過之,所食皆蜜也。豆腐面筋牛乳之類,皆漬蜜食之;每多不能下箸。惟東坡亦嗜蜜,能與之共飽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嘗自言,平生有三不如人,謂著棋、吃酒、唱曲也。然三者亦何用如人?子瞻之詞,雖工而多不入腔,正以不能唱曲耳。
出處《墨客揮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有卻鼠刀,云得之於野老。嘗匣藏之。用時,但焚香置淨几上,即一室內無鼠。
出處《墨客揮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中州松子雖秕小不可食,然可種,惟不可近手,以杖擊蓬,使子墮地,用探錐刺地,深五寸許,以帚掃入之,無不生者。東坡居士種松法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種樹之法,莫妙於東坡,曰:大者不能活,小者老夫又不能待,惟擇中材而多帶土砧者為佳。
出處《岩棲幽事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諸葛氏筆,譬如內庫法酒北苑茶,他處縱有嘉者,殆難得其彷彿。」余續之曰:「上閤衙香,儀鸞司椽燭,京師婦人梳妝與腳,天下所不及。」公大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亦喜言神仙。元祐初,有東人喬仝,自言與晉賀水部遊,且言賀嘗見公密州道上,意若欲相聞。子瞻大喜。仝時客京師,貧甚。子瞻素囊中得二十縑,即以贈之,作五詩,使仝寄賀,子由亦同作。仝去,訖不復見,或傳妄人也。晚因王鞏又得姚丹元者,尤奇之,直以為李太白所化,贈詩數十篇。姚本京師富人王氏子,不肖,為父所逐,事建隆觀一道士,天資慧,因取道藏遍讀,或能成誦,又多得其方術丹藥。大抵好大言,作詩間有放蕩奇譎語,故能成其說。浮沉淮南,屢易姓名,子瞻初不能辨也。後復其姓名王繹。崇寧間,余在京師,則已用技術進為醫官矣。出入蔡魯公門下,醫多奇中。余猶及見其與魯公言從子瞻事,且云,海上神仙宮闕,吾皆能以說致之,可使空中立見。蔡公亦微信之。坐事編置楚州。梁師成從求子瞻書帖,且薦其有術。宣和末,復為道士,名元城。力詆林靈素,為所毒,嘔血死。
出處《避暑錄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居閶闔門外白家巷。一夕,次子迨(蘇迨)之婦歐陽氏產後因病為祟所憑,曰:「吾姓王氏,名靜奴,滯魄於此久矣。」公曰:「吾非畏鬼之人也,京師善符錄者多,決能逐汝。汝善去,明日昏時,當用佛氏功德之法與汝。」婦輒合爪曰:「感尚書去也。」婦良愈。明日昏時,為自書功德疏一通,仍為置酒朒香火遣送之。頃,迨之婦忽云:「有賊,貌黑瘦,衣以青。」公使之索之,無有也。乳媼俄發狂,聲色俱怒,如卒伍輩唱喏甚大。公注視之,輒厲聲曰:「某即瘦黑衣青者,非賊也,鬼也,欲此媼出為我作巫。」公曰:「寧使其死,出不可得。」曰:「學士不令其出,不奈何,只求少功德可乎?」公曰:「不可。」又曰「求少酒食可乎?」曰:「不可。」又曰:「求少紙可乎?」曰:「不可。又曰:」「止求一杯水!」公曰:「與之。」媼飲畢,撲地而蘇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言,王實、王寧訪見;寔,韓持國之婿也,因問持國安否,寔,寧皆曰:「自致政,尤好飲,嘗自謂人曰:『吾已癃老,且將聲樂酒色以娛年,不爾,無以度日。』」東坡曰:「惟其殘年,正不當爾。君兄弟至親且舊,願為某傳一語於持國可乎?」寔、寧曰:「諾。」東坡曰:「頃有一老人,未嘗參禪,而雅合禪理,生死之際,極為了然。一日,置酒大會親友,酒闌,語眾曰:『老人即今且去。』因攝衣正坐,將奄奄焉。諸子乃惶遽呼號曰:『大人今日乃與世決乎?願留一言為教!』老人曰:『本欲無言,今為汝懇,只且第一五更起。』諸子未喻,曰:『何也?』老人曰:『惟五更可以干當自家事,日出之後,欲自干當,則不可矣。』諸子曰:『家中幸豐,何用早起?舉家諸事,皆是自家事也,豈有分別?』老人曰:『不然,所謂自家事者,是死時將得去者。吾生平治生,今日就化,可將何者去?』諸子頗悟。今持國果自以為殘年,請二君言於持國,但言某請持國干當自家事,與其勞心聲酒,不若為可以死時將得去者計也。」坡又曰:「范景仁平生不好佛,晚年清謹,減節嗜欲,一物不芥蒂於心,真卻是學佛作家;然至死常不肯取佛法。某謂景仁雖不學佛,而達佛理,即毀佛罵祖,亦不害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謂廌(李廌)與李祉言曰:某平生於寢寐時,自得三昧。吾初睡時,且於床上安置四體,無一不穩處;有一未穩,須再安排令穩。既穩,或有些小倦痛處,略按摩訖,便瞑目聽息。既勻直,宜用嚴整其天君。四體雖復有苛癢,亦不可少有蠕動,務在定心勝之。如此食頃,則四肢百骸,無不和通。睡思既至,雖寢不昏。吾每日須於五更初起,櫛髮數百,水廾頁面盡,服裳衣畢,須於一淨榻上再用此法假寐,數刻之味,其美無涯。通夕之味,殆非可比。平明,吏徒既集,一呼即興,冠帶上馬,率以為常。二君試用吾法,自當識其趣,慎無以語人也。天下之理,能戒然後能慧,蓋慧性圓通,必從戒謹中入,未有天君不嚴,而能圓通覺悟者也。二君試識之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言:普安禪院初在五代時,有一僧曰某者,卓庵道左,蓺蔬正錢,以奉佛事。一曰於庵中晝寢,夢一金色黃龍,來食所蓺萵苣數畦。僧寤,驚曰:「是必有異人至此。」已而見一偉丈夫,於所夢地取萵苣食之。僧視其貌,神色凜然,遂攝衣迎之,延於庵中,饋食甚勤。復取數鐶錢之,曰「富貴無相忘。」因以所夢告之,且曰:「公他日得志,願為老僧只於此地建一大寺幸甚。」偉丈夫乃藝祖(宋太祖趙匡胤)也。既即位,求其僧尚存,遂命建寺,賜名曰「普安」,都人至今稱為道院者。元祐八人,因送范河中是院,閑言之爾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平生好道術,聞輒行之,但不能久,又棄去。談道之篇傳世,欲數百千字,皆能書其人所欲言,文章皆雄奇卓越,非人間語。嘗有海上道人,評東坡真蓬菜瀛洲方丈謫仙人也。流俗方以造次顛沛,秋毫得失,欲軒輊困頓之,亦疏矣哉。
出處《豫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嘉甫云:余少年見人誦一詩,所謂:「但存方寸地,留與子孫耕。」不知何人語。元符三年,過毗陵汪迪家,出所藏水部賀公手書,乃知此詩賀所作。世俗以為他人,非也。賀天聖中為郎,真宗東封,謁於道左。元祐初,其二弟蹻喬者來京師,雲賀嘗於泰山望見東坡,意甚喜之;欲上元至龜蒙。東坡為作詩,亦賦五篇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叔黨又曰:蒲公有大洗面、小洗面,小濯足、小濯足,大澡浴、小澡浴,蓋一日兩洗面,兩濯足,間日則浴焉。……頃公有書與東坡,自云晚年有所得。東坡答之曰:「聞所得其高,固以為慰。然復有二,尚欲奉勸,一曰儉,二曰慈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郭子儀鎮河中日,河甚為患,子儀禱河伯曰:「水悉止,當以女奉妻。」已而河復故道,甚女一日無疾而卒。子儀以其骨塑之於廟,至今祀之,惜乎此事不見於史也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嘗言:韓莊敏對客稱,仁宗時,一夜,三更以來,有中使於慈聖(仁宗的慈聖光獻曹皇后)殿傳宣,慈聖起著背子,不開門,但於門縫中問云:「傳宣有甚事?」中使云:「皇帝起飲酒,盡,問皇后殿有酒否?」慈聖云:「此中便有酒亦不敢將去,夜已深,奏知官家且歇息去。」更不肯開門納中使。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禮部蘇尚書公為言:頃石參政中立為館閣時,亦賜緋,仍繫銀帶。石滑稽,服之無怍色;過司天監,馬驚墜地,銀帶頗傷。眾吏曰:「何星也?」石曰:「吾不善推步,但怪土犯寶瓶爾。」一時士人莫不以為笑也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雖竄斥於紹聖元符,然元祐中,黃慶基、趙君錫之徒,已摘取其所行訓詞中語,以為詆誣。後來施行,蓋權輿於是,史冊可以具考。
出處《揮麈餘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京師送人入蜀詩(即《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》詩,見《蘇文忠詩合注》卷二十六。)云:「莫欺老病未歸身,玉局他年第幾人。」比歸,果得玉局觀。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為學士,一日鎖院,召至內東門小殿,時子瞻半醉,命以新水漱口解酒;已而入對,授以除目:呂公著司空平章軍國事,呂大防、范純仁左右僕射。承旨畢,宣仁忽謂:「官家在此。」子瞻曰;「適已起居矣。」宣仁曰:「有一事要問內翰,前年任何官職?」子瞻曰:「汝州團練副使。」「今為何官?」曰:「備員翰林充學士。」曰:「何以至此?」子瞻曰:「遭遇陛下。」曰:「不關老身事。」子瞻曰:「必是出自官家。」曰:「亦不關官家事。」子瞻曰:「豈大臣薦論耶?」曰:「亦不關大臣事。」子瞻驚曰:「臣雖無狀,必不別有干請。」曰:「久待要學士知,此是神宗皇帝之意。當其飲食而停箸看文字,則內人必曰:『此蘇軾文字也。』神宗忽時而稱之曰;『奇才奇才!』但未及用學士而上仙耳。」子瞻哭失聲,宣仁與上左右皆泣。已而賜坐吃茶,曰:「內翰內翰,直須盡心事官家,以報先帝知遇!」子瞻拜而出,徹金蓮燭送歸院。子瞻親語余如此。
出處《隨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除呂公著司空平章事、呂大防左僕射、范純仁右僕射,上御闈殿,見學士蘇軾,曰:「公著以病求去,不欲煩以事,故以三公留之。」是夕鎖院,苦寒,詔賜宮燭、法酒。軾一夕草三制俱畢,且飲酒賦詩。次日,以詩呈同事,人皆服其精敏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唐令狐綯為翰林承旨,夜對禁中,燭盡,宣宗命以金蓮花炬送還。此蓮炬故事之始。……元祐間,東坡為學士,草呂申公平章、呂汲公、范忠宣左右僕射制,夜對內東門小殿,撤御前金蓮炬送歸院。
出處《愛日齋叢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唐制,惟給事中得封駁。本朝富鄭公在西掖,封還遂國夫人詞頭,自是舍人遂皆得封繳。元祐間,東坡在翰林,當草文潞公呂申公免拜不允批答及安厚卿辭遷官、宗晟辭起復詔,皆以為未當,不即撰進,具所見以奏,朝廷多從之。蓋學士實代王言,視外制為重命,令有所未韙,舍人猶得繳還,豈親為內相(指翰林學士)者,顧乃不可,固應執奏,以示守官之義理則然爾。。
出處《梁溪漫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癸酉正月二十六日,見東坡先生。公曰:近因講筵,從容為上言:「人君之學與臣庶異。臣等幼時,父兄驅率讀書,初甚苦之;漸知好學,則自知趣向;既久,則中心樂之;既有樂好之意,則自進不已。古人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階下上聖,固與中人不同,然必欲進學,亦須自好樂中有所悟入。且階下之學,不在求名與求知,不為章句科舉計也。然欲周知天下章疏,觀其人文章事實,又萬機之政,非學無所折衷。」上甚以為然。退見宰輔誦其語,且曰:「上天性好學,某將自漢至唐,擇其君臣大節政事之要為一書,以備進讀。今讀《三朝寶訓》,林子中所編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近令門人輩作《人不易物賦》,物為一人,重輕也。或戲作一聯曰:「伏其几而襲其裳,豈為孔子;學其書而戴其帽,未是蘇公。」士大夫近年效東坡桶高檐短帽,名帽曰「子瞻樣」。廌(李廌)因言之。公笑曰:「近扈從燕醴泉,觀優人以相與自誇文章為戲者。一優丁仙現者曰:「吾之文章,汝輩不可及也。」眾優曰:「何也?」曰:「汝不見吾頭上子瞻乎?」上為解顏,顧公久之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不惟文章可以蓋代,而政事忠亮,風節凜凜,過人遠甚。元祐七年,上祀南郊,公以兵部尚書為鹵簿使。上因遠廟宿齋行禮畢,將至青城,儀衛甚肅。五使乘車至景靈宮東欞星門外,忽有赭傘覆犢車,並青蓋犢車百許兩,衝突而來。東坡呼御營巡檢使立於車前,曰:「西來誰何?敢爾亂行!」曰:「皇后並某國太夫人〈國婆婆,乃上之乳母〉。國大長公主也。」東坡曰:「可以狀來。」比至青城,諭儀仗使御史中丞李端伯之純曰:「中丞職當肅政,不可不聞。」李以中宮(指皇后)不敢言。坡曰;「某自奏之。」即於青城上疏皇帝曰:「臣備員五使,竊見二聖寅畏祗慎,昭事天地,敬奉宗祧,而內犢車衝突鹵簿,公然亂行,恐累二聖所以明祀之意,謹彈劾以聞。」上欣然開納。舊例,明日法駕回,中宮當迎於朱雀門下;是時因疏,明日中宮亦不復出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為禮部尚書,宣仁上仙,乃與禮官與太常諸官直宿禁中,關決諸禮儀事。至七日,忽有旨下光祿供羊酒若干,欲為太后太妃皇帝暖孝。東坡上疏,以暖孝之禮,出於俚俗,王后之舉,當化天下,不敢奉詔。有旨遂罷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軾在翰林,頗以言語文章規切時政。畢仲游與之書曰:「夫言語之累,不特出口者為言,其形於詩歌、贊於賦頌、托於碑銘、著於序記者,皆言語也。今知畏於口,而未畏於文;是其所是,則見是者喜;非其所非,則蒙非者怨;喜者未必能濟君之謀,而怨者或已敗君之事矣。官非諫官,職非御史,而好是非人,危身触諱以遊其間,殆猶抱石而救溺也。」軾不能從。
出處《宋元通鑒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溫公(司馬光)大更法令,欽之、子瞻密言,宜慮後患。溫公起立,拱手厲聲曰:「天若祚宋,必無此事!」二人語塞而去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韓魏公建議於陝西刺義勇,司馬君實時為諫官,極言不便,持札子至政事堂。魏公曰:「吾在此,君無憂。」君實曰:「光終不敢奉信,恐相公亦不敢自信耳。」魏公怒曰:「君何相輕之甚耶?」君實曰:「相公常在此座可也,萬一他人在此如何?」魏公默然,竟不為止。及君實作相,議改役法,事多不便,予兄子瞻與其事,持論甚勁。君實不能堪。子瞻徐曰:「昔親聞相公與韓魏公言義勇,無一言假借之者。今日作相而不容某一言,豈忘昔日事耶?」君實雖止,實不喜也。
出處《龍川別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東坡在禁林(翰林院),無盡(張商英)以書自言曰:「覺老近來,見解與往時不同,若得一把茅蓋頭,必能為公呵佛罵祖。」蓋欲坡薦為台諫也。溫公頗有意用之,嘗以問坡。坡云:「犢子雖俊可喜,終敗人事,不如求負重有力,而馴良服轅者,使安行於八達之衢,為不誤也。」溫公遂止。紹聖間,章子厚用為中書舍人,謝啟力詆元祐以來代言者,其略有「二蘇(蘇軾、蘇轍)狂率,三孔(孔文仲、孔武仲、孔平仲)闊疏」之語。……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以溫公論薦,簾眷甚厚,議者且為執政矣。公(孫升)力言蘇軾為翰林學士,其任已極,不可以加。如用文章為執政,則國朝趙普、王旦、韓琦未嘗以文稱;又言王安石在翰苑為稱職,及居相位,天下多事。以安石止可以為翰林,則軾不過如此而已。若欲以軾為輔佐,願以安石為戒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文正公見賓客,多論,語言不窮。東坡一日謁之,謂文正曰:「告相公少住教誨之言,容軾道幾句。」文正大樂,遂不復語。
出處《紫微雜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溫公論事,公之論與坡偶不合,坡曰:「相公此論,故為鱉廝踢。」公不解其義,曰:「鱉安能廝踢?」坡曰:「是之謂鱉廝踢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公元祐時既登禁林,以高才狎侮諸公卿,率有標目,殆遍也,獨於司馬溫公不敢有所重輕。一日,相與共論免役差役利害,偶不合同。及歸舍,方卸巾弛帶,乃連呼曰:「司馬牛,司馬牛!」
出處《鐵圍山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一日退朝,食罷捫腹徐行,顧謂侍兒曰:「汝輩且道是中何物?」一婢遽曰;「都是文章。」坡不以為然。又一人曰;「滿腹都是機械。」坡亦未以為當。至朝雲,乃曰:「學士一肚皮不合入時宜。」坡捧腹大笑。
出處《梁溪漫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與蘇子瞻論茶墨俱香,云:「茶與墨者正相反:茶欲白,墨欲黑;茶欲重,墨欲輕;茶欲新,墨欲陳。」蘇曰:「奇茶妙墨俱香,是其德同也。皆堅,是其操同也。譬如賢人君子,黔皙美惡之不同,其德操一也。」公笑以為然。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有一僕,每呼君實「秀才」。蘇子瞻教之稱君實「相公」。公聞,訊之,曰:「蘇學士教我。」公嘆曰:「我有一僕被蘇子瞻教壞了。」
出處《孔氏談苑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之薨,當明堂大享,朝臣以致齋不及奠;肆赦畢,蘇子瞻率同輩以往,而程頤固爭,引《論語》:「子於是日哭則不歌。」子瞻曰:「明堂乃吉禮,不可謂歌則不哭也。」頤又諭司馬諸孤不得受吊。子瞻戲曰:「頤可謂燠糟鄙俚(係汴京城外地名,比喻鄉野的意思)叔孫通。」聞者笑之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明堂降赦,臣僚稱賀訖,兩省官欲往奠司馬光。程頤言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。豈可賀赦才了,即往吊喪?」坐客有難之曰:「孔子言哭則不歌,即不言歌則不哭。」蘇軾遂戲程曰:「此乃枉死市(比喻不合情理)叔孫通所制禮也。」眾皆大笑。結怨之端,蓋自此始。
出處《皇宋治跡統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溫公薨,朝廷命伊川先生主其喪事。是日也,祀明堂禮成,而二蘇往哭溫公,道遇朱公掞,問之,公掞曰:「往哭溫公,而程先生以為慶吊不同日。」二蘇悵然而反,曰:「鏖糟陂里叔孫通也。」言其山野。自是時時謔伊川。他日國忌,禱於相國寺,伊川令供素饌,子瞻詰之曰:「正叔不好佛,胡為食素?」正叔曰:「禮,居喪不飲酒食肉,忌日,喪之餘也。」子瞻令具肉食,曰:「為劉氏者左袒。」於是范淳夫輩食素,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輩食肉。呂申公為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伊川,進退人才,二蘇疑伊川有力,故極口詆之云。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正叔引《論語》云,南郊行事回,不當哭溫公,公(蘇軾)曰:「古人但云哭則不歌。不曰歌則不哭。蓋朋友之故,何可預期?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丞相薨於位,程伊川主喪事,專用古禮;將祀明堂,東坡自使所來吊,伊川止之曰:「公方預吉禮,非哭則不歌之義,不可入。」東坡不顧以入,曰:「聞哭則不歌,不聞歌則不哭也。」伊川不能敵其辨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初,司馬公薨,東坡欲主喪,為伊川所先,東坡不滿意。伊川以古禮斂,用錦囊裹其尸。東坡見而指之曰:「欠一件物事,當寫作信物一角送上閻羅大王。」由是與伊川失歡。
出處《貴耳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主溫公喪事,子瞻周禮無闕禮,乃曰:「正叔喪禮何熟也?」又曰:「軾聞居喪未葬讀喪禮,太中康寧(程王穧V),何為讀喪禮乎?」伊川不答。鄒志完聞之曰:「伊川之母先亡,獨不可以治喪禮乎?」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蘇當致齋,廚請造食葷素。蘇令辦葷,程令辦素。時館內附蘇者令辦葷,附程者令辦素。
出處《鼠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出入呂申公之門,東坡導諫議孔文仲奏頤為五鬼之魁,編管涪州。
出處《吹劍錄外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後用文正薦,勸講禁中,未幾罷去。……孔文仲論曰:頤在經筵僭橫,造請權勢,騰口間亂,以償恩仇,致市井之間,目為五鬼之魁。……劉器之論曰:程頤、歐陽棐、畢仲游、楊國寶、孫樸,交接執政子弟;搢紳之間,號五鬼。……蘇子瞻奏,則曰:「臣素疾程頤之奸,形於言色。」因頤教誘孔文仲,令以私意論事,為文仲所奏,頤遂得罪云云。又子瞻為禮部尚書,取伊川所修學制,貶駁譏詆略盡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稱周濂溪胸次如光風霽月,又云:「西風壯士淚,多為程灝(即程顥)滴。」東坡為濂溪詩云:「夫子豈我輩,造物乃其徒。」蓋蘇氏師友未嘗不起敬於周、程如此,惜乎後因嘻笑而成仇敵也。
出處《林下偶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文潞公嘗與呂(呂大防)、范(范純仁)諸公入侍經筵,聞先生(程頤)講說,退,相與嘆曰:「真侍講也。」一時人士,歸其門者甚盛。而先生亦以天下自任,論議褒貶,無所顧避。由是同朝之士,有以文章名世者(指蘇軾),疾之如仇,與其黨類,巧為謗詆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侍御史呂陶言:明堂降赦,臣寮稱賀訖,而兩省官欲往奠司馬光。是時程頤言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,豈可賀赦才了,卻往吊喪?」坐客有難之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,即不言歌則不哭。今已賀赦了,卻往吊喪,於禮無害。」蘇軾遂以鄙語戲程頤,眾皆大笑,結怨之端,蓋自此始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《語錄》云:國忌行香,伊川令供素饌。子瞻詰之曰:「正叔不好佛,胡為食素?」先生曰:「《禮》,居喪不飲酒,不食肉。忌日,喪之餘也。」子瞻言具肉食,曰;「為劉氏者左袒。」於是范醇夫輩食素,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輩食肉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鮮於綽《傳信錄》云:「舊例行香齋筵,兩制以上,及台諫官,破蔬饌,然以粗糲,遂輪為食會,皆用肉食矣。元祐初,崇正殿說書程正叔,以食肉為非是,議為素食,眾多不從。一日,門人范醇夫當排食,遂具蔬饌。內翰蘇子瞻因以鄙語戲正叔。正叔門人朱公掞輩銜之,遂立敵矣。是後蔬饌亦不行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《語錄》云:時呂申公為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伊川,退進人才,二蘇疑伊川有力,故極詆之。又曰:朝廷欲以游酢為某官。蘇右丞(蘇轍)沮止,毀及伊川。宰相蘇子容曰:「公未可如此,頌觀過其門者,無不肅也。」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元祐中以翰苑發策試館職,有曰:「今朝廷欲師仁祖之忠厚,懼百官有司不舉其職,而或至於偷;欲法神考之勵精,恐監司守令不識其意,而流入於刻。」左正言朱光庭首擿其事,以為不恭。御史中丞傅堯俞、侍御史王岩叟交章劾奏,一時朝議譁然起。宣仁臨朝,為之宣諭曰:「詳覽文意,是指今日百官有司監司守令言之,非是譏諷祖宗。」紛紛逾時始小定。既而亦出守。紹聖崇寧治黨錮,言者屢以借口,迄不少置也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書上清宮碑云:「道家者流,本於黃帝、老子,其道以清凈無為為宗,以虛明應物為用,以慈儉不爭為行,合于《周易》何思何慮、《論語》仁者靜壽之說,如是而已。」謝顯道親見程伊川,誦此數語,以為古今論仁,最有妙理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氏之學,自有佳處,至椎魯不學之人竄跡其中,□□有德者,其實土木偶也,而盜一時之名。東坡譏罵靳侮,略無假借,人或過之。不知東坡之意,實懼其為楊(楊朱)墨(墨翟),將率天下之人,流為矯虔庸墮之習也,辟之恨不力耳,豈過也哉?劉元城器之言,哲宗皇帝嘗因春日經筵講罷,移坐一小軒中賜茶,自起折一枝柳,程頤為說書,遽起諫曰:「方春萬物生榮,不可無故摧折。」哲宗色不平,因擲棄之。溫公聞之不樂,謂門人曰:「使人主不欲親近儒生,正為此等人也。嘆息久之。然則非特東坡不與,雖溫公亦不與也。
出處《寓簡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王公繫年錄》云:元祐七年三月四日,延和奏事,三省進呈:程頤服除,欲與館職判檢院,簾中以其不靖,令只與西監。遂除直秘閣,判西京國子監。初,頤在經筵,歸其門者甚盛。而蘇軾在翰林,亦多附之者,遂有洛黨、蜀黨之論。二黨道不同,互相非毀,頤竟為蜀黨所擠。今又適軾弟轍執政,財進稟便云:「但恐不肯靖。」簾中入其說,故頤不復得召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朱公掞為御史,端笏正立,嚴毅不可犯,班列肅然,蘇子瞻語人曰:「何時打破這敬字!」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試館職策題,論漢文帝、宣帝及仁宗、神宗。公(孫升)率傅堯俞、王岩叟言:以文帝有蔽,則仁宗不為無蔽;以宣帝有失,則神宗不為無失。雖不明言,其意在此。久之,御批軾特放罪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作翰林,林子中方以言者去國,在外以啟賀曰:「父子以文章名世,盡淵(王褒,字子淵)、雲(揚雄,字子雲)、司馬(司馬相如)之才;兄弟以方正決科,邁晁(晁錯)董(董仲舒)公孫(公孫弘)之學。」與其後為中書舍人謫二蘇告詞之語異矣。
出處《四六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作溫公制詞云:「執德不回,常用杜稷為悅。以死勤事,坐致股肱或虧。」或問坡曰:「溫公豈曹操之徒耶?」坡愕然問其所以,答曰:「社稷豈所可悅者。」坡笑改曰:「用安社稷為悅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文正公薨,范蜀公取蘇翰林行狀作志,繫之以銘,翰林當書石,以非《春秋》微婉之義,謂公休(司馬康,字公休)諫議云:「軾不辭書,恐非三家之福。」就易名銘。……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景仁嘗為司馬文正作墓志,其間有曰;「在昔熙寧,陽九數終,謂天不足畏,謂民不足從,謂祖宗不足法,及裒頑鞠凶。」托東坡書之。公曰:「二丈(蘇軾稱范鎮)之文,軾不當辭,但恐一寫之後,三家俱受禍耳。」卒不為書。東坡可謂先見。若當時刊之,紹聖間治黨求疵,其禍可勝道哉?
出處《揮麈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申公帥維揚,東坡自黃岡移汝海,輕從見之。申公置酒,終日不交一語。東坡昏睡,歌者唱:「夜寒斗覺羅衣薄」,東坡驚覺,小語云:「夜來走卻羅醫博也。」歌者皆匿笑。酒罷,行後圃中,至更坐,東坡即几案間筆墨,書歌者團扇云:「雨葉風枝曉自勻,綠陰青子凈無塵。閑吟繞屋扶疏句,須信淵明是可人。」申公見之亦無語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:過揚州】


內容東坡元豐末年得請歸耕陽羡,舟次瓜步,以書抵金山了元禪師曰:「不必出山,當學趙州(趙州禪師)上等接人。」元得書徑來,東坡迎笑問之,元以偈為獻曰:「趙州當日少謙光,不出三門見趙王,爭似金山無量相,大千都是一禪床。」東坡拊掌稱善。
出處《僧寶傳》
年代【1085:過揚州】


內容東坡平生好道術,聞輒行之,但不能久,又棄去。談道之篇傳世,欲數百千字,皆能書其人所欲言,文章皆雄奇卓越,非人間語。嘗有海上道人,評東坡真蓬菜瀛洲方丈謫仙人也。流俗方以造次顛沛,秋毫得失,欲軒輊困頓之,亦疏矣哉。
出處《豫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嘉甫云:余少年見人誦一詩,所謂:「但存方寸地,留與子孫耕。」不知何人語。元符三年,過毗陵汪迪家,出所藏水部賀公手書,乃知此詩賀所作。世俗以為他人,非也。賀天聖中為郎,真宗東封,謁於道左。元祐初,其二弟蹻喬者來京師,雲賀嘗於泰山望見東坡,意甚喜之;欲上元至龜蒙。東坡為作詩,亦賦五篇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叔黨又曰:蒲公有大洗面、小洗面,小濯足、小濯足,大澡浴、小澡浴,蓋一日兩洗面,兩濯足,間日則浴焉。……頃公有書與東坡,自云晚年有所得。東坡答之曰:「聞所得其高,固以為慰。然復有二,尚欲奉勸,一曰儉,二曰慈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郭子儀鎮河中日,河甚為患,子儀禱河伯曰:「水悉止,當以女奉妻。」已而河復故道,甚女一日無疾而卒。子儀以其骨塑之於廟,至今祀之,惜乎此事不見於史也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嘗言:韓莊敏對客稱,仁宗時,一夜,三更以來,有中使於慈聖(仁宗的慈聖光獻曹皇后)殿傳宣,慈聖起著背子,不開門,但於門縫中問云:「傳宣有甚事?」中使云:「皇帝起飲酒,盡,問皇后殿有酒否?」慈聖云:「此中便有酒亦不敢將去,夜已深,奏知官家且歇息去。」更不肯開門納中使。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禮部蘇尚書公為言:頃石參政中立為館閣時,亦賜緋,仍繫銀帶。石滑稽,服之無怍色;過司天監,馬驚墜地,銀帶頗傷。眾吏曰:「何星也?」石曰:「吾不善推步,但怪土犯寶瓶爾。」一時士人莫不以為笑也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雖竄斥於紹聖元符,然元祐中,黃慶基、趙君錫之徒,已摘取其所行訓詞中語,以為詆誣。後來施行,蓋權輿於是,史冊可以具考。
出處《揮麈餘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京師送人入蜀詩(即《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》詩,見《蘇文忠詩合注》卷二十六。)云:「莫欺老病未歸身,玉局他年第幾人。」比歸,果得玉局觀。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除呂公著司空平章事、呂大防左僕射、范純仁右僕射,上御闈殿,見學士蘇軾,曰:「公著以病求去,不欲煩以事,故以三公留之。」是夕鎖院,苦寒,詔賜宮燭、法酒。軾一夕草三制俱畢,且飲酒賦詩。次日,以詩呈同事,人皆服其精敏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唐令狐綯為翰林承旨,夜對禁中,燭盡,宣宗命以金蓮花炬送還。此蓮炬故事之始。……元祐間,東坡為學士,草呂申公平章、呂汲公、范忠宣左右僕射制,夜對內東門小殿,撤御前金蓮炬送歸院。
出處《愛日齋叢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為學士,一日鎖院,召至內東門小殿,時子瞻半醉,命以新水漱口解酒;已而入對,授以除目:呂公著司空平章軍國事,呂大防、范純仁左右僕射。承旨畢,宣仁忽謂:「官家在此。」子瞻曰;「適已起居矣。」宣仁曰:「有一事要問內翰,前年任何官職?」子瞻曰:「汝州團練副使。」「今為何官?」曰:「備員翰林充學士。」曰:「何以至此?」子瞻曰:「遭遇陛下。」曰:「不關老身事。」子瞻曰:「必是出自官家。」曰:「亦不關官家事。」子瞻曰:「豈大臣薦論耶?」曰:「亦不關大臣事。」子瞻驚曰:「臣雖無狀,必不別有干請。」曰:「久待要學士知,此是神宗皇帝之意。當其飲食而停箸看文字,則內人必曰:『此蘇軾文字也。』神宗忽時而稱之曰;『奇才奇才!』但未及用學士而上仙耳。」子瞻哭失聲,宣仁與上左右皆泣。已而賜坐吃茶,曰:「內翰內翰,直須盡心事官家,以報先帝知遇!」子瞻拜而出,徹金蓮燭送歸院。子瞻親語余如此。
出處《隨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唐制,惟給事中得封駁。本朝富鄭公在西掖,封還遂國夫人詞頭,自是舍人遂皆得封繳。元祐間,東坡在翰林,當草文潞公呂申公免拜不允批答及安厚卿辭遷官、宗晟辭起復詔,皆以為未當,不即撰進,具所見以奏,朝廷多從之。蓋學士實代王言,視外制為重命,令有所未韙,舍人猶得繳還,豈親為內相(指翰林學士)者,顧乃不可,固應執奏,以示守官之義理則然爾。。
出處《梁溪漫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癸酉正月二十六日,見東坡先生。公曰:近因講筵,從容為上言:「人君之學與臣庶異。臣等幼時,父兄驅率讀書,初甚苦之;漸知好學,則自知趣向;既久,則中心樂之;既有樂好之意,則自進不已。古人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階下上聖,固與中人不同,然必欲進學,亦須自好樂中有所悟入。且階下之學,不在求名與求知,不為章句科舉計也。然欲周知天下章疏,觀其人文章事實,又萬機之政,非學無所折衷。」上甚以為然。退見宰輔誦其語,且曰:「上天性好學,某將自漢至唐,擇其君臣大節政事之要為一書,以備進讀。今讀《三朝寶訓》,林子中所編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近令門人輩作《人不易物賦》,物為一人,重輕也。或戲作一聯曰:「伏其几而襲其裳,豈為孔子;學其書而戴其帽,未是蘇公。」士大夫近年效東坡桶高檐短帽,名帽曰「子瞻樣」。廌(李廌)因言之。公笑曰:「近扈從燕醴泉,觀優人以相與自誇文章為戲者。一優丁仙現者曰:「吾之文章,汝輩不可及也。」眾優曰:「何也?」曰:「汝不見吾頭上子瞻乎?」上為解顏,顧公久之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不惟文章可以蓋代,而政事忠亮,風節凜凜,過人遠甚。元祐七年,上祀南郊,公以兵部尚書為鹵簿使。上因遠廟宿齋行禮畢,將至青城,儀衛甚肅。五使乘車至景靈宮東欞星門外,忽有赭傘覆犢車,並青蓋犢車百許兩,衝突而來。東坡呼御營巡檢使立於車前,曰:「西來誰何?敢爾亂行!」曰:「皇后並某國太夫人〈國婆婆,乃上之乳母〉。國大長公主也。」東坡曰:「可以狀來。」比至青城,諭儀仗使御史中丞李端伯之純曰:「中丞職當肅政,不可不聞。」李以中宮(指皇后)不敢言。坡曰;「某自奏之。」即於青城上疏皇帝曰:「臣備員五使,竊見二聖寅畏祗慎,昭事天地,敬奉宗祧,而內犢車衝突鹵簿,公然亂行,恐累二聖所以明祀之意,謹彈劾以聞。」上欣然開納。舊例,明日法駕回,中宮當迎於朱雀門下;是時因疏,明日中宮亦不復出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為禮部尚書,宣仁上仙,乃與禮官與太常諸官直宿禁中,關決諸禮儀事。至七日,忽有旨下光祿供羊酒若干,欲為太后太妃皇帝暖孝。東坡上疏,以暖孝之禮,出於俚俗,王后之舉,當化天下,不敢奉詔。有旨遂罷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軾在翰林,頗以言語文章規切時政。畢仲游與之書曰:「夫言語之累,不特出口者為言,其形於詩歌、贊於賦頌、托於碑銘、著於序記者,皆言語也。今知畏於口,而未畏於文;是其所是,則見是者喜;非其所非,則蒙非者怨;喜者未必能濟君之謀,而怨者或已敗君之事矣。官非諫官,職非御史,而好是非人,危身触諱以遊其間,殆猶抱石而救溺也。」軾不能從。
出處《宋元通鑒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溫公(司馬光)大更法令,欽之、子瞻密言,宜慮後患。溫公起立,拱手厲聲曰:「天若祚宋,必無此事!」二人語塞而去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韓魏公建議於陝西刺義勇,司馬君實時為諫官,極言不便,持札子至政事堂。魏公曰:「吾在此,君無憂。」君實曰:「光終不敢奉信,恐相公亦不敢自信耳。」魏公怒曰:「君何相輕之甚耶?」君實曰:「相公常在此座可也,萬一他人在此如何?」魏公默然,竟不為止。及君實作相,議改役法,事多不便,予兄子瞻與其事,持論甚勁。君實不能堪。子瞻徐曰:「昔親聞相公與韓魏公言義勇,無一言假借之者。今日作相而不容某一言,豈忘昔日事耶?」君實雖止,實不喜也。
出處《龍川別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東坡在禁林(翰林院),無盡(張商英)以書自言曰:「覺老近來,見解與往時不同,若得一把茅蓋頭,必能為公呵佛罵祖。」蓋欲坡薦為台諫也。溫公頗有意用之,嘗以問坡。坡云:「犢子雖俊可喜,終敗人事,不如求負重有力,而馴良服轅者,使安行於八達之衢,為不誤也。」溫公遂止。紹聖間,章子厚用為中書舍人,謝啟力詆元祐以來代言者,其略有「二蘇(蘇軾、蘇轍)狂率,三孔(孔文仲、孔武仲、孔平仲)闊疏」之語。……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以溫公論薦,簾眷甚厚,議者且為執政矣。公(孫升)力言蘇軾為翰林學士,其任已極,不可以加。如用文章為執政,則國朝趙普、王旦、韓琦未嘗以文稱;又言王安石在翰苑為稱職,及居相位,天下多事。以安石止可以為翰林,則軾不過如此而已。若欲以軾為輔佐,願以安石為戒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文正公見賓客,多論,語言不窮。東坡一日謁之,謂文正曰:「告相公少住教誨之言,容軾道幾句。」文正大樂,遂不復語。
出處《紫微雜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溫公論事,公之論與坡偶不合,坡曰:「相公此論,故為鱉廝踢。」公不解其義,曰:「鱉安能廝踢?」坡曰:「是之謂鱉廝踢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公元祐時既登禁林,以高才狎侮諸公卿,率有標目,殆遍也,獨於司馬溫公不敢有所重輕。一日,相與共論免役差役利害,偶不合同。及歸舍,方卸巾弛帶,乃連呼曰:「司馬牛,司馬牛!」
出處《鐵圍山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一日退朝,食罷捫腹徐行,顧謂侍兒曰:「汝輩且道是中何物?」一婢遽曰;「都是文章。」坡不以為然。又一人曰;「滿腹都是機械。」坡亦未以為當。至朝雲,乃曰:「學士一肚皮不合入時宜。」坡捧腹大笑。
出處《梁溪漫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與蘇子瞻論茶墨俱香,云:「茶與墨者正相反:茶欲白,墨欲黑;茶欲重,墨欲輕;茶欲新,墨欲陳。」蘇曰:「奇茶妙墨俱香,是其德同也。皆堅,是其操同也。譬如賢人君子,黔皙美惡之不同,其德操一也。」公笑以為然。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有一僕,每呼君實「秀才」。蘇子瞻教之稱君實「相公」。公聞,訊之,曰:「蘇學士教我。」公嘆曰:「我有一僕被蘇子瞻教壞了。」
出處《孔氏談苑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之薨,當明堂大享,朝臣以致齋不及奠;肆赦畢,蘇子瞻率同輩以往,而程頤固爭,引《論語》:「子於是日哭則不歌。」子瞻曰:「明堂乃吉禮,不可謂歌則不哭也。」頤又諭司馬諸孤不得受吊。子瞻戲曰:「頤可謂燠糟鄙俚(係汴京城外地名,比喻鄉野的意思)叔孫通。」聞者笑之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明堂降赦,臣僚稱賀訖,兩省官欲往奠司馬光。程頤言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。豈可賀赦才了,即往吊喪?」坐客有難之曰:「孔子言哭則不歌,即不言歌則不哭。」蘇軾遂戲程曰:「此乃枉死市(比喻不合情理)叔孫通所制禮也。」眾皆大笑。結怨之端,蓋自此始。
出處《皇宋治跡統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溫公薨,朝廷命伊川先生主其喪事。是日也,祀明堂禮成,而二蘇往哭溫公,道遇朱公掞,問之,公掞曰:「往哭溫公,而程先生以為慶吊不同日。」二蘇悵然而反,曰:「鏖糟陂里叔孫通也。」言其山野。自是時時謔伊川。他日國忌,禱於相國寺,伊川令供素饌,子瞻詰之曰:「正叔不好佛,胡為食素?」正叔曰:「禮,居喪不飲酒食肉,忌日,喪之餘也。」子瞻令具肉食,曰:「為劉氏者左袒。」於是范淳夫輩食素,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輩食肉。呂申公為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伊川,進退人才,二蘇疑伊川有力,故極口詆之云。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正叔引《論語》云,南郊行事回,不當哭溫公,公(蘇軾)曰:「古人但云哭則不歌。不曰歌則不哭。蓋朋友之故,何可預期?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丞相薨於位,程伊川主喪事,專用古禮;將祀明堂,東坡自使所來吊,伊川止之曰:「公方預吉禮,非哭則不歌之義,不可入。」東坡不顧以入,曰:「聞哭則不歌,不聞歌則不哭也。」伊川不能敵其辨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初,司馬公薨,東坡欲主喪,為伊川所先,東坡不滿意。伊川以古禮斂,用錦囊裹其尸。東坡見而指之曰:「欠一件物事,當寫作信物一角送上閻羅大王。」由是與伊川失歡。
出處《貴耳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主溫公喪事,子瞻周禮無闕禮,乃曰:「正叔喪禮何熟也?」又曰:「軾聞居喪未葬讀喪禮,太中康寧(程王穧V),何為讀喪禮乎?」伊川不答。鄒志完聞之曰:「伊川之母先亡,獨不可以治喪禮乎?」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蘇當致齋,廚請造食葷素。蘇令辦葷,程令辦素。時館內附蘇者令辦葷,附程者令辦素。
出處《鼠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出入呂申公之門,東坡導諫議孔文仲奏頤為五鬼之魁,編管涪州。
出處《吹劍錄外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後用文正薦,勸講禁中,未幾罷去。……孔文仲論曰:頤在經筵僭橫,造請權勢,騰口間亂,以償恩仇,致市井之間,目為五鬼之魁。……劉器之論曰:程頤、歐陽棐、畢仲游、楊國寶、孫樸,交接執政子弟;搢紳之間,號五鬼。……蘇子瞻奏,則曰:「臣素疾程頤之奸,形於言色。」因頤教誘孔文仲,令以私意論事,為文仲所奏,頤遂得罪云云。又子瞻為禮部尚書,取伊川所修學制,貶駁譏詆略盡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稱周濂溪胸次如光風霽月,又云:「西風壯士淚,多為程灝(即程顥)滴。」東坡為濂溪詩云:「夫子豈我輩,造物乃其徒。」蓋蘇氏師友未嘗不起敬於周、程如此,惜乎後因嘻笑而成仇敵也。
出處《林下偶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文潞公嘗與呂(呂大防)、范(范純仁)諸公入侍經筵,聞先生(程頤)講說,退,相與嘆曰:「真侍講也。」一時人士,歸其門者甚盛。而先生亦以天下自任,論議褒貶,無所顧避。由是同朝之士,有以文章名世者(指蘇軾),疾之如仇,與其黨類,巧為謗詆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侍御史呂陶言:明堂降赦,臣寮稱賀訖,而兩省官欲往奠司馬光。是時程頤言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,豈可賀赦才了,卻往吊喪?」坐客有難之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,即不言歌則不哭。今已賀赦了,卻往吊喪,於禮無害。」蘇軾遂以鄙語戲程頤,眾皆大笑,結怨之端,蓋自此始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《語錄》云:國忌行香,伊川令供素饌。子瞻詰之曰:「正叔不好佛,胡為食素?」先生曰:「《禮》,居喪不飲酒,不食肉。忌日,喪之餘也。」子瞻言具肉食,曰;「為劉氏者左袒。」於是范醇夫輩食素,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輩食肉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鮮於綽《傳信錄》云:「舊例行香齋筵,兩制以上,及台諫官,破蔬饌,然以粗糲,遂輪為食會,皆用肉食矣。元祐初,崇正殿說書程正叔,以食肉為非是,議為素食,眾多不從。一日,門人范醇夫當排食,遂具蔬饌。內翰蘇子瞻因以鄙語戲正叔。正叔門人朱公掞輩銜之,遂立敵矣。是後蔬饌亦不行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《語錄》云:時呂申公為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伊川,退進人才,二蘇疑伊川有力,故極詆之。又曰:朝廷欲以游酢為某官。蘇右丞(蘇轍)沮止,毀及伊川。宰相蘇子容曰:「公未可如此,頌觀過其門者,無不肅也。」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元祐中以翰苑發策試館職,有曰:「今朝廷欲師仁祖之忠厚,懼百官有司不舉其職,而或至於偷;欲法神考之勵精,恐監司守令不識其意,而流入於刻。」左正言朱光庭首擿其事,以為不恭。御史中丞傅堯俞、侍御史王岩叟交章劾奏,一時朝議譁然起。宣仁臨朝,為之宣諭曰:「詳覽文意,是指今日百官有司監司守令言之,非是譏諷祖宗。」紛紛逾時始小定。既而亦出守。紹聖崇寧治黨錮,言者屢以借口,迄不少置也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書上清宮碑云:「道家者流,本於黃帝、老子,其道以清凈無為為宗,以虛明應物為用,以慈儉不爭為行,合于《周易》何思何慮、《論語》仁者靜壽之說,如是而已。」謝顯道親見程伊川,誦此數語,以為古今論仁,最有妙理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氏之學,自有佳處,至椎魯不學之人竄跡其中,□□有德者,其實土木偶也,而盜一時之名。東坡譏罵靳侮,略無假借,人或過之。不知東坡之意,實懼其為楊(楊朱)墨(墨翟),將率天下之人,流為矯虔庸墮之習也,辟之恨不力耳,豈過也哉?劉元城器之言,哲宗皇帝嘗因春日經筵講罷,移坐一小軒中賜茶,自起折一枝柳,程頤為說書,遽起諫曰:「方春萬物生榮,不可無故摧折。」哲宗色不平,因擲棄之。溫公聞之不樂,謂門人曰:「使人主不欲親近儒生,正為此等人也。嘆息久之。然則非特東坡不與,雖溫公亦不與也。
出處《寓簡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王公繫年錄》云:元祐七年三月四日,延和奏事,三省進呈:程頤服除,欲與館職判檢院,簾中以其不靖,令只與西監。遂除直秘閣,判西京國子監。初,頤在經筵,歸其門者甚盛。而蘇軾在翰林,亦多附之者,遂有洛黨、蜀黨之論。二黨道不同,互相非毀,頤竟為蜀黨所擠。今又適軾弟轍執政,財進稟便云:「但恐不肯靖。」簾中入其說,故頤不復得召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朱公掞為御史,端笏正立,嚴毅不可犯,班列肅然,蘇子瞻語人曰:「何時打破這敬字!」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試館職策題,論漢文帝、宣帝及仁宗、神宗。公(孫升)率傅堯俞、王岩叟言:以文帝有蔽,則仁宗不為無蔽;以宣帝有失,則神宗不為無失。雖不明言,其意在此。久之,御批軾特放罪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作翰林,林子中方以言者去國,在外以啟賀曰:「父子以文章名世,盡淵(王褒,字子淵)、雲(揚雄,字子雲)、司馬(司馬相如)之才;兄弟以方正決科,邁晁(晁錯)董(董仲舒)公孫(公孫弘)之學。」與其後為中書舍人謫二蘇告詞之語異矣。
出處《四六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作溫公制詞云:「執德不回,常用杜稷為悅。以死勤事,坐致股肱或虧。」或問坡曰:「溫公豈曹操之徒耶?」坡愕然問其所以,答曰:「社稷豈所可悅者。」坡笑改曰:「用安社稷為悅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文正公薨,范蜀公取蘇翰林行狀作志,繫之以銘,翰林當書石,以非《春秋》微婉之義,謂公休(司馬康,字公休)諫議云:「軾不辭書,恐非三家之福。」就易名銘。……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景仁嘗為司馬文正作墓志,其間有曰;「在昔熙寧,陽九數終,謂天不足畏,謂民不足從,謂祖宗不足法,及裒頑鞠凶。」托東坡書之。公曰:「二丈(蘇軾稱范鎮)之文,軾不當辭,但恐一寫之後,三家俱受禍耳。」卒不為書。東坡可謂先見。若當時刊之,紹聖間治黨求疵,其禍可勝道哉?
出處《揮麈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先生以元年四月受經筵之命,先生之被旨入見也,蘇文忠公軾同日自右史除中書舍人。蘇公先以論新法不合,謫居黃州五年。溫公得政,起用之。然先生在經筵,歸其門者甚盛;而蘇公繼遷翰林,亦多輔之者,遂有川黨、洛黨之論。蘇公所從,皆輕俊之士,以先生之學為不便於己,相與排之。而溫公素重先生,未敢動也。溫公薨,申公獨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先生,進退人才,二蘇疑先生有力,故極詆之,而先生之門人亦不平。初,溫公之薨也,上方祀明堂,禮成肆赦,百官稱賀,而兩省官欲往奠溫公,先生止之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。」客有曰:「聞哭則不歌,不聞歌則不哭。」蘇公遂以鄙語戲先生。未幾,學士院召試館職,蘇公與承旨鄧溫伯各撰題,而蘇公所問,有云:「今欲師仁祖之忠厚,而患百官有司不舉其職,或至於偷;法神考之勵精,而恐監司守令不識其意,流入於刻。」太皇太后(宣仁后)點用蘇公者。左司諫朱光庭公掞,即奏學士院考試不識大體,謂仁祖神考不足師法,乞正其罪,以戒人臣之不忠者。詔特放罪。御史中丞傅堯俞欽之、侍御史王岩叟彥霖繼言之,申公乃上言,以策題非是議諷祖宗,召台諫至都堂說諭。於是台諫論蘇公未已。蜀人呂陶為殿中侍御史,為上言:蘇軾以鄙語戲程某,眾大笑,結冤之端,蓋至此始。五月,遂命起居舍人孔文仲為左諫議大夫,陶為左司諫兵部員外郎,賈易為右司諫,彥霖、公掞皆徙官。後六月,又命欽之與吏部侍郎胡宗愈兩易,皆為策題事也。易言,陶不當用。七月,陶罷為京西轉運副使。易,先生門人也。文仲因奏先生罪罷之;易以論事失當,絀知懷州。先生即日歸河南。其月,遂命蘇公兼侍讀,而文仲十一月亦改除中書舍人,蓋申公不直之也。明年三月,文仲卒。《哲宗舊錄》附文仲傳,載申公之言云:「文仲為蘇軾所誘脅,論事皆用軾意。」又申公《家傳》云:「文仲以伉直稱,然蠢不曉事,為浮薄輩所使,以陷善良。晚乃自知為小人所紿,憤鬱嘔血而死。」蓋指此也。其後蘇公上章,有「臣素疾程某之奸,未嘗假以辭色」之語。而右正言劉安世器之,亦論先生辭卑居尊,未被命而先論事為非是,因進排詆先生之說。劉非蘇黨,蓋其知不足以知先生云。
出處《道命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行忠宣辭免批答云:「吾聞之乃烈考云:君子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雖聖人復起,不易斯言。」忠宣遺表亦用之云:「蓋嘗先天下之憂,期不負聖人之學;此先臣所以教子,而微臣所以事君。」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初欲為富韓公神道碑,久之,未有意思。一日盡寢,夢偉丈夫稱是寇萊公來訪己,共語久之。既,即下筆,首敘景德澶淵之功,以及慶歷議和,頃刻而就,以示張文潛。文潛曰:「有一字未甚安,請試言之。蓋碑之末,初曰『公之勛在史官,德在生民,天子虛己聽公;西戎北狄,視公進退以為輕重』;然一趙濟能『搖』之,竊謂能不若敢也。」東坡大以為然,即更定焉。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之道名詠之……,東坡作溫公神道碑,來訪其從兄補之無咎於昭德第,坐未定,自言吾今日了此文,副本人未見也。啜茶罷,東坡琅然舉其文一編,其間有蜀音不分明者,無咎略審其字,時之道從照壁後已聽得矣。東坡去,無咎方欲舉示族人,而之道已高聲誦,無一字遺者。無咎初似不樂,久之曰:「十二郎真吾家千里駒也。」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與吉甫同在館中。吉甫既為介甫腹心進用,而子瞻外補,遂為仇讎矣。元祐初,子由作右司諫,論吉甫之罪,莫非蠹國殘民,至比之呂布。自資政殿大學士貶節度副使,安置建州。而子瞻作中書舍人行謫詞,又劇口詆之,號為元凶。吉甫既至建州,謝表末曰:「龍鱗鳳翼,固絕望於攀援;蟲臂鼠肝,一冥心於造化。」以子瞻兄弟與我所爭者,蟲臂鼠肝而已。子瞻見此表於邸報,笑曰:「福建子難容,終會作文字。」
出處《四六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惠卿之謫也,詞頭始下,劉貢父當草制。東坡呼曰:「貢父平生作劊子,今日才斬人也。」貢父急引疾而出,東坡一揮而就。不日傳都下,紙為之貴。暨紹聖初,牽復知江寧府,惠卿所作到任謝表,句句論辨。惟至發其私書,則云:「自省於己,莫知其端。」當時讀者莫不失笑。又自敘云:「顧惟妄論,何裨當日之朝廷;徒使煩言,有黷在天之君父。」或曰,觀此一聯,其用心憸險如此,使其得志,必殺二蘇無疑矣。蓋當時台諫論列,多子由章疏,而謫辭,東坡當筆故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行呂吉甫責詞曰:「先皇帝求賢如不及,從善若轉圜;始以帝堯之聰,姑試伯鯀;終焉孔子之聖,不信宰予。」又曰「喜則摩足以相歡,怒則反目以相視。」既而語人曰:「三十年作劊子,今日方剮得一個有肉漢。」
出處《步里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改鑄顏淵之語曰:「吾聞覿君子者,問雕人不問雕木。」曰:「人可雕歟?」曰:「呂惠卿雕王安石。」
出處《步里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吉甫問客:「蘇子瞻文詞似何人?」客揣其意,答曰:「似蘇秦、張儀。」呂笑曰:「秦之文高矣,儀固不能望,子瞻亦不能也。」徐自誦其表語云:「面折馬光於講筵,廷辨韓琦之奏疏。」甚有自得之色。客不敢問而退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邵成章云:元祐中,太母(宣仁太皇太后)下詔,東坡視草云:「苟有利於社稷,予何愛於髮膚。」純夫云:「此太母聖語也。子瞻直書之。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承平時,國家與遼歡盟,文禁甚寬。輅客者(迎客者)往來,率以談謔詩文相娛樂。元祐間,東坡實膺是選。遼使素聞其名,思以奇困之。其國舊有一對曰:「三光日月星。」凡以數言者,必犯其上一字,於是遍國中無能屬者。首以請於坡,坡唯唯,謂其介曰:「我能而君不能,亦非所以全大國之體,『四詩風雅頌』,天生對也,盍先以此復之?」介如言,方共嘆愕,坡徐曰:「某亦有一對,曰:『四德元亨利』。」使睢盱,欲起辯,坡曰:「而謂我忘其一耶?謹閟而舌;兩朝兄弟邦,卿為外臣,此固仁祖之廟諱也。」使出不意,大駭服。既又有所談,輒為坡逆敓,使自愧弗及,迄白溝,往返齒禰E舌,不敢復言他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三年,北國賀正使劉霄等入賀,公與狄詠館伴;錫燕回,始行馬,而公馬小蹶,劉即前訊曰:「馬驚無苦否?」公應之曰:「銜勒在御,雖小失無傷也。」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遼使耶律永昌來聘,蘇軾館之,與永昌入覲,見彥博於殿門外,卻立改容曰:「此潞公也!」問其年,曰:「何壯也!」軾曰:「使者見其容,未聞其語,其總理庶務,雖精練少年,有所不如;其貫穿古今,雖專門名家,有所不逮。」永昌拱手曰:「天下異人也!」
出處《宋元通鑒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芸叟奉使大遼,宿州館中,有題子瞻《老人行》於壁者。間范陽書肆,亦刻子瞻詩數十篇,謂《大蘇小集》。子瞻才名重當代.外至夷虜,亦愛服如此。芸叟題其後曰:「誰題佳句到幽都,逢著胡兒問大蘇。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豐四年八月,子由為賀遼生辰國信使,子瞻有詩送之。既至遼,遼人每問大蘇學士安否?子由住涿州寄詩云:「誰將家譜到燕都,底識人人問大蘇?莫把聲名動蠻貊,恐妨他日臥江湖。」(蘇軾原詩為:「誰將家集過幽都,逢見胡人問大蘇。莫將文章動蠻貊,恐妨談笑臥江湖。」)
出處《堅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坡、谷同游鳳池寺,坡公舉對云:「張丞相之佳篇,昔曾三到。」山谷即答云:「柳屯田之妙句,那更重來。」時稱名對。張丞相詩云:「八十老翁無品秩,昔曾三到鳳池來。」坡公蓋取此也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與山谷論書,東坡曰:「魯直近字雖清勁,而筆勢有時太瘦,幾如樹梢掛蛇。」山谷曰:「公之字固不敢輕議,然間覺褊淺,亦甚似石壓蝦蟆。」二公大笑,以為深中其病。
出處《獨醒雜誌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初,山谷與東坡、錢穆父同遊京師寶梵寺。飯罷,山谷作草書數紙,東坡甚稱賞之。穆父從旁觀曰:「魯直之字近於俗。」山谷曰:「何故?」穆父曰:「無他,但未見懷素真跡爾。」山谷心頗疑之。自後不肯為人作草書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黃兩公皆善書,皆不能懸手。逸少非好鵝,效其宛頸爾,正謂懸手轉腕。而蘇公論書,以手抵案,使腕不動為法,此其異也。
出處《後山先生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世傳涪翁愛苦筍,和東坡詩云:「公如端為苦筍歸,明日青衫誠可脫。」坡戲語座客曰:「吾固不愛作官,魯直遂欲以苦筍硬差致仕。」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神宗元豐四年,澶州言河決小吳埽,詔東行河道已填淤,不可復,更不修閉。上曰:「陵谷遷變,雖神禹復出,亦不能強,蓋水之就下者,性也。」哲宗元祐三年,知樞密院安燾等疏議回河東流。平章重事文忠烈,中書侍郎呂正愍從而和之,力主其議。子由在西掖,言於右僕射呂正獻曰:「河決而北,先帝也不能回,而諸公欲回之,是自謂過先帝也。元豐河決,導之北流,不因其舊,修其未備,乃欲取而回之?」正獻曰:「當與公籌之。」然竟莫能奪。其役遂興,議論紛然,至於累歲。東坡嘗侍上讀《祖宗寶訓》,因及時事,曰:「黃河勢方北流,而強之使東。」當軸者恨之。四年八月,子由在翰林,第四疏論必非東決,有曰:「臣兄軾前在經筵,因論黃河等事,為眾人所疾,跡不自安,遂求隱避。」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士大夫好事者,取達官姓名為詩謎,如「長空雪霽見虹蜺,行盡天涯遇帝畿,天子手中執玉簡,秀才不肯著麻衣」,謂韓絳、馮京、王珪、曾布也。又取古人名而傅以今事,如「人人皆戴子瞻帽,君實新來轉一官,門狀送還王介甫,潞公身上不曾寒」,謂仲長統、司馬遷、謝安石、文彥博也。
出處《夷堅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器之與東坡,元祐初同朝。東坡勇於為義,或失之過,則器之必約以典故。東坡至發怒曰:「何處把上〈把去聲,農人乘以事田之具〉曳得一劉正言來,知得許多典故?」或以告器之,則曰:「子瞻固所畏也。若恃其才,欲變化典常,則不可。」又朝中有語云:「閩蜀同風,腹中有蟲。」以二字各從蟲也。東坡在廣坐作色曰:「《書》稱立賢無方,何得乃爾?」器之曰:「某初不聞其語,然立賢無方,須是賢者乃可。若中人以下,多係土地風俗,安得不為土習風移?」東坡默然。至元符末,東坡、器之,各歸自嶺海,相遇於道,始交歡。器之語人云:「浮華毫習盡去,非昔日子瞻也。」東坡則云:「器之鐵石人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議祫祭。子瞻云:「何以明之?《詩》云:『昊天有成命』,郊祀天地也。」劉器之云:「不然。此一篇祀天亦用,祀地亦用。至如潛季冬薦魚春薦鮪,豈一時?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洪文敏邁《容齋四筆》紀南北郊一事曰:三代之禮,冬至祀天於南郊,夏至祭地於北郊。王莽于元始中改為合祭,自是以來,不可復變。元豐中,下詔欲復北郊。至六年,唯以冬至祀天,而地祇不及事。元祐七年,又使博議,而許將、顧臨、范純禮、王欽臣、孔武仲各為一說,逮蘇文忠軾之論出,於是群議盡廢。當時諸人之說有六,軾皆辟之,以謂無一可行之理。其文載於《奏議》,凡三千言。
出處《愧郯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禮家如聚訟,雖兄弟亦不容苟同。其大者無如天地之祭分合一議,自昔諸儒之論,不知其幾。今姑摭二蘇之議言之。東坡則據《周頌•昊天有成命》序云:「郊祀天地也。」以為此合祭天地之明文。潁濱乃據《周禮》為說,謂冬至祀天於圜邱,夏至祀地於方澤。其後朝廷迄從坡說合祭,以至於今焉。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先王議事以制,不為刑辟。東坡有人法兼用之說,公以為敕令不可不具。二公之論不同。坡《外集》有《策題》一首,乃此意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嘗謂某曰:「范淳夫講書,為今經筵講官第一,言簡而當,無一冗字,無一長語,義理明白,而成文粲然,乃得講書三昧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謂范純夫曰:「公之文可以經世,皆不刊之說,如某但涉獵為文耳。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好戲謔,語言或稍過,純夫必戒之。東坡每與人戲,必祝曰:「勿令范十三知。」純夫舊行第十三也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純夫元祐末,與東坡數上疏論事,嘗約各草一疏上之。東坡訪純夫,求所作疏先觀,讀盡遂書名於末,云:「某不復自為疏矣。」純夫再三求觀,竟不肯出,云:「無以易公者。」東坡別作一條和純夫《月研詩》云:「上書掛名豈待我,獨立自可當雷霆。」蓋紀實也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、子由門下客最知名者:黃魯直、張文潛、晁無咎、秦少游,世謂之四學士。至若陳無己,文行雖高,以晚出東坡門,故不若四人之著。故陳無己作《佛指記》云:「余以辭義,名次四君,而貧於一代」,是也。晁無咎詩云:「黃子似淵明,城市亦復真。陳君有道舉,化行閭井淳。張侯公謹流,英思春泉新。高才更難及,淮海一髯秦。」當時以東坡為長公,子由為少公。陳無己答李端叔云:「蘇公之門,有客四人。黃魯直、秦少游、晁無咎,則長公之客也;張文潛,則少公之客也。」又《次韻黃樓詩》云:「一代蘇長公,四海名未已。」又云:「少公作長句,班(班固)揚(揚雄)安可擬。」謂二蘇也。然四客各有所長,魯直長於詩辭,秦、晁長於議論。魯直與秦少章書曰:「庭堅心醉於詩與楚辭,似若有得。至於議論文字,今日乃當付之少游及晁、張、無己,足下可從此四君子一一問之。」其後張文潛贈李德載詩亦云:「長公波濤萬頃海,少公峭拔千尋麓。黃郎蕭蕭日下鶴,陳子峭峭霜中竹;秦文倩麗若桃李,晁論崢嶸走珠玉。」乃知人才各有所長,雖蘇門不能兼全也。
出處《能改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言:「文章之任,亦在名世之士,相與主盟,則其道不墜。方今太平之盛,文士輩出,要使一時之文,有所宗主。昔歐陽文忠常以是任付與某,故不敢不勉。異時文章盟主,責在諸君,亦如文忠之付授某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少游自會稽入都,見東坡,東坡曰:「不意別後卻學柳七作詞。」少游曰:「某雖無學,亦不如是。」東坡曰:「『銷魂當此際』,非柳七語乎?」坡又問別作何詞?少游舉「小樓連苑橫空,下窺繡轂雕鞍驟。」東坡曰:「十三個字,只說得一個人騎馬樓前過。」少游問公近作,乃舉「燕子樓空,佳人何在,空鎖樓中燕」。晁無咎曰:「只三句,便說盡張建封事。」
出處《高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以所作小詞示無咎、文潛曰:「何如少游?」二人皆對云:「少游詩似小詞,先生小詞似詩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呼少游為「山抹微雲君」。
出處《藝苑雌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觀少游,亦善為樂府語,工而入律,知樂者謂之作家歌,元豐間盛行於淮楚。「寒鴉萬點,流水繞孤村」,本隋帝詩也,少游取以為《滿庭芳》辭,而首言「山抹微雲,天粘衰草」,尤為當時所傳。蘇子瞻於四學士中,最善少游,故他文未嘗不極口稱善,豈特樂府?然猶以氣格為病,故常戲云:「山抹微雲秦學士,露花倒影柳屯田。」露花倒影,柳永《破陣子》語也。
出處《避暑錄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長公有詩云:「身行萬里半天下,僧臥一庵初白頭。」黃九云:「初日頭。」問其義,但云若此僧負暄於初日耳。余不然,黃甚不平,曰:「豈有用白對天乎?」余導日問蘇公,公曰:「若是黃九要改作『日頭』,也不奈他何!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少游在東坡坐中,或調其多髯者。少游曰:「君子多乎哉!」東坡笑:「小人樊鬚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少游在蔡州,與營妓類婉字東玉者密,贈之詞,有「玉佩丁東」句。又有贈陶心兒詞云:「天外一鉤橫月帶三星。」東坡誚其恐為他姑廝賴。
出處《高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避暑城西李氏園,題詩於壁云:「荷氣竹風宜永日,冰壺涼簟不能回,題詩未有驚人句,會喚謫仙蘇二(蘇軾)來。」少游言於東坡曰:「以先生為『蘇二』,大似相薄。」少游極怨山谷和《寄寂齋詩》云:「志大略細謹。」言蔡州事少人知者,因此吹毛耳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觀東坡二丈詩,想見風骨巉岩,而接人仁氣粹溫也。觀黃門詩,頎然峻整,獨立不倚,在人眼前。元祐中每同朝班,予嘗目為成都兩石筍也。
出處《山谷題跋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魯直戲東坡曰:「昔王右軍字為換鵝書。韓宗儒性饕餮,每得公一帖,於殿帥姚麟許換羊肉十數斤。可名二丈書為換羊書矣。」東坡大笑。一日,公在翰苑,以聖節制撰紛冗,宗儒日作數簡,以圖報書,使人立庭下督索甚急。公笑語曰:「傳語本官今日斷屠!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魯直以晁載之《閔吾廬賦》問東坡何如?東坡報云:「晁君騷辭,細看甚奇麗,信其家多異材邪?然有少意,欲魯直以漸箴之。凡人為文,宜務使平和,至足之餘,溢為奇怪,蓋出於不得已耳。晁君喜奇似太早,然不可直云爾。非為之諱也,恐傷其邁往之氣。當為朋友講磨之語可耳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廌(李廌)謂少游曰:「此見東坡,言少游文章如美玉無瑕,又琢磨之功,殆未有出其右者。」少游曰:「某少時用意作賦,習慣已成,誠如所諭,點檢不破,不畏磨難。然自以華弱為愧。邢和叔嘗曰:『子之文銖兩不差,非秤上秤來,乃等子(即戥子,權金珠藥物的衡器)上等來也。』」廌曰:人之文章,闊達者失之太k穨禲A謹嚴者失之太弱。少游之文,詞雖華而氣古,事備而意高,如鐘鼎然,其體質規模,質重而簡易;其刻畫篆文,則後之鑄師莫彷彿。宜乎東坡稱之為天下奇作也,非過言矣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有茶詩押腸字韻,和者已數四,而山谷最後有「曲幾團蒲聽煮湯,煎成車聲入羊腸」之句。東坡云:「黃九怎得不竊。」故晁無咎復和云:「車聲出鼎細九盤,如此佳句誰能識。」
出處《詩話總龜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魯直作《漁父詞》云:『新婦磯頭眉黛愁,女兒浦口眼波秋,驚魚錯認月沉鉤。青箬笠前無限事,綠蓑衣底一時休,斜風細雨轉舡頭。』其詞清新婉麗,聞其得意,自言:『以水光三色,替卻玉肌花貌,此乃真得漁父家風也。』然才出新婦磯,又入女兒浦,此漁父無乃太瀾浪也。」
出處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黃二公,當時互相譏誚。東坡嘗云,黃魯直詩文如蝤蛑江珧柱,格韻高絕,盤餐盡廢,然不可多食,多食則發風動氣。山谷亦云,蓋有文章妙一世而詩句不逮古人者,蓋指東坡而言也。
出處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黃魯直在眾會作一酒令云,「虱去乙為GS,添幾卻是風。風暖鳥聲碎,日高花影重。」坐客莫能答。他日,人以告東坡,坡應聲曰,「江去水為工,添即是紅。紅旗開向日,白馬驟迎風。」雖創意為妙,而敏捷過之。
出處《雞肋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先生一日與魯直、文潛諸人會飯,既食骨土繵l兒血羹,客有須薄茶者,因就取所碾龍團遍啜坐人,或曰:「使龍茶能言,當須稱屈。」先生撫掌久之,曰:「是亦可為一題。」因援筆戲作律賦一首,以「婢薦血羹,龍團稱屈」為韻,山谷擊節稱詠不能已。已無藏本,聞關子開能誦。今亡矣,惜哉!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黃魯直謂子瞻曰:「鳥之將死,其鳴也哀。某適到市橋,見生鵝繫足在地鳴叫不已,得非哀祈於我耶?」子瞻曰:「某昨日買十鳩,中有四活,即放之;餘者幸作一杯羹。今日吾家常膳,買魚數斤,以水養之,活者放而救渠命,殪者烹而悅我口。雖腥膻之欲,未能盡斷,且一時從權爾。」魯直曰:「吾兄從權之說善哉。」魯直因作頌曰:「我肉眾生肉,名殊體不殊,元同一種性,只是別形軀。苦惱從他受,肥甘為我須。莫教閻老到,自揣看何如?」子瞻聞斯語,愀然嘆曰:「我猶未免食肉,安知不逃閻老之責乎?」(黃庭堅不可能稱蘇軾「吾兄」,此則當為附會之說)
出處《善誘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黃、秦諸君子在館。暇日觀畫,山谷出李龍眠所作《賢己圖》,博奕、樗蒲之儔咸列焉。博者六七人,方據一局,投迸盆中,五皆玈,而一猶旋轉不已。一人俯盆疾呼,旁觀皆變色起立,纖穠態度,曲盡其妙。相與嘆賞,以為卓絕。適東坡從外來,睨之曰:「李龍眠天下士,顧乃效閩人語耶?」眾咸怪,請其故。東坡曰:「四海語音,言六皆合口。惟閩音則張口。今盆中皆六,一猶未定,法當呼六,而疾呼者乃張口何也?」龍眠聞之,亦笑而服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為李伯時作《洗玉池銘》。伯時自為跋曰:「元祐八年,余時事京師,居紅橋子第,得陳峽州馬台石,愛而致之齋中。一日,東坡過謂余曰:『斲石為沼,當以所藏玉時出而浴之,且刻其形於四旁,予為子銘其唇,而號為洗玉池。』而所謂玉者,凡一十六雙,琥、璩三,鹿盧環,琫、珌、璊、瑑環,水蒼珮,螳螂鉤,佩柄珈、瑱,拱璧是也。伯時既下世,池亦堙晦。徽宗嘗即其家訪之,得於積壤中。其子因避時禁,磨去銘文,以授使者,於是置宣和殿,十六玉,唯鹿盧環從葬龍眠,余悉歸內府。
出處《宋稗類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晃以道言:當東坡盛時,李公麟至為畫家廟象。後東坡南遷,公麟在京師,遇蘇氏兩院子弟於途,以扇障面不一揖,其薄如此。故以道鄙之,盡棄平日所有公麟之畫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東坡知貢舉日,並行詩賦經義,《書》題中出「而難任人,蠻夷率服」,注云:「任,佞也;難者,拒之使不得進也。難任人,則忠信昭,而四夷服。」東坡習大科日,曾作《忠信昭而四夷服論》,而新經(王安石所著《三經新義》)與注意同。當時舉子謂東坡故與金陵(王安石)異說,以為難於任人,則得賢者,故四夷服。及東坡見說,怒曰:「舉子至不識字,輒以難〈去聲〉為難〈平聲〉!」盡黜之,惟作難〈去聲〉字者皆得。益東坡元不曾見新經,而舉子未嘗讀注故也。聞之於柴慎微。
出處《嬾真子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為韓魏公作《醉白堂記》,王荊公讀之云:「此韓、白優劣論爾。」元祐中,東坡知貢舉,以「光武何如高帝」為論題。張文潛作參詳官,以一卷子攜呈東坡云:「此文甚佳,蓋以先生《醉白堂記》為法。」東坡一覽,喜曰:「誠哉是言。」擢置魁等。後拆封,乃劉燾無言也。
出處《揮麈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知貢舉時,得章貢(江西贛縣)孫勰之文於黜籍中,見而異之,擢置第五。榜帖既傳,誹議藉藉,以勰嘗遊公之門也。會廷試,勰復中第五,輿論始服文章之定價。勰即坡公所贈《剛說》孫介夫之子也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省試「舜不窮其民論」。劉棠召美首選,其警句云:「桀紂以淫虐窮,幽以貪殘窮,厲以監謗窮,戰國以侵伐窮,秦皇以督責窮,漢武以奢侈窮,晉以夷狄窮,隋以巡幸窮,明皇以隱戶剩田窮,德宗以間架稅屋窮。」東坡見之,大加嘆賞,以其不類時文,因以「劉窮」呼之。
出處《優古堂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斿字元龍,父安國,字平甫,介甫之弟,與東坡交。嘗自負其《甘露寺》詩:「平地風煙飛白鳥,半山雲水卷蒼藤。」坡應之曰:「精神全在卷字,但恨飛字不稱耳。」平甫請易之,坡遂易以「翻」字,平甫嘆服。元龍篤學好義,有父風。元祐初,東坡上奏,理平甫之冤,乞考斿行實而錄用之。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素知李廌方叔。方叔赴省試,東坡知舉,得一卷子,大喜,手批數十字,且語黃魯直曰:「是必吾李廌也。」及拆號,則章持致平,而廌乃見黜。故東坡、山谷皆有詩在集中。初,廌試罷,歸語人曰:「蘇公知舉,吾之文,必不在三名後。」及被黜,廌有乳母,年七十,大哭曰:「吾兒遇蘇內翰知舉不及第,它日尚奚望?」遂閉門睡,至夕不出,發壁視之,自縊死矣。廌果終身不第以死,亦可哀也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廌,陽翟人,少以文字見蘇子瞻,子瞻喜之。元祐初知舉,廌適就試,意在必得,以冠多士。及考,章援程文,大喜,以為廌無疑,遂以為魁。既拆號,悵然出院,以詩送廌歸,其曰:「平時謾說古戰場,過眼終迷日五色。」蓋道其本意。廌自是學亦不進。家貧,不甚自愛。嘗以書責子瞻不荐己,子瞻後薄之。終不第而卒。
出處《石林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貢父嘗見一士人口吃,戲作謎云:「本是昌徒,又為非類;雖無雄材,卻有艾氣。」東坡曰:「貢父可謂滑稽之雄也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貢父會,語及不獲已之事,貢父曰:「充類至義之盡也。」東坡曰:「貢父乃善讀《孟子》歟!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貢父晚苦風疾,鬢眉皆落,鼻梁且斷。一日,與子瞻數人小酌,各引古人語相戲。子瞻戲貢父云:「大風起兮眉飛颺,安得壯士兮守鼻梁。」座中大噱。貢父恨悵不已。貢父晚年鼻既斷爛,日憂死亡,客戲之曰:「顏淵、子路微服同出,市中逢孔子,惶怖求避,忽見一塔,相與匿於塔後。孔子既過,顏子曰:『此何塔也?』由曰:『所謂避孔子塔也。』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羅壽可再遊汴梁,書所見云:「相國寺有石刻:『蘇子瞻、子由、孫子發、秦少游,同來觀晉卿墨竹。申先生亦來。元祐三年八月五日,老申一百一歲。』」
出處《癸章雜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、黃、張、晁為蘇門四學士。每來,必命取密雲龍供茶,家人以此記之。廖明略晚登東坡之門,公大奇之。一日,又命取密雲龍,家人謂是四學士,窺之,則廖明略也。
出處《古今詞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東坡知頁舉。李方叔就試,將鎖院,坡緘封一簡,令送方叔。值方叔出,其僕受簡置几上。有頃,章子厚二子曰持曰援者來,取簡竊觀,乃《揚雄優於劉向論》一篇。二章驚喜,攜之以去。方叔歸,求簡不得,知為二章所竊,悵惋不敢言。已而果出此題。二章皆模仿坡作,方叔幾於閣筆。及拆號,坡意魁必方叔也,乃章援。第十名文意與魁相似,乃章持。坡失色。二十名間,一卷頗奇。坡謂同列曰:「此必李方叔!」視之,乃葛敏修。時山谷亦預校文,曰:「可賀內翰得人,此乃僕宰太和時一學子相從者也。」而方叔竟下第。坡出院,聞其故,大嘆恨。作詩送其歸,謂「平生謾說古戰場,過眼終迷日五色」者也。其母嘆曰:「蘇學士知貢舉,而汝不成名,復何望哉!」抑鬱而卒。
出處《鶴林玉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方叔坡公客,坡公知貢舉而方叔下第。坡公有詩云:「平生謾說古戰場,過目還迷日五色。」山谷和之云:「今年持橐佐春官,遂失此人難塞責。」蓋是時山谷亦在貢院也。
出處《詩話總龜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知貢舉,李方叔被黜,其家老乳母大哭曰:「遇蘇內翰知舉不及第,尚奚望?!」閉門而逝。後東坡舉白浮歐陽叔弼曰:「君為主司而失李方叔,茲可罰也。」時張文潛舍人在坐,舉白浮東坡曰:「先生昔為知舉而遺之,其罰維均!」舉坐大笑。想老乳母亦吐氣泉下。
出處《密齋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方叔初名豸,從東坡遊。東坡曰:「五經內無公名,獨左氏曰『庶有豸乎』?乃音直氏切,後人以為虫豸之豸,今宜易名曰廌。」方叔用之。秦少游見而嘲之曰:「昔為有腳之狐,今作無頭之箭。豸以況狐,廌以況箭。」方叔倉卒無以答,終身以為恨。
出處《嬾真子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廌少時有好名急進之弊,獻書公車者三,多觸聞罷。然其志不已,復多遊巨公之門。自丙寅年東坡嘗誨之曰:「如子之才,自當不沒,要當循分,不可躁求。王公之門,何必時曳裾也。」爾後常以為戒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於世家得王定國,於宗室得趙德麟,獎許不容口。定國坐坡累謫賓州,瘴煙窟里五年,面如紅玉,尤為坡所嘆服。然其後乃階梁師成而進,德麟亦諂事譚稹,士大夫晚節之難如此。
出處《鶴林玉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定國寄詩於東坡,答書云:「新詩篇篇皆奇,老拙此回真不及,窮人之具,輒欲交割於公。」魏泰見而笑曰:「定國亦難作交代,只是權攝耳。」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叔原以長短句行,蘇子瞻因黃魯直欲見之,則謝曰:「今政事半吾家舊客,亦未暇見也。」
出處《研北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多雅謔,嘗與許沖元、顧子敦、錢穆父同舍。一日,沖元自窗外往來,東坡問何為?沖元曰:「綏來。」東坡曰:「可謂奉大福以來綏。」蓋沖元登科時賦句也。沖元曰:「敲門瓦礫,公尚記憶耶?」子敦肥碩,當暑,袒裼據案而寐。東坡書四大字於其側曰:「顧屠肉案。」穆父,眉目秀雅,而時有九子,東坡曰:「穆父可謂之九子母丈人。」同舍皆大笑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風姿甚美,有九子。都下九子母祠,作一巾紵美丈夫坐於西偏,俗以為九子母之夫。故都下謂穆父為九子母夫。東坡贈詩云:「九子羨君門戶壯」,蓋戲之也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臨子敦內翰,姿狀雄偉。少未顯時,人以「顧屠」嘲之。元祐中,自給事中為河北都運使,蘇子瞻作詩送之云:「我友顧子敦,軀膽兩雄偉。便便十圍腹,不但貯書史。容君數百人,一笑萬事已。十年臥江海,了不見慍喜。磨刀向豬羊,釃酒會鄰里。歸來如一夢,豐頰愈茂美。平生批敕手,濃墨寫黃紙。會當勒燕然,廊廟登劍履。翻然向河朔,坐念東郡水。河來屹不去,如尊乃勇耳。」顧得之不樂。既行,群公祖道郊外,子瞻辭疾不往,和前韻以送,因以解頤焉:「君為江南英,面作河朔偉。人間一好漢,誰似張長史。上書苦留君,言拙輒報已。置之勿復道,出處俱可喜。攀輿共六尺,食肉飛萬里。誰言遠近殊,等是朝廷美。遙知送別處,醉墨爭淋紙。我以病杜門,商頌空振履。後會知何日,一歡如覆水。善保千金軀,前言戲之耳。」
出處《雞肋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顧子敦有「顧屠」之號,以其肥偉也。故東坡送子敦奉使河朔詩云:「我友顧子敦,軀膽多雄偉;便便十圍腹,不但貯書史。」又云:「磨刀向豬羊,釃酒會鄰里。」至於云「平生批敕手」,亦皆用屠家語也。子敦讀之頗不樂。東坡遂和前篇,末句云:「善保千金軀,前言戲之耳。」錢穆父眉宇秀整,東坡云:「穆四莫亂呼它名字。」是時穆父已有九子,東坡遂以「九子母丈夫」呼之。有詩云:「九子羡君門戶壯,八州憐我往來頻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子敦肥偉,號「顧屠」,故東坡送行詩有「磨刀向豬羊」之句以戲之。又尹京時,與從官同集慈孝寺。子敦憑几假寐,東坡大書案上曰:「顧屠肉案」,同會皆大笑。又以三十金擲於案上,子敦驚覺,東坡曰:「且快片批四兩來。」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臨子敦為翰苑,每言趙廣漢尹京有治聲,使我為之,不難出其上。子瞻戲曰:「君作尹須改姓。」顧曰:「何姓?」曰:「姓茅,喚作茅廣漢。」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尹京,為近時第一。余嘗見其剖決甚閑暇,雜以笑語諢語,而每一顧問,胥吏皆股栗不能對。一日,因決一大滯獄,內外稱之。會朝,蘇長公譽之曰:「所謂『霹靂手』也。」錢曰:「安能『霹靂手』,僅免『葫蘆蹄』也。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四朝正史《錢穆父傳》,載其復知開封,臨事益精明,東坡乘其據案時遺之詩,穆父操筆立賦以報。坡曰:「電掃庭訟,響答詩筒,近所未見也!」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賦賢良對策日,東坡曉往迓其歸,置酒相勞,各舉令為文。穆父得傀儡除鎮南軍節度使制,首句云:「具官勤勞王家,出入幕府。」東坡見此兩句,大加嘆賞,蓋心以傀儡起於王家也。
出處《能改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嘉祐四友:王荊公、呂申公、司馬溫公、韓少師。元祐四友:蘇子瞻、錢穆公、王仲至、蔣穎叔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錢穆父曰:「尋常往來,須稱家有無;草草相聚,不必過為具。」一日,穆父折簡召坡食「皛飯」。及至,乃設飯一盂、蘿蔔一碟、白湯一盞而已,蓋以三白為「皛」也。後數日,坡復召穆父食「毳飯」,穆父意坡必有毛物相報。比至日晏,並不設食。穆父餒甚。坡曰:「蘿蔔湯飯俱毛(蜀音「沒」為「毛」)也。」穆父嘆曰:「子瞻可謂善戲謔者也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與劉貢父言:「軾與舍弟習制科寺,日享三白,食之甚美,不復信世間有八珍也。」貢父問「三白」何物?答曰:「一撮鹽,一碟生蘿蔔,一碗飯,乃三白也。」貢父大笑。久之,以簡招坡過其家吃「皛飯」,坡不省憶嘗對貢父「三白」之說也,謂人云:「貢父讀書多,必有出處。」比至赴,見案上所設,唯鹽、蘿蔔、飯而已,乃始悟貢父以「三白」相戲笑,投匕箸食之幾盡。將上馬,云:「明日可見過,當具毳飯奉待。」貢父雖恐其為戲,但不知「毳飯」所設何物。如期而往,談論過食時,貢父譏甚索食,東坡云:「少待。」如此者再三,東坡答如初。貢父曰:「饑不可忍矣!」東坡徐曰:「鹽也毛,蘿蔔也毛,飯也毛,非『毳』而何?」貢父捧腹曰:「固知君必報東門之役,然慮不及此也!」東坡乃命進食,抵暮而去。世俗呼無為「模」,又語訛「模」為「毛」,嘗且音,故東坡以此報之。宜乎貢父思慮不到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嘗言,頃在館中,有同僚曹姓者,本醫家子,夤緣入館閣,不識字,且多犯人。錢一日因誦子瞻詩,曹矍然曰:「每見諸公喜此人,不知何謂?」或言其文章之士也。曹曰:「吾近得渠作,皆重疊用韻,全不成語言!」錢恐人作偽,命取以觀之,乃子瞻醉中寫少陵《八仙歌》。錢曰:「此少陵詩,子瞻寫耳。」曹曰:「便老陵也好吃棒!」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豐中詩獄興,凡館舍諸人與子瞻和詩罔不及。其後,劉貢父於僧寺閑話子瞻,乃造語:「有一舉子與同里子弟相得甚歡,一日,同里不出,詢其家,云:『近出外縣。』久之復歸,詰其端,乃曰:『某不幸典著賊贓,暫出回避。』一日,舉子不出,同里者詢其家,乃曰:『昨日為府中追去。』未幾復出,詰其由,曰:『某不幸和著賊詩。』」子瞻亦不能喜慍。
出處《畫墁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世以癩疾鼻陷為死證,劉貢父晚有此疾,又嘗坐和蘇子瞻詩罰金,元祐中,同為從官,貢父曰:「前於曹州,有盜夜入人家室,無物,但有書數卷爾。盜忌空還,取一卷而去,乃舉子所著五七言也;就庫家質之。主人喜事,好其詩,不舍手。明日盜敗,吏取其書。主人賂吏而私錄之。吏督之急,且問其故,曰:『吾愛其語,將和之也。』吏曰:賊詩不中和也。」」子瞻亦曰:「少壯讀書,頗知故事。孔子嘗出,顏、仲二子行而過市,而卒遇其師。子路趫捷,躍而升木。顏淵懦緩,顧無所之;就市中刑人所經幢避之,所謂石幢子者。既去,市人以賢者所至,不可復以故名,遂共謂『避孔塔』。」坐者絕倒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貢父觴客,子瞻有事欲先起,劉調之曰:「幸早堨B從容。」(幸早里各諧杏、棗、李;從容,即肉蓯蓉,一種補藥。)子瞻曰:「奈言事須當歸。」(奈,蘋果之異稱;這事各諧蔗、柿;當歸,藥名。)各以三果一藥為對。
出處《朝野遺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善嘲噓,以呂微仲豐頭,每戲曰:「公真有大臣體,「坤」六二所謂直方大也。」後拜相,東坡當制,有云:「果藝以達,有孔門三子之風(指孔子的三個弟子:子貢、子路、冉求);直方而大,得坤爻六二之動。」又嘗謁微仲,值其晝寢,久之方見;便坐昌陽盆畜一綠龜,坡指曰:「此易得耳。唐莊宗時有進六目龜者,敬新磨獻口號云:『不要鬧,不要鬧,聽取龜兒口號;六只眼兒睡一覺,抵別人三覺。』」微仲不悅。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昔之黠者,滑稽以玩世,曰:「彭祖八百歲而死,其婦哭之慟。其鄉里共解之曰:『人生八十不可得,而翁八百矣,尚何尤?』婦謝曰:『汝輩自不諭耳。八百死矣,九百猶在也。』」世以痴為「九百」,謂其精神不足也。又曰:「令新視事,而不習吏道,召胥魁問之,魁具道笞十至五十,及折杖數。令遽止之曰:『我解矣。笞六十為杖十四耶?』魁笑曰:『五十尚可,六十猶痴耶。』」蘇長公取為偶對曰:「九百不死,六十猶痴。」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陳無己云:「世人以痴為『九百』,謂其精神不足也。……」東坡作文字中,有一條,以彭祖八百歲,其父哭之以「九百者尚在」。李方叔問東坡曰:「俗語以憨痴駘駿為九百,豈可筆之文字間乎?」坡曰:「子未知所據耳。張平子《西京賦》云:『乃有秘書小說九百』,蓋稗官小說凡九百四十三篇,皆巫醫慶祝及里巷之所傳言,集為是書 。西漢虞初,洛陽人,以其書事漢武帝,出入騎從,衣黃衣,號黃衣使者。其說亦號九百。吾言豈無據也。」方叔後讀《文選》,見其事具《文選》注,始嘆曰:「坡翁於世間書,何往不精通耶!」近見《雜說》載此,乃知前輩考證,無所不至。
出處《愛日齋叢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華、玉汝相繼命相,未幾,持國(韓維)拜門下侍郎,甚有爰立之望,其家建堂榜曰「三相」;俄持國罷,遂請老。東坡聞之,曰:「既不成三相堂,可且名為二相公廟。」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曰:「世間之物,未有無對者,皆自然生成之象,雖文字之語,但學者不思耳。如因當時為之語曰:『劉蕢下第,我輩登科。』則其前有:『雍齒且侯,吾屬何患?』太宗曰:『我見魏徵常媚嫵。』,則德宗乃曰:『人言盧杞是奸邪。』」
出處《冷齋夜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孫巨源同會於王晉卿花園中。晉卿言:「都教喂飼了官員輩馬著。」巨源云:「都尉指揮都喂馬,好一對。」適長公主送茶來,東坡即云:「大家齊吃大家(同大姑,家讀作姑,是對女子的尊稱)茶。」蓋長公主呼「大家」也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王晉卿嘗暴得耳疾,意不能堪,求方於僕,僕答之曰:『君是將種,斷頭穴胸,當無所惜。兩耳堪作底用,割舍不得?限三日疾去。不去,割取我耳。』晉卿洒然而悟,三日病良已,以詩示僕云:『老婆心急頻相勸,令嚴只得三日限。我耳已聰君不割,且喜兩家皆平善。』今定國所藏《挑耳圖》,得之晉卿。聊識此耳」。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孫賁公素居京師,大病,予數往存撫之。又數日,見東坡,云:「聞曾見孫公素,病如何?」予曰:「大病方安。」坡云:「這漢病中瘦則瘦,儼然風雅。」後見公素道此語,公素應曰:「那娘意下恨則恨,無奈思量。」坡大奇之。公素畏內,眾所共知,嘗求東坡書扇,坡題云:「披扇當年笑溫嶠,握刀晚歲戰劉郎(劉備)。不須戚戚如馮衍,但與時時說李陽。」公素昔為程宣徽門賓,後娶程公之女,性極妒悍,故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公嘗會孫賁公素。孫畏內殊甚。有官姑善商謎,蘇即云:「蒯通勸韓信反,韓信不肯反。」其人思久之,曰:「未知中否?然不敢道。」孫迫之使言,乃曰:「此怕負漢也。」蘇大喜,厚賞之。
出處《雞助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與姜至之潛同坐。姜舉今日坐間各要一物是藥名,因指子瞻曰:「君藥名也。」問其故,曰:「子蘇子。」子瞻應聲曰:「君亦藥名也。若非半夏,定是厚樸。」姜詰其故,曰:「非半夏厚樸,何以日姜制之?」
出處《孔氏談苑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有言:「世間事忍笑為易,惟讀王祈大夫詩,不笑為難。」祈嘗語東坡曰:「有竹詩兩句最得意。」誦曰:「葉垂千口劍,干聳萬條槍。」坡曰:「好則極好,則是十條竹竿,一個葉兒也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禹錫與東坡有姻連,嘗作賀雨詩云:「打葉雨拳隨手重,吹涼風口逐人來。」自以為得意。東坡曰:「十六郎作詩,怎得如此不入規矩?」禹錫云:「是醉時所作。」異日又持一大軸呈坡,坡讀之曰:「爾又醉耶?!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宋保國出觀荊公《華嚴解》,東坡曰:「《華嚴》八十有一卷,今獨重一何也?」保國曰:「公言此佛語至深妙,他者菩薩語耳。」東坡曰:「予於藏經取佛語數句雜菩薩語間,取菩薩語數句雜佛語間,子能識其是非乎?」曰:「不能。」東坡曰:「予昔在岐下,聞河陽豬肉甚美,使人往市之。使者醉,豬夜逸去,貿他豬以償。客皆以為非他產所及。既而事敗,客皆慚。今介甫之豬未敗耳。」
出處《賢奕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端彥美叔,一日會賈易及東坡。賈時為台諫,蓋嘗劾東坡於朝。晁忘其事,遂同會。酒酣,東坡曰:「某昨日造朝,有一人乘醉臥東衢,略不相避,某頗怒之,因命左右曰:『擒而簹B之!』酒者曰:『爾又不是台諫,只有胡簹B亂簹B。』」賈應聲曰:「誰教爾辨。」坡公終席不樂。美叔自悔拙於會客。
出處《過庭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宴客,俳優者作伎萬方,坡終不笑。一優突出,用棒痛打作伎者,曰:「內翰不笑,汝猶稱良優乎?」對曰:「非不笑也。不笑,所以深笑之也!」坡遂大笑。蓋優人用東坡《王者不治夷狄論》云:「非不治也,不治,乃所以深治之也。」見子由五世孫奉新縣慰懋說。
出處《城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韓康公絳子華謝事後,自潁入京看上元。十六日私第會從官九人,皆門生故吏,盡一時名流,如傅欽之、胡完夫、錢穆父、東坡、劉貢甫、顧子敦皆在座。穆父知府至晚,子華不悅,坡云:「今日本殿燒香人多留住。」坐客大笑。方坐,出家妓十餘人,子華新寵魯生,舞罷為遊蜂所螫,子華意甚不懌;久之呼出,持白團扇從東坡乞詩。坡書云:「窗搖細浪魯吹日,舞罷花枝蜂繞衣。不覺南風吹酒醒,空教明月照人歸。」上句紀姓,下句書蜂事,康公大喜。坡云:「惟恐他姬廝賴,故云耳。」客皆大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一日在學士院閑坐,忽命左右取紙筆,寫「平疇交遠風,良苗亦懷新」兩句,大書、小楷、行、草,凡寫七八紙,擲筆太息曰:「好!好!」散其紙於左右給事者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於故人,但寫陶淵明、杜子美、李太白、韓退之、柳子厚之詩。為南華(南華辯禪師)寫柳子厚《六祖大鑒禪師碑》,南華又欲寫劉夢得碑,則辭之。呂微仲丞相作《法雲秀和尚碑》;丞相意欲得東坡書石,不敢自言,委甥王讜言之。東坡先索其稿諦觀之,則曰:「軾當書。」蓋微仲之文自佳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吾酒後,乘興作數千字,覺酒氣拂拂從十指出也。」大是妙語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:「某平生無快意事,惟作文章,意之所到,則筆力曲折,無不盡意,自謂世間樂事無逾此矣。」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由在政府,子瞻為翰苑。有一故人,與子由兄弟有舊者,來干子由求差遣,久而未遂。一日,來見子瞻,且云:「某有望內翰以一言為助。」公徐曰:「舊聞有人貧甚,無以為生,乃謀伐冢,遂破一墓,見一人裸而坐,曰:『爾不聞漢世楊王孫乎?裸葬以矯世,無物以濟汝也。』復鑿一冢,用力彌艱,既久,見一王者,曰:『我漢文帝也。遺制壙中無納金玉,器皆陶瓦,何以濟汝?』復有二冢相連,乃穿其在左者,久之方透,見一人,曰:『我伯夷也。瘠羸,面有饑色,餓於首陽之下,無以應汝之求。』其人嘆曰:『勸汝別謀於他所。汝視我形骸如此,舍弟叔齊,豈能為人也。』」故人大笑而去。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予飲少輒醉臥,則鼻鼾如雷,傍舍為厭,而己不知也。一日因醉臥,有魚頭鬼身者,自海中來告云:『廣利王來請端明。』予被褐草屨黃冠而去,亦不知身步在水中。但聞風雷聲暴如觸石,意亦知在深水處。有頃,豁然明白,真所謂水精宮殿相照耀也。其下則有驪目夜光,文犀尺壁,南金火齊,眩目不可仰視,而琥珀珊瑚,又不知多少也。廣利少間佩冠劍而出,從以二青衣。予謝以海上逐客,重煩邀命。廣利且歡且笑。頃,南溟夫人亦造焉,東華真人亦造焉,自知不在人世。少間,出素鮫綃丈餘,命予題詩,予乃賦之曰:『天地雖虛廓,惟海為最大。聖王時祀事,位尊河伯拜。祝融為異號,恍惚聚百怪。三氣變流光,萬里風雨快。靈旗搖紅纛,赤虯嘖滂湃。家近玉皇樓,彤光照無界。若得明月珠,可償逐客債。』寫竟,進廣利,諸仙遞看,咸稱妙。獨廣利旁一冠篸水族,謂之鱉相公,進言:『蘇軾不避忌諱,祝融字犯王諱。』王大怒。予退而嘆曰:『到處被相公廝環。』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玉堂,有幕士善謳,因問:「我詞比柳詞何如?」對曰:「柳郎中詞,只好十七八女孩兒,執紅牙拍板,唱楊柳岸曉風殘月。學士詞,須關西大漢,執鐵板,唱大江東去。」公為之絕倒。
出處《吹劍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二年,東坡先生入翰林,暇日會張(張耒)、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、晁(晁補之)、陳(陳師道)、李(李廌)六君子於私第,忽有旨令撰賜奉安神宗御容禮儀使呂大防口宣茶藥詔。東坡就牘書云:「於赫神考,如日在天。」顧群公曰:「能代下一轉語否?」各辭之。坡隨筆後書云:「雖光明無所不臨,而躔次必有所舍。」群公大以聳服。導引鼓吹詞,蓋亦是時作,真跡今藏明清處。
出處《揮麈餘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作病鶴詩,嘗寫「三尺長脛瘦軀」,闕其一字,使任德翁輩下之,凡數字。東坡徐出其稿,蓋「閣」字也。此字既出,儼然如見病鶴矣。
出處《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自昔詞人琢磨之苦,至有一字窮歲月十年成一賦者。白樂天詩詞疑皆沖口而成,及見今人所藏遺稿,塗竄甚多。歐陽文忠公作文既畢,貼之椈嚏A坐臥觀之,改正盡善,方出以示人。薳(何薳)嘗於文忠公諸孫望之處,得東坡先生數詩稿,其和歐陽叔弼詩云:「淵明為小邑」繼園去「為」字,改作「求」字;又連塗「小邑」二字,作「縣令」,字凡三改,乃成今句。至「胡椒銖兩多,安用八百斛」初云「胡椒亦安用,乃貯八百斛」。若如初語,未免後人疵議。又知雖大手筆,不以一時筆快為定而憚於屢改也。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「客來茶罷渾無有,盧桔楊梅尚帶酸」張嘉甫問曰:「盧桔何種果類?」答曰:「枇把是也。」又問:「何以驗之?」答曰:「事見相如賦。」嘉甫曰:「盧橘夏熟,黃甘橙榛,枇杷橪柿,亭柰厚樸。則盧橘果類,賦不應四句重用。應劭注曰:『《伊尹書》曰:箕山之東,青島之所,有盧橘常夏熟。』不據依何也?」東坡曰:「意不欲耳。」
出處《冷齋夜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北扉,自以獨步當世,與一時侍從更唱迭和,莫不稱首。曾子開賦《扈蹕詩》,押 辛字韻,韻窘束而往返絡繹不已,坡厭之,復和云:「讀罷君詩何所以,搗殘姜桂有餘辛。」顧問答曰:「解此否?謂唱首有辣氣故耳。」
出處《西清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文潛謂子瞻:「公詩有『獨看紅葉傾白墮』。不知『白墮』何物?」子瞻曰:「劉白墮善釀酒,見《洛陽伽藍記》。」文潛曰:「既是一人,莫難為傾否?」子瞻曰:「魏武《短歌行》云。『何以解憂,惟有杜康。』亦是釀酒人名也。」文潛曰:「畢竟用得不當。」子瞻笑曰:「公且先過共曹家那漢理會,卻來此間廝磨。」蓋文潛時有僕曹某者,作過失去酒器,送天府推治,其人未招承,方文移取會也。滿座大囅。
出處《拊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嵎升之,少從東坡學,甚俊敏。東坡既除西掖,乃以古槐簡贈嵎,曰;「此笏曾奉制策入三等,曾召對議事不合而逐,曾對御史詔獄,曾不試除三字,毋輕呈笏。」
出處《耆舊續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慶曆中,歐陽文忠公謫守滁州,有琅琊幽谷,山川奇麗,鳴泉飛瀑,聲若環佩,公臨聽忘歸。僧智仙作亭其上,公刻石為記,以遣州人。既去十年,太常博士沈遵,好奇之士,聞而往遊,其山水秀絕,以琴寫其聲,為《醉翁吟》,蓋宮聲三疊。後會公河朔,遵援琴作之,公歌以遺遵,並為《醉翁引》以敘其事。然調不主聲,為知琴者所惜。後三十餘年公薨,遵亦歿。其後廬山道人崔閑遵客也,妙於琴理,常恨此曲無詞,乃譜其聲,請於東坡居士子瞻,以補其闕,然後聲詞皆備,遂為琴中絕妙。好事者爭傳。其詞曰:「琅然清圓,誰彈響?空山無言。惟有醉翁知其天。月明風露娟娟,人未眠,荷簣過山前。曰有心也哉此弦。〈第二疊泛聲同此〉。醉翁嘯詠,聲和流泉。醉翁去後,空有朝吟夜怨。山有時而同巔,水有時而回淵,思翁無歲年。翁今為飛仙,此意在人間,試聽徽外兩三弦。」方其補詞,閑為弦其聲,居士倚為詞,頃刻而就,無所點竄。遵之子為比丘,號本覺真禪師。居士書以與之,云:「二水同器,有不相入;二琴同手,有不相應。沈君信手彈琴而與泉合,居士縱筆作詞而與琴會,此必有真同者矣。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介甫對裕陵,論歐公文章晚年殊不如少年時,且曰:「惟識道理,乃能老而不衰。」人多駭此語。予與韓秉則正言論此,秉則曰:「道理之妙,當求於聖人之言,聖人之言在六經,不可掩也。歐文識與不識,姑置之勿問,不知介甫所謂道理果安在?抑六經之外,別有道理乎?東坡祭原父文云:『大言滔天,詭論滅世。』蓋指介甫也。介甫當時在流輩中,以經術自尊大,唯原父兄弟敢抑其鋒,故東坡特於祭文表之,以示後人,然亦未知其於君臣間,如此無顧忌也。」時坐客甚眾,莫不以秉則之言為然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羲仲字壯輿,道原之子也。道原以史學自名,羲仲世其家學,嘗摘歐陽公《五代史》之訛誤為糾繆,以示東坡。東坡曰:「往歲歐陽公著此書初成,王荊公謂余曰:『歐陽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國志,非也,子盍為之乎?』余固辭不敢當。夫為史者,網羅數十百年之事,以成一書,其間豈能無小得失邪?余所以不敢當荊公之托者,正畏如公之徒掇拾其後耳。」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劉壯輿曰:「《三國志》注中好事甚多,道原欲修之而不果,君不可辭也。」壯輿曰:「端明曷不為之?」東坡曰:「某強工於語言,也不是當行家。」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以道為予言:「嘗親問東坡曰:『先生《易傳》,當傳萬世。』曰:『尚恨某不知數學耳。』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蜀公不信佛說,大蘇公嘗與公論佛法,其所以不信之說。范公云:「鎮平生事,非目所見者,未嘗信。」蘇公曰:「公亦安能然哉?設公有疾,令醫切脈;醫曰寒,則服熱藥;曰熱,則餌寒藥。公何嘗見脈,而信之如此,何獨至於佛而必待見耶?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蜀公鎮,每對客,尊嚴靜重,言有條理,客亦不敢慢易。惟蘇子瞻則掀髯鼓掌,旁若無人,然蜀公甚敬之。一日,有客問公何為不重黃庭堅,公曰:「魯直一代偉人,鎮之畏友人,安敢不加重。」又問庭堅學佛有得否,公曰,「這個則如何知得,但佛亦如何憑地學得!」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有《物類相感志》,「草部」有「煮碙」、「煮雌」等草,蓺客多用之,然不得其煮煉之法耳。
出處《席上腐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謝滕達道書云:「前日得觀所藏諸書,使後學稍窺家傳之秘,幸甚。恕先所訓,尤為近古。某方治此書,得之頗有開益。拜賜之重,若獲珠貝。老朽不揆,輒立訓傳,尚未畢功。異日當為公出之。古學崩壞,言之傷心也。」李方叔云:「東坡每出,必取聲韻音訓文字,復置行篋中。」予謂學者不可不知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公(蘇轍)少年與坡公治《春秋》,公嘗作論,明聖人喜怒好惡,譏《公》《谷》以日月土地為訓,其說固自得之。元祐間,後進如張大亨嘉父亦攻此學,大亨以問坡,坡答書云:「《春秋》,儒者本務。然此書有妙用,學者罕能領會,多求之繩約中,乃近法家者流,苟細繳繞,竟亦何用?惟丘明識其用,終不肯盡談,微見端兆,欲使學者自求之,故僕以為難,未敢輕論也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易》曰: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。」坡公以為陰陽未交。公以坡公所說為未允。公曰:「陰陽未交,元氣也,非道也;政如云:二龍一蛇之謂道也,謂之龍亦可,謂之蛇亦可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坡撰富公碑,以擬寇公,公稍不甚然之。作《德威堂銘》、《居士集敘》,公極賞慨其文,咨嗟不已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求龍井辯才師塔碑于黃門,書云:「兄自覺談佛不如弟。」今此文見《欒城後集》。又天竺海月塔碑,以坡與之遊,故銘云:「我不識師面,知其心中事。」儒者談佛,為坡公所取。其火,失其書翰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大悲圜通閣記》,公偶為子東坡作;坡云:「好個意思!」欲別作用卒用公。所著《和陶詩擬古九首》,亦坡公代作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公及蘇子容、劉貢父同在省中。二人各云:「某輩少年所讀書,老而遺忘。」公亦云然。貢父云:「觀君為文,強記甚敏。」公辭焉。二人皆曰:「某等自少記憶書籍,不免抄節,而後稍不忘。觀君家昆仲,未嘗抄節,而下筆引據精切,乃真記得者也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硯之美者必費筆,不費筆則退墨。二德難兼,非獨硯也:大字難結密,小字常局促;真書患不敕,草書患無法。茶苦患不善,酒美患不竦。萬事無不然,可以付之一笑也。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仲虎言:有以澄心紙求東坡書者,令仲虎取京師印本《東坡集》,誦其中詩即書之。至「邊城歲莫多風雪,強壓香醪與君別」,東坡閣筆,怒目仲虎云:「汝便道香醪!」仲虎驚懼。久之,方覺印本誤以「春醪」為「香醪」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于於石舍人揚休家得蘇明允《送石北使引》,石氏子謂,明允書也。以示秦少游,少游好之,曰:「學不迨其子,而資過之。」乃東坡少所書也。故嘗謂書為難。豈余不知書,遂以為難耶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居士極不惜書,然不可乞;有乞書者,正色詰責之,或終不與一字。元祐中,鎖試禮部,每來見過,案上紙不擇精粗,書遍乃已。性喜酒,然不能四五龠已爛醉。不辭謝而就臥,鼻鼾如雷。少焉蘇醒,落筆如風雨,雖謔弄皆有義味,真神仙中人。此豈與今世翰墨之士爭衡哉!
出處《豫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試院時,興到以朱筆畫竹,隨造自成妙理。或謂竹色非朱,則竹色亦非墨可代。後世士人,遂以為法。
出處《山靜居畫論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曾以蔗滓畫石。
出處王沂《竹亭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軾子瞻家收吳道子畫佛及侍者志公十餘人,破碎甚,而當面一手,精彩動人,點不加墨,口淺深暈成,故最如活。
出處《米芾畫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、山谷道人、秦太虛七丈,每為人乞書,酒酣筆倦,坡則多作枯木拳石,以塞人意,山谷則書禪句,秦七丈則書鬼詩。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,遇天色明暖,筆硯和暢,便宜作草書數紙,非獨以適吾意,亦使百年之後,與我同病者有以發之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彭,字商老,南康軍建昌人。嘗負墓蓋乞書於東坡,坡公作大小兩軸,囑其擇而用之,且勉之曰:「德叟(李彭之父李秉尋)有子不亡矣。」
出處《江西詩社宗派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每屬詞,研墨幾如糊,方染筆。又握筆近下,而行之遲,然未嘗停輟,渙渙如流水,逡巡盈紙。或思未盡,有續至十餘紙不已。議者或以其喜濃墨,行筆遲,為同異,蓋不知諦思乃在其間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不善飲弈,一小杯,則徑醉,睡或鼾,亦未嘗放筆。既覺,讀其所屬詞,有應東而西者,必曰「錯也」!但更易數字,因其西而終之,初不辨其當如是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近時以筆墨為事者,無如唐彥猷,其雅致自將,故所錄皆絕俗。其子峒(應作其子坰。唐坰字林夫)行筆無家法,而近類蔡君謨,然亦自可喜。家世相因,所有多佳墨,未嘗妄與人,蓋非東坡不可得。孫莘老作字至不工,每得佳墨,必悵然,思見東坡。方時初入講筵,例有所賜,乃以為寄爾。子東坡捉筆近下,等善運筆,而尤喜墨。遇作字,必濃研,幾如糊,然後濡染。蓄墨最富,多精品。自海外歸,至廣州失船,舉為水所壞,良可惜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歐陽文忠公始自河北都轉運謫守滁州,於琅邪山間作亭名曰醉翁,自為之記。其後王詔守滁,請東坡大書此記而刻之,流布世間,殆家有之,亭名遂聞於天下。……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蔡卞日臨蘭亭一過,東坡聞之曰:「從是證入,豈能超勝?」蓋隨人腳跟轉,終無自展步分也。
出處《紫桃軒雜綴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客有謂東坡曰:「章子厚日臨蘭亭一本。」坡笑云:「工摹臨者非自得,章七終不高爾。」予嘗見子厚在三司北軒所寫蘭亭兩本,誠如坡公之言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章子厚,人言初生時,父母欲不舉,已納水盆中,為人救止。其後,朝士頗聞其事。蘇子瞻嘗與子厚詩,有「方丈仙人出渺茫,高情猶愛水雲鄉」之語。子厚謂其譏己也,頗不樂。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待過客,非其人,則盛列妓女,奏絲竹之聲聒兩耳,至有終席不交一談者。其人往返,更謂待己之厚也。值有佳客至,則屏去妓樂,杯酒之間,惟終日談笑耳。
出處《北窗炙輠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經筵官會食資善堂,東坡盛稱河豚之美。呂元明問其味,曰:「直那一死!」再會,又稱豬肉之美。范淳甫曰:「奈發風何?」東坡笑呼曰:「淳甫誣告豬肉!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一夕與子由飲,酣甚,槌蘿菔爛煮,不用他料,只研白米為糝,食之,撫几曰:「若非天竺酥酡,人間決無此味。」
出處《山家清供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客論食次,取紙一幅以示客云:「爛蒸同州羊羔,灌以杏酪香梗,荐以蒸子鵝,吳興庖人斫松江鱠;既飽,以廬山玉簾泉,烹曾坑鬥品茶。少焉解衣仰臥,使人誦東坡先生《赤壁前後賦》,亦足以一笑也。」東坡在儋耳,獨有二賦而已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族伯父彥遠言:少時識仲殊長老,東坡為作《安州老人食蜜歌》者。一日,與數客過之,所食皆蜜也。豆腐面筋牛乳之類,皆漬蜜食之;每多不能下箸。惟東坡亦嗜蜜,能與之共飽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嘗自言,平生有三不如人,謂著棋、吃酒、唱曲也。然三者亦何用如人?子瞻之詞,雖工而多不入腔,正以不能唱曲耳。
出處《墨客揮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有卻鼠刀,云得之於野老。嘗匣藏之。用時,但焚香置淨几上,即一室內無鼠。
出處《墨客揮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中州松子雖秕小不可食,然可種,惟不可近手,以杖擊蓬,使子墮地,用探錐刺地,深五寸許,以帚掃入之,無不生者。東坡居士種松法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種樹之法,莫妙於東坡,曰:大者不能活,小者老夫又不能待,惟擇中材而多帶土砧者為佳。
出處《岩棲幽事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諸葛氏筆,譬如內庫法酒北苑茶,他處縱有嘉者,殆難得其彷彿。」余續之曰:「上閤衙香,儀鸞司椽燭,京師婦人梳妝與腳,天下所不及。」公大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亦喜言神仙。元祐初,有東人喬仝,自言與晉賀水部遊,且言賀嘗見公密州道上,意若欲相聞。子瞻大喜。仝時客京師,貧甚。子瞻素囊中得二十縑,即以贈之,作五詩,使仝寄賀,子由亦同作。仝去,訖不復見,或傳妄人也。晚因王鞏又得姚丹元者,尤奇之,直以為李太白所化,贈詩數十篇。姚本京師富人王氏子,不肖,為父所逐,事建隆觀一道士,天資慧,因取道藏遍讀,或能成誦,又多得其方術丹藥。大抵好大言,作詩間有放蕩奇譎語,故能成其說。浮沉淮南,屢易姓名,子瞻初不能辨也。後復其姓名王繹。崇寧間,余在京師,則已用技術進為醫官矣。出入蔡魯公門下,醫多奇中。余猶及見其與魯公言從子瞻事,且云,海上神仙宮闕,吾皆能以說致之,可使空中立見。蔡公亦微信之。坐事編置楚州。梁師成從求子瞻書帖,且薦其有術。宣和末,復為道士,名元城。力詆林靈素,為所毒,嘔血死。
出處《避暑錄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居閶闔門外白家巷。一夕,次子迨(蘇迨)之婦歐陽氏產後因病為祟所憑,曰:「吾姓王氏,名靜奴,滯魄於此久矣。」公曰:「吾非畏鬼之人也,京師善符錄者多,決能逐汝。汝善去,明日昏時,當用佛氏功德之法與汝。」婦輒合爪曰:「感尚書去也。」婦良愈。明日昏時,為自書功德疏一通,仍為置酒朒香火遣送之。頃,迨之婦忽云:「有賊,貌黑瘦,衣以青。」公使之索之,無有也。乳媼俄發狂,聲色俱怒,如卒伍輩唱喏甚大。公注視之,輒厲聲曰:「某即瘦黑衣青者,非賊也,鬼也,欲此媼出為我作巫。」公曰:「寧使其死,出不可得。」曰:「學士不令其出,不奈何,只求少功德可乎?」公曰:「不可。」又曰「求少酒食可乎?」曰:「不可。」又曰:「求少紙可乎?」曰:「不可。又曰:」「止求一杯水!」公曰:「與之。」媼飲畢,撲地而蘇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言,王實、王寧訪見;寔,韓持國之婿也,因問持國安否,寔,寧皆曰:「自致政,尤好飲,嘗自謂人曰:『吾已癃老,且將聲樂酒色以娛年,不爾,無以度日。』」東坡曰:「惟其殘年,正不當爾。君兄弟至親且舊,願為某傳一語於持國可乎?」寔、寧曰:「諾。」東坡曰:「頃有一老人,未嘗參禪,而雅合禪理,生死之際,極為了然。一日,置酒大會親友,酒闌,語眾曰:『老人即今且去。』因攝衣正坐,將奄奄焉。諸子乃惶遽呼號曰:『大人今日乃與世決乎?願留一言為教!』老人曰:『本欲無言,今為汝懇,只且第一五更起。』諸子未喻,曰:『何也?』老人曰:『惟五更可以干當自家事,日出之後,欲自干當,則不可矣。』諸子曰:『家中幸豐,何用早起?舉家諸事,皆是自家事也,豈有分別?』老人曰:『不然,所謂自家事者,是死時將得去者。吾生平治生,今日就化,可將何者去?』諸子頗悟。今持國果自以為殘年,請二君言於持國,但言某請持國干當自家事,與其勞心聲酒,不若為可以死時將得去者計也。」坡又曰:「范景仁平生不好佛,晚年清謹,減節嗜欲,一物不芥蒂於心,真卻是學佛作家;然至死常不肯取佛法。某謂景仁雖不學佛,而達佛理,即毀佛罵祖,亦不害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謂廌(李廌)與李祉言曰:某平生於寢寐時,自得三昧。吾初睡時,且於床上安置四體,無一不穩處;有一未穩,須再安排令穩。既穩,或有些小倦痛處,略按摩訖,便瞑目聽息。既勻直,宜用嚴整其天君。四體雖復有苛癢,亦不可少有蠕動,務在定心勝之。如此食頃,則四肢百骸,無不和通。睡思既至,雖寢不昏。吾每日須於五更初起,櫛髮數百,水廾頁面盡,服裳衣畢,須於一淨榻上再用此法假寐,數刻之味,其美無涯。通夕之味,殆非可比。平明,吏徒既集,一呼即興,冠帶上馬,率以為常。二君試用吾法,自當識其趣,慎無以語人也。天下之理,能戒然後能慧,蓋慧性圓通,必從戒謹中入,未有天君不嚴,而能圓通覺悟者也。二君試識之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言:普安禪院初在五代時,有一僧曰某者,卓庵道左,蓺蔬正錢,以奉佛事。一曰於庵中晝寢,夢一金色黃龍,來食所蓺萵苣數畦。僧寤,驚曰:「是必有異人至此。」已而見一偉丈夫,於所夢地取萵苣食之。僧視其貌,神色凜然,遂攝衣迎之,延於庵中,饋食甚勤。復取數鐶錢之,曰「富貴無相忘。」因以所夢告之,且曰:「公他日得志,願為老僧只於此地建一大寺幸甚。」偉丈夫乃藝祖(宋太祖趙匡胤)也。既即位,求其僧尚存,遂命建寺,賜名曰「普安」,都人至今稱為道院者。元祐八人,因送范河中是院,閑言之爾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申公帥維揚,東坡自黃岡移汝海,輕從見之。申公置酒,終日不交一語。東坡昏睡,歌者唱:「夜寒斗覺羅衣薄」,東坡驚覺,小語云:「夜來走卻羅醫博也。」歌者皆匿笑。酒罷,行後圃中,至更坐,東坡即几案間筆墨,書歌者團扇云:「雨葉風枝曉自勻,綠陰青子凈無塵。閑吟繞屋扶疏句,須信淵明是可人。」申公見之亦無語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:過揚州】


內容東坡元豐末年得請歸耕陽羡,舟次瓜步,以書抵金山了元禪師曰:「不必出山,當學趙州(趙州禪師)上等接人。」元得書徑來,東坡迎笑問之,元以偈為獻曰:「趙州當日少謙光,不出三門見趙王,爭似金山無量相,大千都是一禪床。」東坡拊掌稱善。
出處《僧寶傳》
年代【1085:過揚州】


內容東坡平生好道術,聞輒行之,但不能久,又棄去。談道之篇傳世,欲數百千字,皆能書其人所欲言,文章皆雄奇卓越,非人間語。嘗有海上道人,評東坡真蓬菜瀛洲方丈謫仙人也。流俗方以造次顛沛,秋毫得失,欲軒輊困頓之,亦疏矣哉。
出處《豫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嘉甫云:余少年見人誦一詩,所謂:「但存方寸地,留與子孫耕。」不知何人語。元符三年,過毗陵汪迪家,出所藏水部賀公手書,乃知此詩賀所作。世俗以為他人,非也。賀天聖中為郎,真宗東封,謁於道左。元祐初,其二弟蹻喬者來京師,雲賀嘗於泰山望見東坡,意甚喜之;欲上元至龜蒙。東坡為作詩,亦賦五篇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叔黨又曰:蒲公有大洗面、小洗面,小濯足、小濯足,大澡浴、小澡浴,蓋一日兩洗面,兩濯足,間日則浴焉。……頃公有書與東坡,自云晚年有所得。東坡答之曰:「聞所得其高,固以為慰。然復有二,尚欲奉勸,一曰儉,二曰慈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郭子儀鎮河中日,河甚為患,子儀禱河伯曰:「水悉止,當以女奉妻。」已而河復故道,甚女一日無疾而卒。子儀以其骨塑之於廟,至今祀之,惜乎此事不見於史也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嘗言:韓莊敏對客稱,仁宗時,一夜,三更以來,有中使於慈聖(仁宗的慈聖光獻曹皇后)殿傳宣,慈聖起著背子,不開門,但於門縫中問云:「傳宣有甚事?」中使云:「皇帝起飲酒,盡,問皇后殿有酒否?」慈聖云:「此中便有酒亦不敢將去,夜已深,奏知官家且歇息去。」更不肯開門納中使。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禮部蘇尚書公為言:頃石參政中立為館閣時,亦賜緋,仍繫銀帶。石滑稽,服之無怍色;過司天監,馬驚墜地,銀帶頗傷。眾吏曰:「何星也?」石曰:「吾不善推步,但怪土犯寶瓶爾。」一時士人莫不以為笑也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雖竄斥於紹聖元符,然元祐中,黃慶基、趙君錫之徒,已摘取其所行訓詞中語,以為詆誣。後來施行,蓋權輿於是,史冊可以具考。
出處《揮麈餘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京師送人入蜀詩(即《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》詩,見《蘇文忠詩合注》卷二十六。)云:「莫欺老病未歸身,玉局他年第幾人。」比歸,果得玉局觀。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明堂降赦,臣僚稱賀訖,兩省官欲往奠司馬光。程頤言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。豈可賀赦才了,即往吊喪?」坐客有難之曰:「孔子言哭則不歌,即不言歌則不哭。」蘇軾遂戲程曰:「此乃枉死市(比喻不合情理)叔孫通所制禮也。」眾皆大笑。結怨之端,蓋自此始。
出處《皇宋治跡統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為學士,一日鎖院,召至內東門小殿,時子瞻半醉,命以新水漱口解酒;已而入對,授以除目:呂公著司空平章軍國事,呂大防、范純仁左右僕射。承旨畢,宣仁忽謂:「官家在此。」子瞻曰;「適已起居矣。」宣仁曰:「有一事要問內翰,前年任何官職?」子瞻曰:「汝州團練副使。」「今為何官?」曰:「備員翰林充學士。」曰:「何以至此?」子瞻曰:「遭遇陛下。」曰:「不關老身事。」子瞻曰:「必是出自官家。」曰:「亦不關官家事。」子瞻曰:「豈大臣薦論耶?」曰:「亦不關大臣事。」子瞻驚曰:「臣雖無狀,必不別有干請。」曰:「久待要學士知,此是神宗皇帝之意。當其飲食而停箸看文字,則內人必曰:『此蘇軾文字也。』神宗忽時而稱之曰;『奇才奇才!』但未及用學士而上仙耳。」子瞻哭失聲,宣仁與上左右皆泣。已而賜坐吃茶,曰:「內翰內翰,直須盡心事官家,以報先帝知遇!」子瞻拜而出,徹金蓮燭送歸院。子瞻親語余如此。
出處《隨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除呂公著司空平章事、呂大防左僕射、范純仁右僕射,上御闈殿,見學士蘇軾,曰:「公著以病求去,不欲煩以事,故以三公留之。」是夕鎖院,苦寒,詔賜宮燭、法酒。軾一夕草三制俱畢,且飲酒賦詩。次日,以詩呈同事,人皆服其精敏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唐令狐綯為翰林承旨,夜對禁中,燭盡,宣宗命以金蓮花炬送還。此蓮炬故事之始。……元祐間,東坡為學士,草呂申公平章、呂汲公、范忠宣左右僕射制,夜對內東門小殿,撤御前金蓮炬送歸院。
出處《愛日齋叢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唐制,惟給事中得封駁。本朝富鄭公在西掖,封還遂國夫人詞頭,自是舍人遂皆得封繳。元祐間,東坡在翰林,當草文潞公呂申公免拜不允批答及安厚卿辭遷官、宗晟辭起復詔,皆以為未當,不即撰進,具所見以奏,朝廷多從之。蓋學士實代王言,視外制為重命,令有所未韙,舍人猶得繳還,豈親為內相(指翰林學士)者,顧乃不可,固應執奏,以示守官之義理則然爾。。
出處《梁溪漫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癸酉正月二十六日,見東坡先生。公曰:近因講筵,從容為上言:「人君之學與臣庶異。臣等幼時,父兄驅率讀書,初甚苦之;漸知好學,則自知趣向;既久,則中心樂之;既有樂好之意,則自進不已。古人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階下上聖,固與中人不同,然必欲進學,亦須自好樂中有所悟入。且階下之學,不在求名與求知,不為章句科舉計也。然欲周知天下章疏,觀其人文章事實,又萬機之政,非學無所折衷。」上甚以為然。退見宰輔誦其語,且曰:「上天性好學,某將自漢至唐,擇其君臣大節政事之要為一書,以備進讀。今讀《三朝寶訓》,林子中所編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近令門人輩作《人不易物賦》,物為一人,重輕也。或戲作一聯曰:「伏其几而襲其裳,豈為孔子;學其書而戴其帽,未是蘇公。」士大夫近年效東坡桶高檐短帽,名帽曰「子瞻樣」。廌(李廌)因言之。公笑曰:「近扈從燕醴泉,觀優人以相與自誇文章為戲者。一優丁仙現者曰:「吾之文章,汝輩不可及也。」眾優曰:「何也?」曰:「汝不見吾頭上子瞻乎?」上為解顏,顧公久之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不惟文章可以蓋代,而政事忠亮,風節凜凜,過人遠甚。元祐七年,上祀南郊,公以兵部尚書為鹵簿使。上因遠廟宿齋行禮畢,將至青城,儀衛甚肅。五使乘車至景靈宮東欞星門外,忽有赭傘覆犢車,並青蓋犢車百許兩,衝突而來。東坡呼御營巡檢使立於車前,曰:「西來誰何?敢爾亂行!」曰:「皇后並某國太夫人〈國婆婆,乃上之乳母〉。國大長公主也。」東坡曰:「可以狀來。」比至青城,諭儀仗使御史中丞李端伯之純曰:「中丞職當肅政,不可不聞。」李以中宮(指皇后)不敢言。坡曰;「某自奏之。」即於青城上疏皇帝曰:「臣備員五使,竊見二聖寅畏祗慎,昭事天地,敬奉宗祧,而內犢車衝突鹵簿,公然亂行,恐累二聖所以明祀之意,謹彈劾以聞。」上欣然開納。舊例,明日法駕回,中宮當迎於朱雀門下;是時因疏,明日中宮亦不復出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為禮部尚書,宣仁上仙,乃與禮官與太常諸官直宿禁中,關決諸禮儀事。至七日,忽有旨下光祿供羊酒若干,欲為太后太妃皇帝暖孝。東坡上疏,以暖孝之禮,出於俚俗,王后之舉,當化天下,不敢奉詔。有旨遂罷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軾在翰林,頗以言語文章規切時政。畢仲游與之書曰:「夫言語之累,不特出口者為言,其形於詩歌、贊於賦頌、托於碑銘、著於序記者,皆言語也。今知畏於口,而未畏於文;是其所是,則見是者喜;非其所非,則蒙非者怨;喜者未必能濟君之謀,而怨者或已敗君之事矣。官非諫官,職非御史,而好是非人,危身触諱以遊其間,殆猶抱石而救溺也。」軾不能從。
出處《宋元通鑒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溫公(司馬光)大更法令,欽之、子瞻密言,宜慮後患。溫公起立,拱手厲聲曰:「天若祚宋,必無此事!」二人語塞而去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韓魏公建議於陝西刺義勇,司馬君實時為諫官,極言不便,持札子至政事堂。魏公曰:「吾在此,君無憂。」君實曰:「光終不敢奉信,恐相公亦不敢自信耳。」魏公怒曰:「君何相輕之甚耶?」君實曰:「相公常在此座可也,萬一他人在此如何?」魏公默然,竟不為止。及君實作相,議改役法,事多不便,予兄子瞻與其事,持論甚勁。君實不能堪。子瞻徐曰:「昔親聞相公與韓魏公言義勇,無一言假借之者。今日作相而不容某一言,豈忘昔日事耶?」君實雖止,實不喜也。
出處《龍川別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東坡在禁林(翰林院),無盡(張商英)以書自言曰:「覺老近來,見解與往時不同,若得一把茅蓋頭,必能為公呵佛罵祖。」蓋欲坡薦為台諫也。溫公頗有意用之,嘗以問坡。坡云:「犢子雖俊可喜,終敗人事,不如求負重有力,而馴良服轅者,使安行於八達之衢,為不誤也。」溫公遂止。紹聖間,章子厚用為中書舍人,謝啟力詆元祐以來代言者,其略有「二蘇(蘇軾、蘇轍)狂率,三孔(孔文仲、孔武仲、孔平仲)闊疏」之語。……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以溫公論薦,簾眷甚厚,議者且為執政矣。公(孫升)力言蘇軾為翰林學士,其任已極,不可以加。如用文章為執政,則國朝趙普、王旦、韓琦未嘗以文稱;又言王安石在翰苑為稱職,及居相位,天下多事。以安石止可以為翰林,則軾不過如此而已。若欲以軾為輔佐,願以安石為戒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文正公見賓客,多論,語言不窮。東坡一日謁之,謂文正曰:「告相公少住教誨之言,容軾道幾句。」文正大樂,遂不復語。
出處《紫微雜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溫公論事,公之論與坡偶不合,坡曰:「相公此論,故為鱉廝踢。」公不解其義,曰:「鱉安能廝踢?」坡曰:「是之謂鱉廝踢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公元祐時既登禁林,以高才狎侮諸公卿,率有標目,殆遍也,獨於司馬溫公不敢有所重輕。一日,相與共論免役差役利害,偶不合同。及歸舍,方卸巾弛帶,乃連呼曰:「司馬牛,司馬牛!」
出處《鐵圍山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一日退朝,食罷捫腹徐行,顧謂侍兒曰:「汝輩且道是中何物?」一婢遽曰;「都是文章。」坡不以為然。又一人曰;「滿腹都是機械。」坡亦未以為當。至朝雲,乃曰:「學士一肚皮不合入時宜。」坡捧腹大笑。
出處《梁溪漫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與蘇子瞻論茶墨俱香,云:「茶與墨者正相反:茶欲白,墨欲黑;茶欲重,墨欲輕;茶欲新,墨欲陳。」蘇曰:「奇茶妙墨俱香,是其德同也。皆堅,是其操同也。譬如賢人君子,黔皙美惡之不同,其德操一也。」公笑以為然。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有一僕,每呼君實「秀才」。蘇子瞻教之稱君實「相公」。公聞,訊之,曰:「蘇學士教我。」公嘆曰:「我有一僕被蘇子瞻教壞了。」
出處《孔氏談苑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之薨,當明堂大享,朝臣以致齋不及奠;肆赦畢,蘇子瞻率同輩以往,而程頤固爭,引《論語》:「子於是日哭則不歌。」子瞻曰:「明堂乃吉禮,不可謂歌則不哭也。」頤又諭司馬諸孤不得受吊。子瞻戲曰:「頤可謂燠糟鄙俚(係汴京城外地名,比喻鄉野的意思)叔孫通。」聞者笑之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溫公薨,朝廷命伊川先生主其喪事。是日也,祀明堂禮成,而二蘇往哭溫公,道遇朱公掞,問之,公掞曰:「往哭溫公,而程先生以為慶吊不同日。」二蘇悵然而反,曰:「鏖糟陂里叔孫通也。」言其山野。自是時時謔伊川。他日國忌,禱於相國寺,伊川令供素饌,子瞻詰之曰:「正叔不好佛,胡為食素?」正叔曰:「禮,居喪不飲酒食肉,忌日,喪之餘也。」子瞻令具肉食,曰:「為劉氏者左袒。」於是范淳夫輩食素,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輩食肉。呂申公為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伊川,進退人才,二蘇疑伊川有力,故極口詆之云。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正叔引《論語》云,南郊行事回,不當哭溫公,公(蘇軾)曰:「古人但云哭則不歌。不曰歌則不哭。蓋朋友之故,何可預期?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丞相薨於位,程伊川主喪事,專用古禮;將祀明堂,東坡自使所來吊,伊川止之曰:「公方預吉禮,非哭則不歌之義,不可入。」東坡不顧以入,曰:「聞哭則不歌,不聞歌則不哭也。」伊川不能敵其辨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初,司馬公薨,東坡欲主喪,為伊川所先,東坡不滿意。伊川以古禮斂,用錦囊裹其尸。東坡見而指之曰:「欠一件物事,當寫作信物一角送上閻羅大王。」由是與伊川失歡。
出處《貴耳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主溫公喪事,子瞻周禮無闕禮,乃曰:「正叔喪禮何熟也?」又曰:「軾聞居喪未葬讀喪禮,太中康寧(程王穧V),何為讀喪禮乎?」伊川不答。鄒志完聞之曰:「伊川之母先亡,獨不可以治喪禮乎?」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蘇當致齋,廚請造食葷素。蘇令辦葷,程令辦素。時館內附蘇者令辦葷,附程者令辦素。
出處《鼠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出入呂申公之門,東坡導諫議孔文仲奏頤為五鬼之魁,編管涪州。
出處《吹劍錄外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後用文正薦,勸講禁中,未幾罷去。……孔文仲論曰:頤在經筵僭橫,造請權勢,騰口間亂,以償恩仇,致市井之間,目為五鬼之魁。……劉器之論曰:程頤、歐陽棐、畢仲游、楊國寶、孫樸,交接執政子弟;搢紳之間,號五鬼。……蘇子瞻奏,則曰:「臣素疾程頤之奸,形於言色。」因頤教誘孔文仲,令以私意論事,為文仲所奏,頤遂得罪云云。又子瞻為禮部尚書,取伊川所修學制,貶駁譏詆略盡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稱周濂溪胸次如光風霽月,又云:「西風壯士淚,多為程灝(即程顥)滴。」東坡為濂溪詩云:「夫子豈我輩,造物乃其徒。」蓋蘇氏師友未嘗不起敬於周、程如此,惜乎後因嘻笑而成仇敵也。
出處《林下偶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文潞公嘗與呂(呂大防)、范(范純仁)諸公入侍經筵,聞先生(程頤)講說,退,相與嘆曰:「真侍講也。」一時人士,歸其門者甚盛。而先生亦以天下自任,論議褒貶,無所顧避。由是同朝之士,有以文章名世者(指蘇軾),疾之如仇,與其黨類,巧為謗詆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侍御史呂陶言:明堂降赦,臣寮稱賀訖,而兩省官欲往奠司馬光。是時程頤言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,豈可賀赦才了,卻往吊喪?」坐客有難之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,即不言歌則不哭。今已賀赦了,卻往吊喪,於禮無害。」蘇軾遂以鄙語戲程頤,眾皆大笑,結怨之端,蓋自此始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《語錄》云:國忌行香,伊川令供素饌。子瞻詰之曰:「正叔不好佛,胡為食素?」先生曰:「《禮》,居喪不飲酒,不食肉。忌日,喪之餘也。」子瞻言具肉食,曰;「為劉氏者左袒。」於是范醇夫輩食素,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輩食肉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鮮於綽《傳信錄》云:「舊例行香齋筵,兩制以上,及台諫官,破蔬饌,然以粗糲,遂輪為食會,皆用肉食矣。元祐初,崇正殿說書程正叔,以食肉為非是,議為素食,眾多不從。一日,門人范醇夫當排食,遂具蔬饌。內翰蘇子瞻因以鄙語戲正叔。正叔門人朱公掞輩銜之,遂立敵矣。是後蔬饌亦不行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《語錄》云:時呂申公為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伊川,退進人才,二蘇疑伊川有力,故極詆之。又曰:朝廷欲以游酢為某官。蘇右丞(蘇轍)沮止,毀及伊川。宰相蘇子容曰:「公未可如此,頌觀過其門者,無不肅也。」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元祐中以翰苑發策試館職,有曰:「今朝廷欲師仁祖之忠厚,懼百官有司不舉其職,而或至於偷;欲法神考之勵精,恐監司守令不識其意,而流入於刻。」左正言朱光庭首擿其事,以為不恭。御史中丞傅堯俞、侍御史王岩叟交章劾奏,一時朝議譁然起。宣仁臨朝,為之宣諭曰:「詳覽文意,是指今日百官有司監司守令言之,非是譏諷祖宗。」紛紛逾時始小定。既而亦出守。紹聖崇寧治黨錮,言者屢以借口,迄不少置也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書上清宮碑云:「道家者流,本於黃帝、老子,其道以清凈無為為宗,以虛明應物為用,以慈儉不爭為行,合于《周易》何思何慮、《論語》仁者靜壽之說,如是而已。」謝顯道親見程伊川,誦此數語,以為古今論仁,最有妙理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氏之學,自有佳處,至椎魯不學之人竄跡其中,□□有德者,其實土木偶也,而盜一時之名。東坡譏罵靳侮,略無假借,人或過之。不知東坡之意,實懼其為楊(楊朱)墨(墨翟),將率天下之人,流為矯虔庸墮之習也,辟之恨不力耳,豈過也哉?劉元城器之言,哲宗皇帝嘗因春日經筵講罷,移坐一小軒中賜茶,自起折一枝柳,程頤為說書,遽起諫曰:「方春萬物生榮,不可無故摧折。」哲宗色不平,因擲棄之。溫公聞之不樂,謂門人曰:「使人主不欲親近儒生,正為此等人也。嘆息久之。然則非特東坡不與,雖溫公亦不與也。
出處《寓簡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王公繫年錄》云:元祐七年三月四日,延和奏事,三省進呈:程頤服除,欲與館職判檢院,簾中以其不靖,令只與西監。遂除直秘閣,判西京國子監。初,頤在經筵,歸其門者甚盛。而蘇軾在翰林,亦多附之者,遂有洛黨、蜀黨之論。二黨道不同,互相非毀,頤竟為蜀黨所擠。今又適軾弟轍執政,財進稟便云:「但恐不肯靖。」簾中入其說,故頤不復得召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朱公掞為御史,端笏正立,嚴毅不可犯,班列肅然,蘇子瞻語人曰:「何時打破這敬字!」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試館職策題,論漢文帝、宣帝及仁宗、神宗。公(孫升)率傅堯俞、王岩叟言:以文帝有蔽,則仁宗不為無蔽;以宣帝有失,則神宗不為無失。雖不明言,其意在此。久之,御批軾特放罪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作翰林,林子中方以言者去國,在外以啟賀曰:「父子以文章名世,盡淵(王褒,字子淵)、雲(揚雄,字子雲)、司馬(司馬相如)之才;兄弟以方正決科,邁晁(晁錯)董(董仲舒)公孫(公孫弘)之學。」與其後為中書舍人謫二蘇告詞之語異矣。
出處《四六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作溫公制詞云:「執德不回,常用杜稷為悅。以死勤事,坐致股肱或虧。」或問坡曰:「溫公豈曹操之徒耶?」坡愕然問其所以,答曰:「社稷豈所可悅者。」坡笑改曰:「用安社稷為悅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文正公薨,范蜀公取蘇翰林行狀作志,繫之以銘,翰林當書石,以非《春秋》微婉之義,謂公休(司馬康,字公休)諫議云:「軾不辭書,恐非三家之福。」就易名銘。……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景仁嘗為司馬文正作墓志,其間有曰;「在昔熙寧,陽九數終,謂天不足畏,謂民不足從,謂祖宗不足法,及裒頑鞠凶。」托東坡書之。公曰:「二丈(蘇軾稱范鎮)之文,軾不當辭,但恐一寫之後,三家俱受禍耳。」卒不為書。東坡可謂先見。若當時刊之,紹聖間治黨求疵,其禍可勝道哉?
出處《揮麈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先生以元年四月受經筵之命,先生之被旨入見也,蘇文忠公軾同日自右史除中書舍人。蘇公先以論新法不合,謫居黃州五年。溫公得政,起用之。然先生在經筵,歸其門者甚盛;而蘇公繼遷翰林,亦多輔之者,遂有川黨、洛黨之論。蘇公所從,皆輕俊之士,以先生之學為不便於己,相與排之。而溫公素重先生,未敢動也。溫公薨,申公獨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先生,進退人才,二蘇疑先生有力,故極詆之,而先生之門人亦不平。初,溫公之薨也,上方祀明堂,禮成肆赦,百官稱賀,而兩省官欲往奠溫公,先生止之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。」客有曰:「聞哭則不歌,不聞歌則不哭。」蘇公遂以鄙語戲先生。未幾,學士院召試館職,蘇公與承旨鄧溫伯各撰題,而蘇公所問,有云:「今欲師仁祖之忠厚,而患百官有司不舉其職,或至於偷;法神考之勵精,而恐監司守令不識其意,流入於刻。」太皇太后(宣仁后)點用蘇公者。左司諫朱光庭公掞,即奏學士院考試不識大體,謂仁祖神考不足師法,乞正其罪,以戒人臣之不忠者。詔特放罪。御史中丞傅堯俞欽之、侍御史王岩叟彥霖繼言之,申公乃上言,以策題非是議諷祖宗,召台諫至都堂說諭。於是台諫論蘇公未已。蜀人呂陶為殿中侍御史,為上言:蘇軾以鄙語戲程某,眾大笑,結冤之端,蓋至此始。五月,遂命起居舍人孔文仲為左諫議大夫,陶為左司諫兵部員外郎,賈易為右司諫,彥霖、公掞皆徙官。後六月,又命欽之與吏部侍郎胡宗愈兩易,皆為策題事也。易言,陶不當用。七月,陶罷為京西轉運副使。易,先生門人也。文仲因奏先生罪罷之;易以論事失當,絀知懷州。先生即日歸河南。其月,遂命蘇公兼侍讀,而文仲十一月亦改除中書舍人,蓋申公不直之也。明年三月,文仲卒。《哲宗舊錄》附文仲傳,載申公之言云:「文仲為蘇軾所誘脅,論事皆用軾意。」又申公《家傳》云:「文仲以伉直稱,然蠢不曉事,為浮薄輩所使,以陷善良。晚乃自知為小人所紿,憤鬱嘔血而死。」蓋指此也。其後蘇公上章,有「臣素疾程某之奸,未嘗假以辭色」之語。而右正言劉安世器之,亦論先生辭卑居尊,未被命而先論事為非是,因進排詆先生之說。劉非蘇黨,蓋其知不足以知先生云。
出處《道命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行忠宣辭免批答云:「吾聞之乃烈考云:君子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雖聖人復起,不易斯言。」忠宣遺表亦用之云:「蓋嘗先天下之憂,期不負聖人之學;此先臣所以教子,而微臣所以事君。」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初欲為富韓公神道碑,久之,未有意思。一日盡寢,夢偉丈夫稱是寇萊公來訪己,共語久之。既,即下筆,首敘景德澶淵之功,以及慶歷議和,頃刻而就,以示張文潛。文潛曰:「有一字未甚安,請試言之。蓋碑之末,初曰『公之勛在史官,德在生民,天子虛己聽公;西戎北狄,視公進退以為輕重』;然一趙濟能『搖』之,竊謂能不若敢也。」東坡大以為然,即更定焉。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之道名詠之……,東坡作溫公神道碑,來訪其從兄補之無咎於昭德第,坐未定,自言吾今日了此文,副本人未見也。啜茶罷,東坡琅然舉其文一編,其間有蜀音不分明者,無咎略審其字,時之道從照壁後已聽得矣。東坡去,無咎方欲舉示族人,而之道已高聲誦,無一字遺者。無咎初似不樂,久之曰:「十二郎真吾家千里駒也。」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與吉甫同在館中。吉甫既為介甫腹心進用,而子瞻外補,遂為仇讎矣。元祐初,子由作右司諫,論吉甫之罪,莫非蠹國殘民,至比之呂布。自資政殿大學士貶節度副使,安置建州。而子瞻作中書舍人行謫詞,又劇口詆之,號為元凶。吉甫既至建州,謝表末曰:「龍鱗鳳翼,固絕望於攀援;蟲臂鼠肝,一冥心於造化。」以子瞻兄弟與我所爭者,蟲臂鼠肝而已。子瞻見此表於邸報,笑曰:「福建子難容,終會作文字。」
出處《四六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惠卿之謫也,詞頭始下,劉貢父當草制。東坡呼曰:「貢父平生作劊子,今日才斬人也。」貢父急引疾而出,東坡一揮而就。不日傳都下,紙為之貴。暨紹聖初,牽復知江寧府,惠卿所作到任謝表,句句論辨。惟至發其私書,則云:「自省於己,莫知其端。」當時讀者莫不失笑。又自敘云:「顧惟妄論,何裨當日之朝廷;徒使煩言,有黷在天之君父。」或曰,觀此一聯,其用心憸險如此,使其得志,必殺二蘇無疑矣。蓋當時台諫論列,多子由章疏,而謫辭,東坡當筆故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行呂吉甫責詞曰:「先皇帝求賢如不及,從善若轉圜;始以帝堯之聰,姑試伯鯀;終焉孔子之聖,不信宰予。」又曰「喜則摩足以相歡,怒則反目以相視。」既而語人曰:「三十年作劊子,今日方剮得一個有肉漢。」
出處《步里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改鑄顏淵之語曰:「吾聞覿君子者,問雕人不問雕木。」曰:「人可雕歟?」曰:「呂惠卿雕王安石。」
出處《步里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吉甫問客:「蘇子瞻文詞似何人?」客揣其意,答曰:「似蘇秦、張儀。」呂笑曰:「秦之文高矣,儀固不能望,子瞻亦不能也。」徐自誦其表語云:「面折馬光於講筵,廷辨韓琦之奏疏。」甚有自得之色。客不敢問而退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邵成章云:元祐中,太母(宣仁太皇太后)下詔,東坡視草云:「苟有利於社稷,予何愛於髮膚。」純夫云:「此太母聖語也。子瞻直書之。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承平時,國家與遼歡盟,文禁甚寬。輅客者(迎客者)往來,率以談謔詩文相娛樂。元祐間,東坡實膺是選。遼使素聞其名,思以奇困之。其國舊有一對曰:「三光日月星。」凡以數言者,必犯其上一字,於是遍國中無能屬者。首以請於坡,坡唯唯,謂其介曰:「我能而君不能,亦非所以全大國之體,『四詩風雅頌』,天生對也,盍先以此復之?」介如言,方共嘆愕,坡徐曰:「某亦有一對,曰:『四德元亨利』。」使睢盱,欲起辯,坡曰:「而謂我忘其一耶?謹閟而舌;兩朝兄弟邦,卿為外臣,此固仁祖之廟諱也。」使出不意,大駭服。既又有所談,輒為坡逆敓,使自愧弗及,迄白溝,往返齒禰E舌,不敢復言他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三年,北國賀正使劉霄等入賀,公與狄詠館伴;錫燕回,始行馬,而公馬小蹶,劉即前訊曰:「馬驚無苦否?」公應之曰:「銜勒在御,雖小失無傷也。」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遼使耶律永昌來聘,蘇軾館之,與永昌入覲,見彥博於殿門外,卻立改容曰:「此潞公也!」問其年,曰:「何壯也!」軾曰:「使者見其容,未聞其語,其總理庶務,雖精練少年,有所不如;其貫穿古今,雖專門名家,有所不逮。」永昌拱手曰:「天下異人也!」
出處《宋元通鑒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芸叟奉使大遼,宿州館中,有題子瞻《老人行》於壁者。間范陽書肆,亦刻子瞻詩數十篇,謂《大蘇小集》。子瞻才名重當代.外至夷虜,亦愛服如此。芸叟題其後曰:「誰題佳句到幽都,逢著胡兒問大蘇。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豐四年八月,子由為賀遼生辰國信使,子瞻有詩送之。既至遼,遼人每問大蘇學士安否?子由住涿州寄詩云:「誰將家譜到燕都,底識人人問大蘇?莫把聲名動蠻貊,恐妨他日臥江湖。」(蘇軾原詩為:「誰將家集過幽都,逢見胡人問大蘇。莫將文章動蠻貊,恐妨談笑臥江湖。」)
出處《堅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坡、谷同游鳳池寺,坡公舉對云:「張丞相之佳篇,昔曾三到。」山谷即答云:「柳屯田之妙句,那更重來。」時稱名對。張丞相詩云:「八十老翁無品秩,昔曾三到鳳池來。」坡公蓋取此也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與山谷論書,東坡曰:「魯直近字雖清勁,而筆勢有時太瘦,幾如樹梢掛蛇。」山谷曰:「公之字固不敢輕議,然間覺褊淺,亦甚似石壓蝦蟆。」二公大笑,以為深中其病。
出處《獨醒雜誌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初,山谷與東坡、錢穆父同遊京師寶梵寺。飯罷,山谷作草書數紙,東坡甚稱賞之。穆父從旁觀曰:「魯直之字近於俗。」山谷曰:「何故?」穆父曰:「無他,但未見懷素真跡爾。」山谷心頗疑之。自後不肯為人作草書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黃兩公皆善書,皆不能懸手。逸少非好鵝,效其宛頸爾,正謂懸手轉腕。而蘇公論書,以手抵案,使腕不動為法,此其異也。
出處《後山先生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世傳涪翁愛苦筍,和東坡詩云:「公如端為苦筍歸,明日青衫誠可脫。」坡戲語座客曰:「吾固不愛作官,魯直遂欲以苦筍硬差致仕。」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神宗元豐四年,澶州言河決小吳埽,詔東行河道已填淤,不可復,更不修閉。上曰:「陵谷遷變,雖神禹復出,亦不能強,蓋水之就下者,性也。」哲宗元祐三年,知樞密院安燾等疏議回河東流。平章重事文忠烈,中書侍郎呂正愍從而和之,力主其議。子由在西掖,言於右僕射呂正獻曰:「河決而北,先帝也不能回,而諸公欲回之,是自謂過先帝也。元豐河決,導之北流,不因其舊,修其未備,乃欲取而回之?」正獻曰:「當與公籌之。」然竟莫能奪。其役遂興,議論紛然,至於累歲。東坡嘗侍上讀《祖宗寶訓》,因及時事,曰:「黃河勢方北流,而強之使東。」當軸者恨之。四年八月,子由在翰林,第四疏論必非東決,有曰:「臣兄軾前在經筵,因論黃河等事,為眾人所疾,跡不自安,遂求隱避。」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士大夫好事者,取達官姓名為詩謎,如「長空雪霽見虹蜺,行盡天涯遇帝畿,天子手中執玉簡,秀才不肯著麻衣」,謂韓絳、馮京、王珪、曾布也。又取古人名而傅以今事,如「人人皆戴子瞻帽,君實新來轉一官,門狀送還王介甫,潞公身上不曾寒」,謂仲長統、司馬遷、謝安石、文彥博也。
出處《夷堅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器之與東坡,元祐初同朝。東坡勇於為義,或失之過,則器之必約以典故。東坡至發怒曰:「何處把上〈把去聲,農人乘以事田之具〉曳得一劉正言來,知得許多典故?」或以告器之,則曰:「子瞻固所畏也。若恃其才,欲變化典常,則不可。」又朝中有語云:「閩蜀同風,腹中有蟲。」以二字各從蟲也。東坡在廣坐作色曰:「《書》稱立賢無方,何得乃爾?」器之曰:「某初不聞其語,然立賢無方,須是賢者乃可。若中人以下,多係土地風俗,安得不為土習風移?」東坡默然。至元符末,東坡、器之,各歸自嶺海,相遇於道,始交歡。器之語人云:「浮華毫習盡去,非昔日子瞻也。」東坡則云:「器之鐵石人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議祫祭。子瞻云:「何以明之?《詩》云:『昊天有成命』,郊祀天地也。」劉器之云:「不然。此一篇祀天亦用,祀地亦用。至如潛季冬薦魚春薦鮪,豈一時?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洪文敏邁《容齋四筆》紀南北郊一事曰:三代之禮,冬至祀天於南郊,夏至祭地於北郊。王莽于元始中改為合祭,自是以來,不可復變。元豐中,下詔欲復北郊。至六年,唯以冬至祀天,而地祇不及事。元祐七年,又使博議,而許將、顧臨、范純禮、王欽臣、孔武仲各為一說,逮蘇文忠軾之論出,於是群議盡廢。當時諸人之說有六,軾皆辟之,以謂無一可行之理。其文載於《奏議》,凡三千言。
出處《愧郯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禮家如聚訟,雖兄弟亦不容苟同。其大者無如天地之祭分合一議,自昔諸儒之論,不知其幾。今姑摭二蘇之議言之。東坡則據《周頌•昊天有成命》序云:「郊祀天地也。」以為此合祭天地之明文。潁濱乃據《周禮》為說,謂冬至祀天於圜邱,夏至祀地於方澤。其後朝廷迄從坡說合祭,以至於今焉。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先王議事以制,不為刑辟。東坡有人法兼用之說,公以為敕令不可不具。二公之論不同。坡《外集》有《策題》一首,乃此意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嘗謂某曰:「范淳夫講書,為今經筵講官第一,言簡而當,無一冗字,無一長語,義理明白,而成文粲然,乃得講書三昧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謂范純夫曰:「公之文可以經世,皆不刊之說,如某但涉獵為文耳。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好戲謔,語言或稍過,純夫必戒之。東坡每與人戲,必祝曰:「勿令范十三知。」純夫舊行第十三也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純夫元祐末,與東坡數上疏論事,嘗約各草一疏上之。東坡訪純夫,求所作疏先觀,讀盡遂書名於末,云:「某不復自為疏矣。」純夫再三求觀,竟不肯出,云:「無以易公者。」東坡別作一條和純夫《月研詩》云:「上書掛名豈待我,獨立自可當雷霆。」蓋紀實也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、子由門下客最知名者:黃魯直、張文潛、晁無咎、秦少游,世謂之四學士。至若陳無己,文行雖高,以晚出東坡門,故不若四人之著。故陳無己作《佛指記》云:「余以辭義,名次四君,而貧於一代」,是也。晁無咎詩云:「黃子似淵明,城市亦復真。陳君有道舉,化行閭井淳。張侯公謹流,英思春泉新。高才更難及,淮海一髯秦。」當時以東坡為長公,子由為少公。陳無己答李端叔云:「蘇公之門,有客四人。黃魯直、秦少游、晁無咎,則長公之客也;張文潛,則少公之客也。」又《次韻黃樓詩》云:「一代蘇長公,四海名未已。」又云:「少公作長句,班(班固)揚(揚雄)安可擬。」謂二蘇也。然四客各有所長,魯直長於詩辭,秦、晁長於議論。魯直與秦少章書曰:「庭堅心醉於詩與楚辭,似若有得。至於議論文字,今日乃當付之少游及晁、張、無己,足下可從此四君子一一問之。」其後張文潛贈李德載詩亦云:「長公波濤萬頃海,少公峭拔千尋麓。黃郎蕭蕭日下鶴,陳子峭峭霜中竹;秦文倩麗若桃李,晁論崢嶸走珠玉。」乃知人才各有所長,雖蘇門不能兼全也。
出處《能改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言:「文章之任,亦在名世之士,相與主盟,則其道不墜。方今太平之盛,文士輩出,要使一時之文,有所宗主。昔歐陽文忠常以是任付與某,故不敢不勉。異時文章盟主,責在諸君,亦如文忠之付授某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少游自會稽入都,見東坡,東坡曰:「不意別後卻學柳七作詞。」少游曰:「某雖無學,亦不如是。」東坡曰:「『銷魂當此際』,非柳七語乎?」坡又問別作何詞?少游舉「小樓連苑橫空,下窺繡轂雕鞍驟。」東坡曰:「十三個字,只說得一個人騎馬樓前過。」少游問公近作,乃舉「燕子樓空,佳人何在,空鎖樓中燕」。晁無咎曰:「只三句,便說盡張建封事。」
出處《高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以所作小詞示無咎、文潛曰:「何如少游?」二人皆對云:「少游詩似小詞,先生小詞似詩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呼少游為「山抹微雲君」。
出處《藝苑雌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觀少游,亦善為樂府語,工而入律,知樂者謂之作家歌,元豐間盛行於淮楚。「寒鴉萬點,流水繞孤村」,本隋帝詩也,少游取以為《滿庭芳》辭,而首言「山抹微雲,天粘衰草」,尤為當時所傳。蘇子瞻於四學士中,最善少游,故他文未嘗不極口稱善,豈特樂府?然猶以氣格為病,故常戲云:「山抹微雲秦學士,露花倒影柳屯田。」露花倒影,柳永《破陣子》語也。
出處《避暑錄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長公有詩云:「身行萬里半天下,僧臥一庵初白頭。」黃九云:「初日頭。」問其義,但云若此僧負暄於初日耳。余不然,黃甚不平,曰:「豈有用白對天乎?」余導日問蘇公,公曰:「若是黃九要改作『日頭』,也不奈他何!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少游在東坡坐中,或調其多髯者。少游曰:「君子多乎哉!」東坡笑:「小人樊鬚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少游在蔡州,與營妓類婉字東玉者密,贈之詞,有「玉佩丁東」句。又有贈陶心兒詞云:「天外一鉤橫月帶三星。」東坡誚其恐為他姑廝賴。
出處《高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避暑城西李氏園,題詩於壁云:「荷氣竹風宜永日,冰壺涼簟不能回,題詩未有驚人句,會喚謫仙蘇二(蘇軾)來。」少游言於東坡曰:「以先生為『蘇二』,大似相薄。」少游極怨山谷和《寄寂齋詩》云:「志大略細謹。」言蔡州事少人知者,因此吹毛耳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觀東坡二丈詩,想見風骨巉岩,而接人仁氣粹溫也。觀黃門詩,頎然峻整,獨立不倚,在人眼前。元祐中每同朝班,予嘗目為成都兩石筍也。
出處《山谷題跋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魯直戲東坡曰:「昔王右軍字為換鵝書。韓宗儒性饕餮,每得公一帖,於殿帥姚麟許換羊肉十數斤。可名二丈書為換羊書矣。」東坡大笑。一日,公在翰苑,以聖節制撰紛冗,宗儒日作數簡,以圖報書,使人立庭下督索甚急。公笑語曰:「傳語本官今日斷屠!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魯直以晁載之《閔吾廬賦》問東坡何如?東坡報云:「晁君騷辭,細看甚奇麗,信其家多異材邪?然有少意,欲魯直以漸箴之。凡人為文,宜務使平和,至足之餘,溢為奇怪,蓋出於不得已耳。晁君喜奇似太早,然不可直云爾。非為之諱也,恐傷其邁往之氣。當為朋友講磨之語可耳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廌(李廌)謂少游曰:「此見東坡,言少游文章如美玉無瑕,又琢磨之功,殆未有出其右者。」少游曰:「某少時用意作賦,習慣已成,誠如所諭,點檢不破,不畏磨難。然自以華弱為愧。邢和叔嘗曰:『子之文銖兩不差,非秤上秤來,乃等子(即戥子,權金珠藥物的衡器)上等來也。』」廌曰:人之文章,闊達者失之太k穨禲A謹嚴者失之太弱。少游之文,詞雖華而氣古,事備而意高,如鐘鼎然,其體質規模,質重而簡易;其刻畫篆文,則後之鑄師莫彷彿。宜乎東坡稱之為天下奇作也,非過言矣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有茶詩押腸字韻,和者已數四,而山谷最後有「曲幾團蒲聽煮湯,煎成車聲入羊腸」之句。東坡云:「黃九怎得不竊。」故晁無咎復和云:「車聲出鼎細九盤,如此佳句誰能識。」
出處《詩話總龜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魯直作《漁父詞》云:『新婦磯頭眉黛愁,女兒浦口眼波秋,驚魚錯認月沉鉤。青箬笠前無限事,綠蓑衣底一時休,斜風細雨轉舡頭。』其詞清新婉麗,聞其得意,自言:『以水光三色,替卻玉肌花貌,此乃真得漁父家風也。』然才出新婦磯,又入女兒浦,此漁父無乃太瀾浪也。」
出處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黃二公,當時互相譏誚。東坡嘗云,黃魯直詩文如蝤蛑江珧柱,格韻高絕,盤餐盡廢,然不可多食,多食則發風動氣。山谷亦云,蓋有文章妙一世而詩句不逮古人者,蓋指東坡而言也。
出處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黃魯直在眾會作一酒令云,「虱去乙為GS,添幾卻是風。風暖鳥聲碎,日高花影重。」坐客莫能答。他日,人以告東坡,坡應聲曰,「江去水為工,添即是紅。紅旗開向日,白馬驟迎風。」雖創意為妙,而敏捷過之。
出處《雞肋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先生一日與魯直、文潛諸人會飯,既食骨土繵l兒血羹,客有須薄茶者,因就取所碾龍團遍啜坐人,或曰:「使龍茶能言,當須稱屈。」先生撫掌久之,曰:「是亦可為一題。」因援筆戲作律賦一首,以「婢薦血羹,龍團稱屈」為韻,山谷擊節稱詠不能已。已無藏本,聞關子開能誦。今亡矣,惜哉!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黃魯直謂子瞻曰:「鳥之將死,其鳴也哀。某適到市橋,見生鵝繫足在地鳴叫不已,得非哀祈於我耶?」子瞻曰:「某昨日買十鳩,中有四活,即放之;餘者幸作一杯羹。今日吾家常膳,買魚數斤,以水養之,活者放而救渠命,殪者烹而悅我口。雖腥膻之欲,未能盡斷,且一時從權爾。」魯直曰:「吾兄從權之說善哉。」魯直因作頌曰:「我肉眾生肉,名殊體不殊,元同一種性,只是別形軀。苦惱從他受,肥甘為我須。莫教閻老到,自揣看何如?」子瞻聞斯語,愀然嘆曰:「我猶未免食肉,安知不逃閻老之責乎?」(黃庭堅不可能稱蘇軾「吾兄」,此則當為附會之說)
出處《善誘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黃、秦諸君子在館。暇日觀畫,山谷出李龍眠所作《賢己圖》,博奕、樗蒲之儔咸列焉。博者六七人,方據一局,投迸盆中,五皆玈,而一猶旋轉不已。一人俯盆疾呼,旁觀皆變色起立,纖穠態度,曲盡其妙。相與嘆賞,以為卓絕。適東坡從外來,睨之曰:「李龍眠天下士,顧乃效閩人語耶?」眾咸怪,請其故。東坡曰:「四海語音,言六皆合口。惟閩音則張口。今盆中皆六,一猶未定,法當呼六,而疾呼者乃張口何也?」龍眠聞之,亦笑而服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為李伯時作《洗玉池銘》。伯時自為跋曰:「元祐八年,余時事京師,居紅橋子第,得陳峽州馬台石,愛而致之齋中。一日,東坡過謂余曰:『斲石為沼,當以所藏玉時出而浴之,且刻其形於四旁,予為子銘其唇,而號為洗玉池。』而所謂玉者,凡一十六雙,琥、璩三,鹿盧環,琫、珌、璊、瑑環,水蒼珮,螳螂鉤,佩柄珈、瑱,拱璧是也。伯時既下世,池亦堙晦。徽宗嘗即其家訪之,得於積壤中。其子因避時禁,磨去銘文,以授使者,於是置宣和殿,十六玉,唯鹿盧環從葬龍眠,余悉歸內府。
出處《宋稗類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晃以道言:當東坡盛時,李公麟至為畫家廟象。後東坡南遷,公麟在京師,遇蘇氏兩院子弟於途,以扇障面不一揖,其薄如此。故以道鄙之,盡棄平日所有公麟之畫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東坡知貢舉日,並行詩賦經義,《書》題中出「而難任人,蠻夷率服」,注云:「任,佞也;難者,拒之使不得進也。難任人,則忠信昭,而四夷服。」東坡習大科日,曾作《忠信昭而四夷服論》,而新經(王安石所著《三經新義》)與注意同。當時舉子謂東坡故與金陵(王安石)異說,以為難於任人,則得賢者,故四夷服。及東坡見說,怒曰:「舉子至不識字,輒以難〈去聲〉為難〈平聲〉!」盡黜之,惟作難〈去聲〉字者皆得。益東坡元不曾見新經,而舉子未嘗讀注故也。聞之於柴慎微。
出處《嬾真子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為韓魏公作《醉白堂記》,王荊公讀之云:「此韓、白優劣論爾。」元祐中,東坡知貢舉,以「光武何如高帝」為論題。張文潛作參詳官,以一卷子攜呈東坡云:「此文甚佳,蓋以先生《醉白堂記》為法。」東坡一覽,喜曰:「誠哉是言。」擢置魁等。後拆封,乃劉燾無言也。
出處《揮麈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知貢舉時,得章貢(江西贛縣)孫勰之文於黜籍中,見而異之,擢置第五。榜帖既傳,誹議藉藉,以勰嘗遊公之門也。會廷試,勰復中第五,輿論始服文章之定價。勰即坡公所贈《剛說》孫介夫之子也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省試「舜不窮其民論」。劉棠召美首選,其警句云:「桀紂以淫虐窮,幽以貪殘窮,厲以監謗窮,戰國以侵伐窮,秦皇以督責窮,漢武以奢侈窮,晉以夷狄窮,隋以巡幸窮,明皇以隱戶剩田窮,德宗以間架稅屋窮。」東坡見之,大加嘆賞,以其不類時文,因以「劉窮」呼之。
出處《優古堂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斿字元龍,父安國,字平甫,介甫之弟,與東坡交。嘗自負其《甘露寺》詩:「平地風煙飛白鳥,半山雲水卷蒼藤。」坡應之曰:「精神全在卷字,但恨飛字不稱耳。」平甫請易之,坡遂易以「翻」字,平甫嘆服。元龍篤學好義,有父風。元祐初,東坡上奏,理平甫之冤,乞考斿行實而錄用之。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素知李廌方叔。方叔赴省試,東坡知舉,得一卷子,大喜,手批數十字,且語黃魯直曰:「是必吾李廌也。」及拆號,則章持致平,而廌乃見黜。故東坡、山谷皆有詩在集中。初,廌試罷,歸語人曰:「蘇公知舉,吾之文,必不在三名後。」及被黜,廌有乳母,年七十,大哭曰:「吾兒遇蘇內翰知舉不及第,它日尚奚望?」遂閉門睡,至夕不出,發壁視之,自縊死矣。廌果終身不第以死,亦可哀也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廌,陽翟人,少以文字見蘇子瞻,子瞻喜之。元祐初知舉,廌適就試,意在必得,以冠多士。及考,章援程文,大喜,以為廌無疑,遂以為魁。既拆號,悵然出院,以詩送廌歸,其曰:「平時謾說古戰場,過眼終迷日五色。」蓋道其本意。廌自是學亦不進。家貧,不甚自愛。嘗以書責子瞻不荐己,子瞻後薄之。終不第而卒。
出處《石林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貢父嘗見一士人口吃,戲作謎云:「本是昌徒,又為非類;雖無雄材,卻有艾氣。」東坡曰:「貢父可謂滑稽之雄也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貢父會,語及不獲已之事,貢父曰:「充類至義之盡也。」東坡曰:「貢父乃善讀《孟子》歟!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貢父晚苦風疾,鬢眉皆落,鼻梁且斷。一日,與子瞻數人小酌,各引古人語相戲。子瞻戲貢父云:「大風起兮眉飛颺,安得壯士兮守鼻梁。」座中大噱。貢父恨悵不已。貢父晚年鼻既斷爛,日憂死亡,客戲之曰:「顏淵、子路微服同出,市中逢孔子,惶怖求避,忽見一塔,相與匿於塔後。孔子既過,顏子曰:『此何塔也?』由曰:『所謂避孔子塔也。』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羅壽可再遊汴梁,書所見云:「相國寺有石刻:『蘇子瞻、子由、孫子發、秦少游,同來觀晉卿墨竹。申先生亦來。元祐三年八月五日,老申一百一歲。』」
出處《癸章雜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、黃、張、晁為蘇門四學士。每來,必命取密雲龍供茶,家人以此記之。廖明略晚登東坡之門,公大奇之。一日,又命取密雲龍,家人謂是四學士,窺之,則廖明略也。
出處《古今詞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東坡知頁舉。李方叔就試,將鎖院,坡緘封一簡,令送方叔。值方叔出,其僕受簡置几上。有頃,章子厚二子曰持曰援者來,取簡竊觀,乃《揚雄優於劉向論》一篇。二章驚喜,攜之以去。方叔歸,求簡不得,知為二章所竊,悵惋不敢言。已而果出此題。二章皆模仿坡作,方叔幾於閣筆。及拆號,坡意魁必方叔也,乃章援。第十名文意與魁相似,乃章持。坡失色。二十名間,一卷頗奇。坡謂同列曰:「此必李方叔!」視之,乃葛敏修。時山谷亦預校文,曰:「可賀內翰得人,此乃僕宰太和時一學子相從者也。」而方叔竟下第。坡出院,聞其故,大嘆恨。作詩送其歸,謂「平生謾說古戰場,過眼終迷日五色」者也。其母嘆曰:「蘇學士知貢舉,而汝不成名,復何望哉!」抑鬱而卒。
出處《鶴林玉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方叔坡公客,坡公知貢舉而方叔下第。坡公有詩云:「平生謾說古戰場,過目還迷日五色。」山谷和之云:「今年持橐佐春官,遂失此人難塞責。」蓋是時山谷亦在貢院也。
出處《詩話總龜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知貢舉,李方叔被黜,其家老乳母大哭曰:「遇蘇內翰知舉不及第,尚奚望?!」閉門而逝。後東坡舉白浮歐陽叔弼曰:「君為主司而失李方叔,茲可罰也。」時張文潛舍人在坐,舉白浮東坡曰:「先生昔為知舉而遺之,其罰維均!」舉坐大笑。想老乳母亦吐氣泉下。
出處《密齋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方叔初名豸,從東坡遊。東坡曰:「五經內無公名,獨左氏曰『庶有豸乎』?乃音直氏切,後人以為虫豸之豸,今宜易名曰廌。」方叔用之。秦少游見而嘲之曰:「昔為有腳之狐,今作無頭之箭。豸以況狐,廌以況箭。」方叔倉卒無以答,終身以為恨。
出處《嬾真子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廌少時有好名急進之弊,獻書公車者三,多觸聞罷。然其志不已,復多遊巨公之門。自丙寅年東坡嘗誨之曰:「如子之才,自當不沒,要當循分,不可躁求。王公之門,何必時曳裾也。」爾後常以為戒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於世家得王定國,於宗室得趙德麟,獎許不容口。定國坐坡累謫賓州,瘴煙窟里五年,面如紅玉,尤為坡所嘆服。然其後乃階梁師成而進,德麟亦諂事譚稹,士大夫晚節之難如此。
出處《鶴林玉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定國寄詩於東坡,答書云:「新詩篇篇皆奇,老拙此回真不及,窮人之具,輒欲交割於公。」魏泰見而笑曰:「定國亦難作交代,只是權攝耳。」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叔原以長短句行,蘇子瞻因黃魯直欲見之,則謝曰:「今政事半吾家舊客,亦未暇見也。」
出處《研北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多雅謔,嘗與許沖元、顧子敦、錢穆父同舍。一日,沖元自窗外往來,東坡問何為?沖元曰:「綏來。」東坡曰:「可謂奉大福以來綏。」蓋沖元登科時賦句也。沖元曰:「敲門瓦礫,公尚記憶耶?」子敦肥碩,當暑,袒裼據案而寐。東坡書四大字於其側曰:「顧屠肉案。」穆父,眉目秀雅,而時有九子,東坡曰:「穆父可謂之九子母丈人。」同舍皆大笑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風姿甚美,有九子。都下九子母祠,作一巾紵美丈夫坐於西偏,俗以為九子母之夫。故都下謂穆父為九子母夫。東坡贈詩云:「九子羨君門戶壯」,蓋戲之也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臨子敦內翰,姿狀雄偉。少未顯時,人以「顧屠」嘲之。元祐中,自給事中為河北都運使,蘇子瞻作詩送之云:「我友顧子敦,軀膽兩雄偉。便便十圍腹,不但貯書史。容君數百人,一笑萬事已。十年臥江海,了不見慍喜。磨刀向豬羊,釃酒會鄰里。歸來如一夢,豐頰愈茂美。平生批敕手,濃墨寫黃紙。會當勒燕然,廊廟登劍履。翻然向河朔,坐念東郡水。河來屹不去,如尊乃勇耳。」顧得之不樂。既行,群公祖道郊外,子瞻辭疾不往,和前韻以送,因以解頤焉:「君為江南英,面作河朔偉。人間一好漢,誰似張長史。上書苦留君,言拙輒報已。置之勿復道,出處俱可喜。攀輿共六尺,食肉飛萬里。誰言遠近殊,等是朝廷美。遙知送別處,醉墨爭淋紙。我以病杜門,商頌空振履。後會知何日,一歡如覆水。善保千金軀,前言戲之耳。」
出處《雞肋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顧子敦有「顧屠」之號,以其肥偉也。故東坡送子敦奉使河朔詩云:「我友顧子敦,軀膽多雄偉;便便十圍腹,不但貯書史。」又云:「磨刀向豬羊,釃酒會鄰里。」至於云「平生批敕手」,亦皆用屠家語也。子敦讀之頗不樂。東坡遂和前篇,末句云:「善保千金軀,前言戲之耳。」錢穆父眉宇秀整,東坡云:「穆四莫亂呼它名字。」是時穆父已有九子,東坡遂以「九子母丈夫」呼之。有詩云:「九子羡君門戶壯,八州憐我往來頻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子敦肥偉,號「顧屠」,故東坡送行詩有「磨刀向豬羊」之句以戲之。又尹京時,與從官同集慈孝寺。子敦憑几假寐,東坡大書案上曰:「顧屠肉案」,同會皆大笑。又以三十金擲於案上,子敦驚覺,東坡曰:「且快片批四兩來。」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臨子敦為翰苑,每言趙廣漢尹京有治聲,使我為之,不難出其上。子瞻戲曰:「君作尹須改姓。」顧曰:「何姓?」曰:「姓茅,喚作茅廣漢。」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尹京,為近時第一。余嘗見其剖決甚閑暇,雜以笑語諢語,而每一顧問,胥吏皆股栗不能對。一日,因決一大滯獄,內外稱之。會朝,蘇長公譽之曰:「所謂『霹靂手』也。」錢曰:「安能『霹靂手』,僅免『葫蘆蹄』也。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四朝正史《錢穆父傳》,載其復知開封,臨事益精明,東坡乘其據案時遺之詩,穆父操筆立賦以報。坡曰:「電掃庭訟,響答詩筒,近所未見也!」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賦賢良對策日,東坡曉往迓其歸,置酒相勞,各舉令為文。穆父得傀儡除鎮南軍節度使制,首句云:「具官勤勞王家,出入幕府。」東坡見此兩句,大加嘆賞,蓋心以傀儡起於王家也。
出處《能改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嘉祐四友:王荊公、呂申公、司馬溫公、韓少師。元祐四友:蘇子瞻、錢穆公、王仲至、蔣穎叔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錢穆父曰:「尋常往來,須稱家有無;草草相聚,不必過為具。」一日,穆父折簡召坡食「皛飯」。及至,乃設飯一盂、蘿蔔一碟、白湯一盞而已,蓋以三白為「皛」也。後數日,坡復召穆父食「毳飯」,穆父意坡必有毛物相報。比至日晏,並不設食。穆父餒甚。坡曰:「蘿蔔湯飯俱毛(蜀音「沒」為「毛」)也。」穆父嘆曰:「子瞻可謂善戲謔者也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嘗言,頃在館中,有同僚曹姓者,本醫家子,夤緣入館閣,不識字,且多犯人。錢一日因誦子瞻詩,曹矍然曰:「每見諸公喜此人,不知何謂?」或言其文章之士也。曹曰:「吾近得渠作,皆重疊用韻,全不成語言!」錢恐人作偽,命取以觀之,乃子瞻醉中寫少陵《八仙歌》。錢曰:「此少陵詩,子瞻寫耳。」曹曰:「便老陵也好吃棒!」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豐中詩獄興,凡館舍諸人與子瞻和詩罔不及。其後,劉貢父於僧寺閑話子瞻,乃造語:「有一舉子與同里子弟相得甚歡,一日,同里不出,詢其家,云:『近出外縣。』久之復歸,詰其端,乃曰:『某不幸典著賊贓,暫出回避。』一日,舉子不出,同里者詢其家,乃曰:『昨日為府中追去。』未幾復出,詰其由,曰:『某不幸和著賊詩。』」子瞻亦不能喜慍。
出處《畫墁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貢父觴客,子瞻有事欲先起,劉調之曰:「幸早堨B從容。」(幸早里各諧杏、棗、李;從容,即肉蓯蓉,一種補藥。)子瞻曰:「奈言事須當歸。」(奈,蘋果之異稱;這事各諧蔗、柿;當歸,藥名。)各以三果一藥為對。
出處《朝野遺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與劉貢父言:「軾與舍弟習制科寺,日享三白,食之甚美,不復信世間有八珍也。」貢父問「三白」何物?答曰:「一撮鹽,一碟生蘿蔔,一碗飯,乃三白也。」貢父大笑。久之,以簡招坡過其家吃「皛飯」,坡不省憶嘗對貢父「三白」之說也,謂人云:「貢父讀書多,必有出處。」比至赴,見案上所設,唯鹽、蘿蔔、飯而已,乃始悟貢父以「三白」相戲笑,投匕箸食之幾盡。將上馬,云:「明日可見過,當具毳飯奉待。」貢父雖恐其為戲,但不知「毳飯」所設何物。如期而往,談論過食時,貢父譏甚索食,東坡云:「少待。」如此者再三,東坡答如初。貢父曰:「饑不可忍矣!」東坡徐曰:「鹽也毛,蘿蔔也毛,飯也毛,非『毳』而何?」貢父捧腹曰:「固知君必報東門之役,然慮不及此也!」東坡乃命進食,抵暮而去。世俗呼無為「模」,又語訛「模」為「毛」,嘗且音,故東坡以此報之。宜乎貢父思慮不到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世以癩疾鼻陷為死證,劉貢父晚有此疾,又嘗坐和蘇子瞻詩罰金,元祐中,同為從官,貢父曰:「前於曹州,有盜夜入人家室,無物,但有書數卷爾。盜忌空還,取一卷而去,乃舉子所著五七言也;就庫家質之。主人喜事,好其詩,不舍手。明日盜敗,吏取其書。主人賂吏而私錄之。吏督之急,且問其故,曰:『吾愛其語,將和之也。』吏曰:賊詩不中和也。」」子瞻亦曰:「少壯讀書,頗知故事。孔子嘗出,顏、仲二子行而過市,而卒遇其師。子路趫捷,躍而升木。顏淵懦緩,顧無所之;就市中刑人所經幢避之,所謂石幢子者。既去,市人以賢者所至,不可復以故名,遂共謂『避孔塔』。」坐者絕倒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善嘲噓,以呂微仲豐頭,每戲曰:「公真有大臣體,「坤」六二所謂直方大也。」後拜相,東坡當制,有云:「果藝以達,有孔門三子之風(指孔子的三個弟子:子貢、子路、冉求);直方而大,得坤爻六二之動。」又嘗謁微仲,值其晝寢,久之方見;便坐昌陽盆畜一綠龜,坡指曰:「此易得耳。唐莊宗時有進六目龜者,敬新磨獻口號云:『不要鬧,不要鬧,聽取龜兒口號;六只眼兒睡一覺,抵別人三覺。』」微仲不悅。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昔之黠者,滑稽以玩世,曰:「彭祖八百歲而死,其婦哭之慟。其鄉里共解之曰:『人生八十不可得,而翁八百矣,尚何尤?』婦謝曰:『汝輩自不諭耳。八百死矣,九百猶在也。』」世以痴為「九百」,謂其精神不足也。又曰:「令新視事,而不習吏道,召胥魁問之,魁具道笞十至五十,及折杖數。令遽止之曰:『我解矣。笞六十為杖十四耶?』魁笑曰:『五十尚可,六十猶痴耶。』」蘇長公取為偶對曰:「九百不死,六十猶痴。」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陳無己云:「世人以痴為『九百』,謂其精神不足也。……」東坡作文字中,有一條,以彭祖八百歲,其父哭之以「九百者尚在」。李方叔問東坡曰:「俗語以憨痴駘駿為九百,豈可筆之文字間乎?」坡曰:「子未知所據耳。張平子《西京賦》云:『乃有秘書小說九百』,蓋稗官小說凡九百四十三篇,皆巫醫慶祝及里巷之所傳言,集為是書 。西漢虞初,洛陽人,以其書事漢武帝,出入騎從,衣黃衣,號黃衣使者。其說亦號九百。吾言豈無據也。」方叔後讀《文選》,見其事具《文選》注,始嘆曰:「坡翁於世間書,何往不精通耶!」近見《雜說》載此,乃知前輩考證,無所不至。
出處《愛日齋叢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華、玉汝相繼命相,未幾,持國(韓維)拜門下侍郎,甚有爰立之望,其家建堂榜曰「三相」;俄持國罷,遂請老。東坡聞之,曰:「既不成三相堂,可且名為二相公廟。」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曰:「世間之物,未有無對者,皆自然生成之象,雖文字之語,但學者不思耳。如因當時為之語曰:『劉蕢下第,我輩登科。』則其前有:『雍齒且侯,吾屬何患?』太宗曰:『我見魏徵常媚嫵。』,則德宗乃曰:『人言盧杞是奸邪。』」
出處《冷齋夜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孫巨源同會於王晉卿花園中。晉卿言:「都教喂飼了官員輩馬著。」巨源云:「都尉指揮都喂馬,好一對。」適長公主送茶來,東坡即云:「大家齊吃大家(同大姑,家讀作姑,是對女子的尊稱)茶。」蓋長公主呼「大家」也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王晉卿嘗暴得耳疾,意不能堪,求方於僕,僕答之曰:『君是將種,斷頭穴胸,當無所惜。兩耳堪作底用,割舍不得?限三日疾去。不去,割取我耳。』晉卿洒然而悟,三日病良已,以詩示僕云:『老婆心急頻相勸,令嚴只得三日限。我耳已聰君不割,且喜兩家皆平善。』今定國所藏《挑耳圖》,得之晉卿。聊識此耳」。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孫賁公素居京師,大病,予數往存撫之。又數日,見東坡,云:「聞曾見孫公素,病如何?」予曰:「大病方安。」坡云:「這漢病中瘦則瘦,儼然風雅。」後見公素道此語,公素應曰:「那娘意下恨則恨,無奈思量。」坡大奇之。公素畏內,眾所共知,嘗求東坡書扇,坡題云:「披扇當年笑溫嶠,握刀晚歲戰劉郎(劉備)。不須戚戚如馮衍,但與時時說李陽。」公素昔為程宣徽門賓,後娶程公之女,性極妒悍,故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公嘗會孫賁公素。孫畏內殊甚。有官姑善商謎,蘇即云:「蒯通勸韓信反,韓信不肯反。」其人思久之,曰:「未知中否?然不敢道。」孫迫之使言,乃曰:「此怕負漢也。」蘇大喜,厚賞之。
出處《雞助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與姜至之潛同坐。姜舉今日坐間各要一物是藥名,因指子瞻曰:「君藥名也。」問其故,曰:「子蘇子。」子瞻應聲曰:「君亦藥名也。若非半夏,定是厚樸。」姜詰其故,曰:「非半夏厚樸,何以日姜制之?」
出處《孔氏談苑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有言:「世間事忍笑為易,惟讀王祈大夫詩,不笑為難。」祈嘗語東坡曰:「有竹詩兩句最得意。」誦曰:「葉垂千口劍,干聳萬條槍。」坡曰:「好則極好,則是十條竹竿,一個葉兒也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禹錫與東坡有姻連,嘗作賀雨詩云:「打葉雨拳隨手重,吹涼風口逐人來。」自以為得意。東坡曰:「十六郎作詩,怎得如此不入規矩?」禹錫云:「是醉時所作。」異日又持一大軸呈坡,坡讀之曰:「爾又醉耶?!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宋保國出觀荊公《華嚴解》,東坡曰:「《華嚴》八十有一卷,今獨重一何也?」保國曰:「公言此佛語至深妙,他者菩薩語耳。」東坡曰:「予於藏經取佛語數句雜菩薩語間,取菩薩語數句雜佛語間,子能識其是非乎?」曰:「不能。」東坡曰:「予昔在岐下,聞河陽豬肉甚美,使人往市之。使者醉,豬夜逸去,貿他豬以償。客皆以為非他產所及。既而事敗,客皆慚。今介甫之豬未敗耳。」
出處《賢奕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端彥美叔,一日會賈易及東坡。賈時為台諫,蓋嘗劾東坡於朝。晁忘其事,遂同會。酒酣,東坡曰:「某昨日造朝,有一人乘醉臥東衢,略不相避,某頗怒之,因命左右曰:『擒而簹B之!』酒者曰:『爾又不是台諫,只有胡簹B亂簹B。』」賈應聲曰:「誰教爾辨。」坡公終席不樂。美叔自悔拙於會客。
出處《過庭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宴客,俳優者作伎萬方,坡終不笑。一優突出,用棒痛打作伎者,曰:「內翰不笑,汝猶稱良優乎?」對曰:「非不笑也。不笑,所以深笑之也!」坡遂大笑。蓋優人用東坡《王者不治夷狄論》云:「非不治也,不治,乃所以深治之也。」見子由五世孫奉新縣慰懋說。
出處《城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蜀公鎮,每對客,尊嚴靜重,言有條理,客亦不敢慢易。惟蘇子瞻則掀髯鼓掌,旁若無人,然蜀公甚敬之。一日,有客問公何為不重黃庭堅,公曰:「魯直一代偉人,鎮之畏友人,安敢不加重。」又問庭堅學佛有得否,公曰,「這個則如何知得,但佛亦如何憑地學得!」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有《物類相感志》,「草部」有「煮碙」、「煮雌」等草,蓺客多用之,然不得其煮煉之法耳。
出處《席上腐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謝滕達道書云:「前日得觀所藏諸書,使後學稍窺家傳之秘,幸甚。恕先所訓,尤為近古。某方治此書,得之頗有開益。拜賜之重,若獲珠貝。老朽不揆,輒立訓傳,尚未畢功。異日當為公出之。古學崩壞,言之傷心也。」李方叔云:「東坡每出,必取聲韻音訓文字,復置行篋中。」予謂學者不可不知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韓康公絳子華謝事後,自潁入京看上元。十六日私第會從官九人,皆門生故吏,盡一時名流,如傅欽之、胡完夫、錢穆父、東坡、劉貢甫、顧子敦皆在座。穆父知府至晚,子華不悅,坡云:「今日本殿燒香人多留住。」坐客大笑。方坐,出家妓十餘人,子華新寵魯生,舞罷為遊蜂所螫,子華意甚不懌;久之呼出,持白團扇從東坡乞詩。坡書云:「窗搖細浪魯吹日,舞罷花枝蜂繞衣。不覺南風吹酒醒,空教明月照人歸。」上句紀姓,下句書蜂事,康公大喜。坡云:「惟恐他姬廝賴,故云耳。」客皆大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一日在學士院閑坐,忽命左右取紙筆,寫「平疇交遠風,良苗亦懷新」兩句,大書、小楷、行、草,凡寫七八紙,擲筆太息曰:「好!好!」散其紙於左右給事者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於故人,但寫陶淵明、杜子美、李太白、韓退之、柳子厚之詩。為南華(南華辯禪師)寫柳子厚《六祖大鑒禪師碑》,南華又欲寫劉夢得碑,則辭之。呂微仲丞相作《法雲秀和尚碑》;丞相意欲得東坡書石,不敢自言,委甥王讜言之。東坡先索其稿諦觀之,則曰:「軾當書。」蓋微仲之文自佳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吾酒後,乘興作數千字,覺酒氣拂拂從十指出也。」大是妙語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:「某平生無快意事,惟作文章,意之所到,則筆力曲折,無不盡意,自謂世間樂事無逾此矣。」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由在政府,子瞻為翰苑。有一故人,與子由兄弟有舊者,來干子由求差遣,久而未遂。一日,來見子瞻,且云:「某有望內翰以一言為助。」公徐曰:「舊聞有人貧甚,無以為生,乃謀伐冢,遂破一墓,見一人裸而坐,曰:『爾不聞漢世楊王孫乎?裸葬以矯世,無物以濟汝也。』復鑿一冢,用力彌艱,既久,見一王者,曰:『我漢文帝也。遺制壙中無納金玉,器皆陶瓦,何以濟汝?』復有二冢相連,乃穿其在左者,久之方透,見一人,曰:『我伯夷也。瘠羸,面有饑色,餓於首陽之下,無以應汝之求。』其人嘆曰:『勸汝別謀於他所。汝視我形骸如此,舍弟叔齊,豈能為人也。』」故人大笑而去。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予飲少輒醉臥,則鼻鼾如雷,傍舍為厭,而己不知也。一日因醉臥,有魚頭鬼身者,自海中來告云:『廣利王來請端明。』予被褐草屨黃冠而去,亦不知身步在水中。但聞風雷聲暴如觸石,意亦知在深水處。有頃,豁然明白,真所謂水精宮殿相照耀也。其下則有驪目夜光,文犀尺壁,南金火齊,眩目不可仰視,而琥珀珊瑚,又不知多少也。廣利少間佩冠劍而出,從以二青衣。予謝以海上逐客,重煩邀命。廣利且歡且笑。頃,南溟夫人亦造焉,東華真人亦造焉,自知不在人世。少間,出素鮫綃丈餘,命予題詩,予乃賦之曰:『天地雖虛廓,惟海為最大。聖王時祀事,位尊河伯拜。祝融為異號,恍惚聚百怪。三氣變流光,萬里風雨快。靈旗搖紅纛,赤虯嘖滂湃。家近玉皇樓,彤光照無界。若得明月珠,可償逐客債。』寫竟,進廣利,諸仙遞看,咸稱妙。獨廣利旁一冠篸水族,謂之鱉相公,進言:『蘇軾不避忌諱,祝融字犯王諱。』王大怒。予退而嘆曰:『到處被相公廝環。』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玉堂,有幕士善謳,因問:「我詞比柳詞何如?」對曰:「柳郎中詞,只好十七八女孩兒,執紅牙拍板,唱楊柳岸曉風殘月。學士詞,須關西大漢,執鐵板,唱大江東去。」公為之絕倒。
出處《吹劍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二年,東坡先生入翰林,暇日會張(張耒)、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、晁(晁補之)、陳(陳師道)、李(李廌)六君子於私第,忽有旨令撰賜奉安神宗御容禮儀使呂大防口宣茶藥詔。東坡就牘書云:「於赫神考,如日在天。」顧群公曰:「能代下一轉語否?」各辭之。坡隨筆後書云:「雖光明無所不臨,而躔次必有所舍。」群公大以聳服。導引鼓吹詞,蓋亦是時作,真跡今藏明清處。
出處《揮麈餘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作病鶴詩,嘗寫「三尺長脛瘦軀」,闕其一字,使任德翁輩下之,凡數字。東坡徐出其稿,蓋「閣」字也。此字既出,儼然如見病鶴矣。
出處《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自昔詞人琢磨之苦,至有一字窮歲月十年成一賦者。白樂天詩詞疑皆沖口而成,及見今人所藏遺稿,塗竄甚多。歐陽文忠公作文既畢,貼之椈嚏A坐臥觀之,改正盡善,方出以示人。薳(何薳)嘗於文忠公諸孫望之處,得東坡先生數詩稿,其和歐陽叔弼詩云:「淵明為小邑」繼園去「為」字,改作「求」字;又連塗「小邑」二字,作「縣令」,字凡三改,乃成今句。至「胡椒銖兩多,安用八百斛」初云「胡椒亦安用,乃貯八百斛」。若如初語,未免後人疵議。又知雖大手筆,不以一時筆快為定而憚於屢改也。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「客來茶罷渾無有,盧桔楊梅尚帶酸」張嘉甫問曰:「盧桔何種果類?」答曰:「枇把是也。」又問:「何以驗之?」答曰:「事見相如賦。」嘉甫曰:「盧橘夏熟,黃甘橙榛,枇杷橪柿,亭柰厚樸。則盧橘果類,賦不應四句重用。應劭注曰:『《伊尹書》曰:箕山之東,青島之所,有盧橘常夏熟。』不據依何也?」東坡曰:「意不欲耳。」
出處《冷齋夜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北扉,自以獨步當世,與一時侍從更唱迭和,莫不稱首。曾子開賦《扈蹕詩》,押 辛字韻,韻窘束而往返絡繹不已,坡厭之,復和云:「讀罷君詩何所以,搗殘姜桂有餘辛。」顧問答曰:「解此否?謂唱首有辣氣故耳。」
出處《西清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文潛謂子瞻:「公詩有『獨看紅葉傾白墮』。不知『白墮』何物?」子瞻曰:「劉白墮善釀酒,見《洛陽伽藍記》。」文潛曰:「既是一人,莫難為傾否?」子瞻曰:「魏武《短歌行》云。『何以解憂,惟有杜康。』亦是釀酒人名也。」文潛曰:「畢竟用得不當。」子瞻笑曰:「公且先過共曹家那漢理會,卻來此間廝磨。」蓋文潛時有僕曹某者,作過失去酒器,送天府推治,其人未招承,方文移取會也。滿座大囅。
出處《拊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嵎升之,少從東坡學,甚俊敏。東坡既除西掖,乃以古槐簡贈嵎,曰;「此笏曾奉制策入三等,曾召對議事不合而逐,曾對御史詔獄,曾不試除三字,毋輕呈笏。」
出處《耆舊續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慶曆中,歐陽文忠公謫守滁州,有琅琊幽谷,山川奇麗,鳴泉飛瀑,聲若環佩,公臨聽忘歸。僧智仙作亭其上,公刻石為記,以遣州人。既去十年,太常博士沈遵,好奇之士,聞而往遊,其山水秀絕,以琴寫其聲,為《醉翁吟》,蓋宮聲三疊。後會公河朔,遵援琴作之,公歌以遺遵,並為《醉翁引》以敘其事。然調不主聲,為知琴者所惜。後三十餘年公薨,遵亦歿。其後廬山道人崔閑遵客也,妙於琴理,常恨此曲無詞,乃譜其聲,請於東坡居士子瞻,以補其闕,然後聲詞皆備,遂為琴中絕妙。好事者爭傳。其詞曰:「琅然清圓,誰彈響?空山無言。惟有醉翁知其天。月明風露娟娟,人未眠,荷簣過山前。曰有心也哉此弦。〈第二疊泛聲同此〉。醉翁嘯詠,聲和流泉。醉翁去後,空有朝吟夜怨。山有時而同巔,水有時而回淵,思翁無歲年。翁今為飛仙,此意在人間,試聽徽外兩三弦。」方其補詞,閑為弦其聲,居士倚為詞,頃刻而就,無所點竄。遵之子為比丘,號本覺真禪師。居士書以與之,云:「二水同器,有不相入;二琴同手,有不相應。沈君信手彈琴而與泉合,居士縱筆作詞而與琴會,此必有真同者矣。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羲仲字壯輿,道原之子也。道原以史學自名,羲仲世其家學,嘗摘歐陽公《五代史》之訛誤為糾繆,以示東坡。東坡曰:「往歲歐陽公著此書初成,王荊公謂余曰:『歐陽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國志,非也,子盍為之乎?』余固辭不敢當。夫為史者,網羅數十百年之事,以成一書,其間豈能無小得失邪?余所以不敢當荊公之托者,正畏如公之徒掇拾其後耳。」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劉壯輿曰:「《三國志》注中好事甚多,道原欲修之而不果,君不可辭也。」壯輿曰:「端明曷不為之?」東坡曰:「某強工於語言,也不是當行家。」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以道為予言:「嘗親問東坡曰:『先生《易傳》,當傳萬世。』曰:『尚恨某不知數學耳。』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蜀公不信佛說,大蘇公嘗與公論佛法,其所以不信之說。范公云:「鎮平生事,非目所見者,未嘗信。」蘇公曰:「公亦安能然哉?設公有疾,令醫切脈;醫曰寒,則服熱藥;曰熱,則餌寒藥。公何嘗見脈,而信之如此,何獨至於佛而必待見耶?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介甫對裕陵,論歐公文章晚年殊不如少年時,且曰:「惟識道理,乃能老而不衰。」人多駭此語。予與韓秉則正言論此,秉則曰:「道理之妙,當求於聖人之言,聖人之言在六經,不可掩也。歐文識與不識,姑置之勿問,不知介甫所謂道理果安在?抑六經之外,別有道理乎?東坡祭原父文云:『大言滔天,詭論滅世。』蓋指介甫也。介甫當時在流輩中,以經術自尊大,唯原父兄弟敢抑其鋒,故東坡特於祭文表之,以示後人,然亦未知其於君臣間,如此無顧忌也。」時坐客甚眾,莫不以秉則之言為然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公(蘇轍)少年與坡公治《春秋》,公嘗作論,明聖人喜怒好惡,譏《公》《谷》以日月土地為訓,其說固自得之。元祐間,後進如張大亨嘉父亦攻此學,大亨以問坡,坡答書云:「《春秋》,儒者本務。然此書有妙用,學者罕能領會,多求之繩約中,乃近法家者流,苟細繳繞,竟亦何用?惟丘明識其用,終不肯盡談,微見端兆,欲使學者自求之,故僕以為難,未敢輕論也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易》曰: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。」坡公以為陰陽未交。公以坡公所說為未允。公曰:「陰陽未交,元氣也,非道也;政如云:二龍一蛇之謂道也,謂之龍亦可,謂之蛇亦可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坡撰富公碑,以擬寇公,公稍不甚然之。作《德威堂銘》、《居士集敘》,公極賞慨其文,咨嗟不已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求龍井辯才師塔碑于黃門,書云:「兄自覺談佛不如弟。」今此文見《欒城後集》。又天竺海月塔碑,以坡與之遊,故銘云:「我不識師面,知其心中事。」儒者談佛,為坡公所取。其火,失其書翰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大悲圜通閣記》,公偶為子東坡作;坡云:「好個意思!」欲別作用卒用公。所著《和陶詩擬古九首》,亦坡公代作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公及蘇子容、劉貢父同在省中。二人各云:「某輩少年所讀書,老而遺忘。」公亦云然。貢父云:「觀君為文,強記甚敏。」公辭焉。二人皆曰:「某等自少記憶書籍,不免抄節,而後稍不忘。觀君家昆仲,未嘗抄節,而下筆引據精切,乃真記得者也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硯之美者必費筆,不費筆則退墨。二德難兼,非獨硯也:大字難結密,小字常局促;真書患不敕,草書患無法。茶苦患不善,酒美患不竦。萬事無不然,可以付之一笑也。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仲虎言:有以澄心紙求東坡書者,令仲虎取京師印本《東坡集》,誦其中詩即書之。至「邊城歲莫多風雪,強壓香醪與君別」,東坡閣筆,怒目仲虎云:「汝便道香醪!」仲虎驚懼。久之,方覺印本誤以「春醪」為「香醪」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于於石舍人揚休家得蘇明允《送石北使引》,石氏子謂,明允書也。以示秦少游,少游好之,曰:「學不迨其子,而資過之。」乃東坡少所書也。故嘗謂書為難。豈余不知書,遂以為難耶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居士極不惜書,然不可乞;有乞書者,正色詰責之,或終不與一字。元祐中,鎖試禮部,每來見過,案上紙不擇精粗,書遍乃已。性喜酒,然不能四五龠已爛醉。不辭謝而就臥,鼻鼾如雷。少焉蘇醒,落筆如風雨,雖謔弄皆有義味,真神仙中人。此豈與今世翰墨之士爭衡哉!
出處《豫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試院時,興到以朱筆畫竹,隨造自成妙理。或謂竹色非朱,則竹色亦非墨可代。後世士人,遂以為法。
出處《山靜居畫論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曾以蔗滓畫石。
出處王沂《竹亭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軾子瞻家收吳道子畫佛及侍者志公十餘人,破碎甚,而當面一手,精彩動人,點不加墨,口淺深暈成,故最如活。
出處《米芾畫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、山谷道人、秦太虛七丈,每為人乞書,酒酣筆倦,坡則多作枯木拳石,以塞人意,山谷則書禪句,秦七丈則書鬼詩。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,遇天色明暖,筆硯和暢,便宜作草書數紙,非獨以適吾意,亦使百年之後,與我同病者有以發之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彭,字商老,南康軍建昌人。嘗負墓蓋乞書於東坡,坡公作大小兩軸,囑其擇而用之,且勉之曰:「德叟(李彭之父李秉尋)有子不亡矣。」
出處《江西詩社宗派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每屬詞,研墨幾如糊,方染筆。又握筆近下,而行之遲,然未嘗停輟,渙渙如流水,逡巡盈紙。或思未盡,有續至十餘紙不已。議者或以其喜濃墨,行筆遲,為同異,蓋不知諦思乃在其間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不善飲弈,一小杯,則徑醉,睡或鼾,亦未嘗放筆。既覺,讀其所屬詞,有應東而西者,必曰「錯也」!但更易數字,因其西而終之,初不辨其當如是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近時以筆墨為事者,無如唐彥猷,其雅致自將,故所錄皆絕俗。其子峒(應作其子坰。唐坰字林夫)行筆無家法,而近類蔡君謨,然亦自可喜。家世相因,所有多佳墨,未嘗妄與人,蓋非東坡不可得。孫莘老作字至不工,每得佳墨,必悵然,思見東坡。方時初入講筵,例有所賜,乃以為寄爾。子東坡捉筆近下,等善運筆,而尤喜墨。遇作字,必濃研,幾如糊,然後濡染。蓄墨最富,多精品。自海外歸,至廣州失船,舉為水所壞,良可惜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歐陽文忠公始自河北都轉運謫守滁州,於琅邪山間作亭名曰醉翁,自為之記。其後王詔守滁,請東坡大書此記而刻之,流布世間,殆家有之,亭名遂聞於天下。……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蔡卞日臨蘭亭一過,東坡聞之曰:「從是證入,豈能超勝?」蓋隨人腳跟轉,終無自展步分也。
出處《紫桃軒雜綴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客有謂東坡曰:「章子厚日臨蘭亭一本。」坡笑云:「工摹臨者非自得,章七終不高爾。」予嘗見子厚在三司北軒所寫蘭亭兩本,誠如坡公之言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章子厚,人言初生時,父母欲不舉,已納水盆中,為人救止。其後,朝士頗聞其事。蘇子瞻嘗與子厚詩,有「方丈仙人出渺茫,高情猶愛水雲鄉」之語。子厚謂其譏己也,頗不樂。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待過客,非其人,則盛列妓女,奏絲竹之聲聒兩耳,至有終席不交一談者。其人往返,更謂待己之厚也。值有佳客至,則屏去妓樂,杯酒之間,惟終日談笑耳。
出處《北窗炙輠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經筵官會食資善堂,東坡盛稱河豚之美。呂元明問其味,曰:「直那一死!」再會,又稱豬肉之美。范淳甫曰:「奈發風何?」東坡笑呼曰:「淳甫誣告豬肉!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一夕與子由飲,酣甚,槌蘿菔爛煮,不用他料,只研白米為糝,食之,撫几曰:「若非天竺酥酡,人間決無此味。」
出處《山家清供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客論食次,取紙一幅以示客云:「爛蒸同州羊羔,灌以杏酪香梗,荐以蒸子鵝,吳興庖人斫松江鱠;既飽,以廬山玉簾泉,烹曾坑鬥品茶。少焉解衣仰臥,使人誦東坡先生《赤壁前後賦》,亦足以一笑也。」東坡在儋耳,獨有二賦而已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族伯父彥遠言:少時識仲殊長老,東坡為作《安州老人食蜜歌》者。一日,與數客過之,所食皆蜜也。豆腐面筋牛乳之類,皆漬蜜食之;每多不能下箸。惟東坡亦嗜蜜,能與之共飽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嘗自言,平生有三不如人,謂著棋、吃酒、唱曲也。然三者亦何用如人?子瞻之詞,雖工而多不入腔,正以不能唱曲耳。
出處《墨客揮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有卻鼠刀,云得之於野老。嘗匣藏之。用時,但焚香置淨几上,即一室內無鼠。
出處《墨客揮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中州松子雖秕小不可食,然可種,惟不可近手,以杖擊蓬,使子墮地,用探錐刺地,深五寸許,以帚掃入之,無不生者。東坡居士種松法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種樹之法,莫妙於東坡,曰:大者不能活,小者老夫又不能待,惟擇中材而多帶土砧者為佳。
出處《岩棲幽事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諸葛氏筆,譬如內庫法酒北苑茶,他處縱有嘉者,殆難得其彷彿。」余續之曰:「上閤衙香,儀鸞司椽燭,京師婦人梳妝與腳,天下所不及。」公大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亦喜言神仙。元祐初,有東人喬仝,自言與晉賀水部遊,且言賀嘗見公密州道上,意若欲相聞。子瞻大喜。仝時客京師,貧甚。子瞻素囊中得二十縑,即以贈之,作五詩,使仝寄賀,子由亦同作。仝去,訖不復見,或傳妄人也。晚因王鞏又得姚丹元者,尤奇之,直以為李太白所化,贈詩數十篇。姚本京師富人王氏子,不肖,為父所逐,事建隆觀一道士,天資慧,因取道藏遍讀,或能成誦,又多得其方術丹藥。大抵好大言,作詩間有放蕩奇譎語,故能成其說。浮沉淮南,屢易姓名,子瞻初不能辨也。後復其姓名王繹。崇寧間,余在京師,則已用技術進為醫官矣。出入蔡魯公門下,醫多奇中。余猶及見其與魯公言從子瞻事,且云,海上神仙宮闕,吾皆能以說致之,可使空中立見。蔡公亦微信之。坐事編置楚州。梁師成從求子瞻書帖,且薦其有術。宣和末,復為道士,名元城。力詆林靈素,為所毒,嘔血死。
出處《避暑錄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居閶闔門外白家巷。一夕,次子迨(蘇迨)之婦歐陽氏產後因病為祟所憑,曰:「吾姓王氏,名靜奴,滯魄於此久矣。」公曰:「吾非畏鬼之人也,京師善符錄者多,決能逐汝。汝善去,明日昏時,當用佛氏功德之法與汝。」婦輒合爪曰:「感尚書去也。」婦良愈。明日昏時,為自書功德疏一通,仍為置酒朒香火遣送之。頃,迨之婦忽云:「有賊,貌黑瘦,衣以青。」公使之索之,無有也。乳媼俄發狂,聲色俱怒,如卒伍輩唱喏甚大。公注視之,輒厲聲曰:「某即瘦黑衣青者,非賊也,鬼也,欲此媼出為我作巫。」公曰:「寧使其死,出不可得。」曰:「學士不令其出,不奈何,只求少功德可乎?」公曰:「不可。」又曰「求少酒食可乎?」曰:「不可。」又曰:「求少紙可乎?」曰:「不可。又曰:」「止求一杯水!」公曰:「與之。」媼飲畢,撲地而蘇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言,王實、王寧訪見;寔,韓持國之婿也,因問持國安否,寔,寧皆曰:「自致政,尤好飲,嘗自謂人曰:『吾已癃老,且將聲樂酒色以娛年,不爾,無以度日。』」東坡曰:「惟其殘年,正不當爾。君兄弟至親且舊,願為某傳一語於持國可乎?」寔、寧曰:「諾。」東坡曰:「頃有一老人,未嘗參禪,而雅合禪理,生死之際,極為了然。一日,置酒大會親友,酒闌,語眾曰:『老人即今且去。』因攝衣正坐,將奄奄焉。諸子乃惶遽呼號曰:『大人今日乃與世決乎?願留一言為教!』老人曰:『本欲無言,今為汝懇,只且第一五更起。』諸子未喻,曰:『何也?』老人曰:『惟五更可以干當自家事,日出之後,欲自干當,則不可矣。』諸子曰:『家中幸豐,何用早起?舉家諸事,皆是自家事也,豈有分別?』老人曰:『不然,所謂自家事者,是死時將得去者。吾生平治生,今日就化,可將何者去?』諸子頗悟。今持國果自以為殘年,請二君言於持國,但言某請持國干當自家事,與其勞心聲酒,不若為可以死時將得去者計也。」坡又曰:「范景仁平生不好佛,晚年清謹,減節嗜欲,一物不芥蒂於心,真卻是學佛作家;然至死常不肯取佛法。某謂景仁雖不學佛,而達佛理,即毀佛罵祖,亦不害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謂廌(李廌)與李祉言曰:某平生於寢寐時,自得三昧。吾初睡時,且於床上安置四體,無一不穩處;有一未穩,須再安排令穩。既穩,或有些小倦痛處,略按摩訖,便瞑目聽息。既勻直,宜用嚴整其天君。四體雖復有苛癢,亦不可少有蠕動,務在定心勝之。如此食頃,則四肢百骸,無不和通。睡思既至,雖寢不昏。吾每日須於五更初起,櫛髮數百,水廾頁面盡,服裳衣畢,須於一淨榻上再用此法假寐,數刻之味,其美無涯。通夕之味,殆非可比。平明,吏徒既集,一呼即興,冠帶上馬,率以為常。二君試用吾法,自當識其趣,慎無以語人也。天下之理,能戒然後能慧,蓋慧性圓通,必從戒謹中入,未有天君不嚴,而能圓通覺悟者也。二君試識之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言:普安禪院初在五代時,有一僧曰某者,卓庵道左,蓺蔬正錢,以奉佛事。一曰於庵中晝寢,夢一金色黃龍,來食所蓺萵苣數畦。僧寤,驚曰:「是必有異人至此。」已而見一偉丈夫,於所夢地取萵苣食之。僧視其貌,神色凜然,遂攝衣迎之,延於庵中,饋食甚勤。復取數鐶錢之,曰「富貴無相忘。」因以所夢告之,且曰:「公他日得志,願為老僧只於此地建一大寺幸甚。」偉丈夫乃藝祖(宋太祖趙匡胤)也。既即位,求其僧尚存,遂命建寺,賜名曰「普安」,都人至今稱為道院者。元祐八人,因送范河中是院,閑言之爾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申公帥維揚,東坡自黃岡移汝海,輕從見之。申公置酒,終日不交一語。東坡昏睡,歌者唱:「夜寒斗覺羅衣薄」,東坡驚覺,小語云:「夜來走卻羅醫博也。」歌者皆匿笑。酒罷,行後圃中,至更坐,東坡即几案間筆墨,書歌者團扇云:「雨葉風枝曉自勻,綠陰青子凈無塵。閑吟繞屋扶疏句,須信淵明是可人。」申公見之亦無語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:過揚州】


內容東坡元豐末年得請歸耕陽羡,舟次瓜步,以書抵金山了元禪師曰:「不必出山,當學趙州(趙州禪師)上等接人。」元得書徑來,東坡迎笑問之,元以偈為獻曰:「趙州當日少謙光,不出三門見趙王,爭似金山無量相,大千都是一禪床。」東坡拊掌稱善。
出處《僧寶傳》
年代【1085:過揚州】


內容東坡平生好道術,聞輒行之,但不能久,又棄去。談道之篇傳世,欲數百千字,皆能書其人所欲言,文章皆雄奇卓越,非人間語。嘗有海上道人,評東坡真蓬菜瀛洲方丈謫仙人也。流俗方以造次顛沛,秋毫得失,欲軒輊困頓之,亦疏矣哉。
出處《豫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嘉甫云:余少年見人誦一詩,所謂:「但存方寸地,留與子孫耕。」不知何人語。元符三年,過毗陵汪迪家,出所藏水部賀公手書,乃知此詩賀所作。世俗以為他人,非也。賀天聖中為郎,真宗東封,謁於道左。元祐初,其二弟蹻喬者來京師,雲賀嘗於泰山望見東坡,意甚喜之;欲上元至龜蒙。東坡為作詩,亦賦五篇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叔黨又曰:蒲公有大洗面、小洗面,小濯足、小濯足,大澡浴、小澡浴,蓋一日兩洗面,兩濯足,間日則浴焉。……頃公有書與東坡,自云晚年有所得。東坡答之曰:「聞所得其高,固以為慰。然復有二,尚欲奉勸,一曰儉,二曰慈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郭子儀鎮河中日,河甚為患,子儀禱河伯曰:「水悉止,當以女奉妻。」已而河復故道,甚女一日無疾而卒。子儀以其骨塑之於廟,至今祀之,惜乎此事不見於史也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嘗言:韓莊敏對客稱,仁宗時,一夜,三更以來,有中使於慈聖(仁宗的慈聖光獻曹皇后)殿傳宣,慈聖起著背子,不開門,但於門縫中問云:「傳宣有甚事?」中使云:「皇帝起飲酒,盡,問皇后殿有酒否?」慈聖云:「此中便有酒亦不敢將去,夜已深,奏知官家且歇息去。」更不肯開門納中使。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禮部蘇尚書公為言:頃石參政中立為館閣時,亦賜緋,仍繫銀帶。石滑稽,服之無怍色;過司天監,馬驚墜地,銀帶頗傷。眾吏曰:「何星也?」石曰:「吾不善推步,但怪土犯寶瓶爾。」一時士人莫不以為笑也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雖竄斥於紹聖元符,然元祐中,黃慶基、趙君錫之徒,已摘取其所行訓詞中語,以為詆誣。後來施行,蓋權輿於是,史冊可以具考。
出處《揮麈餘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京師送人入蜀詩(即《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》詩,見《蘇文忠詩合注》卷二十六。)云:「莫欺老病未歸身,玉局他年第幾人。」比歸,果得玉局觀。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除呂公著司空平章事、呂大防左僕射、范純仁右僕射,上御闈殿,見學士蘇軾,曰:「公著以病求去,不欲煩以事,故以三公留之。」是夕鎖院,苦寒,詔賜宮燭、法酒。軾一夕草三制俱畢,且飲酒賦詩。次日,以詩呈同事,人皆服其精敏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唐令狐綯為翰林承旨,夜對禁中,燭盡,宣宗命以金蓮花炬送還。此蓮炬故事之始。……元祐間,東坡為學士,草呂申公平章、呂汲公、范忠宣左右僕射制,夜對內東門小殿,撤御前金蓮炬送歸院。
出處《愛日齋叢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為學士,一日鎖院,召至內東門小殿,時子瞻半醉,命以新水漱口解酒;已而入對,授以除目:呂公著司空平章軍國事,呂大防、范純仁左右僕射。承旨畢,宣仁忽謂:「官家在此。」子瞻曰;「適已起居矣。」宣仁曰:「有一事要問內翰,前年任何官職?」子瞻曰:「汝州團練副使。」「今為何官?」曰:「備員翰林充學士。」曰:「何以至此?」子瞻曰:「遭遇陛下。」曰:「不關老身事。」子瞻曰:「必是出自官家。」曰:「亦不關官家事。」子瞻曰:「豈大臣薦論耶?」曰:「亦不關大臣事。」子瞻驚曰:「臣雖無狀,必不別有干請。」曰:「久待要學士知,此是神宗皇帝之意。當其飲食而停箸看文字,則內人必曰:『此蘇軾文字也。』神宗忽時而稱之曰;『奇才奇才!』但未及用學士而上仙耳。」子瞻哭失聲,宣仁與上左右皆泣。已而賜坐吃茶,曰:「內翰內翰,直須盡心事官家,以報先帝知遇!」子瞻拜而出,徹金蓮燭送歸院。子瞻親語余如此。
出處《隨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唐制,惟給事中得封駁。本朝富鄭公在西掖,封還遂國夫人詞頭,自是舍人遂皆得封繳。元祐間,東坡在翰林,當草文潞公呂申公免拜不允批答及安厚卿辭遷官、宗晟辭起復詔,皆以為未當,不即撰進,具所見以奏,朝廷多從之。蓋學士實代王言,視外制為重命,令有所未韙,舍人猶得繳還,豈親為內相(指翰林學士)者,顧乃不可,固應執奏,以示守官之義理則然爾。。
出處《梁溪漫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癸酉正月二十六日,見東坡先生。公曰:近因講筵,從容為上言:「人君之學與臣庶異。臣等幼時,父兄驅率讀書,初甚苦之;漸知好學,則自知趣向;既久,則中心樂之;既有樂好之意,則自進不已。古人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階下上聖,固與中人不同,然必欲進學,亦須自好樂中有所悟入。且階下之學,不在求名與求知,不為章句科舉計也。然欲周知天下章疏,觀其人文章事實,又萬機之政,非學無所折衷。」上甚以為然。退見宰輔誦其語,且曰:「上天性好學,某將自漢至唐,擇其君臣大節政事之要為一書,以備進讀。今讀《三朝寶訓》,林子中所編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近令門人輩作《人不易物賦》,物為一人,重輕也。或戲作一聯曰:「伏其几而襲其裳,豈為孔子;學其書而戴其帽,未是蘇公。」士大夫近年效東坡桶高檐短帽,名帽曰「子瞻樣」。廌(李廌)因言之。公笑曰:「近扈從燕醴泉,觀優人以相與自誇文章為戲者。一優丁仙現者曰:「吾之文章,汝輩不可及也。」眾優曰:「何也?」曰:「汝不見吾頭上子瞻乎?」上為解顏,顧公久之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不惟文章可以蓋代,而政事忠亮,風節凜凜,過人遠甚。元祐七年,上祀南郊,公以兵部尚書為鹵簿使。上因遠廟宿齋行禮畢,將至青城,儀衛甚肅。五使乘車至景靈宮東欞星門外,忽有赭傘覆犢車,並青蓋犢車百許兩,衝突而來。東坡呼御營巡檢使立於車前,曰:「西來誰何?敢爾亂行!」曰:「皇后並某國太夫人〈國婆婆,乃上之乳母〉。國大長公主也。」東坡曰:「可以狀來。」比至青城,諭儀仗使御史中丞李端伯之純曰:「中丞職當肅政,不可不聞。」李以中宮(指皇后)不敢言。坡曰;「某自奏之。」即於青城上疏皇帝曰:「臣備員五使,竊見二聖寅畏祗慎,昭事天地,敬奉宗祧,而內犢車衝突鹵簿,公然亂行,恐累二聖所以明祀之意,謹彈劾以聞。」上欣然開納。舊例,明日法駕回,中宮當迎於朱雀門下;是時因疏,明日中宮亦不復出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為禮部尚書,宣仁上仙,乃與禮官與太常諸官直宿禁中,關決諸禮儀事。至七日,忽有旨下光祿供羊酒若干,欲為太后太妃皇帝暖孝。東坡上疏,以暖孝之禮,出於俚俗,王后之舉,當化天下,不敢奉詔。有旨遂罷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軾在翰林,頗以言語文章規切時政。畢仲游與之書曰:「夫言語之累,不特出口者為言,其形於詩歌、贊於賦頌、托於碑銘、著於序記者,皆言語也。今知畏於口,而未畏於文;是其所是,則見是者喜;非其所非,則蒙非者怨;喜者未必能濟君之謀,而怨者或已敗君之事矣。官非諫官,職非御史,而好是非人,危身触諱以遊其間,殆猶抱石而救溺也。」軾不能從。
出處《宋元通鑒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溫公(司馬光)大更法令,欽之、子瞻密言,宜慮後患。溫公起立,拱手厲聲曰:「天若祚宋,必無此事!」二人語塞而去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韓魏公建議於陝西刺義勇,司馬君實時為諫官,極言不便,持札子至政事堂。魏公曰:「吾在此,君無憂。」君實曰:「光終不敢奉信,恐相公亦不敢自信耳。」魏公怒曰:「君何相輕之甚耶?」君實曰:「相公常在此座可也,萬一他人在此如何?」魏公默然,竟不為止。及君實作相,議改役法,事多不便,予兄子瞻與其事,持論甚勁。君實不能堪。子瞻徐曰:「昔親聞相公與韓魏公言義勇,無一言假借之者。今日作相而不容某一言,豈忘昔日事耶?」君實雖止,實不喜也。
出處《龍川別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東坡在禁林(翰林院),無盡(張商英)以書自言曰:「覺老近來,見解與往時不同,若得一把茅蓋頭,必能為公呵佛罵祖。」蓋欲坡薦為台諫也。溫公頗有意用之,嘗以問坡。坡云:「犢子雖俊可喜,終敗人事,不如求負重有力,而馴良服轅者,使安行於八達之衢,為不誤也。」溫公遂止。紹聖間,章子厚用為中書舍人,謝啟力詆元祐以來代言者,其略有「二蘇(蘇軾、蘇轍)狂率,三孔(孔文仲、孔武仲、孔平仲)闊疏」之語。……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以溫公論薦,簾眷甚厚,議者且為執政矣。公(孫升)力言蘇軾為翰林學士,其任已極,不可以加。如用文章為執政,則國朝趙普、王旦、韓琦未嘗以文稱;又言王安石在翰苑為稱職,及居相位,天下多事。以安石止可以為翰林,則軾不過如此而已。若欲以軾為輔佐,願以安石為戒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文正公見賓客,多論,語言不窮。東坡一日謁之,謂文正曰:「告相公少住教誨之言,容軾道幾句。」文正大樂,遂不復語。
出處《紫微雜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溫公論事,公之論與坡偶不合,坡曰:「相公此論,故為鱉廝踢。」公不解其義,曰:「鱉安能廝踢?」坡曰:「是之謂鱉廝踢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公元祐時既登禁林,以高才狎侮諸公卿,率有標目,殆遍也,獨於司馬溫公不敢有所重輕。一日,相與共論免役差役利害,偶不合同。及歸舍,方卸巾弛帶,乃連呼曰:「司馬牛,司馬牛!」
出處《鐵圍山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一日退朝,食罷捫腹徐行,顧謂侍兒曰:「汝輩且道是中何物?」一婢遽曰;「都是文章。」坡不以為然。又一人曰;「滿腹都是機械。」坡亦未以為當。至朝雲,乃曰:「學士一肚皮不合入時宜。」坡捧腹大笑。
出處《梁溪漫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與蘇子瞻論茶墨俱香,云:「茶與墨者正相反:茶欲白,墨欲黑;茶欲重,墨欲輕;茶欲新,墨欲陳。」蘇曰:「奇茶妙墨俱香,是其德同也。皆堅,是其操同也。譬如賢人君子,黔皙美惡之不同,其德操一也。」公笑以為然。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有一僕,每呼君實「秀才」。蘇子瞻教之稱君實「相公」。公聞,訊之,曰:「蘇學士教我。」公嘆曰:「我有一僕被蘇子瞻教壞了。」
出處《孔氏談苑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之薨,當明堂大享,朝臣以致齋不及奠;肆赦畢,蘇子瞻率同輩以往,而程頤固爭,引《論語》:「子於是日哭則不歌。」子瞻曰:「明堂乃吉禮,不可謂歌則不哭也。」頤又諭司馬諸孤不得受吊。子瞻戲曰:「頤可謂燠糟鄙俚(係汴京城外地名,比喻鄉野的意思)叔孫通。」聞者笑之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明堂降赦,臣僚稱賀訖,兩省官欲往奠司馬光。程頤言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。豈可賀赦才了,即往吊喪?」坐客有難之曰:「孔子言哭則不歌,即不言歌則不哭。」蘇軾遂戲程曰:「此乃枉死市(比喻不合情理)叔孫通所制禮也。」眾皆大笑。結怨之端,蓋自此始。
出處《皇宋治跡統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溫公薨,朝廷命伊川先生主其喪事。是日也,祀明堂禮成,而二蘇往哭溫公,道遇朱公掞,問之,公掞曰:「往哭溫公,而程先生以為慶吊不同日。」二蘇悵然而反,曰:「鏖糟陂里叔孫通也。」言其山野。自是時時謔伊川。他日國忌,禱於相國寺,伊川令供素饌,子瞻詰之曰:「正叔不好佛,胡為食素?」正叔曰:「禮,居喪不飲酒食肉,忌日,喪之餘也。」子瞻令具肉食,曰:「為劉氏者左袒。」於是范淳夫輩食素,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輩食肉。呂申公為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伊川,進退人才,二蘇疑伊川有力,故極口詆之云。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正叔引《論語》云,南郊行事回,不當哭溫公,公(蘇軾)曰:「古人但云哭則不歌。不曰歌則不哭。蓋朋友之故,何可預期?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丞相薨於位,程伊川主喪事,專用古禮;將祀明堂,東坡自使所來吊,伊川止之曰:「公方預吉禮,非哭則不歌之義,不可入。」東坡不顧以入,曰:「聞哭則不歌,不聞歌則不哭也。」伊川不能敵其辨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初,司馬公薨,東坡欲主喪,為伊川所先,東坡不滿意。伊川以古禮斂,用錦囊裹其尸。東坡見而指之曰:「欠一件物事,當寫作信物一角送上閻羅大王。」由是與伊川失歡。
出處《貴耳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主溫公喪事,子瞻周禮無闕禮,乃曰:「正叔喪禮何熟也?」又曰:「軾聞居喪未葬讀喪禮,太中康寧(程王穧V),何為讀喪禮乎?」伊川不答。鄒志完聞之曰:「伊川之母先亡,獨不可以治喪禮乎?」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蘇當致齋,廚請造食葷素。蘇令辦葷,程令辦素。時館內附蘇者令辦葷,附程者令辦素。
出處《鼠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出入呂申公之門,東坡導諫議孔文仲奏頤為五鬼之魁,編管涪州。
出處《吹劍錄外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後用文正薦,勸講禁中,未幾罷去。……孔文仲論曰:頤在經筵僭橫,造請權勢,騰口間亂,以償恩仇,致市井之間,目為五鬼之魁。……劉器之論曰:程頤、歐陽棐、畢仲游、楊國寶、孫樸,交接執政子弟;搢紳之間,號五鬼。……蘇子瞻奏,則曰:「臣素疾程頤之奸,形於言色。」因頤教誘孔文仲,令以私意論事,為文仲所奏,頤遂得罪云云。又子瞻為禮部尚書,取伊川所修學制,貶駁譏詆略盡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稱周濂溪胸次如光風霽月,又云:「西風壯士淚,多為程灝(即程顥)滴。」東坡為濂溪詩云:「夫子豈我輩,造物乃其徒。」蓋蘇氏師友未嘗不起敬於周、程如此,惜乎後因嘻笑而成仇敵也。
出處《林下偶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文潞公嘗與呂(呂大防)、范(范純仁)諸公入侍經筵,聞先生(程頤)講說,退,相與嘆曰:「真侍講也。」一時人士,歸其門者甚盛。而先生亦以天下自任,論議褒貶,無所顧避。由是同朝之士,有以文章名世者(指蘇軾),疾之如仇,與其黨類,巧為謗詆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侍御史呂陶言:明堂降赦,臣寮稱賀訖,而兩省官欲往奠司馬光。是時程頤言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,豈可賀赦才了,卻往吊喪?」坐客有難之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,即不言歌則不哭。今已賀赦了,卻往吊喪,於禮無害。」蘇軾遂以鄙語戲程頤,眾皆大笑,結怨之端,蓋自此始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《語錄》云:國忌行香,伊川令供素饌。子瞻詰之曰:「正叔不好佛,胡為食素?」先生曰:「《禮》,居喪不飲酒,不食肉。忌日,喪之餘也。」子瞻言具肉食,曰;「為劉氏者左袒。」於是范醇夫輩食素,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輩食肉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鮮於綽《傳信錄》云:「舊例行香齋筵,兩制以上,及台諫官,破蔬饌,然以粗糲,遂輪為食會,皆用肉食矣。元祐初,崇正殿說書程正叔,以食肉為非是,議為素食,眾多不從。一日,門人范醇夫當排食,遂具蔬饌。內翰蘇子瞻因以鄙語戲正叔。正叔門人朱公掞輩銜之,遂立敵矣。是後蔬饌亦不行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《語錄》云:時呂申公為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伊川,退進人才,二蘇疑伊川有力,故極詆之。又曰:朝廷欲以游酢為某官。蘇右丞(蘇轍)沮止,毀及伊川。宰相蘇子容曰:「公未可如此,頌觀過其門者,無不肅也。」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元祐中以翰苑發策試館職,有曰:「今朝廷欲師仁祖之忠厚,懼百官有司不舉其職,而或至於偷;欲法神考之勵精,恐監司守令不識其意,而流入於刻。」左正言朱光庭首擿其事,以為不恭。御史中丞傅堯俞、侍御史王岩叟交章劾奏,一時朝議譁然起。宣仁臨朝,為之宣諭曰:「詳覽文意,是指今日百官有司監司守令言之,非是譏諷祖宗。」紛紛逾時始小定。既而亦出守。紹聖崇寧治黨錮,言者屢以借口,迄不少置也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書上清宮碑云:「道家者流,本於黃帝、老子,其道以清凈無為為宗,以虛明應物為用,以慈儉不爭為行,合于《周易》何思何慮、《論語》仁者靜壽之說,如是而已。」謝顯道親見程伊川,誦此數語,以為古今論仁,最有妙理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氏之學,自有佳處,至椎魯不學之人竄跡其中,□□有德者,其實土木偶也,而盜一時之名。東坡譏罵靳侮,略無假借,人或過之。不知東坡之意,實懼其為楊(楊朱)墨(墨翟),將率天下之人,流為矯虔庸墮之習也,辟之恨不力耳,豈過也哉?劉元城器之言,哲宗皇帝嘗因春日經筵講罷,移坐一小軒中賜茶,自起折一枝柳,程頤為說書,遽起諫曰:「方春萬物生榮,不可無故摧折。」哲宗色不平,因擲棄之。溫公聞之不樂,謂門人曰:「使人主不欲親近儒生,正為此等人也。嘆息久之。然則非特東坡不與,雖溫公亦不與也。
出處《寓簡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王公繫年錄》云:元祐七年三月四日,延和奏事,三省進呈:程頤服除,欲與館職判檢院,簾中以其不靖,令只與西監。遂除直秘閣,判西京國子監。初,頤在經筵,歸其門者甚盛。而蘇軾在翰林,亦多附之者,遂有洛黨、蜀黨之論。二黨道不同,互相非毀,頤竟為蜀黨所擠。今又適軾弟轍執政,財進稟便云:「但恐不肯靖。」簾中入其說,故頤不復得召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朱公掞為御史,端笏正立,嚴毅不可犯,班列肅然,蘇子瞻語人曰:「何時打破這敬字!」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試館職策題,論漢文帝、宣帝及仁宗、神宗。公(孫升)率傅堯俞、王岩叟言:以文帝有蔽,則仁宗不為無蔽;以宣帝有失,則神宗不為無失。雖不明言,其意在此。久之,御批軾特放罪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作翰林,林子中方以言者去國,在外以啟賀曰:「父子以文章名世,盡淵(王褒,字子淵)、雲(揚雄,字子雲)、司馬(司馬相如)之才;兄弟以方正決科,邁晁(晁錯)董(董仲舒)公孫(公孫弘)之學。」與其後為中書舍人謫二蘇告詞之語異矣。
出處《四六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作溫公制詞云:「執德不回,常用杜稷為悅。以死勤事,坐致股肱或虧。」或問坡曰:「溫公豈曹操之徒耶?」坡愕然問其所以,答曰:「社稷豈所可悅者。」坡笑改曰:「用安社稷為悅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文正公薨,范蜀公取蘇翰林行狀作志,繫之以銘,翰林當書石,以非《春秋》微婉之義,謂公休(司馬康,字公休)諫議云:「軾不辭書,恐非三家之福。」就易名銘。……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景仁嘗為司馬文正作墓志,其間有曰;「在昔熙寧,陽九數終,謂天不足畏,謂民不足從,謂祖宗不足法,及裒頑鞠凶。」托東坡書之。公曰:「二丈(蘇軾稱范鎮)之文,軾不當辭,但恐一寫之後,三家俱受禍耳。」卒不為書。東坡可謂先見。若當時刊之,紹聖間治黨求疵,其禍可勝道哉?
出處《揮麈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先生以元年四月受經筵之命,先生之被旨入見也,蘇文忠公軾同日自右史除中書舍人。蘇公先以論新法不合,謫居黃州五年。溫公得政,起用之。然先生在經筵,歸其門者甚盛;而蘇公繼遷翰林,亦多輔之者,遂有川黨、洛黨之論。蘇公所從,皆輕俊之士,以先生之學為不便於己,相與排之。而溫公素重先生,未敢動也。溫公薨,申公獨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先生,進退人才,二蘇疑先生有力,故極詆之,而先生之門人亦不平。初,溫公之薨也,上方祀明堂,禮成肆赦,百官稱賀,而兩省官欲往奠溫公,先生止之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。」客有曰:「聞哭則不歌,不聞歌則不哭。」蘇公遂以鄙語戲先生。未幾,學士院召試館職,蘇公與承旨鄧溫伯各撰題,而蘇公所問,有云:「今欲師仁祖之忠厚,而患百官有司不舉其職,或至於偷;法神考之勵精,而恐監司守令不識其意,流入於刻。」太皇太后(宣仁后)點用蘇公者。左司諫朱光庭公掞,即奏學士院考試不識大體,謂仁祖神考不足師法,乞正其罪,以戒人臣之不忠者。詔特放罪。御史中丞傅堯俞欽之、侍御史王岩叟彥霖繼言之,申公乃上言,以策題非是議諷祖宗,召台諫至都堂說諭。於是台諫論蘇公未已。蜀人呂陶為殿中侍御史,為上言:蘇軾以鄙語戲程某,眾大笑,結冤之端,蓋至此始。五月,遂命起居舍人孔文仲為左諫議大夫,陶為左司諫兵部員外郎,賈易為右司諫,彥霖、公掞皆徙官。後六月,又命欽之與吏部侍郎胡宗愈兩易,皆為策題事也。易言,陶不當用。七月,陶罷為京西轉運副使。易,先生門人也。文仲因奏先生罪罷之;易以論事失當,絀知懷州。先生即日歸河南。其月,遂命蘇公兼侍讀,而文仲十一月亦改除中書舍人,蓋申公不直之也。明年三月,文仲卒。《哲宗舊錄》附文仲傳,載申公之言云:「文仲為蘇軾所誘脅,論事皆用軾意。」又申公《家傳》云:「文仲以伉直稱,然蠢不曉事,為浮薄輩所使,以陷善良。晚乃自知為小人所紿,憤鬱嘔血而死。」蓋指此也。其後蘇公上章,有「臣素疾程某之奸,未嘗假以辭色」之語。而右正言劉安世器之,亦論先生辭卑居尊,未被命而先論事為非是,因進排詆先生之說。劉非蘇黨,蓋其知不足以知先生云。
出處《道命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行忠宣辭免批答云:「吾聞之乃烈考云:君子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雖聖人復起,不易斯言。」忠宣遺表亦用之云:「蓋嘗先天下之憂,期不負聖人之學;此先臣所以教子,而微臣所以事君。」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初欲為富韓公神道碑,久之,未有意思。一日盡寢,夢偉丈夫稱是寇萊公來訪己,共語久之。既,即下筆,首敘景德澶淵之功,以及慶歷議和,頃刻而就,以示張文潛。文潛曰:「有一字未甚安,請試言之。蓋碑之末,初曰『公之勛在史官,德在生民,天子虛己聽公;西戎北狄,視公進退以為輕重』;然一趙濟能『搖』之,竊謂能不若敢也。」東坡大以為然,即更定焉。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之道名詠之……,東坡作溫公神道碑,來訪其從兄補之無咎於昭德第,坐未定,自言吾今日了此文,副本人未見也。啜茶罷,東坡琅然舉其文一編,其間有蜀音不分明者,無咎略審其字,時之道從照壁後已聽得矣。東坡去,無咎方欲舉示族人,而之道已高聲誦,無一字遺者。無咎初似不樂,久之曰:「十二郎真吾家千里駒也。」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與吉甫同在館中。吉甫既為介甫腹心進用,而子瞻外補,遂為仇讎矣。元祐初,子由作右司諫,論吉甫之罪,莫非蠹國殘民,至比之呂布。自資政殿大學士貶節度副使,安置建州。而子瞻作中書舍人行謫詞,又劇口詆之,號為元凶。吉甫既至建州,謝表末曰:「龍鱗鳳翼,固絕望於攀援;蟲臂鼠肝,一冥心於造化。」以子瞻兄弟與我所爭者,蟲臂鼠肝而已。子瞻見此表於邸報,笑曰:「福建子難容,終會作文字。」
出處《四六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惠卿之謫也,詞頭始下,劉貢父當草制。東坡呼曰:「貢父平生作劊子,今日才斬人也。」貢父急引疾而出,東坡一揮而就。不日傳都下,紙為之貴。暨紹聖初,牽復知江寧府,惠卿所作到任謝表,句句論辨。惟至發其私書,則云:「自省於己,莫知其端。」當時讀者莫不失笑。又自敘云:「顧惟妄論,何裨當日之朝廷;徒使煩言,有黷在天之君父。」或曰,觀此一聯,其用心憸險如此,使其得志,必殺二蘇無疑矣。蓋當時台諫論列,多子由章疏,而謫辭,東坡當筆故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行呂吉甫責詞曰:「先皇帝求賢如不及,從善若轉圜;始以帝堯之聰,姑試伯鯀;終焉孔子之聖,不信宰予。」又曰「喜則摩足以相歡,怒則反目以相視。」既而語人曰:「三十年作劊子,今日方剮得一個有肉漢。」
出處《步里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改鑄顏淵之語曰:「吾聞覿君子者,問雕人不問雕木。」曰:「人可雕歟?」曰:「呂惠卿雕王安石。」
出處《步里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吉甫問客:「蘇子瞻文詞似何人?」客揣其意,答曰:「似蘇秦、張儀。」呂笑曰:「秦之文高矣,儀固不能望,子瞻亦不能也。」徐自誦其表語云:「面折馬光於講筵,廷辨韓琦之奏疏。」甚有自得之色。客不敢問而退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邵成章云:元祐中,太母(宣仁太皇太后)下詔,東坡視草云:「苟有利於社稷,予何愛於髮膚。」純夫云:「此太母聖語也。子瞻直書之。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承平時,國家與遼歡盟,文禁甚寬。輅客者(迎客者)往來,率以談謔詩文相娛樂。元祐間,東坡實膺是選。遼使素聞其名,思以奇困之。其國舊有一對曰:「三光日月星。」凡以數言者,必犯其上一字,於是遍國中無能屬者。首以請於坡,坡唯唯,謂其介曰:「我能而君不能,亦非所以全大國之體,『四詩風雅頌』,天生對也,盍先以此復之?」介如言,方共嘆愕,坡徐曰:「某亦有一對,曰:『四德元亨利』。」使睢盱,欲起辯,坡曰:「而謂我忘其一耶?謹閟而舌;兩朝兄弟邦,卿為外臣,此固仁祖之廟諱也。」使出不意,大駭服。既又有所談,輒為坡逆敓,使自愧弗及,迄白溝,往返齒禰E舌,不敢復言他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三年,北國賀正使劉霄等入賀,公與狄詠館伴;錫燕回,始行馬,而公馬小蹶,劉即前訊曰:「馬驚無苦否?」公應之曰:「銜勒在御,雖小失無傷也。」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遼使耶律永昌來聘,蘇軾館之,與永昌入覲,見彥博於殿門外,卻立改容曰:「此潞公也!」問其年,曰:「何壯也!」軾曰:「使者見其容,未聞其語,其總理庶務,雖精練少年,有所不如;其貫穿古今,雖專門名家,有所不逮。」永昌拱手曰:「天下異人也!」
出處《宋元通鑒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芸叟奉使大遼,宿州館中,有題子瞻《老人行》於壁者。間范陽書肆,亦刻子瞻詩數十篇,謂《大蘇小集》。子瞻才名重當代.外至夷虜,亦愛服如此。芸叟題其後曰:「誰題佳句到幽都,逢著胡兒問大蘇。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豐四年八月,子由為賀遼生辰國信使,子瞻有詩送之。既至遼,遼人每問大蘇學士安否?子由住涿州寄詩云:「誰將家譜到燕都,底識人人問大蘇?莫把聲名動蠻貊,恐妨他日臥江湖。」(蘇軾原詩為:「誰將家集過幽都,逢見胡人問大蘇。莫將文章動蠻貊,恐妨談笑臥江湖。」)
出處《堅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坡、谷同游鳳池寺,坡公舉對云:「張丞相之佳篇,昔曾三到。」山谷即答云:「柳屯田之妙句,那更重來。」時稱名對。張丞相詩云:「八十老翁無品秩,昔曾三到鳳池來。」坡公蓋取此也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與山谷論書,東坡曰:「魯直近字雖清勁,而筆勢有時太瘦,幾如樹梢掛蛇。」山谷曰:「公之字固不敢輕議,然間覺褊淺,亦甚似石壓蝦蟆。」二公大笑,以為深中其病。
出處《獨醒雜誌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初,山谷與東坡、錢穆父同遊京師寶梵寺。飯罷,山谷作草書數紙,東坡甚稱賞之。穆父從旁觀曰:「魯直之字近於俗。」山谷曰:「何故?」穆父曰:「無他,但未見懷素真跡爾。」山谷心頗疑之。自後不肯為人作草書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黃兩公皆善書,皆不能懸手。逸少非好鵝,效其宛頸爾,正謂懸手轉腕。而蘇公論書,以手抵案,使腕不動為法,此其異也。
出處《後山先生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世傳涪翁愛苦筍,和東坡詩云:「公如端為苦筍歸,明日青衫誠可脫。」坡戲語座客曰:「吾固不愛作官,魯直遂欲以苦筍硬差致仕。」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神宗元豐四年,澶州言河決小吳埽,詔東行河道已填淤,不可復,更不修閉。上曰:「陵谷遷變,雖神禹復出,亦不能強,蓋水之就下者,性也。」哲宗元祐三年,知樞密院安燾等疏議回河東流。平章重事文忠烈,中書侍郎呂正愍從而和之,力主其議。子由在西掖,言於右僕射呂正獻曰:「河決而北,先帝也不能回,而諸公欲回之,是自謂過先帝也。元豐河決,導之北流,不因其舊,修其未備,乃欲取而回之?」正獻曰:「當與公籌之。」然竟莫能奪。其役遂興,議論紛然,至於累歲。東坡嘗侍上讀《祖宗寶訓》,因及時事,曰:「黃河勢方北流,而強之使東。」當軸者恨之。四年八月,子由在翰林,第四疏論必非東決,有曰:「臣兄軾前在經筵,因論黃河等事,為眾人所疾,跡不自安,遂求隱避。」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士大夫好事者,取達官姓名為詩謎,如「長空雪霽見虹蜺,行盡天涯遇帝畿,天子手中執玉簡,秀才不肯著麻衣」,謂韓絳、馮京、王珪、曾布也。又取古人名而傅以今事,如「人人皆戴子瞻帽,君實新來轉一官,門狀送還王介甫,潞公身上不曾寒」,謂仲長統、司馬遷、謝安石、文彥博也。
出處《夷堅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器之與東坡,元祐初同朝。東坡勇於為義,或失之過,則器之必約以典故。東坡至發怒曰:「何處把上〈把去聲,農人乘以事田之具〉曳得一劉正言來,知得許多典故?」或以告器之,則曰:「子瞻固所畏也。若恃其才,欲變化典常,則不可。」又朝中有語云:「閩蜀同風,腹中有蟲。」以二字各從蟲也。東坡在廣坐作色曰:「《書》稱立賢無方,何得乃爾?」器之曰:「某初不聞其語,然立賢無方,須是賢者乃可。若中人以下,多係土地風俗,安得不為土習風移?」東坡默然。至元符末,東坡、器之,各歸自嶺海,相遇於道,始交歡。器之語人云:「浮華毫習盡去,非昔日子瞻也。」東坡則云:「器之鐵石人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議祫祭。子瞻云:「何以明之?《詩》云:『昊天有成命』,郊祀天地也。」劉器之云:「不然。此一篇祀天亦用,祀地亦用。至如潛季冬薦魚春薦鮪,豈一時?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洪文敏邁《容齋四筆》紀南北郊一事曰:三代之禮,冬至祀天於南郊,夏至祭地於北郊。王莽于元始中改為合祭,自是以來,不可復變。元豐中,下詔欲復北郊。至六年,唯以冬至祀天,而地祇不及事。元祐七年,又使博議,而許將、顧臨、范純禮、王欽臣、孔武仲各為一說,逮蘇文忠軾之論出,於是群議盡廢。當時諸人之說有六,軾皆辟之,以謂無一可行之理。其文載於《奏議》,凡三千言。
出處《愧郯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禮家如聚訟,雖兄弟亦不容苟同。其大者無如天地之祭分合一議,自昔諸儒之論,不知其幾。今姑摭二蘇之議言之。東坡則據《周頌•昊天有成命》序云:「郊祀天地也。」以為此合祭天地之明文。潁濱乃據《周禮》為說,謂冬至祀天於圜邱,夏至祀地於方澤。其後朝廷迄從坡說合祭,以至於今焉。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先王議事以制,不為刑辟。東坡有人法兼用之說,公以為敕令不可不具。二公之論不同。坡《外集》有《策題》一首,乃此意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嘗謂某曰:「范淳夫講書,為今經筵講官第一,言簡而當,無一冗字,無一長語,義理明白,而成文粲然,乃得講書三昧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謂范純夫曰:「公之文可以經世,皆不刊之說,如某但涉獵為文耳。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好戲謔,語言或稍過,純夫必戒之。東坡每與人戲,必祝曰:「勿令范十三知。」純夫舊行第十三也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純夫元祐末,與東坡數上疏論事,嘗約各草一疏上之。東坡訪純夫,求所作疏先觀,讀盡遂書名於末,云:「某不復自為疏矣。」純夫再三求觀,竟不肯出,云:「無以易公者。」東坡別作一條和純夫《月研詩》云:「上書掛名豈待我,獨立自可當雷霆。」蓋紀實也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、子由門下客最知名者:黃魯直、張文潛、晁無咎、秦少游,世謂之四學士。至若陳無己,文行雖高,以晚出東坡門,故不若四人之著。故陳無己作《佛指記》云:「余以辭義,名次四君,而貧於一代」,是也。晁無咎詩云:「黃子似淵明,城市亦復真。陳君有道舉,化行閭井淳。張侯公謹流,英思春泉新。高才更難及,淮海一髯秦。」當時以東坡為長公,子由為少公。陳無己答李端叔云:「蘇公之門,有客四人。黃魯直、秦少游、晁無咎,則長公之客也;張文潛,則少公之客也。」又《次韻黃樓詩》云:「一代蘇長公,四海名未已。」又云:「少公作長句,班(班固)揚(揚雄)安可擬。」謂二蘇也。然四客各有所長,魯直長於詩辭,秦、晁長於議論。魯直與秦少章書曰:「庭堅心醉於詩與楚辭,似若有得。至於議論文字,今日乃當付之少游及晁、張、無己,足下可從此四君子一一問之。」其後張文潛贈李德載詩亦云:「長公波濤萬頃海,少公峭拔千尋麓。黃郎蕭蕭日下鶴,陳子峭峭霜中竹;秦文倩麗若桃李,晁論崢嶸走珠玉。」乃知人才各有所長,雖蘇門不能兼全也。
出處《能改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言:「文章之任,亦在名世之士,相與主盟,則其道不墜。方今太平之盛,文士輩出,要使一時之文,有所宗主。昔歐陽文忠常以是任付與某,故不敢不勉。異時文章盟主,責在諸君,亦如文忠之付授某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少游自會稽入都,見東坡,東坡曰:「不意別後卻學柳七作詞。」少游曰:「某雖無學,亦不如是。」東坡曰:「『銷魂當此際』,非柳七語乎?」坡又問別作何詞?少游舉「小樓連苑橫空,下窺繡轂雕鞍驟。」東坡曰:「十三個字,只說得一個人騎馬樓前過。」少游問公近作,乃舉「燕子樓空,佳人何在,空鎖樓中燕」。晁無咎曰:「只三句,便說盡張建封事。」
出處《高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以所作小詞示無咎、文潛曰:「何如少游?」二人皆對云:「少游詩似小詞,先生小詞似詩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呼少游為「山抹微雲君」。
出處《藝苑雌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觀少游,亦善為樂府語,工而入律,知樂者謂之作家歌,元豐間盛行於淮楚。「寒鴉萬點,流水繞孤村」,本隋帝詩也,少游取以為《滿庭芳》辭,而首言「山抹微雲,天粘衰草」,尤為當時所傳。蘇子瞻於四學士中,最善少游,故他文未嘗不極口稱善,豈特樂府?然猶以氣格為病,故常戲云:「山抹微雲秦學士,露花倒影柳屯田。」露花倒影,柳永《破陣子》語也。
出處《避暑錄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長公有詩云:「身行萬里半天下,僧臥一庵初白頭。」黃九云:「初日頭。」問其義,但云若此僧負暄於初日耳。余不然,黃甚不平,曰:「豈有用白對天乎?」余導日問蘇公,公曰:「若是黃九要改作『日頭』,也不奈他何!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少游在東坡坐中,或調其多髯者。少游曰:「君子多乎哉!」東坡笑:「小人樊鬚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少游在蔡州,與營妓類婉字東玉者密,贈之詞,有「玉佩丁東」句。又有贈陶心兒詞云:「天外一鉤橫月帶三星。」東坡誚其恐為他姑廝賴。
出處《高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避暑城西李氏園,題詩於壁云:「荷氣竹風宜永日,冰壺涼簟不能回,題詩未有驚人句,會喚謫仙蘇二(蘇軾)來。」少游言於東坡曰:「以先生為『蘇二』,大似相薄。」少游極怨山谷和《寄寂齋詩》云:「志大略細謹。」言蔡州事少人知者,因此吹毛耳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觀東坡二丈詩,想見風骨巉岩,而接人仁氣粹溫也。觀黃門詩,頎然峻整,獨立不倚,在人眼前。元祐中每同朝班,予嘗目為成都兩石筍也。
出處《山谷題跋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魯直戲東坡曰:「昔王右軍字為換鵝書。韓宗儒性饕餮,每得公一帖,於殿帥姚麟許換羊肉十數斤。可名二丈書為換羊書矣。」東坡大笑。一日,公在翰苑,以聖節制撰紛冗,宗儒日作數簡,以圖報書,使人立庭下督索甚急。公笑語曰:「傳語本官今日斷屠!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魯直以晁載之《閔吾廬賦》問東坡何如?東坡報云:「晁君騷辭,細看甚奇麗,信其家多異材邪?然有少意,欲魯直以漸箴之。凡人為文,宜務使平和,至足之餘,溢為奇怪,蓋出於不得已耳。晁君喜奇似太早,然不可直云爾。非為之諱也,恐傷其邁往之氣。當為朋友講磨之語可耳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廌(李廌)謂少游曰:「此見東坡,言少游文章如美玉無瑕,又琢磨之功,殆未有出其右者。」少游曰:「某少時用意作賦,習慣已成,誠如所諭,點檢不破,不畏磨難。然自以華弱為愧。邢和叔嘗曰:『子之文銖兩不差,非秤上秤來,乃等子(即戥子,權金珠藥物的衡器)上等來也。』」廌曰:人之文章,闊達者失之太k穨禲A謹嚴者失之太弱。少游之文,詞雖華而氣古,事備而意高,如鐘鼎然,其體質規模,質重而簡易;其刻畫篆文,則後之鑄師莫彷彿。宜乎東坡稱之為天下奇作也,非過言矣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有茶詩押腸字韻,和者已數四,而山谷最後有「曲幾團蒲聽煮湯,煎成車聲入羊腸」之句。東坡云:「黃九怎得不竊。」故晁無咎復和云:「車聲出鼎細九盤,如此佳句誰能識。」
出處《詩話總龜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魯直作《漁父詞》云:『新婦磯頭眉黛愁,女兒浦口眼波秋,驚魚錯認月沉鉤。青箬笠前無限事,綠蓑衣底一時休,斜風細雨轉舡頭。』其詞清新婉麗,聞其得意,自言:『以水光三色,替卻玉肌花貌,此乃真得漁父家風也。』然才出新婦磯,又入女兒浦,此漁父無乃太瀾浪也。」
出處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黃二公,當時互相譏誚。東坡嘗云,黃魯直詩文如蝤蛑江珧柱,格韻高絕,盤餐盡廢,然不可多食,多食則發風動氣。山谷亦云,蓋有文章妙一世而詩句不逮古人者,蓋指東坡而言也。
出處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黃魯直在眾會作一酒令云,「虱去乙為GS,添幾卻是風。風暖鳥聲碎,日高花影重。」坐客莫能答。他日,人以告東坡,坡應聲曰,「江去水為工,添即是紅。紅旗開向日,白馬驟迎風。」雖創意為妙,而敏捷過之。
出處《雞肋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先生一日與魯直、文潛諸人會飯,既食骨土繵l兒血羹,客有須薄茶者,因就取所碾龍團遍啜坐人,或曰:「使龍茶能言,當須稱屈。」先生撫掌久之,曰:「是亦可為一題。」因援筆戲作律賦一首,以「婢薦血羹,龍團稱屈」為韻,山谷擊節稱詠不能已。已無藏本,聞關子開能誦。今亡矣,惜哉!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黃魯直謂子瞻曰:「鳥之將死,其鳴也哀。某適到市橋,見生鵝繫足在地鳴叫不已,得非哀祈於我耶?」子瞻曰:「某昨日買十鳩,中有四活,即放之;餘者幸作一杯羹。今日吾家常膳,買魚數斤,以水養之,活者放而救渠命,殪者烹而悅我口。雖腥膻之欲,未能盡斷,且一時從權爾。」魯直曰:「吾兄從權之說善哉。」魯直因作頌曰:「我肉眾生肉,名殊體不殊,元同一種性,只是別形軀。苦惱從他受,肥甘為我須。莫教閻老到,自揣看何如?」子瞻聞斯語,愀然嘆曰:「我猶未免食肉,安知不逃閻老之責乎?」(黃庭堅不可能稱蘇軾「吾兄」,此則當為附會之說)
出處《善誘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黃、秦諸君子在館。暇日觀畫,山谷出李龍眠所作《賢己圖》,博奕、樗蒲之儔咸列焉。博者六七人,方據一局,投迸盆中,五皆玈,而一猶旋轉不已。一人俯盆疾呼,旁觀皆變色起立,纖穠態度,曲盡其妙。相與嘆賞,以為卓絕。適東坡從外來,睨之曰:「李龍眠天下士,顧乃效閩人語耶?」眾咸怪,請其故。東坡曰:「四海語音,言六皆合口。惟閩音則張口。今盆中皆六,一猶未定,法當呼六,而疾呼者乃張口何也?」龍眠聞之,亦笑而服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為李伯時作《洗玉池銘》。伯時自為跋曰:「元祐八年,余時事京師,居紅橋子第,得陳峽州馬台石,愛而致之齋中。一日,東坡過謂余曰:『斲石為沼,當以所藏玉時出而浴之,且刻其形於四旁,予為子銘其唇,而號為洗玉池。』而所謂玉者,凡一十六雙,琥、璩三,鹿盧環,琫、珌、璊、瑑環,水蒼珮,螳螂鉤,佩柄珈、瑱,拱璧是也。伯時既下世,池亦堙晦。徽宗嘗即其家訪之,得於積壤中。其子因避時禁,磨去銘文,以授使者,於是置宣和殿,十六玉,唯鹿盧環從葬龍眠,余悉歸內府。
出處《宋稗類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晃以道言:當東坡盛時,李公麟至為畫家廟象。後東坡南遷,公麟在京師,遇蘇氏兩院子弟於途,以扇障面不一揖,其薄如此。故以道鄙之,盡棄平日所有公麟之畫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東坡知貢舉日,並行詩賦經義,《書》題中出「而難任人,蠻夷率服」,注云:「任,佞也;難者,拒之使不得進也。難任人,則忠信昭,而四夷服。」東坡習大科日,曾作《忠信昭而四夷服論》,而新經(王安石所著《三經新義》)與注意同。當時舉子謂東坡故與金陵(王安石)異說,以為難於任人,則得賢者,故四夷服。及東坡見說,怒曰:「舉子至不識字,輒以難〈去聲〉為難〈平聲〉!」盡黜之,惟作難〈去聲〉字者皆得。益東坡元不曾見新經,而舉子未嘗讀注故也。聞之於柴慎微。
出處《嬾真子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為韓魏公作《醉白堂記》,王荊公讀之云:「此韓、白優劣論爾。」元祐中,東坡知貢舉,以「光武何如高帝」為論題。張文潛作參詳官,以一卷子攜呈東坡云:「此文甚佳,蓋以先生《醉白堂記》為法。」東坡一覽,喜曰:「誠哉是言。」擢置魁等。後拆封,乃劉燾無言也。
出處《揮麈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知貢舉時,得章貢(江西贛縣)孫勰之文於黜籍中,見而異之,擢置第五。榜帖既傳,誹議藉藉,以勰嘗遊公之門也。會廷試,勰復中第五,輿論始服文章之定價。勰即坡公所贈《剛說》孫介夫之子也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省試「舜不窮其民論」。劉棠召美首選,其警句云:「桀紂以淫虐窮,幽以貪殘窮,厲以監謗窮,戰國以侵伐窮,秦皇以督責窮,漢武以奢侈窮,晉以夷狄窮,隋以巡幸窮,明皇以隱戶剩田窮,德宗以間架稅屋窮。」東坡見之,大加嘆賞,以其不類時文,因以「劉窮」呼之。
出處《優古堂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斿字元龍,父安國,字平甫,介甫之弟,與東坡交。嘗自負其《甘露寺》詩:「平地風煙飛白鳥,半山雲水卷蒼藤。」坡應之曰:「精神全在卷字,但恨飛字不稱耳。」平甫請易之,坡遂易以「翻」字,平甫嘆服。元龍篤學好義,有父風。元祐初,東坡上奏,理平甫之冤,乞考斿行實而錄用之。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素知李廌方叔。方叔赴省試,東坡知舉,得一卷子,大喜,手批數十字,且語黃魯直曰:「是必吾李廌也。」及拆號,則章持致平,而廌乃見黜。故東坡、山谷皆有詩在集中。初,廌試罷,歸語人曰:「蘇公知舉,吾之文,必不在三名後。」及被黜,廌有乳母,年七十,大哭曰:「吾兒遇蘇內翰知舉不及第,它日尚奚望?」遂閉門睡,至夕不出,發壁視之,自縊死矣。廌果終身不第以死,亦可哀也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廌,陽翟人,少以文字見蘇子瞻,子瞻喜之。元祐初知舉,廌適就試,意在必得,以冠多士。及考,章援程文,大喜,以為廌無疑,遂以為魁。既拆號,悵然出院,以詩送廌歸,其曰:「平時謾說古戰場,過眼終迷日五色。」蓋道其本意。廌自是學亦不進。家貧,不甚自愛。嘗以書責子瞻不荐己,子瞻後薄之。終不第而卒。
出處《石林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貢父嘗見一士人口吃,戲作謎云:「本是昌徒,又為非類;雖無雄材,卻有艾氣。」東坡曰:「貢父可謂滑稽之雄也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貢父會,語及不獲已之事,貢父曰:「充類至義之盡也。」東坡曰:「貢父乃善讀《孟子》歟!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貢父晚苦風疾,鬢眉皆落,鼻梁且斷。一日,與子瞻數人小酌,各引古人語相戲。子瞻戲貢父云:「大風起兮眉飛颺,安得壯士兮守鼻梁。」座中大噱。貢父恨悵不已。貢父晚年鼻既斷爛,日憂死亡,客戲之曰:「顏淵、子路微服同出,市中逢孔子,惶怖求避,忽見一塔,相與匿於塔後。孔子既過,顏子曰:『此何塔也?』由曰:『所謂避孔子塔也。』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羅壽可再遊汴梁,書所見云:「相國寺有石刻:『蘇子瞻、子由、孫子發、秦少游,同來觀晉卿墨竹。申先生亦來。元祐三年八月五日,老申一百一歲。』」
出處《癸章雜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、黃、張、晁為蘇門四學士。每來,必命取密雲龍供茶,家人以此記之。廖明略晚登東坡之門,公大奇之。一日,又命取密雲龍,家人謂是四學士,窺之,則廖明略也。
出處《古今詞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東坡知頁舉。李方叔就試,將鎖院,坡緘封一簡,令送方叔。值方叔出,其僕受簡置几上。有頃,章子厚二子曰持曰援者來,取簡竊觀,乃《揚雄優於劉向論》一篇。二章驚喜,攜之以去。方叔歸,求簡不得,知為二章所竊,悵惋不敢言。已而果出此題。二章皆模仿坡作,方叔幾於閣筆。及拆號,坡意魁必方叔也,乃章援。第十名文意與魁相似,乃章持。坡失色。二十名間,一卷頗奇。坡謂同列曰:「此必李方叔!」視之,乃葛敏修。時山谷亦預校文,曰:「可賀內翰得人,此乃僕宰太和時一學子相從者也。」而方叔竟下第。坡出院,聞其故,大嘆恨。作詩送其歸,謂「平生謾說古戰場,過眼終迷日五色」者也。其母嘆曰:「蘇學士知貢舉,而汝不成名,復何望哉!」抑鬱而卒。
出處《鶴林玉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方叔坡公客,坡公知貢舉而方叔下第。坡公有詩云:「平生謾說古戰場,過目還迷日五色。」山谷和之云:「今年持橐佐春官,遂失此人難塞責。」蓋是時山谷亦在貢院也。
出處《詩話總龜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知貢舉,李方叔被黜,其家老乳母大哭曰:「遇蘇內翰知舉不及第,尚奚望?!」閉門而逝。後東坡舉白浮歐陽叔弼曰:「君為主司而失李方叔,茲可罰也。」時張文潛舍人在坐,舉白浮東坡曰:「先生昔為知舉而遺之,其罰維均!」舉坐大笑。想老乳母亦吐氣泉下。
出處《密齋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方叔初名豸,從東坡遊。東坡曰:「五經內無公名,獨左氏曰『庶有豸乎』?乃音直氏切,後人以為虫豸之豸,今宜易名曰廌。」方叔用之。秦少游見而嘲之曰:「昔為有腳之狐,今作無頭之箭。豸以況狐,廌以況箭。」方叔倉卒無以答,終身以為恨。
出處《嬾真子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廌少時有好名急進之弊,獻書公車者三,多觸聞罷。然其志不已,復多遊巨公之門。自丙寅年東坡嘗誨之曰:「如子之才,自當不沒,要當循分,不可躁求。王公之門,何必時曳裾也。」爾後常以為戒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於世家得王定國,於宗室得趙德麟,獎許不容口。定國坐坡累謫賓州,瘴煙窟里五年,面如紅玉,尤為坡所嘆服。然其後乃階梁師成而進,德麟亦諂事譚稹,士大夫晚節之難如此。
出處《鶴林玉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定國寄詩於東坡,答書云:「新詩篇篇皆奇,老拙此回真不及,窮人之具,輒欲交割於公。」魏泰見而笑曰:「定國亦難作交代,只是權攝耳。」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叔原以長短句行,蘇子瞻因黃魯直欲見之,則謝曰:「今政事半吾家舊客,亦未暇見也。」
出處《研北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多雅謔,嘗與許沖元、顧子敦、錢穆父同舍。一日,沖元自窗外往來,東坡問何為?沖元曰:「綏來。」東坡曰:「可謂奉大福以來綏。」蓋沖元登科時賦句也。沖元曰:「敲門瓦礫,公尚記憶耶?」子敦肥碩,當暑,袒裼據案而寐。東坡書四大字於其側曰:「顧屠肉案。」穆父,眉目秀雅,而時有九子,東坡曰:「穆父可謂之九子母丈人。」同舍皆大笑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風姿甚美,有九子。都下九子母祠,作一巾紵美丈夫坐於西偏,俗以為九子母之夫。故都下謂穆父為九子母夫。東坡贈詩云:「九子羨君門戶壯」,蓋戲之也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臨子敦內翰,姿狀雄偉。少未顯時,人以「顧屠」嘲之。元祐中,自給事中為河北都運使,蘇子瞻作詩送之云:「我友顧子敦,軀膽兩雄偉。便便十圍腹,不但貯書史。容君數百人,一笑萬事已。十年臥江海,了不見慍喜。磨刀向豬羊,釃酒會鄰里。歸來如一夢,豐頰愈茂美。平生批敕手,濃墨寫黃紙。會當勒燕然,廊廟登劍履。翻然向河朔,坐念東郡水。河來屹不去,如尊乃勇耳。」顧得之不樂。既行,群公祖道郊外,子瞻辭疾不往,和前韻以送,因以解頤焉:「君為江南英,面作河朔偉。人間一好漢,誰似張長史。上書苦留君,言拙輒報已。置之勿復道,出處俱可喜。攀輿共六尺,食肉飛萬里。誰言遠近殊,等是朝廷美。遙知送別處,醉墨爭淋紙。我以病杜門,商頌空振履。後會知何日,一歡如覆水。善保千金軀,前言戲之耳。」
出處《雞肋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顧子敦有「顧屠」之號,以其肥偉也。故東坡送子敦奉使河朔詩云:「我友顧子敦,軀膽多雄偉;便便十圍腹,不但貯書史。」又云:「磨刀向豬羊,釃酒會鄰里。」至於云「平生批敕手」,亦皆用屠家語也。子敦讀之頗不樂。東坡遂和前篇,末句云:「善保千金軀,前言戲之耳。」錢穆父眉宇秀整,東坡云:「穆四莫亂呼它名字。」是時穆父已有九子,東坡遂以「九子母丈夫」呼之。有詩云:「九子羡君門戶壯,八州憐我往來頻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子敦肥偉,號「顧屠」,故東坡送行詩有「磨刀向豬羊」之句以戲之。又尹京時,與從官同集慈孝寺。子敦憑几假寐,東坡大書案上曰:「顧屠肉案」,同會皆大笑。又以三十金擲於案上,子敦驚覺,東坡曰:「且快片批四兩來。」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臨子敦為翰苑,每言趙廣漢尹京有治聲,使我為之,不難出其上。子瞻戲曰:「君作尹須改姓。」顧曰:「何姓?」曰:「姓茅,喚作茅廣漢。」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尹京,為近時第一。余嘗見其剖決甚閑暇,雜以笑語諢語,而每一顧問,胥吏皆股栗不能對。一日,因決一大滯獄,內外稱之。會朝,蘇長公譽之曰:「所謂『霹靂手』也。」錢曰:「安能『霹靂手』,僅免『葫蘆蹄』也。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四朝正史《錢穆父傳》,載其復知開封,臨事益精明,東坡乘其據案時遺之詩,穆父操筆立賦以報。坡曰:「電掃庭訟,響答詩筒,近所未見也!」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賦賢良對策日,東坡曉往迓其歸,置酒相勞,各舉令為文。穆父得傀儡除鎮南軍節度使制,首句云:「具官勤勞王家,出入幕府。」東坡見此兩句,大加嘆賞,蓋心以傀儡起於王家也。
出處《能改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嘉祐四友:王荊公、呂申公、司馬溫公、韓少師。元祐四友:蘇子瞻、錢穆公、王仲至、蔣穎叔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錢穆父曰:「尋常往來,須稱家有無;草草相聚,不必過為具。」一日,穆父折簡召坡食「皛飯」。及至,乃設飯一盂、蘿蔔一碟、白湯一盞而已,蓋以三白為「皛」也。後數日,坡復召穆父食「毳飯」,穆父意坡必有毛物相報。比至日晏,並不設食。穆父餒甚。坡曰:「蘿蔔湯飯俱毛(蜀音「沒」為「毛」)也。」穆父嘆曰:「子瞻可謂善戲謔者也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與劉貢父言:「軾與舍弟習制科寺,日享三白,食之甚美,不復信世間有八珍也。」貢父問「三白」何物?答曰:「一撮鹽,一碟生蘿蔔,一碗飯,乃三白也。」貢父大笑。久之,以簡招坡過其家吃「皛飯」,坡不省憶嘗對貢父「三白」之說也,謂人云:「貢父讀書多,必有出處。」比至赴,見案上所設,唯鹽、蘿蔔、飯而已,乃始悟貢父以「三白」相戲笑,投匕箸食之幾盡。將上馬,云:「明日可見過,當具毳飯奉待。」貢父雖恐其為戲,但不知「毳飯」所設何物。如期而往,談論過食時,貢父譏甚索食,東坡云:「少待。」如此者再三,東坡答如初。貢父曰:「饑不可忍矣!」東坡徐曰:「鹽也毛,蘿蔔也毛,飯也毛,非『毳』而何?」貢父捧腹曰:「固知君必報東門之役,然慮不及此也!」東坡乃命進食,抵暮而去。世俗呼無為「模」,又語訛「模」為「毛」,嘗且音,故東坡以此報之。宜乎貢父思慮不到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嘗言,頃在館中,有同僚曹姓者,本醫家子,夤緣入館閣,不識字,且多犯人。錢一日因誦子瞻詩,曹矍然曰:「每見諸公喜此人,不知何謂?」或言其文章之士也。曹曰:「吾近得渠作,皆重疊用韻,全不成語言!」錢恐人作偽,命取以觀之,乃子瞻醉中寫少陵《八仙歌》。錢曰:「此少陵詩,子瞻寫耳。」曹曰:「便老陵也好吃棒!」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豐中詩獄興,凡館舍諸人與子瞻和詩罔不及。其後,劉貢父於僧寺閑話子瞻,乃造語:「有一舉子與同里子弟相得甚歡,一日,同里不出,詢其家,云:『近出外縣。』久之復歸,詰其端,乃曰:『某不幸典著賊贓,暫出回避。』一日,舉子不出,同里者詢其家,乃曰:『昨日為府中追去。』未幾復出,詰其由,曰:『某不幸和著賊詩。』」子瞻亦不能喜慍。
出處《畫墁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世以癩疾鼻陷為死證,劉貢父晚有此疾,又嘗坐和蘇子瞻詩罰金,元祐中,同為從官,貢父曰:「前於曹州,有盜夜入人家室,無物,但有書數卷爾。盜忌空還,取一卷而去,乃舉子所著五七言也;就庫家質之。主人喜事,好其詩,不舍手。明日盜敗,吏取其書。主人賂吏而私錄之。吏督之急,且問其故,曰:『吾愛其語,將和之也。』吏曰:賊詩不中和也。」」子瞻亦曰:「少壯讀書,頗知故事。孔子嘗出,顏、仲二子行而過市,而卒遇其師。子路趫捷,躍而升木。顏淵懦緩,顧無所之;就市中刑人所經幢避之,所謂石幢子者。既去,市人以賢者所至,不可復以故名,遂共謂『避孔塔』。」坐者絕倒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貢父觴客,子瞻有事欲先起,劉調之曰:「幸早堨B從容。」(幸早里各諧杏、棗、李;從容,即肉蓯蓉,一種補藥。)子瞻曰:「奈言事須當歸。」(奈,蘋果之異稱;這事各諧蔗、柿;當歸,藥名。)各以三果一藥為對。
出處《朝野遺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善嘲噓,以呂微仲豐頭,每戲曰:「公真有大臣體,「坤」六二所謂直方大也。」後拜相,東坡當制,有云:「果藝以達,有孔門三子之風(指孔子的三個弟子:子貢、子路、冉求);直方而大,得坤爻六二之動。」又嘗謁微仲,值其晝寢,久之方見;便坐昌陽盆畜一綠龜,坡指曰:「此易得耳。唐莊宗時有進六目龜者,敬新磨獻口號云:『不要鬧,不要鬧,聽取龜兒口號;六只眼兒睡一覺,抵別人三覺。』」微仲不悅。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昔之黠者,滑稽以玩世,曰:「彭祖八百歲而死,其婦哭之慟。其鄉里共解之曰:『人生八十不可得,而翁八百矣,尚何尤?』婦謝曰:『汝輩自不諭耳。八百死矣,九百猶在也。』」世以痴為「九百」,謂其精神不足也。又曰:「令新視事,而不習吏道,召胥魁問之,魁具道笞十至五十,及折杖數。令遽止之曰:『我解矣。笞六十為杖十四耶?』魁笑曰:『五十尚可,六十猶痴耶。』」蘇長公取為偶對曰:「九百不死,六十猶痴。」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陳無己云:「世人以痴為『九百』,謂其精神不足也。……」東坡作文字中,有一條,以彭祖八百歲,其父哭之以「九百者尚在」。李方叔問東坡曰:「俗語以憨痴駘駿為九百,豈可筆之文字間乎?」坡曰:「子未知所據耳。張平子《西京賦》云:『乃有秘書小說九百』,蓋稗官小說凡九百四十三篇,皆巫醫慶祝及里巷之所傳言,集為是書 。西漢虞初,洛陽人,以其書事漢武帝,出入騎從,衣黃衣,號黃衣使者。其說亦號九百。吾言豈無據也。」方叔後讀《文選》,見其事具《文選》注,始嘆曰:「坡翁於世間書,何往不精通耶!」近見《雜說》載此,乃知前輩考證,無所不至。
出處《愛日齋叢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華、玉汝相繼命相,未幾,持國(韓維)拜門下侍郎,甚有爰立之望,其家建堂榜曰「三相」;俄持國罷,遂請老。東坡聞之,曰:「既不成三相堂,可且名為二相公廟。」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曰:「世間之物,未有無對者,皆自然生成之象,雖文字之語,但學者不思耳。如因當時為之語曰:『劉蕢下第,我輩登科。』則其前有:『雍齒且侯,吾屬何患?』太宗曰:『我見魏徵常媚嫵。』,則德宗乃曰:『人言盧杞是奸邪。』」
出處《冷齋夜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孫巨源同會於王晉卿花園中。晉卿言:「都教喂飼了官員輩馬著。」巨源云:「都尉指揮都喂馬,好一對。」適長公主送茶來,東坡即云:「大家齊吃大家(同大姑,家讀作姑,是對女子的尊稱)茶。」蓋長公主呼「大家」也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王晉卿嘗暴得耳疾,意不能堪,求方於僕,僕答之曰:『君是將種,斷頭穴胸,當無所惜。兩耳堪作底用,割舍不得?限三日疾去。不去,割取我耳。』晉卿洒然而悟,三日病良已,以詩示僕云:『老婆心急頻相勸,令嚴只得三日限。我耳已聰君不割,且喜兩家皆平善。』今定國所藏《挑耳圖》,得之晉卿。聊識此耳」。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孫賁公素居京師,大病,予數往存撫之。又數日,見東坡,云:「聞曾見孫公素,病如何?」予曰:「大病方安。」坡云:「這漢病中瘦則瘦,儼然風雅。」後見公素道此語,公素應曰:「那娘意下恨則恨,無奈思量。」坡大奇之。公素畏內,眾所共知,嘗求東坡書扇,坡題云:「披扇當年笑溫嶠,握刀晚歲戰劉郎(劉備)。不須戚戚如馮衍,但與時時說李陽。」公素昔為程宣徽門賓,後娶程公之女,性極妒悍,故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公嘗會孫賁公素。孫畏內殊甚。有官姑善商謎,蘇即云:「蒯通勸韓信反,韓信不肯反。」其人思久之,曰:「未知中否?然不敢道。」孫迫之使言,乃曰:「此怕負漢也。」蘇大喜,厚賞之。
出處《雞助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與姜至之潛同坐。姜舉今日坐間各要一物是藥名,因指子瞻曰:「君藥名也。」問其故,曰:「子蘇子。」子瞻應聲曰:「君亦藥名也。若非半夏,定是厚樸。」姜詰其故,曰:「非半夏厚樸,何以日姜制之?」
出處《孔氏談苑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有言:「世間事忍笑為易,惟讀王祈大夫詩,不笑為難。」祈嘗語東坡曰:「有竹詩兩句最得意。」誦曰:「葉垂千口劍,干聳萬條槍。」坡曰:「好則極好,則是十條竹竿,一個葉兒也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禹錫與東坡有姻連,嘗作賀雨詩云:「打葉雨拳隨手重,吹涼風口逐人來。」自以為得意。東坡曰:「十六郎作詩,怎得如此不入規矩?」禹錫云:「是醉時所作。」異日又持一大軸呈坡,坡讀之曰:「爾又醉耶?!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宋保國出觀荊公《華嚴解》,東坡曰:「《華嚴》八十有一卷,今獨重一何也?」保國曰:「公言此佛語至深妙,他者菩薩語耳。」東坡曰:「予於藏經取佛語數句雜菩薩語間,取菩薩語數句雜佛語間,子能識其是非乎?」曰:「不能。」東坡曰:「予昔在岐下,聞河陽豬肉甚美,使人往市之。使者醉,豬夜逸去,貿他豬以償。客皆以為非他產所及。既而事敗,客皆慚。今介甫之豬未敗耳。」
出處《賢奕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端彥美叔,一日會賈易及東坡。賈時為台諫,蓋嘗劾東坡於朝。晁忘其事,遂同會。酒酣,東坡曰:「某昨日造朝,有一人乘醉臥東衢,略不相避,某頗怒之,因命左右曰:『擒而簹B之!』酒者曰:『爾又不是台諫,只有胡簹B亂簹B。』」賈應聲曰:「誰教爾辨。」坡公終席不樂。美叔自悔拙於會客。
出處《過庭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宴客,俳優者作伎萬方,坡終不笑。一優突出,用棒痛打作伎者,曰:「內翰不笑,汝猶稱良優乎?」對曰:「非不笑也。不笑,所以深笑之也!」坡遂大笑。蓋優人用東坡《王者不治夷狄論》云:「非不治也,不治,乃所以深治之也。」見子由五世孫奉新縣慰懋說。
出處《城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韓康公絳子華謝事後,自潁入京看上元。十六日私第會從官九人,皆門生故吏,盡一時名流,如傅欽之、胡完夫、錢穆父、東坡、劉貢甫、顧子敦皆在座。穆父知府至晚,子華不悅,坡云:「今日本殿燒香人多留住。」坐客大笑。方坐,出家妓十餘人,子華新寵魯生,舞罷為遊蜂所螫,子華意甚不懌;久之呼出,持白團扇從東坡乞詩。坡書云:「窗搖細浪魯吹日,舞罷花枝蜂繞衣。不覺南風吹酒醒,空教明月照人歸。」上句紀姓,下句書蜂事,康公大喜。坡云:「惟恐他姬廝賴,故云耳。」客皆大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一日在學士院閑坐,忽命左右取紙筆,寫「平疇交遠風,良苗亦懷新」兩句,大書、小楷、行、草,凡寫七八紙,擲筆太息曰:「好!好!」散其紙於左右給事者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於故人,但寫陶淵明、杜子美、李太白、韓退之、柳子厚之詩。為南華(南華辯禪師)寫柳子厚《六祖大鑒禪師碑》,南華又欲寫劉夢得碑,則辭之。呂微仲丞相作《法雲秀和尚碑》;丞相意欲得東坡書石,不敢自言,委甥王讜言之。東坡先索其稿諦觀之,則曰:「軾當書。」蓋微仲之文自佳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吾酒後,乘興作數千字,覺酒氣拂拂從十指出也。」大是妙語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:「某平生無快意事,惟作文章,意之所到,則筆力曲折,無不盡意,自謂世間樂事無逾此矣。」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由在政府,子瞻為翰苑。有一故人,與子由兄弟有舊者,來干子由求差遣,久而未遂。一日,來見子瞻,且云:「某有望內翰以一言為助。」公徐曰:「舊聞有人貧甚,無以為生,乃謀伐冢,遂破一墓,見一人裸而坐,曰:『爾不聞漢世楊王孫乎?裸葬以矯世,無物以濟汝也。』復鑿一冢,用力彌艱,既久,見一王者,曰:『我漢文帝也。遺制壙中無納金玉,器皆陶瓦,何以濟汝?』復有二冢相連,乃穿其在左者,久之方透,見一人,曰:『我伯夷也。瘠羸,面有饑色,餓於首陽之下,無以應汝之求。』其人嘆曰:『勸汝別謀於他所。汝視我形骸如此,舍弟叔齊,豈能為人也。』」故人大笑而去。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予飲少輒醉臥,則鼻鼾如雷,傍舍為厭,而己不知也。一日因醉臥,有魚頭鬼身者,自海中來告云:『廣利王來請端明。』予被褐草屨黃冠而去,亦不知身步在水中。但聞風雷聲暴如觸石,意亦知在深水處。有頃,豁然明白,真所謂水精宮殿相照耀也。其下則有驪目夜光,文犀尺壁,南金火齊,眩目不可仰視,而琥珀珊瑚,又不知多少也。廣利少間佩冠劍而出,從以二青衣。予謝以海上逐客,重煩邀命。廣利且歡且笑。頃,南溟夫人亦造焉,東華真人亦造焉,自知不在人世。少間,出素鮫綃丈餘,命予題詩,予乃賦之曰:『天地雖虛廓,惟海為最大。聖王時祀事,位尊河伯拜。祝融為異號,恍惚聚百怪。三氣變流光,萬里風雨快。靈旗搖紅纛,赤虯嘖滂湃。家近玉皇樓,彤光照無界。若得明月珠,可償逐客債。』寫竟,進廣利,諸仙遞看,咸稱妙。獨廣利旁一冠篸水族,謂之鱉相公,進言:『蘇軾不避忌諱,祝融字犯王諱。』王大怒。予退而嘆曰:『到處被相公廝環。』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玉堂,有幕士善謳,因問:「我詞比柳詞何如?」對曰:「柳郎中詞,只好十七八女孩兒,執紅牙拍板,唱楊柳岸曉風殘月。學士詞,須關西大漢,執鐵板,唱大江東去。」公為之絕倒。
出處《吹劍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二年,東坡先生入翰林,暇日會張(張耒)、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、晁(晁補之)、陳(陳師道)、李(李廌)六君子於私第,忽有旨令撰賜奉安神宗御容禮儀使呂大防口宣茶藥詔。東坡就牘書云:「於赫神考,如日在天。」顧群公曰:「能代下一轉語否?」各辭之。坡隨筆後書云:「雖光明無所不臨,而躔次必有所舍。」群公大以聳服。導引鼓吹詞,蓋亦是時作,真跡今藏明清處。
出處《揮麈餘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作病鶴詩,嘗寫「三尺長脛瘦軀」,闕其一字,使任德翁輩下之,凡數字。東坡徐出其稿,蓋「閣」字也。此字既出,儼然如見病鶴矣。
出處《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自昔詞人琢磨之苦,至有一字窮歲月十年成一賦者。白樂天詩詞疑皆沖口而成,及見今人所藏遺稿,塗竄甚多。歐陽文忠公作文既畢,貼之椈嚏A坐臥觀之,改正盡善,方出以示人。薳(何薳)嘗於文忠公諸孫望之處,得東坡先生數詩稿,其和歐陽叔弼詩云:「淵明為小邑」繼園去「為」字,改作「求」字;又連塗「小邑」二字,作「縣令」,字凡三改,乃成今句。至「胡椒銖兩多,安用八百斛」初云「胡椒亦安用,乃貯八百斛」。若如初語,未免後人疵議。又知雖大手筆,不以一時筆快為定而憚於屢改也。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「客來茶罷渾無有,盧桔楊梅尚帶酸」張嘉甫問曰:「盧桔何種果類?」答曰:「枇把是也。」又問:「何以驗之?」答曰:「事見相如賦。」嘉甫曰:「盧橘夏熟,黃甘橙榛,枇杷橪柿,亭柰厚樸。則盧橘果類,賦不應四句重用。應劭注曰:『《伊尹書》曰:箕山之東,青島之所,有盧橘常夏熟。』不據依何也?」東坡曰:「意不欲耳。」
出處《冷齋夜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北扉,自以獨步當世,與一時侍從更唱迭和,莫不稱首。曾子開賦《扈蹕詩》,押 辛字韻,韻窘束而往返絡繹不已,坡厭之,復和云:「讀罷君詩何所以,搗殘姜桂有餘辛。」顧問答曰:「解此否?謂唱首有辣氣故耳。」
出處《西清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文潛謂子瞻:「公詩有『獨看紅葉傾白墮』。不知『白墮』何物?」子瞻曰:「劉白墮善釀酒,見《洛陽伽藍記》。」文潛曰:「既是一人,莫難為傾否?」子瞻曰:「魏武《短歌行》云。『何以解憂,惟有杜康。』亦是釀酒人名也。」文潛曰:「畢竟用得不當。」子瞻笑曰:「公且先過共曹家那漢理會,卻來此間廝磨。」蓋文潛時有僕曹某者,作過失去酒器,送天府推治,其人未招承,方文移取會也。滿座大囅。
出處《拊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嵎升之,少從東坡學,甚俊敏。東坡既除西掖,乃以古槐簡贈嵎,曰;「此笏曾奉制策入三等,曾召對議事不合而逐,曾對御史詔獄,曾不試除三字,毋輕呈笏。」
出處《耆舊續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慶曆中,歐陽文忠公謫守滁州,有琅琊幽谷,山川奇麗,鳴泉飛瀑,聲若環佩,公臨聽忘歸。僧智仙作亭其上,公刻石為記,以遣州人。既去十年,太常博士沈遵,好奇之士,聞而往遊,其山水秀絕,以琴寫其聲,為《醉翁吟》,蓋宮聲三疊。後會公河朔,遵援琴作之,公歌以遺遵,並為《醉翁引》以敘其事。然調不主聲,為知琴者所惜。後三十餘年公薨,遵亦歿。其後廬山道人崔閑遵客也,妙於琴理,常恨此曲無詞,乃譜其聲,請於東坡居士子瞻,以補其闕,然後聲詞皆備,遂為琴中絕妙。好事者爭傳。其詞曰:「琅然清圓,誰彈響?空山無言。惟有醉翁知其天。月明風露娟娟,人未眠,荷簣過山前。曰有心也哉此弦。〈第二疊泛聲同此〉。醉翁嘯詠,聲和流泉。醉翁去後,空有朝吟夜怨。山有時而同巔,水有時而回淵,思翁無歲年。翁今為飛仙,此意在人間,試聽徽外兩三弦。」方其補詞,閑為弦其聲,居士倚為詞,頃刻而就,無所點竄。遵之子為比丘,號本覺真禪師。居士書以與之,云:「二水同器,有不相入;二琴同手,有不相應。沈君信手彈琴而與泉合,居士縱筆作詞而與琴會,此必有真同者矣。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介甫對裕陵,論歐公文章晚年殊不如少年時,且曰:「惟識道理,乃能老而不衰。」人多駭此語。予與韓秉則正言論此,秉則曰:「道理之妙,當求於聖人之言,聖人之言在六經,不可掩也。歐文識與不識,姑置之勿問,不知介甫所謂道理果安在?抑六經之外,別有道理乎?東坡祭原父文云:『大言滔天,詭論滅世。』蓋指介甫也。介甫當時在流輩中,以經術自尊大,唯原父兄弟敢抑其鋒,故東坡特於祭文表之,以示後人,然亦未知其於君臣間,如此無顧忌也。」時坐客甚眾,莫不以秉則之言為然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羲仲字壯輿,道原之子也。道原以史學自名,羲仲世其家學,嘗摘歐陽公《五代史》之訛誤為糾繆,以示東坡。東坡曰:「往歲歐陽公著此書初成,王荊公謂余曰:『歐陽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國志,非也,子盍為之乎?』余固辭不敢當。夫為史者,網羅數十百年之事,以成一書,其間豈能無小得失邪?余所以不敢當荊公之托者,正畏如公之徒掇拾其後耳。」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劉壯輿曰:「《三國志》注中好事甚多,道原欲修之而不果,君不可辭也。」壯輿曰:「端明曷不為之?」東坡曰:「某強工於語言,也不是當行家。」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以道為予言:「嘗親問東坡曰:『先生《易傳》,當傳萬世。』曰:『尚恨某不知數學耳。』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蜀公不信佛說,大蘇公嘗與公論佛法,其所以不信之說。范公云:「鎮平生事,非目所見者,未嘗信。」蘇公曰:「公亦安能然哉?設公有疾,令醫切脈;醫曰寒,則服熱藥;曰熱,則餌寒藥。公何嘗見脈,而信之如此,何獨至於佛而必待見耶?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蜀公鎮,每對客,尊嚴靜重,言有條理,客亦不敢慢易。惟蘇子瞻則掀髯鼓掌,旁若無人,然蜀公甚敬之。一日,有客問公何為不重黃庭堅,公曰:「魯直一代偉人,鎮之畏友人,安敢不加重。」又問庭堅學佛有得否,公曰,「這個則如何知得,但佛亦如何憑地學得!」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有《物類相感志》,「草部」有「煮碙」、「煮雌」等草,蓺客多用之,然不得其煮煉之法耳。
出處《席上腐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謝滕達道書云:「前日得觀所藏諸書,使後學稍窺家傳之秘,幸甚。恕先所訓,尤為近古。某方治此書,得之頗有開益。拜賜之重,若獲珠貝。老朽不揆,輒立訓傳,尚未畢功。異日當為公出之。古學崩壞,言之傷心也。」李方叔云:「東坡每出,必取聲韻音訓文字,復置行篋中。」予謂學者不可不知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公(蘇轍)少年與坡公治《春秋》,公嘗作論,明聖人喜怒好惡,譏《公》《谷》以日月土地為訓,其說固自得之。元祐間,後進如張大亨嘉父亦攻此學,大亨以問坡,坡答書云:「《春秋》,儒者本務。然此書有妙用,學者罕能領會,多求之繩約中,乃近法家者流,苟細繳繞,竟亦何用?惟丘明識其用,終不肯盡談,微見端兆,欲使學者自求之,故僕以為難,未敢輕論也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易》曰: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。」坡公以為陰陽未交。公以坡公所說為未允。公曰:「陰陽未交,元氣也,非道也;政如云:二龍一蛇之謂道也,謂之龍亦可,謂之蛇亦可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坡撰富公碑,以擬寇公,公稍不甚然之。作《德威堂銘》、《居士集敘》,公極賞慨其文,咨嗟不已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求龍井辯才師塔碑于黃門,書云:「兄自覺談佛不如弟。」今此文見《欒城後集》。又天竺海月塔碑,以坡與之遊,故銘云:「我不識師面,知其心中事。」儒者談佛,為坡公所取。其火,失其書翰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大悲圜通閣記》,公偶為子東坡作;坡云:「好個意思!」欲別作用卒用公。所著《和陶詩擬古九首》,亦坡公代作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公及蘇子容、劉貢父同在省中。二人各云:「某輩少年所讀書,老而遺忘。」公亦云然。貢父云:「觀君為文,強記甚敏。」公辭焉。二人皆曰:「某等自少記憶書籍,不免抄節,而後稍不忘。觀君家昆仲,未嘗抄節,而下筆引據精切,乃真記得者也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硯之美者必費筆,不費筆則退墨。二德難兼,非獨硯也:大字難結密,小字常局促;真書患不敕,草書患無法。茶苦患不善,酒美患不竦。萬事無不然,可以付之一笑也。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仲虎言:有以澄心紙求東坡書者,令仲虎取京師印本《東坡集》,誦其中詩即書之。至「邊城歲莫多風雪,強壓香醪與君別」,東坡閣筆,怒目仲虎云:「汝便道香醪!」仲虎驚懼。久之,方覺印本誤以「春醪」為「香醪」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于於石舍人揚休家得蘇明允《送石北使引》,石氏子謂,明允書也。以示秦少游,少游好之,曰:「學不迨其子,而資過之。」乃東坡少所書也。故嘗謂書為難。豈余不知書,遂以為難耶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居士極不惜書,然不可乞;有乞書者,正色詰責之,或終不與一字。元祐中,鎖試禮部,每來見過,案上紙不擇精粗,書遍乃已。性喜酒,然不能四五龠已爛醉。不辭謝而就臥,鼻鼾如雷。少焉蘇醒,落筆如風雨,雖謔弄皆有義味,真神仙中人。此豈與今世翰墨之士爭衡哉!
出處《豫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試院時,興到以朱筆畫竹,隨造自成妙理。或謂竹色非朱,則竹色亦非墨可代。後世士人,遂以為法。
出處《山靜居畫論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曾以蔗滓畫石。
出處王沂《竹亭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軾子瞻家收吳道子畫佛及侍者志公十餘人,破碎甚,而當面一手,精彩動人,點不加墨,口淺深暈成,故最如活。
出處《米芾畫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、山谷道人、秦太虛七丈,每為人乞書,酒酣筆倦,坡則多作枯木拳石,以塞人意,山谷則書禪句,秦七丈則書鬼詩。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,遇天色明暖,筆硯和暢,便宜作草書數紙,非獨以適吾意,亦使百年之後,與我同病者有以發之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彭,字商老,南康軍建昌人。嘗負墓蓋乞書於東坡,坡公作大小兩軸,囑其擇而用之,且勉之曰:「德叟(李彭之父李秉尋)有子不亡矣。」
出處《江西詩社宗派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每屬詞,研墨幾如糊,方染筆。又握筆近下,而行之遲,然未嘗停輟,渙渙如流水,逡巡盈紙。或思未盡,有續至十餘紙不已。議者或以其喜濃墨,行筆遲,為同異,蓋不知諦思乃在其間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不善飲弈,一小杯,則徑醉,睡或鼾,亦未嘗放筆。既覺,讀其所屬詞,有應東而西者,必曰「錯也」!但更易數字,因其西而終之,初不辨其當如是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近時以筆墨為事者,無如唐彥猷,其雅致自將,故所錄皆絕俗。其子峒(應作其子坰。唐坰字林夫)行筆無家法,而近類蔡君謨,然亦自可喜。家世相因,所有多佳墨,未嘗妄與人,蓋非東坡不可得。孫莘老作字至不工,每得佳墨,必悵然,思見東坡。方時初入講筵,例有所賜,乃以為寄爾。子東坡捉筆近下,等善運筆,而尤喜墨。遇作字,必濃研,幾如糊,然後濡染。蓄墨最富,多精品。自海外歸,至廣州失船,舉為水所壞,良可惜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歐陽文忠公始自河北都轉運謫守滁州,於琅邪山間作亭名曰醉翁,自為之記。其後王詔守滁,請東坡大書此記而刻之,流布世間,殆家有之,亭名遂聞於天下。……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蔡卞日臨蘭亭一過,東坡聞之曰:「從是證入,豈能超勝?」蓋隨人腳跟轉,終無自展步分也。
出處《紫桃軒雜綴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客有謂東坡曰:「章子厚日臨蘭亭一本。」坡笑云:「工摹臨者非自得,章七終不高爾。」予嘗見子厚在三司北軒所寫蘭亭兩本,誠如坡公之言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章子厚,人言初生時,父母欲不舉,已納水盆中,為人救止。其後,朝士頗聞其事。蘇子瞻嘗與子厚詩,有「方丈仙人出渺茫,高情猶愛水雲鄉」之語。子厚謂其譏己也,頗不樂。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待過客,非其人,則盛列妓女,奏絲竹之聲聒兩耳,至有終席不交一談者。其人往返,更謂待己之厚也。值有佳客至,則屏去妓樂,杯酒之間,惟終日談笑耳。
出處《北窗炙輠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經筵官會食資善堂,東坡盛稱河豚之美。呂元明問其味,曰:「直那一死!」再會,又稱豬肉之美。范淳甫曰:「奈發風何?」東坡笑呼曰:「淳甫誣告豬肉!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一夕與子由飲,酣甚,槌蘿菔爛煮,不用他料,只研白米為糝,食之,撫几曰:「若非天竺酥酡,人間決無此味。」
出處《山家清供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客論食次,取紙一幅以示客云:「爛蒸同州羊羔,灌以杏酪香梗,荐以蒸子鵝,吳興庖人斫松江鱠;既飽,以廬山玉簾泉,烹曾坑鬥品茶。少焉解衣仰臥,使人誦東坡先生《赤壁前後賦》,亦足以一笑也。」東坡在儋耳,獨有二賦而已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族伯父彥遠言:少時識仲殊長老,東坡為作《安州老人食蜜歌》者。一日,與數客過之,所食皆蜜也。豆腐面筋牛乳之類,皆漬蜜食之;每多不能下箸。惟東坡亦嗜蜜,能與之共飽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嘗自言,平生有三不如人,謂著棋、吃酒、唱曲也。然三者亦何用如人?子瞻之詞,雖工而多不入腔,正以不能唱曲耳。
出處《墨客揮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有卻鼠刀,云得之於野老。嘗匣藏之。用時,但焚香置淨几上,即一室內無鼠。
出處《墨客揮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中州松子雖秕小不可食,然可種,惟不可近手,以杖擊蓬,使子墮地,用探錐刺地,深五寸許,以帚掃入之,無不生者。東坡居士種松法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種樹之法,莫妙於東坡,曰:大者不能活,小者老夫又不能待,惟擇中材而多帶土砧者為佳。
出處《岩棲幽事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諸葛氏筆,譬如內庫法酒北苑茶,他處縱有嘉者,殆難得其彷彿。」余續之曰:「上閤衙香,儀鸞司椽燭,京師婦人梳妝與腳,天下所不及。」公大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亦喜言神仙。元祐初,有東人喬仝,自言與晉賀水部遊,且言賀嘗見公密州道上,意若欲相聞。子瞻大喜。仝時客京師,貧甚。子瞻素囊中得二十縑,即以贈之,作五詩,使仝寄賀,子由亦同作。仝去,訖不復見,或傳妄人也。晚因王鞏又得姚丹元者,尤奇之,直以為李太白所化,贈詩數十篇。姚本京師富人王氏子,不肖,為父所逐,事建隆觀一道士,天資慧,因取道藏遍讀,或能成誦,又多得其方術丹藥。大抵好大言,作詩間有放蕩奇譎語,故能成其說。浮沉淮南,屢易姓名,子瞻初不能辨也。後復其姓名王繹。崇寧間,余在京師,則已用技術進為醫官矣。出入蔡魯公門下,醫多奇中。余猶及見其與魯公言從子瞻事,且云,海上神仙宮闕,吾皆能以說致之,可使空中立見。蔡公亦微信之。坐事編置楚州。梁師成從求子瞻書帖,且薦其有術。宣和末,復為道士,名元城。力詆林靈素,為所毒,嘔血死。
出處《避暑錄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居閶闔門外白家巷。一夕,次子迨(蘇迨)之婦歐陽氏產後因病為祟所憑,曰:「吾姓王氏,名靜奴,滯魄於此久矣。」公曰:「吾非畏鬼之人也,京師善符錄者多,決能逐汝。汝善去,明日昏時,當用佛氏功德之法與汝。」婦輒合爪曰:「感尚書去也。」婦良愈。明日昏時,為自書功德疏一通,仍為置酒朒香火遣送之。頃,迨之婦忽云:「有賊,貌黑瘦,衣以青。」公使之索之,無有也。乳媼俄發狂,聲色俱怒,如卒伍輩唱喏甚大。公注視之,輒厲聲曰:「某即瘦黑衣青者,非賊也,鬼也,欲此媼出為我作巫。」公曰:「寧使其死,出不可得。」曰:「學士不令其出,不奈何,只求少功德可乎?」公曰:「不可。」又曰「求少酒食可乎?」曰:「不可。」又曰:「求少紙可乎?」曰:「不可。又曰:」「止求一杯水!」公曰:「與之。」媼飲畢,撲地而蘇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言,王實、王寧訪見;寔,韓持國之婿也,因問持國安否,寔,寧皆曰:「自致政,尤好飲,嘗自謂人曰:『吾已癃老,且將聲樂酒色以娛年,不爾,無以度日。』」東坡曰:「惟其殘年,正不當爾。君兄弟至親且舊,願為某傳一語於持國可乎?」寔、寧曰:「諾。」東坡曰:「頃有一老人,未嘗參禪,而雅合禪理,生死之際,極為了然。一日,置酒大會親友,酒闌,語眾曰:『老人即今且去。』因攝衣正坐,將奄奄焉。諸子乃惶遽呼號曰:『大人今日乃與世決乎?願留一言為教!』老人曰:『本欲無言,今為汝懇,只且第一五更起。』諸子未喻,曰:『何也?』老人曰:『惟五更可以干當自家事,日出之後,欲自干當,則不可矣。』諸子曰:『家中幸豐,何用早起?舉家諸事,皆是自家事也,豈有分別?』老人曰:『不然,所謂自家事者,是死時將得去者。吾生平治生,今日就化,可將何者去?』諸子頗悟。今持國果自以為殘年,請二君言於持國,但言某請持國干當自家事,與其勞心聲酒,不若為可以死時將得去者計也。」坡又曰:「范景仁平生不好佛,晚年清謹,減節嗜欲,一物不芥蒂於心,真卻是學佛作家;然至死常不肯取佛法。某謂景仁雖不學佛,而達佛理,即毀佛罵祖,亦不害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謂廌(李廌)與李祉言曰:某平生於寢寐時,自得三昧。吾初睡時,且於床上安置四體,無一不穩處;有一未穩,須再安排令穩。既穩,或有些小倦痛處,略按摩訖,便瞑目聽息。既勻直,宜用嚴整其天君。四體雖復有苛癢,亦不可少有蠕動,務在定心勝之。如此食頃,則四肢百骸,無不和通。睡思既至,雖寢不昏。吾每日須於五更初起,櫛髮數百,水廾頁面盡,服裳衣畢,須於一淨榻上再用此法假寐,數刻之味,其美無涯。通夕之味,殆非可比。平明,吏徒既集,一呼即興,冠帶上馬,率以為常。二君試用吾法,自當識其趣,慎無以語人也。天下之理,能戒然後能慧,蓋慧性圓通,必從戒謹中入,未有天君不嚴,而能圓通覺悟者也。二君試識之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言:普安禪院初在五代時,有一僧曰某者,卓庵道左,蓺蔬正錢,以奉佛事。一曰於庵中晝寢,夢一金色黃龍,來食所蓺萵苣數畦。僧寤,驚曰:「是必有異人至此。」已而見一偉丈夫,於所夢地取萵苣食之。僧視其貌,神色凜然,遂攝衣迎之,延於庵中,饋食甚勤。復取數鐶錢之,曰「富貴無相忘。」因以所夢告之,且曰:「公他日得志,願為老僧只於此地建一大寺幸甚。」偉丈夫乃藝祖(宋太祖趙匡胤)也。既即位,求其僧尚存,遂命建寺,賜名曰「普安」,都人至今稱為道院者。元祐八人,因送范河中是院,閑言之爾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申公帥維揚,東坡自黃岡移汝海,輕從見之。申公置酒,終日不交一語。東坡昏睡,歌者唱:「夜寒斗覺羅衣薄」,東坡驚覺,小語云:「夜來走卻羅醫博也。」歌者皆匿笑。酒罷,行後圃中,至更坐,東坡即几案間筆墨,書歌者團扇云:「雨葉風枝曉自勻,綠陰青子凈無塵。閑吟繞屋扶疏句,須信淵明是可人。」申公見之亦無語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:過揚州】


內容東坡元豐末年得請歸耕陽羡,舟次瓜步,以書抵金山了元禪師曰:「不必出山,當學趙州(趙州禪師)上等接人。」元得書徑來,東坡迎笑問之,元以偈為獻曰:「趙州當日少謙光,不出三門見趙王,爭似金山無量相,大千都是一禪床。」東坡拊掌稱善。
出處《僧寶傳》
年代【1085:過揚州】


內容東坡平生好道術,聞輒行之,但不能久,又棄去。談道之篇傳世,欲數百千字,皆能書其人所欲言,文章皆雄奇卓越,非人間語。嘗有海上道人,評東坡真蓬菜瀛洲方丈謫仙人也。流俗方以造次顛沛,秋毫得失,欲軒輊困頓之,亦疏矣哉。
出處《豫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嘉甫云:余少年見人誦一詩,所謂:「但存方寸地,留與子孫耕。」不知何人語。元符三年,過毗陵汪迪家,出所藏水部賀公手書,乃知此詩賀所作。世俗以為他人,非也。賀天聖中為郎,真宗東封,謁於道左。元祐初,其二弟蹻喬者來京師,雲賀嘗於泰山望見東坡,意甚喜之;欲上元至龜蒙。東坡為作詩,亦賦五篇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叔黨又曰:蒲公有大洗面、小洗面,小濯足、小濯足,大澡浴、小澡浴,蓋一日兩洗面,兩濯足,間日則浴焉。……頃公有書與東坡,自云晚年有所得。東坡答之曰:「聞所得其高,固以為慰。然復有二,尚欲奉勸,一曰儉,二曰慈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郭子儀鎮河中日,河甚為患,子儀禱河伯曰:「水悉止,當以女奉妻。」已而河復故道,甚女一日無疾而卒。子儀以其骨塑之於廟,至今祀之,惜乎此事不見於史也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嘗言:韓莊敏對客稱,仁宗時,一夜,三更以來,有中使於慈聖(仁宗的慈聖光獻曹皇后)殿傳宣,慈聖起著背子,不開門,但於門縫中問云:「傳宣有甚事?」中使云:「皇帝起飲酒,盡,問皇后殿有酒否?」慈聖云:「此中便有酒亦不敢將去,夜已深,奏知官家且歇息去。」更不肯開門納中使。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禮部蘇尚書公為言:頃石參政中立為館閣時,亦賜緋,仍繫銀帶。石滑稽,服之無怍色;過司天監,馬驚墜地,銀帶頗傷。眾吏曰:「何星也?」石曰:「吾不善推步,但怪土犯寶瓶爾。」一時士人莫不以為笑也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雖竄斥於紹聖元符,然元祐中,黃慶基、趙君錫之徒,已摘取其所行訓詞中語,以為詆誣。後來施行,蓋權輿於是,史冊可以具考。
出處《揮麈餘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京師送人入蜀詩(即《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》詩,見《蘇文忠詩合注》卷二十六。)云:「莫欺老病未歸身,玉局他年第幾人。」比歸,果得玉局觀。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明堂降赦,臣僚稱賀訖,兩省官欲往奠司馬光。程頤言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。豈可賀赦才了,即往吊喪?」坐客有難之曰:「孔子言哭則不歌,即不言歌則不哭。」蘇軾遂戲程曰:「此乃枉死市(比喻不合情理)叔孫通所制禮也。」眾皆大笑。結怨之端,蓋自此始。
出處《皇宋治跡統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為學士,一日鎖院,召至內東門小殿,時子瞻半醉,命以新水漱口解酒;已而入對,授以除目:呂公著司空平章軍國事,呂大防、范純仁左右僕射。承旨畢,宣仁忽謂:「官家在此。」子瞻曰;「適已起居矣。」宣仁曰:「有一事要問內翰,前年任何官職?」子瞻曰:「汝州團練副使。」「今為何官?」曰:「備員翰林充學士。」曰:「何以至此?」子瞻曰:「遭遇陛下。」曰:「不關老身事。」子瞻曰:「必是出自官家。」曰:「亦不關官家事。」子瞻曰:「豈大臣薦論耶?」曰:「亦不關大臣事。」子瞻驚曰:「臣雖無狀,必不別有干請。」曰:「久待要學士知,此是神宗皇帝之意。當其飲食而停箸看文字,則內人必曰:『此蘇軾文字也。』神宗忽時而稱之曰;『奇才奇才!』但未及用學士而上仙耳。」子瞻哭失聲,宣仁與上左右皆泣。已而賜坐吃茶,曰:「內翰內翰,直須盡心事官家,以報先帝知遇!」子瞻拜而出,徹金蓮燭送歸院。子瞻親語余如此。
出處《隨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除呂公著司空平章事、呂大防左僕射、范純仁右僕射,上御闈殿,見學士蘇軾,曰:「公著以病求去,不欲煩以事,故以三公留之。」是夕鎖院,苦寒,詔賜宮燭、法酒。軾一夕草三制俱畢,且飲酒賦詩。次日,以詩呈同事,人皆服其精敏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唐令狐綯為翰林承旨,夜對禁中,燭盡,宣宗命以金蓮花炬送還。此蓮炬故事之始。……元祐間,東坡為學士,草呂申公平章、呂汲公、范忠宣左右僕射制,夜對內東門小殿,撤御前金蓮炬送歸院。
出處《愛日齋叢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唐制,惟給事中得封駁。本朝富鄭公在西掖,封還遂國夫人詞頭,自是舍人遂皆得封繳。元祐間,東坡在翰林,當草文潞公呂申公免拜不允批答及安厚卿辭遷官、宗晟辭起復詔,皆以為未當,不即撰進,具所見以奏,朝廷多從之。蓋學士實代王言,視外制為重命,令有所未韙,舍人猶得繳還,豈親為內相(指翰林學士)者,顧乃不可,固應執奏,以示守官之義理則然爾。。
出處《梁溪漫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癸酉正月二十六日,見東坡先生。公曰:近因講筵,從容為上言:「人君之學與臣庶異。臣等幼時,父兄驅率讀書,初甚苦之;漸知好學,則自知趣向;既久,則中心樂之;既有樂好之意,則自進不已。古人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階下上聖,固與中人不同,然必欲進學,亦須自好樂中有所悟入。且階下之學,不在求名與求知,不為章句科舉計也。然欲周知天下章疏,觀其人文章事實,又萬機之政,非學無所折衷。」上甚以為然。退見宰輔誦其語,且曰:「上天性好學,某將自漢至唐,擇其君臣大節政事之要為一書,以備進讀。今讀《三朝寶訓》,林子中所編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近令門人輩作《人不易物賦》,物為一人,重輕也。或戲作一聯曰:「伏其几而襲其裳,豈為孔子;學其書而戴其帽,未是蘇公。」士大夫近年效東坡桶高檐短帽,名帽曰「子瞻樣」。廌(李廌)因言之。公笑曰:「近扈從燕醴泉,觀優人以相與自誇文章為戲者。一優丁仙現者曰:「吾之文章,汝輩不可及也。」眾優曰:「何也?」曰:「汝不見吾頭上子瞻乎?」上為解顏,顧公久之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不惟文章可以蓋代,而政事忠亮,風節凜凜,過人遠甚。元祐七年,上祀南郊,公以兵部尚書為鹵簿使。上因遠廟宿齋行禮畢,將至青城,儀衛甚肅。五使乘車至景靈宮東欞星門外,忽有赭傘覆犢車,並青蓋犢車百許兩,衝突而來。東坡呼御營巡檢使立於車前,曰:「西來誰何?敢爾亂行!」曰:「皇后並某國太夫人〈國婆婆,乃上之乳母〉。國大長公主也。」東坡曰:「可以狀來。」比至青城,諭儀仗使御史中丞李端伯之純曰:「中丞職當肅政,不可不聞。」李以中宮(指皇后)不敢言。坡曰;「某自奏之。」即於青城上疏皇帝曰:「臣備員五使,竊見二聖寅畏祗慎,昭事天地,敬奉宗祧,而內犢車衝突鹵簿,公然亂行,恐累二聖所以明祀之意,謹彈劾以聞。」上欣然開納。舊例,明日法駕回,中宮當迎於朱雀門下;是時因疏,明日中宮亦不復出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為禮部尚書,宣仁上仙,乃與禮官與太常諸官直宿禁中,關決諸禮儀事。至七日,忽有旨下光祿供羊酒若干,欲為太后太妃皇帝暖孝。東坡上疏,以暖孝之禮,出於俚俗,王后之舉,當化天下,不敢奉詔。有旨遂罷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軾在翰林,頗以言語文章規切時政。畢仲游與之書曰:「夫言語之累,不特出口者為言,其形於詩歌、贊於賦頌、托於碑銘、著於序記者,皆言語也。今知畏於口,而未畏於文;是其所是,則見是者喜;非其所非,則蒙非者怨;喜者未必能濟君之謀,而怨者或已敗君之事矣。官非諫官,職非御史,而好是非人,危身触諱以遊其間,殆猶抱石而救溺也。」軾不能從。
出處《宋元通鑒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溫公(司馬光)大更法令,欽之、子瞻密言,宜慮後患。溫公起立,拱手厲聲曰:「天若祚宋,必無此事!」二人語塞而去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韓魏公建議於陝西刺義勇,司馬君實時為諫官,極言不便,持札子至政事堂。魏公曰:「吾在此,君無憂。」君實曰:「光終不敢奉信,恐相公亦不敢自信耳。」魏公怒曰:「君何相輕之甚耶?」君實曰:「相公常在此座可也,萬一他人在此如何?」魏公默然,竟不為止。及君實作相,議改役法,事多不便,予兄子瞻與其事,持論甚勁。君實不能堪。子瞻徐曰:「昔親聞相公與韓魏公言義勇,無一言假借之者。今日作相而不容某一言,豈忘昔日事耶?」君實雖止,實不喜也。
出處《龍川別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東坡在禁林(翰林院),無盡(張商英)以書自言曰:「覺老近來,見解與往時不同,若得一把茅蓋頭,必能為公呵佛罵祖。」蓋欲坡薦為台諫也。溫公頗有意用之,嘗以問坡。坡云:「犢子雖俊可喜,終敗人事,不如求負重有力,而馴良服轅者,使安行於八達之衢,為不誤也。」溫公遂止。紹聖間,章子厚用為中書舍人,謝啟力詆元祐以來代言者,其略有「二蘇(蘇軾、蘇轍)狂率,三孔(孔文仲、孔武仲、孔平仲)闊疏」之語。……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以溫公論薦,簾眷甚厚,議者且為執政矣。公(孫升)力言蘇軾為翰林學士,其任已極,不可以加。如用文章為執政,則國朝趙普、王旦、韓琦未嘗以文稱;又言王安石在翰苑為稱職,及居相位,天下多事。以安石止可以為翰林,則軾不過如此而已。若欲以軾為輔佐,願以安石為戒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文正公見賓客,多論,語言不窮。東坡一日謁之,謂文正曰:「告相公少住教誨之言,容軾道幾句。」文正大樂,遂不復語。
出處《紫微雜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溫公論事,公之論與坡偶不合,坡曰:「相公此論,故為鱉廝踢。」公不解其義,曰:「鱉安能廝踢?」坡曰:「是之謂鱉廝踢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公元祐時既登禁林,以高才狎侮諸公卿,率有標目,殆遍也,獨於司馬溫公不敢有所重輕。一日,相與共論免役差役利害,偶不合同。及歸舍,方卸巾弛帶,乃連呼曰:「司馬牛,司馬牛!」
出處《鐵圍山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一日退朝,食罷捫腹徐行,顧謂侍兒曰:「汝輩且道是中何物?」一婢遽曰;「都是文章。」坡不以為然。又一人曰;「滿腹都是機械。」坡亦未以為當。至朝雲,乃曰:「學士一肚皮不合入時宜。」坡捧腹大笑。
出處《梁溪漫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與蘇子瞻論茶墨俱香,云:「茶與墨者正相反:茶欲白,墨欲黑;茶欲重,墨欲輕;茶欲新,墨欲陳。」蘇曰:「奇茶妙墨俱香,是其德同也。皆堅,是其操同也。譬如賢人君子,黔皙美惡之不同,其德操一也。」公笑以為然。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有一僕,每呼君實「秀才」。蘇子瞻教之稱君實「相公」。公聞,訊之,曰:「蘇學士教我。」公嘆曰:「我有一僕被蘇子瞻教壞了。」
出處《孔氏談苑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之薨,當明堂大享,朝臣以致齋不及奠;肆赦畢,蘇子瞻率同輩以往,而程頤固爭,引《論語》:「子於是日哭則不歌。」子瞻曰:「明堂乃吉禮,不可謂歌則不哭也。」頤又諭司馬諸孤不得受吊。子瞻戲曰:「頤可謂燠糟鄙俚(係汴京城外地名,比喻鄉野的意思)叔孫通。」聞者笑之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溫公薨,朝廷命伊川先生主其喪事。是日也,祀明堂禮成,而二蘇往哭溫公,道遇朱公掞,問之,公掞曰:「往哭溫公,而程先生以為慶吊不同日。」二蘇悵然而反,曰:「鏖糟陂里叔孫通也。」言其山野。自是時時謔伊川。他日國忌,禱於相國寺,伊川令供素饌,子瞻詰之曰:「正叔不好佛,胡為食素?」正叔曰:「禮,居喪不飲酒食肉,忌日,喪之餘也。」子瞻令具肉食,曰:「為劉氏者左袒。」於是范淳夫輩食素,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輩食肉。呂申公為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伊川,進退人才,二蘇疑伊川有力,故極口詆之云。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正叔引《論語》云,南郊行事回,不當哭溫公,公(蘇軾)曰:「古人但云哭則不歌。不曰歌則不哭。蓋朋友之故,何可預期?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丞相薨於位,程伊川主喪事,專用古禮;將祀明堂,東坡自使所來吊,伊川止之曰:「公方預吉禮,非哭則不歌之義,不可入。」東坡不顧以入,曰:「聞哭則不歌,不聞歌則不哭也。」伊川不能敵其辨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初,司馬公薨,東坡欲主喪,為伊川所先,東坡不滿意。伊川以古禮斂,用錦囊裹其尸。東坡見而指之曰:「欠一件物事,當寫作信物一角送上閻羅大王。」由是與伊川失歡。
出處《貴耳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主溫公喪事,子瞻周禮無闕禮,乃曰:「正叔喪禮何熟也?」又曰:「軾聞居喪未葬讀喪禮,太中康寧(程王穧V),何為讀喪禮乎?」伊川不答。鄒志完聞之曰:「伊川之母先亡,獨不可以治喪禮乎?」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蘇當致齋,廚請造食葷素。蘇令辦葷,程令辦素。時館內附蘇者令辦葷,附程者令辦素。
出處《鼠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出入呂申公之門,東坡導諫議孔文仲奏頤為五鬼之魁,編管涪州。
出處《吹劍錄外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後用文正薦,勸講禁中,未幾罷去。……孔文仲論曰:頤在經筵僭橫,造請權勢,騰口間亂,以償恩仇,致市井之間,目為五鬼之魁。……劉器之論曰:程頤、歐陽棐、畢仲游、楊國寶、孫樸,交接執政子弟;搢紳之間,號五鬼。……蘇子瞻奏,則曰:「臣素疾程頤之奸,形於言色。」因頤教誘孔文仲,令以私意論事,為文仲所奏,頤遂得罪云云。又子瞻為禮部尚書,取伊川所修學制,貶駁譏詆略盡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稱周濂溪胸次如光風霽月,又云:「西風壯士淚,多為程灝(即程顥)滴。」東坡為濂溪詩云:「夫子豈我輩,造物乃其徒。」蓋蘇氏師友未嘗不起敬於周、程如此,惜乎後因嘻笑而成仇敵也。
出處《林下偶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文潞公嘗與呂(呂大防)、范(范純仁)諸公入侍經筵,聞先生(程頤)講說,退,相與嘆曰:「真侍講也。」一時人士,歸其門者甚盛。而先生亦以天下自任,論議褒貶,無所顧避。由是同朝之士,有以文章名世者(指蘇軾),疾之如仇,與其黨類,巧為謗詆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侍御史呂陶言:明堂降赦,臣寮稱賀訖,而兩省官欲往奠司馬光。是時程頤言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,豈可賀赦才了,卻往吊喪?」坐客有難之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,即不言歌則不哭。今已賀赦了,卻往吊喪,於禮無害。」蘇軾遂以鄙語戲程頤,眾皆大笑,結怨之端,蓋自此始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《語錄》云:國忌行香,伊川令供素饌。子瞻詰之曰:「正叔不好佛,胡為食素?」先生曰:「《禮》,居喪不飲酒,不食肉。忌日,喪之餘也。」子瞻言具肉食,曰;「為劉氏者左袒。」於是范醇夫輩食素,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輩食肉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鮮於綽《傳信錄》云:「舊例行香齋筵,兩制以上,及台諫官,破蔬饌,然以粗糲,遂輪為食會,皆用肉食矣。元祐初,崇正殿說書程正叔,以食肉為非是,議為素食,眾多不從。一日,門人范醇夫當排食,遂具蔬饌。內翰蘇子瞻因以鄙語戲正叔。正叔門人朱公掞輩銜之,遂立敵矣。是後蔬饌亦不行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《語錄》云:時呂申公為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伊川,退進人才,二蘇疑伊川有力,故極詆之。又曰:朝廷欲以游酢為某官。蘇右丞(蘇轍)沮止,毀及伊川。宰相蘇子容曰:「公未可如此,頌觀過其門者,無不肅也。」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元祐中以翰苑發策試館職,有曰:「今朝廷欲師仁祖之忠厚,懼百官有司不舉其職,而或至於偷;欲法神考之勵精,恐監司守令不識其意,而流入於刻。」左正言朱光庭首擿其事,以為不恭。御史中丞傅堯俞、侍御史王岩叟交章劾奏,一時朝議譁然起。宣仁臨朝,為之宣諭曰:「詳覽文意,是指今日百官有司監司守令言之,非是譏諷祖宗。」紛紛逾時始小定。既而亦出守。紹聖崇寧治黨錮,言者屢以借口,迄不少置也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書上清宮碑云:「道家者流,本於黃帝、老子,其道以清凈無為為宗,以虛明應物為用,以慈儉不爭為行,合于《周易》何思何慮、《論語》仁者靜壽之說,如是而已。」謝顯道親見程伊川,誦此數語,以為古今論仁,最有妙理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氏之學,自有佳處,至椎魯不學之人竄跡其中,□□有德者,其實土木偶也,而盜一時之名。東坡譏罵靳侮,略無假借,人或過之。不知東坡之意,實懼其為楊(楊朱)墨(墨翟),將率天下之人,流為矯虔庸墮之習也,辟之恨不力耳,豈過也哉?劉元城器之言,哲宗皇帝嘗因春日經筵講罷,移坐一小軒中賜茶,自起折一枝柳,程頤為說書,遽起諫曰:「方春萬物生榮,不可無故摧折。」哲宗色不平,因擲棄之。溫公聞之不樂,謂門人曰:「使人主不欲親近儒生,正為此等人也。嘆息久之。然則非特東坡不與,雖溫公亦不與也。
出處《寓簡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王公繫年錄》云:元祐七年三月四日,延和奏事,三省進呈:程頤服除,欲與館職判檢院,簾中以其不靖,令只與西監。遂除直秘閣,判西京國子監。初,頤在經筵,歸其門者甚盛。而蘇軾在翰林,亦多附之者,遂有洛黨、蜀黨之論。二黨道不同,互相非毀,頤竟為蜀黨所擠。今又適軾弟轍執政,財進稟便云:「但恐不肯靖。」簾中入其說,故頤不復得召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朱公掞為御史,端笏正立,嚴毅不可犯,班列肅然,蘇子瞻語人曰:「何時打破這敬字!」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試館職策題,論漢文帝、宣帝及仁宗、神宗。公(孫升)率傅堯俞、王岩叟言:以文帝有蔽,則仁宗不為無蔽;以宣帝有失,則神宗不為無失。雖不明言,其意在此。久之,御批軾特放罪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作翰林,林子中方以言者去國,在外以啟賀曰:「父子以文章名世,盡淵(王褒,字子淵)、雲(揚雄,字子雲)、司馬(司馬相如)之才;兄弟以方正決科,邁晁(晁錯)董(董仲舒)公孫(公孫弘)之學。」與其後為中書舍人謫二蘇告詞之語異矣。
出處《四六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作溫公制詞云:「執德不回,常用杜稷為悅。以死勤事,坐致股肱或虧。」或問坡曰:「溫公豈曹操之徒耶?」坡愕然問其所以,答曰:「社稷豈所可悅者。」坡笑改曰:「用安社稷為悅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文正公薨,范蜀公取蘇翰林行狀作志,繫之以銘,翰林當書石,以非《春秋》微婉之義,謂公休(司馬康,字公休)諫議云:「軾不辭書,恐非三家之福。」就易名銘。……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景仁嘗為司馬文正作墓志,其間有曰;「在昔熙寧,陽九數終,謂天不足畏,謂民不足從,謂祖宗不足法,及裒頑鞠凶。」托東坡書之。公曰:「二丈(蘇軾稱范鎮)之文,軾不當辭,但恐一寫之後,三家俱受禍耳。」卒不為書。東坡可謂先見。若當時刊之,紹聖間治黨求疵,其禍可勝道哉?
出處《揮麈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先生以元年四月受經筵之命,先生之被旨入見也,蘇文忠公軾同日自右史除中書舍人。蘇公先以論新法不合,謫居黃州五年。溫公得政,起用之。然先生在經筵,歸其門者甚盛;而蘇公繼遷翰林,亦多輔之者,遂有川黨、洛黨之論。蘇公所從,皆輕俊之士,以先生之學為不便於己,相與排之。而溫公素重先生,未敢動也。溫公薨,申公獨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先生,進退人才,二蘇疑先生有力,故極詆之,而先生之門人亦不平。初,溫公之薨也,上方祀明堂,禮成肆赦,百官稱賀,而兩省官欲往奠溫公,先生止之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。」客有曰:「聞哭則不歌,不聞歌則不哭。」蘇公遂以鄙語戲先生。未幾,學士院召試館職,蘇公與承旨鄧溫伯各撰題,而蘇公所問,有云:「今欲師仁祖之忠厚,而患百官有司不舉其職,或至於偷;法神考之勵精,而恐監司守令不識其意,流入於刻。」太皇太后(宣仁后)點用蘇公者。左司諫朱光庭公掞,即奏學士院考試不識大體,謂仁祖神考不足師法,乞正其罪,以戒人臣之不忠者。詔特放罪。御史中丞傅堯俞欽之、侍御史王岩叟彥霖繼言之,申公乃上言,以策題非是議諷祖宗,召台諫至都堂說諭。於是台諫論蘇公未已。蜀人呂陶為殿中侍御史,為上言:蘇軾以鄙語戲程某,眾大笑,結冤之端,蓋至此始。五月,遂命起居舍人孔文仲為左諫議大夫,陶為左司諫兵部員外郎,賈易為右司諫,彥霖、公掞皆徙官。後六月,又命欽之與吏部侍郎胡宗愈兩易,皆為策題事也。易言,陶不當用。七月,陶罷為京西轉運副使。易,先生門人也。文仲因奏先生罪罷之;易以論事失當,絀知懷州。先生即日歸河南。其月,遂命蘇公兼侍讀,而文仲十一月亦改除中書舍人,蓋申公不直之也。明年三月,文仲卒。《哲宗舊錄》附文仲傳,載申公之言云:「文仲為蘇軾所誘脅,論事皆用軾意。」又申公《家傳》云:「文仲以伉直稱,然蠢不曉事,為浮薄輩所使,以陷善良。晚乃自知為小人所紿,憤鬱嘔血而死。」蓋指此也。其後蘇公上章,有「臣素疾程某之奸,未嘗假以辭色」之語。而右正言劉安世器之,亦論先生辭卑居尊,未被命而先論事為非是,因進排詆先生之說。劉非蘇黨,蓋其知不足以知先生云。
出處《道命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行忠宣辭免批答云:「吾聞之乃烈考云:君子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雖聖人復起,不易斯言。」忠宣遺表亦用之云:「蓋嘗先天下之憂,期不負聖人之學;此先臣所以教子,而微臣所以事君。」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初欲為富韓公神道碑,久之,未有意思。一日盡寢,夢偉丈夫稱是寇萊公來訪己,共語久之。既,即下筆,首敘景德澶淵之功,以及慶歷議和,頃刻而就,以示張文潛。文潛曰:「有一字未甚安,請試言之。蓋碑之末,初曰『公之勛在史官,德在生民,天子虛己聽公;西戎北狄,視公進退以為輕重』;然一趙濟能『搖』之,竊謂能不若敢也。」東坡大以為然,即更定焉。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之道名詠之……,東坡作溫公神道碑,來訪其從兄補之無咎於昭德第,坐未定,自言吾今日了此文,副本人未見也。啜茶罷,東坡琅然舉其文一編,其間有蜀音不分明者,無咎略審其字,時之道從照壁後已聽得矣。東坡去,無咎方欲舉示族人,而之道已高聲誦,無一字遺者。無咎初似不樂,久之曰:「十二郎真吾家千里駒也。」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與吉甫同在館中。吉甫既為介甫腹心進用,而子瞻外補,遂為仇讎矣。元祐初,子由作右司諫,論吉甫之罪,莫非蠹國殘民,至比之呂布。自資政殿大學士貶節度副使,安置建州。而子瞻作中書舍人行謫詞,又劇口詆之,號為元凶。吉甫既至建州,謝表末曰:「龍鱗鳳翼,固絕望於攀援;蟲臂鼠肝,一冥心於造化。」以子瞻兄弟與我所爭者,蟲臂鼠肝而已。子瞻見此表於邸報,笑曰:「福建子難容,終會作文字。」
出處《四六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惠卿之謫也,詞頭始下,劉貢父當草制。東坡呼曰:「貢父平生作劊子,今日才斬人也。」貢父急引疾而出,東坡一揮而就。不日傳都下,紙為之貴。暨紹聖初,牽復知江寧府,惠卿所作到任謝表,句句論辨。惟至發其私書,則云:「自省於己,莫知其端。」當時讀者莫不失笑。又自敘云:「顧惟妄論,何裨當日之朝廷;徒使煩言,有黷在天之君父。」或曰,觀此一聯,其用心憸險如此,使其得志,必殺二蘇無疑矣。蓋當時台諫論列,多子由章疏,而謫辭,東坡當筆故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行呂吉甫責詞曰:「先皇帝求賢如不及,從善若轉圜;始以帝堯之聰,姑試伯鯀;終焉孔子之聖,不信宰予。」又曰「喜則摩足以相歡,怒則反目以相視。」既而語人曰:「三十年作劊子,今日方剮得一個有肉漢。」
出處《步里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改鑄顏淵之語曰:「吾聞覿君子者,問雕人不問雕木。」曰:「人可雕歟?」曰:「呂惠卿雕王安石。」
出處《步里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吉甫問客:「蘇子瞻文詞似何人?」客揣其意,答曰:「似蘇秦、張儀。」呂笑曰:「秦之文高矣,儀固不能望,子瞻亦不能也。」徐自誦其表語云:「面折馬光於講筵,廷辨韓琦之奏疏。」甚有自得之色。客不敢問而退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邵成章云:元祐中,太母(宣仁太皇太后)下詔,東坡視草云:「苟有利於社稷,予何愛於髮膚。」純夫云:「此太母聖語也。子瞻直書之。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承平時,國家與遼歡盟,文禁甚寬。輅客者(迎客者)往來,率以談謔詩文相娛樂。元祐間,東坡實膺是選。遼使素聞其名,思以奇困之。其國舊有一對曰:「三光日月星。」凡以數言者,必犯其上一字,於是遍國中無能屬者。首以請於坡,坡唯唯,謂其介曰:「我能而君不能,亦非所以全大國之體,『四詩風雅頌』,天生對也,盍先以此復之?」介如言,方共嘆愕,坡徐曰:「某亦有一對,曰:『四德元亨利』。」使睢盱,欲起辯,坡曰:「而謂我忘其一耶?謹閟而舌;兩朝兄弟邦,卿為外臣,此固仁祖之廟諱也。」使出不意,大駭服。既又有所談,輒為坡逆敓,使自愧弗及,迄白溝,往返齒禰E舌,不敢復言他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三年,北國賀正使劉霄等入賀,公與狄詠館伴;錫燕回,始行馬,而公馬小蹶,劉即前訊曰:「馬驚無苦否?」公應之曰:「銜勒在御,雖小失無傷也。」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遼使耶律永昌來聘,蘇軾館之,與永昌入覲,見彥博於殿門外,卻立改容曰:「此潞公也!」問其年,曰:「何壯也!」軾曰:「使者見其容,未聞其語,其總理庶務,雖精練少年,有所不如;其貫穿古今,雖專門名家,有所不逮。」永昌拱手曰:「天下異人也!」
出處《宋元通鑒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芸叟奉使大遼,宿州館中,有題子瞻《老人行》於壁者。間范陽書肆,亦刻子瞻詩數十篇,謂《大蘇小集》。子瞻才名重當代.外至夷虜,亦愛服如此。芸叟題其後曰:「誰題佳句到幽都,逢著胡兒問大蘇。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豐四年八月,子由為賀遼生辰國信使,子瞻有詩送之。既至遼,遼人每問大蘇學士安否?子由住涿州寄詩云:「誰將家譜到燕都,底識人人問大蘇?莫把聲名動蠻貊,恐妨他日臥江湖。」(蘇軾原詩為:「誰將家集過幽都,逢見胡人問大蘇。莫將文章動蠻貊,恐妨談笑臥江湖。」)
出處《堅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坡、谷同游鳳池寺,坡公舉對云:「張丞相之佳篇,昔曾三到。」山谷即答云:「柳屯田之妙句,那更重來。」時稱名對。張丞相詩云:「八十老翁無品秩,昔曾三到鳳池來。」坡公蓋取此也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與山谷論書,東坡曰:「魯直近字雖清勁,而筆勢有時太瘦,幾如樹梢掛蛇。」山谷曰:「公之字固不敢輕議,然間覺褊淺,亦甚似石壓蝦蟆。」二公大笑,以為深中其病。
出處《獨醒雜誌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初,山谷與東坡、錢穆父同遊京師寶梵寺。飯罷,山谷作草書數紙,東坡甚稱賞之。穆父從旁觀曰:「魯直之字近於俗。」山谷曰:「何故?」穆父曰:「無他,但未見懷素真跡爾。」山谷心頗疑之。自後不肯為人作草書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黃兩公皆善書,皆不能懸手。逸少非好鵝,效其宛頸爾,正謂懸手轉腕。而蘇公論書,以手抵案,使腕不動為法,此其異也。
出處《後山先生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世傳涪翁愛苦筍,和東坡詩云:「公如端為苦筍歸,明日青衫誠可脫。」坡戲語座客曰:「吾固不愛作官,魯直遂欲以苦筍硬差致仕。」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神宗元豐四年,澶州言河決小吳埽,詔東行河道已填淤,不可復,更不修閉。上曰:「陵谷遷變,雖神禹復出,亦不能強,蓋水之就下者,性也。」哲宗元祐三年,知樞密院安燾等疏議回河東流。平章重事文忠烈,中書侍郎呂正愍從而和之,力主其議。子由在西掖,言於右僕射呂正獻曰:「河決而北,先帝也不能回,而諸公欲回之,是自謂過先帝也。元豐河決,導之北流,不因其舊,修其未備,乃欲取而回之?」正獻曰:「當與公籌之。」然竟莫能奪。其役遂興,議論紛然,至於累歲。東坡嘗侍上讀《祖宗寶訓》,因及時事,曰:「黃河勢方北流,而強之使東。」當軸者恨之。四年八月,子由在翰林,第四疏論必非東決,有曰:「臣兄軾前在經筵,因論黃河等事,為眾人所疾,跡不自安,遂求隱避。」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士大夫好事者,取達官姓名為詩謎,如「長空雪霽見虹蜺,行盡天涯遇帝畿,天子手中執玉簡,秀才不肯著麻衣」,謂韓絳、馮京、王珪、曾布也。又取古人名而傅以今事,如「人人皆戴子瞻帽,君實新來轉一官,門狀送還王介甫,潞公身上不曾寒」,謂仲長統、司馬遷、謝安石、文彥博也。
出處《夷堅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器之與東坡,元祐初同朝。東坡勇於為義,或失之過,則器之必約以典故。東坡至發怒曰:「何處把上〈把去聲,農人乘以事田之具〉曳得一劉正言來,知得許多典故?」或以告器之,則曰:「子瞻固所畏也。若恃其才,欲變化典常,則不可。」又朝中有語云:「閩蜀同風,腹中有蟲。」以二字各從蟲也。東坡在廣坐作色曰:「《書》稱立賢無方,何得乃爾?」器之曰:「某初不聞其語,然立賢無方,須是賢者乃可。若中人以下,多係土地風俗,安得不為土習風移?」東坡默然。至元符末,東坡、器之,各歸自嶺海,相遇於道,始交歡。器之語人云:「浮華毫習盡去,非昔日子瞻也。」東坡則云:「器之鐵石人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議祫祭。子瞻云:「何以明之?《詩》云:『昊天有成命』,郊祀天地也。」劉器之云:「不然。此一篇祀天亦用,祀地亦用。至如潛季冬薦魚春薦鮪,豈一時?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洪文敏邁《容齋四筆》紀南北郊一事曰:三代之禮,冬至祀天於南郊,夏至祭地於北郊。王莽于元始中改為合祭,自是以來,不可復變。元豐中,下詔欲復北郊。至六年,唯以冬至祀天,而地祇不及事。元祐七年,又使博議,而許將、顧臨、范純禮、王欽臣、孔武仲各為一說,逮蘇文忠軾之論出,於是群議盡廢。當時諸人之說有六,軾皆辟之,以謂無一可行之理。其文載於《奏議》,凡三千言。
出處《愧郯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禮家如聚訟,雖兄弟亦不容苟同。其大者無如天地之祭分合一議,自昔諸儒之論,不知其幾。今姑摭二蘇之議言之。東坡則據《周頌•昊天有成命》序云:「郊祀天地也。」以為此合祭天地之明文。潁濱乃據《周禮》為說,謂冬至祀天於圜邱,夏至祀地於方澤。其後朝廷迄從坡說合祭,以至於今焉。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先王議事以制,不為刑辟。東坡有人法兼用之說,公以為敕令不可不具。二公之論不同。坡《外集》有《策題》一首,乃此意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嘗謂某曰:「范淳夫講書,為今經筵講官第一,言簡而當,無一冗字,無一長語,義理明白,而成文粲然,乃得講書三昧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謂范純夫曰:「公之文可以經世,皆不刊之說,如某但涉獵為文耳。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好戲謔,語言或稍過,純夫必戒之。東坡每與人戲,必祝曰:「勿令范十三知。」純夫舊行第十三也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純夫元祐末,與東坡數上疏論事,嘗約各草一疏上之。東坡訪純夫,求所作疏先觀,讀盡遂書名於末,云:「某不復自為疏矣。」純夫再三求觀,竟不肯出,云:「無以易公者。」東坡別作一條和純夫《月研詩》云:「上書掛名豈待我,獨立自可當雷霆。」蓋紀實也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、子由門下客最知名者:黃魯直、張文潛、晁無咎、秦少游,世謂之四學士。至若陳無己,文行雖高,以晚出東坡門,故不若四人之著。故陳無己作《佛指記》云:「余以辭義,名次四君,而貧於一代」,是也。晁無咎詩云:「黃子似淵明,城市亦復真。陳君有道舉,化行閭井淳。張侯公謹流,英思春泉新。高才更難及,淮海一髯秦。」當時以東坡為長公,子由為少公。陳無己答李端叔云:「蘇公之門,有客四人。黃魯直、秦少游、晁無咎,則長公之客也;張文潛,則少公之客也。」又《次韻黃樓詩》云:「一代蘇長公,四海名未已。」又云:「少公作長句,班(班固)揚(揚雄)安可擬。」謂二蘇也。然四客各有所長,魯直長於詩辭,秦、晁長於議論。魯直與秦少章書曰:「庭堅心醉於詩與楚辭,似若有得。至於議論文字,今日乃當付之少游及晁、張、無己,足下可從此四君子一一問之。」其後張文潛贈李德載詩亦云:「長公波濤萬頃海,少公峭拔千尋麓。黃郎蕭蕭日下鶴,陳子峭峭霜中竹;秦文倩麗若桃李,晁論崢嶸走珠玉。」乃知人才各有所長,雖蘇門不能兼全也。
出處《能改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言:「文章之任,亦在名世之士,相與主盟,則其道不墜。方今太平之盛,文士輩出,要使一時之文,有所宗主。昔歐陽文忠常以是任付與某,故不敢不勉。異時文章盟主,責在諸君,亦如文忠之付授某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少游自會稽入都,見東坡,東坡曰:「不意別後卻學柳七作詞。」少游曰:「某雖無學,亦不如是。」東坡曰:「『銷魂當此際』,非柳七語乎?」坡又問別作何詞?少游舉「小樓連苑橫空,下窺繡轂雕鞍驟。」東坡曰:「十三個字,只說得一個人騎馬樓前過。」少游問公近作,乃舉「燕子樓空,佳人何在,空鎖樓中燕」。晁無咎曰:「只三句,便說盡張建封事。」
出處《高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以所作小詞示無咎、文潛曰:「何如少游?」二人皆對云:「少游詩似小詞,先生小詞似詩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呼少游為「山抹微雲君」。
出處《藝苑雌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觀少游,亦善為樂府語,工而入律,知樂者謂之作家歌,元豐間盛行於淮楚。「寒鴉萬點,流水繞孤村」,本隋帝詩也,少游取以為《滿庭芳》辭,而首言「山抹微雲,天粘衰草」,尤為當時所傳。蘇子瞻於四學士中,最善少游,故他文未嘗不極口稱善,豈特樂府?然猶以氣格為病,故常戲云:「山抹微雲秦學士,露花倒影柳屯田。」露花倒影,柳永《破陣子》語也。
出處《避暑錄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長公有詩云:「身行萬里半天下,僧臥一庵初白頭。」黃九云:「初日頭。」問其義,但云若此僧負暄於初日耳。余不然,黃甚不平,曰:「豈有用白對天乎?」余導日問蘇公,公曰:「若是黃九要改作『日頭』,也不奈他何!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少游在東坡坐中,或調其多髯者。少游曰:「君子多乎哉!」東坡笑:「小人樊鬚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少游在蔡州,與營妓類婉字東玉者密,贈之詞,有「玉佩丁東」句。又有贈陶心兒詞云:「天外一鉤橫月帶三星。」東坡誚其恐為他姑廝賴。
出處《高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避暑城西李氏園,題詩於壁云:「荷氣竹風宜永日,冰壺涼簟不能回,題詩未有驚人句,會喚謫仙蘇二(蘇軾)來。」少游言於東坡曰:「以先生為『蘇二』,大似相薄。」少游極怨山谷和《寄寂齋詩》云:「志大略細謹。」言蔡州事少人知者,因此吹毛耳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觀東坡二丈詩,想見風骨巉岩,而接人仁氣粹溫也。觀黃門詩,頎然峻整,獨立不倚,在人眼前。元祐中每同朝班,予嘗目為成都兩石筍也。
出處《山谷題跋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魯直戲東坡曰:「昔王右軍字為換鵝書。韓宗儒性饕餮,每得公一帖,於殿帥姚麟許換羊肉十數斤。可名二丈書為換羊書矣。」東坡大笑。一日,公在翰苑,以聖節制撰紛冗,宗儒日作數簡,以圖報書,使人立庭下督索甚急。公笑語曰:「傳語本官今日斷屠!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魯直以晁載之《閔吾廬賦》問東坡何如?東坡報云:「晁君騷辭,細看甚奇麗,信其家多異材邪?然有少意,欲魯直以漸箴之。凡人為文,宜務使平和,至足之餘,溢為奇怪,蓋出於不得已耳。晁君喜奇似太早,然不可直云爾。非為之諱也,恐傷其邁往之氣。當為朋友講磨之語可耳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廌(李廌)謂少游曰:「此見東坡,言少游文章如美玉無瑕,又琢磨之功,殆未有出其右者。」少游曰:「某少時用意作賦,習慣已成,誠如所諭,點檢不破,不畏磨難。然自以華弱為愧。邢和叔嘗曰:『子之文銖兩不差,非秤上秤來,乃等子(即戥子,權金珠藥物的衡器)上等來也。』」廌曰:人之文章,闊達者失之太k穨禲A謹嚴者失之太弱。少游之文,詞雖華而氣古,事備而意高,如鐘鼎然,其體質規模,質重而簡易;其刻畫篆文,則後之鑄師莫彷彿。宜乎東坡稱之為天下奇作也,非過言矣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有茶詩押腸字韻,和者已數四,而山谷最後有「曲幾團蒲聽煮湯,煎成車聲入羊腸」之句。東坡云:「黃九怎得不竊。」故晁無咎復和云:「車聲出鼎細九盤,如此佳句誰能識。」
出處《詩話總龜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魯直作《漁父詞》云:『新婦磯頭眉黛愁,女兒浦口眼波秋,驚魚錯認月沉鉤。青箬笠前無限事,綠蓑衣底一時休,斜風細雨轉舡頭。』其詞清新婉麗,聞其得意,自言:『以水光三色,替卻玉肌花貌,此乃真得漁父家風也。』然才出新婦磯,又入女兒浦,此漁父無乃太瀾浪也。」
出處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黃二公,當時互相譏誚。東坡嘗云,黃魯直詩文如蝤蛑江珧柱,格韻高絕,盤餐盡廢,然不可多食,多食則發風動氣。山谷亦云,蓋有文章妙一世而詩句不逮古人者,蓋指東坡而言也。
出處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黃魯直在眾會作一酒令云,「虱去乙為GS,添幾卻是風。風暖鳥聲碎,日高花影重。」坐客莫能答。他日,人以告東坡,坡應聲曰,「江去水為工,添即是紅。紅旗開向日,白馬驟迎風。」雖創意為妙,而敏捷過之。
出處《雞肋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先生一日與魯直、文潛諸人會飯,既食骨土繵l兒血羹,客有須薄茶者,因就取所碾龍團遍啜坐人,或曰:「使龍茶能言,當須稱屈。」先生撫掌久之,曰:「是亦可為一題。」因援筆戲作律賦一首,以「婢薦血羹,龍團稱屈」為韻,山谷擊節稱詠不能已。已無藏本,聞關子開能誦。今亡矣,惜哉!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黃魯直謂子瞻曰:「鳥之將死,其鳴也哀。某適到市橋,見生鵝繫足在地鳴叫不已,得非哀祈於我耶?」子瞻曰:「某昨日買十鳩,中有四活,即放之;餘者幸作一杯羹。今日吾家常膳,買魚數斤,以水養之,活者放而救渠命,殪者烹而悅我口。雖腥膻之欲,未能盡斷,且一時從權爾。」魯直曰:「吾兄從權之說善哉。」魯直因作頌曰:「我肉眾生肉,名殊體不殊,元同一種性,只是別形軀。苦惱從他受,肥甘為我須。莫教閻老到,自揣看何如?」子瞻聞斯語,愀然嘆曰:「我猶未免食肉,安知不逃閻老之責乎?」(黃庭堅不可能稱蘇軾「吾兄」,此則當為附會之說)
出處《善誘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黃、秦諸君子在館。暇日觀畫,山谷出李龍眠所作《賢己圖》,博奕、樗蒲之儔咸列焉。博者六七人,方據一局,投迸盆中,五皆玈,而一猶旋轉不已。一人俯盆疾呼,旁觀皆變色起立,纖穠態度,曲盡其妙。相與嘆賞,以為卓絕。適東坡從外來,睨之曰:「李龍眠天下士,顧乃效閩人語耶?」眾咸怪,請其故。東坡曰:「四海語音,言六皆合口。惟閩音則張口。今盆中皆六,一猶未定,法當呼六,而疾呼者乃張口何也?」龍眠聞之,亦笑而服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為李伯時作《洗玉池銘》。伯時自為跋曰:「元祐八年,余時事京師,居紅橋子第,得陳峽州馬台石,愛而致之齋中。一日,東坡過謂余曰:『斲石為沼,當以所藏玉時出而浴之,且刻其形於四旁,予為子銘其唇,而號為洗玉池。』而所謂玉者,凡一十六雙,琥、璩三,鹿盧環,琫、珌、璊、瑑環,水蒼珮,螳螂鉤,佩柄珈、瑱,拱璧是也。伯時既下世,池亦堙晦。徽宗嘗即其家訪之,得於積壤中。其子因避時禁,磨去銘文,以授使者,於是置宣和殿,十六玉,唯鹿盧環從葬龍眠,余悉歸內府。
出處《宋稗類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晃以道言:當東坡盛時,李公麟至為畫家廟象。後東坡南遷,公麟在京師,遇蘇氏兩院子弟於途,以扇障面不一揖,其薄如此。故以道鄙之,盡棄平日所有公麟之畫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東坡知貢舉日,並行詩賦經義,《書》題中出「而難任人,蠻夷率服」,注云:「任,佞也;難者,拒之使不得進也。難任人,則忠信昭,而四夷服。」東坡習大科日,曾作《忠信昭而四夷服論》,而新經(王安石所著《三經新義》)與注意同。當時舉子謂東坡故與金陵(王安石)異說,以為難於任人,則得賢者,故四夷服。及東坡見說,怒曰:「舉子至不識字,輒以難〈去聲〉為難〈平聲〉!」盡黜之,惟作難〈去聲〉字者皆得。益東坡元不曾見新經,而舉子未嘗讀注故也。聞之於柴慎微。
出處《嬾真子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為韓魏公作《醉白堂記》,王荊公讀之云:「此韓、白優劣論爾。」元祐中,東坡知貢舉,以「光武何如高帝」為論題。張文潛作參詳官,以一卷子攜呈東坡云:「此文甚佳,蓋以先生《醉白堂記》為法。」東坡一覽,喜曰:「誠哉是言。」擢置魁等。後拆封,乃劉燾無言也。
出處《揮麈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知貢舉時,得章貢(江西贛縣)孫勰之文於黜籍中,見而異之,擢置第五。榜帖既傳,誹議藉藉,以勰嘗遊公之門也。會廷試,勰復中第五,輿論始服文章之定價。勰即坡公所贈《剛說》孫介夫之子也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省試「舜不窮其民論」。劉棠召美首選,其警句云:「桀紂以淫虐窮,幽以貪殘窮,厲以監謗窮,戰國以侵伐窮,秦皇以督責窮,漢武以奢侈窮,晉以夷狄窮,隋以巡幸窮,明皇以隱戶剩田窮,德宗以間架稅屋窮。」東坡見之,大加嘆賞,以其不類時文,因以「劉窮」呼之。
出處《優古堂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斿字元龍,父安國,字平甫,介甫之弟,與東坡交。嘗自負其《甘露寺》詩:「平地風煙飛白鳥,半山雲水卷蒼藤。」坡應之曰:「精神全在卷字,但恨飛字不稱耳。」平甫請易之,坡遂易以「翻」字,平甫嘆服。元龍篤學好義,有父風。元祐初,東坡上奏,理平甫之冤,乞考斿行實而錄用之。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素知李廌方叔。方叔赴省試,東坡知舉,得一卷子,大喜,手批數十字,且語黃魯直曰:「是必吾李廌也。」及拆號,則章持致平,而廌乃見黜。故東坡、山谷皆有詩在集中。初,廌試罷,歸語人曰:「蘇公知舉,吾之文,必不在三名後。」及被黜,廌有乳母,年七十,大哭曰:「吾兒遇蘇內翰知舉不及第,它日尚奚望?」遂閉門睡,至夕不出,發壁視之,自縊死矣。廌果終身不第以死,亦可哀也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廌,陽翟人,少以文字見蘇子瞻,子瞻喜之。元祐初知舉,廌適就試,意在必得,以冠多士。及考,章援程文,大喜,以為廌無疑,遂以為魁。既拆號,悵然出院,以詩送廌歸,其曰:「平時謾說古戰場,過眼終迷日五色。」蓋道其本意。廌自是學亦不進。家貧,不甚自愛。嘗以書責子瞻不荐己,子瞻後薄之。終不第而卒。
出處《石林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貢父嘗見一士人口吃,戲作謎云:「本是昌徒,又為非類;雖無雄材,卻有艾氣。」東坡曰:「貢父可謂滑稽之雄也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貢父會,語及不獲已之事,貢父曰:「充類至義之盡也。」東坡曰:「貢父乃善讀《孟子》歟!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貢父晚苦風疾,鬢眉皆落,鼻梁且斷。一日,與子瞻數人小酌,各引古人語相戲。子瞻戲貢父云:「大風起兮眉飛颺,安得壯士兮守鼻梁。」座中大噱。貢父恨悵不已。貢父晚年鼻既斷爛,日憂死亡,客戲之曰:「顏淵、子路微服同出,市中逢孔子,惶怖求避,忽見一塔,相與匿於塔後。孔子既過,顏子曰:『此何塔也?』由曰:『所謂避孔子塔也。』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羅壽可再遊汴梁,書所見云:「相國寺有石刻:『蘇子瞻、子由、孫子發、秦少游,同來觀晉卿墨竹。申先生亦來。元祐三年八月五日,老申一百一歲。』」
出處《癸章雜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、黃、張、晁為蘇門四學士。每來,必命取密雲龍供茶,家人以此記之。廖明略晚登東坡之門,公大奇之。一日,又命取密雲龍,家人謂是四學士,窺之,則廖明略也。
出處《古今詞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東坡知頁舉。李方叔就試,將鎖院,坡緘封一簡,令送方叔。值方叔出,其僕受簡置几上。有頃,章子厚二子曰持曰援者來,取簡竊觀,乃《揚雄優於劉向論》一篇。二章驚喜,攜之以去。方叔歸,求簡不得,知為二章所竊,悵惋不敢言。已而果出此題。二章皆模仿坡作,方叔幾於閣筆。及拆號,坡意魁必方叔也,乃章援。第十名文意與魁相似,乃章持。坡失色。二十名間,一卷頗奇。坡謂同列曰:「此必李方叔!」視之,乃葛敏修。時山谷亦預校文,曰:「可賀內翰得人,此乃僕宰太和時一學子相從者也。」而方叔竟下第。坡出院,聞其故,大嘆恨。作詩送其歸,謂「平生謾說古戰場,過眼終迷日五色」者也。其母嘆曰:「蘇學士知貢舉,而汝不成名,復何望哉!」抑鬱而卒。
出處《鶴林玉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方叔坡公客,坡公知貢舉而方叔下第。坡公有詩云:「平生謾說古戰場,過目還迷日五色。」山谷和之云:「今年持橐佐春官,遂失此人難塞責。」蓋是時山谷亦在貢院也。
出處《詩話總龜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知貢舉,李方叔被黜,其家老乳母大哭曰:「遇蘇內翰知舉不及第,尚奚望?!」閉門而逝。後東坡舉白浮歐陽叔弼曰:「君為主司而失李方叔,茲可罰也。」時張文潛舍人在坐,舉白浮東坡曰:「先生昔為知舉而遺之,其罰維均!」舉坐大笑。想老乳母亦吐氣泉下。
出處《密齋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方叔初名豸,從東坡遊。東坡曰:「五經內無公名,獨左氏曰『庶有豸乎』?乃音直氏切,後人以為虫豸之豸,今宜易名曰廌。」方叔用之。秦少游見而嘲之曰:「昔為有腳之狐,今作無頭之箭。豸以況狐,廌以況箭。」方叔倉卒無以答,終身以為恨。
出處《嬾真子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廌少時有好名急進之弊,獻書公車者三,多觸聞罷。然其志不已,復多遊巨公之門。自丙寅年東坡嘗誨之曰:「如子之才,自當不沒,要當循分,不可躁求。王公之門,何必時曳裾也。」爾後常以為戒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於世家得王定國,於宗室得趙德麟,獎許不容口。定國坐坡累謫賓州,瘴煙窟里五年,面如紅玉,尤為坡所嘆服。然其後乃階梁師成而進,德麟亦諂事譚稹,士大夫晚節之難如此。
出處《鶴林玉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定國寄詩於東坡,答書云:「新詩篇篇皆奇,老拙此回真不及,窮人之具,輒欲交割於公。」魏泰見而笑曰:「定國亦難作交代,只是權攝耳。」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叔原以長短句行,蘇子瞻因黃魯直欲見之,則謝曰:「今政事半吾家舊客,亦未暇見也。」
出處《研北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多雅謔,嘗與許沖元、顧子敦、錢穆父同舍。一日,沖元自窗外往來,東坡問何為?沖元曰:「綏來。」東坡曰:「可謂奉大福以來綏。」蓋沖元登科時賦句也。沖元曰:「敲門瓦礫,公尚記憶耶?」子敦肥碩,當暑,袒裼據案而寐。東坡書四大字於其側曰:「顧屠肉案。」穆父,眉目秀雅,而時有九子,東坡曰:「穆父可謂之九子母丈人。」同舍皆大笑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風姿甚美,有九子。都下九子母祠,作一巾紵美丈夫坐於西偏,俗以為九子母之夫。故都下謂穆父為九子母夫。東坡贈詩云:「九子羨君門戶壯」,蓋戲之也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臨子敦內翰,姿狀雄偉。少未顯時,人以「顧屠」嘲之。元祐中,自給事中為河北都運使,蘇子瞻作詩送之云:「我友顧子敦,軀膽兩雄偉。便便十圍腹,不但貯書史。容君數百人,一笑萬事已。十年臥江海,了不見慍喜。磨刀向豬羊,釃酒會鄰里。歸來如一夢,豐頰愈茂美。平生批敕手,濃墨寫黃紙。會當勒燕然,廊廟登劍履。翻然向河朔,坐念東郡水。河來屹不去,如尊乃勇耳。」顧得之不樂。既行,群公祖道郊外,子瞻辭疾不往,和前韻以送,因以解頤焉:「君為江南英,面作河朔偉。人間一好漢,誰似張長史。上書苦留君,言拙輒報已。置之勿復道,出處俱可喜。攀輿共六尺,食肉飛萬里。誰言遠近殊,等是朝廷美。遙知送別處,醉墨爭淋紙。我以病杜門,商頌空振履。後會知何日,一歡如覆水。善保千金軀,前言戲之耳。」
出處《雞肋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顧子敦有「顧屠」之號,以其肥偉也。故東坡送子敦奉使河朔詩云:「我友顧子敦,軀膽多雄偉;便便十圍腹,不但貯書史。」又云:「磨刀向豬羊,釃酒會鄰里。」至於云「平生批敕手」,亦皆用屠家語也。子敦讀之頗不樂。東坡遂和前篇,末句云:「善保千金軀,前言戲之耳。」錢穆父眉宇秀整,東坡云:「穆四莫亂呼它名字。」是時穆父已有九子,東坡遂以「九子母丈夫」呼之。有詩云:「九子羡君門戶壯,八州憐我往來頻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子敦肥偉,號「顧屠」,故東坡送行詩有「磨刀向豬羊」之句以戲之。又尹京時,與從官同集慈孝寺。子敦憑几假寐,東坡大書案上曰:「顧屠肉案」,同會皆大笑。又以三十金擲於案上,子敦驚覺,東坡曰:「且快片批四兩來。」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臨子敦為翰苑,每言趙廣漢尹京有治聲,使我為之,不難出其上。子瞻戲曰:「君作尹須改姓。」顧曰:「何姓?」曰:「姓茅,喚作茅廣漢。」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尹京,為近時第一。余嘗見其剖決甚閑暇,雜以笑語諢語,而每一顧問,胥吏皆股栗不能對。一日,因決一大滯獄,內外稱之。會朝,蘇長公譽之曰:「所謂『霹靂手』也。」錢曰:「安能『霹靂手』,僅免『葫蘆蹄』也。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四朝正史《錢穆父傳》,載其復知開封,臨事益精明,東坡乘其據案時遺之詩,穆父操筆立賦以報。坡曰:「電掃庭訟,響答詩筒,近所未見也!」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賦賢良對策日,東坡曉往迓其歸,置酒相勞,各舉令為文。穆父得傀儡除鎮南軍節度使制,首句云:「具官勤勞王家,出入幕府。」東坡見此兩句,大加嘆賞,蓋心以傀儡起於王家也。
出處《能改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嘉祐四友:王荊公、呂申公、司馬溫公、韓少師。元祐四友:蘇子瞻、錢穆公、王仲至、蔣穎叔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錢穆父曰:「尋常往來,須稱家有無;草草相聚,不必過為具。」一日,穆父折簡召坡食「皛飯」。及至,乃設飯一盂、蘿蔔一碟、白湯一盞而已,蓋以三白為「皛」也。後數日,坡復召穆父食「毳飯」,穆父意坡必有毛物相報。比至日晏,並不設食。穆父餒甚。坡曰:「蘿蔔湯飯俱毛(蜀音「沒」為「毛」)也。」穆父嘆曰:「子瞻可謂善戲謔者也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嘗言,頃在館中,有同僚曹姓者,本醫家子,夤緣入館閣,不識字,且多犯人。錢一日因誦子瞻詩,曹矍然曰:「每見諸公喜此人,不知何謂?」或言其文章之士也。曹曰:「吾近得渠作,皆重疊用韻,全不成語言!」錢恐人作偽,命取以觀之,乃子瞻醉中寫少陵《八仙歌》。錢曰:「此少陵詩,子瞻寫耳。」曹曰:「便老陵也好吃棒!」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豐中詩獄興,凡館舍諸人與子瞻和詩罔不及。其後,劉貢父於僧寺閑話子瞻,乃造語:「有一舉子與同里子弟相得甚歡,一日,同里不出,詢其家,云:『近出外縣。』久之復歸,詰其端,乃曰:『某不幸典著賊贓,暫出回避。』一日,舉子不出,同里者詢其家,乃曰:『昨日為府中追去。』未幾復出,詰其由,曰:『某不幸和著賊詩。』」子瞻亦不能喜慍。
出處《畫墁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貢父觴客,子瞻有事欲先起,劉調之曰:「幸早堨B從容。」(幸早里各諧杏、棗、李;從容,即肉蓯蓉,一種補藥。)子瞻曰:「奈言事須當歸。」(奈,蘋果之異稱;這事各諧蔗、柿;當歸,藥名。)各以三果一藥為對。
出處《朝野遺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與劉貢父言:「軾與舍弟習制科寺,日享三白,食之甚美,不復信世間有八珍也。」貢父問「三白」何物?答曰:「一撮鹽,一碟生蘿蔔,一碗飯,乃三白也。」貢父大笑。久之,以簡招坡過其家吃「皛飯」,坡不省憶嘗對貢父「三白」之說也,謂人云:「貢父讀書多,必有出處。」比至赴,見案上所設,唯鹽、蘿蔔、飯而已,乃始悟貢父以「三白」相戲笑,投匕箸食之幾盡。將上馬,云:「明日可見過,當具毳飯奉待。」貢父雖恐其為戲,但不知「毳飯」所設何物。如期而往,談論過食時,貢父譏甚索食,東坡云:「少待。」如此者再三,東坡答如初。貢父曰:「饑不可忍矣!」東坡徐曰:「鹽也毛,蘿蔔也毛,飯也毛,非『毳』而何?」貢父捧腹曰:「固知君必報東門之役,然慮不及此也!」東坡乃命進食,抵暮而去。世俗呼無為「模」,又語訛「模」為「毛」,嘗且音,故東坡以此報之。宜乎貢父思慮不到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世以癩疾鼻陷為死證,劉貢父晚有此疾,又嘗坐和蘇子瞻詩罰金,元祐中,同為從官,貢父曰:「前於曹州,有盜夜入人家室,無物,但有書數卷爾。盜忌空還,取一卷而去,乃舉子所著五七言也;就庫家質之。主人喜事,好其詩,不舍手。明日盜敗,吏取其書。主人賂吏而私錄之。吏督之急,且問其故,曰:『吾愛其語,將和之也。』吏曰:賊詩不中和也。」」子瞻亦曰:「少壯讀書,頗知故事。孔子嘗出,顏、仲二子行而過市,而卒遇其師。子路趫捷,躍而升木。顏淵懦緩,顧無所之;就市中刑人所經幢避之,所謂石幢子者。既去,市人以賢者所至,不可復以故名,遂共謂『避孔塔』。」坐者絕倒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善嘲噓,以呂微仲豐頭,每戲曰:「公真有大臣體,「坤」六二所謂直方大也。」後拜相,東坡當制,有云:「果藝以達,有孔門三子之風(指孔子的三個弟子:子貢、子路、冉求);直方而大,得坤爻六二之動。」又嘗謁微仲,值其晝寢,久之方見;便坐昌陽盆畜一綠龜,坡指曰:「此易得耳。唐莊宗時有進六目龜者,敬新磨獻口號云:『不要鬧,不要鬧,聽取龜兒口號;六只眼兒睡一覺,抵別人三覺。』」微仲不悅。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昔之黠者,滑稽以玩世,曰:「彭祖八百歲而死,其婦哭之慟。其鄉里共解之曰:『人生八十不可得,而翁八百矣,尚何尤?』婦謝曰:『汝輩自不諭耳。八百死矣,九百猶在也。』」世以痴為「九百」,謂其精神不足也。又曰:「令新視事,而不習吏道,召胥魁問之,魁具道笞十至五十,及折杖數。令遽止之曰:『我解矣。笞六十為杖十四耶?』魁笑曰:『五十尚可,六十猶痴耶。』」蘇長公取為偶對曰:「九百不死,六十猶痴。」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陳無己云:「世人以痴為『九百』,謂其精神不足也。……」東坡作文字中,有一條,以彭祖八百歲,其父哭之以「九百者尚在」。李方叔問東坡曰:「俗語以憨痴駘駿為九百,豈可筆之文字間乎?」坡曰:「子未知所據耳。張平子《西京賦》云:『乃有秘書小說九百』,蓋稗官小說凡九百四十三篇,皆巫醫慶祝及里巷之所傳言,集為是書 。西漢虞初,洛陽人,以其書事漢武帝,出入騎從,衣黃衣,號黃衣使者。其說亦號九百。吾言豈無據也。」方叔後讀《文選》,見其事具《文選》注,始嘆曰:「坡翁於世間書,何往不精通耶!」近見《雜說》載此,乃知前輩考證,無所不至。
出處《愛日齋叢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華、玉汝相繼命相,未幾,持國(韓維)拜門下侍郎,甚有爰立之望,其家建堂榜曰「三相」;俄持國罷,遂請老。東坡聞之,曰:「既不成三相堂,可且名為二相公廟。」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曰:「世間之物,未有無對者,皆自然生成之象,雖文字之語,但學者不思耳。如因當時為之語曰:『劉蕢下第,我輩登科。』則其前有:『雍齒且侯,吾屬何患?』太宗曰:『我見魏徵常媚嫵。』,則德宗乃曰:『人言盧杞是奸邪。』」
出處《冷齋夜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孫巨源同會於王晉卿花園中。晉卿言:「都教喂飼了官員輩馬著。」巨源云:「都尉指揮都喂馬,好一對。」適長公主送茶來,東坡即云:「大家齊吃大家(同大姑,家讀作姑,是對女子的尊稱)茶。」蓋長公主呼「大家」也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王晉卿嘗暴得耳疾,意不能堪,求方於僕,僕答之曰:『君是將種,斷頭穴胸,當無所惜。兩耳堪作底用,割舍不得?限三日疾去。不去,割取我耳。』晉卿洒然而悟,三日病良已,以詩示僕云:『老婆心急頻相勸,令嚴只得三日限。我耳已聰君不割,且喜兩家皆平善。』今定國所藏《挑耳圖》,得之晉卿。聊識此耳」。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孫賁公素居京師,大病,予數往存撫之。又數日,見東坡,云:「聞曾見孫公素,病如何?」予曰:「大病方安。」坡云:「這漢病中瘦則瘦,儼然風雅。」後見公素道此語,公素應曰:「那娘意下恨則恨,無奈思量。」坡大奇之。公素畏內,眾所共知,嘗求東坡書扇,坡題云:「披扇當年笑溫嶠,握刀晚歲戰劉郎(劉備)。不須戚戚如馮衍,但與時時說李陽。」公素昔為程宣徽門賓,後娶程公之女,性極妒悍,故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公嘗會孫賁公素。孫畏內殊甚。有官姑善商謎,蘇即云:「蒯通勸韓信反,韓信不肯反。」其人思久之,曰:「未知中否?然不敢道。」孫迫之使言,乃曰:「此怕負漢也。」蘇大喜,厚賞之。
出處《雞助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與姜至之潛同坐。姜舉今日坐間各要一物是藥名,因指子瞻曰:「君藥名也。」問其故,曰:「子蘇子。」子瞻應聲曰:「君亦藥名也。若非半夏,定是厚樸。」姜詰其故,曰:「非半夏厚樸,何以日姜制之?」
出處《孔氏談苑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有言:「世間事忍笑為易,惟讀王祈大夫詩,不笑為難。」祈嘗語東坡曰:「有竹詩兩句最得意。」誦曰:「葉垂千口劍,干聳萬條槍。」坡曰:「好則極好,則是十條竹竿,一個葉兒也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禹錫與東坡有姻連,嘗作賀雨詩云:「打葉雨拳隨手重,吹涼風口逐人來。」自以為得意。東坡曰:「十六郎作詩,怎得如此不入規矩?」禹錫云:「是醉時所作。」異日又持一大軸呈坡,坡讀之曰:「爾又醉耶?!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宋保國出觀荊公《華嚴解》,東坡曰:「《華嚴》八十有一卷,今獨重一何也?」保國曰:「公言此佛語至深妙,他者菩薩語耳。」東坡曰:「予於藏經取佛語數句雜菩薩語間,取菩薩語數句雜佛語間,子能識其是非乎?」曰:「不能。」東坡曰:「予昔在岐下,聞河陽豬肉甚美,使人往市之。使者醉,豬夜逸去,貿他豬以償。客皆以為非他產所及。既而事敗,客皆慚。今介甫之豬未敗耳。」
出處《賢奕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端彥美叔,一日會賈易及東坡。賈時為台諫,蓋嘗劾東坡於朝。晁忘其事,遂同會。酒酣,東坡曰:「某昨日造朝,有一人乘醉臥東衢,略不相避,某頗怒之,因命左右曰:『擒而簹B之!』酒者曰:『爾又不是台諫,只有胡簹B亂簹B。』」賈應聲曰:「誰教爾辨。」坡公終席不樂。美叔自悔拙於會客。
出處《過庭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宴客,俳優者作伎萬方,坡終不笑。一優突出,用棒痛打作伎者,曰:「內翰不笑,汝猶稱良優乎?」對曰:「非不笑也。不笑,所以深笑之也!」坡遂大笑。蓋優人用東坡《王者不治夷狄論》云:「非不治也,不治,乃所以深治之也。」見子由五世孫奉新縣慰懋說。
出處《城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蜀公鎮,每對客,尊嚴靜重,言有條理,客亦不敢慢易。惟蘇子瞻則掀髯鼓掌,旁若無人,然蜀公甚敬之。一日,有客問公何為不重黃庭堅,公曰:「魯直一代偉人,鎮之畏友人,安敢不加重。」又問庭堅學佛有得否,公曰,「這個則如何知得,但佛亦如何憑地學得!」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有《物類相感志》,「草部」有「煮碙」、「煮雌」等草,蓺客多用之,然不得其煮煉之法耳。
出處《席上腐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謝滕達道書云:「前日得觀所藏諸書,使後學稍窺家傳之秘,幸甚。恕先所訓,尤為近古。某方治此書,得之頗有開益。拜賜之重,若獲珠貝。老朽不揆,輒立訓傳,尚未畢功。異日當為公出之。古學崩壞,言之傷心也。」李方叔云:「東坡每出,必取聲韻音訓文字,復置行篋中。」予謂學者不可不知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韓康公絳子華謝事後,自潁入京看上元。十六日私第會從官九人,皆門生故吏,盡一時名流,如傅欽之、胡完夫、錢穆父、東坡、劉貢甫、顧子敦皆在座。穆父知府至晚,子華不悅,坡云:「今日本殿燒香人多留住。」坐客大笑。方坐,出家妓十餘人,子華新寵魯生,舞罷為遊蜂所螫,子華意甚不懌;久之呼出,持白團扇從東坡乞詩。坡書云:「窗搖細浪魯吹日,舞罷花枝蜂繞衣。不覺南風吹酒醒,空教明月照人歸。」上句紀姓,下句書蜂事,康公大喜。坡云:「惟恐他姬廝賴,故云耳。」客皆大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一日在學士院閑坐,忽命左右取紙筆,寫「平疇交遠風,良苗亦懷新」兩句,大書、小楷、行、草,凡寫七八紙,擲筆太息曰:「好!好!」散其紙於左右給事者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於故人,但寫陶淵明、杜子美、李太白、韓退之、柳子厚之詩。為南華(南華辯禪師)寫柳子厚《六祖大鑒禪師碑》,南華又欲寫劉夢得碑,則辭之。呂微仲丞相作《法雲秀和尚碑》;丞相意欲得東坡書石,不敢自言,委甥王讜言之。東坡先索其稿諦觀之,則曰:「軾當書。」蓋微仲之文自佳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吾酒後,乘興作數千字,覺酒氣拂拂從十指出也。」大是妙語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:「某平生無快意事,惟作文章,意之所到,則筆力曲折,無不盡意,自謂世間樂事無逾此矣。」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由在政府,子瞻為翰苑。有一故人,與子由兄弟有舊者,來干子由求差遣,久而未遂。一日,來見子瞻,且云:「某有望內翰以一言為助。」公徐曰:「舊聞有人貧甚,無以為生,乃謀伐冢,遂破一墓,見一人裸而坐,曰:『爾不聞漢世楊王孫乎?裸葬以矯世,無物以濟汝也。』復鑿一冢,用力彌艱,既久,見一王者,曰:『我漢文帝也。遺制壙中無納金玉,器皆陶瓦,何以濟汝?』復有二冢相連,乃穿其在左者,久之方透,見一人,曰:『我伯夷也。瘠羸,面有饑色,餓於首陽之下,無以應汝之求。』其人嘆曰:『勸汝別謀於他所。汝視我形骸如此,舍弟叔齊,豈能為人也。』」故人大笑而去。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予飲少輒醉臥,則鼻鼾如雷,傍舍為厭,而己不知也。一日因醉臥,有魚頭鬼身者,自海中來告云:『廣利王來請端明。』予被褐草屨黃冠而去,亦不知身步在水中。但聞風雷聲暴如觸石,意亦知在深水處。有頃,豁然明白,真所謂水精宮殿相照耀也。其下則有驪目夜光,文犀尺壁,南金火齊,眩目不可仰視,而琥珀珊瑚,又不知多少也。廣利少間佩冠劍而出,從以二青衣。予謝以海上逐客,重煩邀命。廣利且歡且笑。頃,南溟夫人亦造焉,東華真人亦造焉,自知不在人世。少間,出素鮫綃丈餘,命予題詩,予乃賦之曰:『天地雖虛廓,惟海為最大。聖王時祀事,位尊河伯拜。祝融為異號,恍惚聚百怪。三氣變流光,萬里風雨快。靈旗搖紅纛,赤虯嘖滂湃。家近玉皇樓,彤光照無界。若得明月珠,可償逐客債。』寫竟,進廣利,諸仙遞看,咸稱妙。獨廣利旁一冠篸水族,謂之鱉相公,進言:『蘇軾不避忌諱,祝融字犯王諱。』王大怒。予退而嘆曰:『到處被相公廝環。』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玉堂,有幕士善謳,因問:「我詞比柳詞何如?」對曰:「柳郎中詞,只好十七八女孩兒,執紅牙拍板,唱楊柳岸曉風殘月。學士詞,須關西大漢,執鐵板,唱大江東去。」公為之絕倒。
出處《吹劍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二年,東坡先生入翰林,暇日會張(張耒)、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、晁(晁補之)、陳(陳師道)、李(李廌)六君子於私第,忽有旨令撰賜奉安神宗御容禮儀使呂大防口宣茶藥詔。東坡就牘書云:「於赫神考,如日在天。」顧群公曰:「能代下一轉語否?」各辭之。坡隨筆後書云:「雖光明無所不臨,而躔次必有所舍。」群公大以聳服。導引鼓吹詞,蓋亦是時作,真跡今藏明清處。
出處《揮麈餘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作病鶴詩,嘗寫「三尺長脛瘦軀」,闕其一字,使任德翁輩下之,凡數字。東坡徐出其稿,蓋「閣」字也。此字既出,儼然如見病鶴矣。
出處《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自昔詞人琢磨之苦,至有一字窮歲月十年成一賦者。白樂天詩詞疑皆沖口而成,及見今人所藏遺稿,塗竄甚多。歐陽文忠公作文既畢,貼之椈嚏A坐臥觀之,改正盡善,方出以示人。薳(何薳)嘗於文忠公諸孫望之處,得東坡先生數詩稿,其和歐陽叔弼詩云:「淵明為小邑」繼園去「為」字,改作「求」字;又連塗「小邑」二字,作「縣令」,字凡三改,乃成今句。至「胡椒銖兩多,安用八百斛」初云「胡椒亦安用,乃貯八百斛」。若如初語,未免後人疵議。又知雖大手筆,不以一時筆快為定而憚於屢改也。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「客來茶罷渾無有,盧桔楊梅尚帶酸」張嘉甫問曰:「盧桔何種果類?」答曰:「枇把是也。」又問:「何以驗之?」答曰:「事見相如賦。」嘉甫曰:「盧橘夏熟,黃甘橙榛,枇杷橪柿,亭柰厚樸。則盧橘果類,賦不應四句重用。應劭注曰:『《伊尹書》曰:箕山之東,青島之所,有盧橘常夏熟。』不據依何也?」東坡曰:「意不欲耳。」
出處《冷齋夜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北扉,自以獨步當世,與一時侍從更唱迭和,莫不稱首。曾子開賦《扈蹕詩》,押 辛字韻,韻窘束而往返絡繹不已,坡厭之,復和云:「讀罷君詩何所以,搗殘姜桂有餘辛。」顧問答曰:「解此否?謂唱首有辣氣故耳。」
出處《西清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文潛謂子瞻:「公詩有『獨看紅葉傾白墮』。不知『白墮』何物?」子瞻曰:「劉白墮善釀酒,見《洛陽伽藍記》。」文潛曰:「既是一人,莫難為傾否?」子瞻曰:「魏武《短歌行》云。『何以解憂,惟有杜康。』亦是釀酒人名也。」文潛曰:「畢竟用得不當。」子瞻笑曰:「公且先過共曹家那漢理會,卻來此間廝磨。」蓋文潛時有僕曹某者,作過失去酒器,送天府推治,其人未招承,方文移取會也。滿座大囅。
出處《拊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嵎升之,少從東坡學,甚俊敏。東坡既除西掖,乃以古槐簡贈嵎,曰;「此笏曾奉制策入三等,曾召對議事不合而逐,曾對御史詔獄,曾不試除三字,毋輕呈笏。」
出處《耆舊續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慶曆中,歐陽文忠公謫守滁州,有琅琊幽谷,山川奇麗,鳴泉飛瀑,聲若環佩,公臨聽忘歸。僧智仙作亭其上,公刻石為記,以遣州人。既去十年,太常博士沈遵,好奇之士,聞而往遊,其山水秀絕,以琴寫其聲,為《醉翁吟》,蓋宮聲三疊。後會公河朔,遵援琴作之,公歌以遺遵,並為《醉翁引》以敘其事。然調不主聲,為知琴者所惜。後三十餘年公薨,遵亦歿。其後廬山道人崔閑遵客也,妙於琴理,常恨此曲無詞,乃譜其聲,請於東坡居士子瞻,以補其闕,然後聲詞皆備,遂為琴中絕妙。好事者爭傳。其詞曰:「琅然清圓,誰彈響?空山無言。惟有醉翁知其天。月明風露娟娟,人未眠,荷簣過山前。曰有心也哉此弦。〈第二疊泛聲同此〉。醉翁嘯詠,聲和流泉。醉翁去後,空有朝吟夜怨。山有時而同巔,水有時而回淵,思翁無歲年。翁今為飛仙,此意在人間,試聽徽外兩三弦。」方其補詞,閑為弦其聲,居士倚為詞,頃刻而就,無所點竄。遵之子為比丘,號本覺真禪師。居士書以與之,云:「二水同器,有不相入;二琴同手,有不相應。沈君信手彈琴而與泉合,居士縱筆作詞而與琴會,此必有真同者矣。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羲仲字壯輿,道原之子也。道原以史學自名,羲仲世其家學,嘗摘歐陽公《五代史》之訛誤為糾繆,以示東坡。東坡曰:「往歲歐陽公著此書初成,王荊公謂余曰:『歐陽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國志,非也,子盍為之乎?』余固辭不敢當。夫為史者,網羅數十百年之事,以成一書,其間豈能無小得失邪?余所以不敢當荊公之托者,正畏如公之徒掇拾其後耳。」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劉壯輿曰:「《三國志》注中好事甚多,道原欲修之而不果,君不可辭也。」壯輿曰:「端明曷不為之?」東坡曰:「某強工於語言,也不是當行家。」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以道為予言:「嘗親問東坡曰:『先生《易傳》,當傳萬世。』曰:『尚恨某不知數學耳。』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蜀公不信佛說,大蘇公嘗與公論佛法,其所以不信之說。范公云:「鎮平生事,非目所見者,未嘗信。」蘇公曰:「公亦安能然哉?設公有疾,令醫切脈;醫曰寒,則服熱藥;曰熱,則餌寒藥。公何嘗見脈,而信之如此,何獨至於佛而必待見耶?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介甫對裕陵,論歐公文章晚年殊不如少年時,且曰:「惟識道理,乃能老而不衰。」人多駭此語。予與韓秉則正言論此,秉則曰:「道理之妙,當求於聖人之言,聖人之言在六經,不可掩也。歐文識與不識,姑置之勿問,不知介甫所謂道理果安在?抑六經之外,別有道理乎?東坡祭原父文云:『大言滔天,詭論滅世。』蓋指介甫也。介甫當時在流輩中,以經術自尊大,唯原父兄弟敢抑其鋒,故東坡特於祭文表之,以示後人,然亦未知其於君臣間,如此無顧忌也。」時坐客甚眾,莫不以秉則之言為然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易》曰: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。」坡公以為陰陽未交。公以坡公所說為未允。公曰:「陰陽未交,元氣也,非道也;政如云:二龍一蛇之謂道也,謂之龍亦可,謂之蛇亦可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坡撰富公碑,以擬寇公,公稍不甚然之。作《德威堂銘》、《居士集敘》,公極賞慨其文,咨嗟不已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公及蘇子容、劉貢父同在省中。二人各云:「某輩少年所讀書,老而遺忘。」公亦云然。貢父云:「觀君為文,強記甚敏。」公辭焉。二人皆曰:「某等自少記憶書籍,不免抄節,而後稍不忘。觀君家昆仲,未嘗抄節,而下筆引據精切,乃真記得者也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硯之美者必費筆,不費筆則退墨。二德難兼,非獨硯也:大字難結密,小字常局促;真書患不敕,草書患無法。茶苦患不善,酒美患不竦。萬事無不然,可以付之一笑也。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居士極不惜書,然不可乞;有乞書者,正色詰責之,或終不與一字。元祐中,鎖試禮部,每來見過,案上紙不擇精粗,書遍乃已。性喜酒,然不能四五龠已爛醉。不辭謝而就臥,鼻鼾如雷。少焉蘇醒,落筆如風雨,雖謔弄皆有義味,真神仙中人。此豈與今世翰墨之士爭衡哉!
出處《豫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試院時,興到以朱筆畫竹,隨造自成妙理。或謂竹色非朱,則竹色亦非墨可代。後世士人,遂以為法。
出處《山靜居畫論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軾子瞻家收吳道子畫佛及侍者志公十餘人,破碎甚,而當面一手,精彩動人,點不加墨,口淺深暈成,故最如活。
出處《米芾畫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、山谷道人、秦太虛七丈,每為人乞書,酒酣筆倦,坡則多作枯木拳石,以塞人意,山谷則書禪句,秦七丈則書鬼詩。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每屬詞,研墨幾如糊,方染筆。又握筆近下,而行之遲,然未嘗停輟,渙渙如流水,逡巡盈紙。或思未盡,有續至十餘紙不已。議者或以其喜濃墨,行筆遲,為同異,蓋不知諦思乃在其間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近時以筆墨為事者,無如唐彥猷,其雅致自將,故所錄皆絕俗。其子峒(應作其子坰。唐坰字林夫)行筆無家法,而近類蔡君謨,然亦自可喜。家世相因,所有多佳墨,未嘗妄與人,蓋非東坡不可得。孫莘老作字至不工,每得佳墨,必悵然,思見東坡。方時初入講筵,例有所賜,乃以為寄爾。子東坡捉筆近下,等善運筆,而尤喜墨。遇作字,必濃研,幾如糊,然後濡染。蓄墨最富,多精品。自海外歸,至廣州失船,舉為水所壞,良可惜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章子厚,人言初生時,父母欲不舉,已納水盆中,為人救止。其後,朝士頗聞其事。蘇子瞻嘗與子厚詩,有「方丈仙人出渺茫,高情猶愛水雲鄉」之語。子厚謂其譏己也,頗不樂。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待過客,非其人,則盛列妓女,奏絲竹之聲聒兩耳,至有終席不交一談者。其人往返,更謂待己之厚也。值有佳客至,則屏去妓樂,杯酒之間,惟終日談笑耳。
出處《北窗炙輠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客論食次,取紙一幅以示客云:「爛蒸同州羊羔,灌以杏酪香梗,荐以蒸子鵝,吳興庖人斫松江鱠;既飽,以廬山玉簾泉,烹曾坑鬥品茶。少焉解衣仰臥,使人誦東坡先生《赤壁前後賦》,亦足以一笑也。」東坡在儋耳,獨有二賦而已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嘗自言,平生有三不如人,謂著棋、吃酒、唱曲也。然三者亦何用如人?子瞻之詞,雖工而多不入腔,正以不能唱曲耳。
出處《墨客揮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中州松子雖秕小不可食,然可種,惟不可近手,以杖擊蓬,使子墮地,用探錐刺地,深五寸許,以帚掃入之,無不生者。東坡居士種松法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亦喜言神仙。元祐初,有東人喬仝,自言與晉賀水部遊,且言賀嘗見公密州道上,意若欲相聞。子瞻大喜。仝時客京師,貧甚。子瞻素囊中得二十縑,即以贈之,作五詩,使仝寄賀,子由亦同作。仝去,訖不復見,或傳妄人也。晚因王鞏又得姚丹元者,尤奇之,直以為李太白所化,贈詩數十篇。姚本京師富人王氏子,不肖,為父所逐,事建隆觀一道士,天資慧,因取道藏遍讀,或能成誦,又多得其方術丹藥。大抵好大言,作詩間有放蕩奇譎語,故能成其說。浮沉淮南,屢易姓名,子瞻初不能辨也。後復其姓名王繹。崇寧間,余在京師,則已用技術進為醫官矣。出入蔡魯公門下,醫多奇中。余猶及見其與魯公言從子瞻事,且云,海上神仙宮闕,吾皆能以說致之,可使空中立見。蔡公亦微信之。坐事編置楚州。梁師成從求子瞻書帖,且薦其有術。宣和末,復為道士,名元城。力詆林靈素,為所毒,嘔血死。
出處《避暑錄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言,王實、王寧訪見;寔,韓持國之婿也,因問持國安否,寔,寧皆曰:「自致政,尤好飲,嘗自謂人曰:『吾已癃老,且將聲樂酒色以娛年,不爾,無以度日。』」東坡曰:「惟其殘年,正不當爾。君兄弟至親且舊,願為某傳一語於持國可乎?」寔、寧曰:「諾。」東坡曰:「頃有一老人,未嘗參禪,而雅合禪理,生死之際,極為了然。一日,置酒大會親友,酒闌,語眾曰:『老人即今且去。』因攝衣正坐,將奄奄焉。諸子乃惶遽呼號曰:『大人今日乃與世決乎?願留一言為教!』老人曰:『本欲無言,今為汝懇,只且第一五更起。』諸子未喻,曰:『何也?』老人曰:『惟五更可以干當自家事,日出之後,欲自干當,則不可矣。』諸子曰:『家中幸豐,何用早起?舉家諸事,皆是自家事也,豈有分別?』老人曰:『不然,所謂自家事者,是死時將得去者。吾生平治生,今日就化,可將何者去?』諸子頗悟。今持國果自以為殘年,請二君言於持國,但言某請持國干當自家事,與其勞心聲酒,不若為可以死時將得去者計也。」坡又曰:「范景仁平生不好佛,晚年清謹,減節嗜欲,一物不芥蒂於心,真卻是學佛作家;然至死常不肯取佛法。某謂景仁雖不學佛,而達佛理,即毀佛罵祖,亦不害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謂廌(李廌)與李祉言曰:某平生於寢寐時,自得三昧。吾初睡時,且於床上安置四體,無一不穩處;有一未穩,須再安排令穩。既穩,或有些小倦痛處,略按摩訖,便瞑目聽息。既勻直,宜用嚴整其天君。四體雖復有苛癢,亦不可少有蠕動,務在定心勝之。如此食頃,則四肢百骸,無不和通。睡思既至,雖寢不昏。吾每日須於五更初起,櫛髮數百,水廾頁面盡,服裳衣畢,須於一淨榻上再用此法假寐,數刻之味,其美無涯。通夕之味,殆非可比。平明,吏徒既集,一呼即興,冠帶上馬,率以為常。二君試用吾法,自當識其趣,慎無以語人也。天下之理,能戒然後能慧,蓋慧性圓通,必從戒謹中入,未有天君不嚴,而能圓通覺悟者也。二君試識之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公(蘇轍)少年與坡公治《春秋》,公嘗作論,明聖人喜怒好惡,譏《公》《谷》以日月土地為訓,其說固自得之。元祐間,後進如張大亨嘉父亦攻此學,大亨以問坡,坡答書云:「《春秋》,儒者本務。然此書有妙用,學者罕能領會,多求之繩約中,乃近法家者流,苟細繳繞,竟亦何用?惟丘明識其用,終不肯盡談,微見端兆,欲使學者自求之,故僕以為難,未敢輕論也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求龍井辯才師塔碑于黃門,書云:「兄自覺談佛不如弟。」今此文見《欒城後集》。又天竺海月塔碑,以坡與之遊,故銘云:「我不識師面,知其心中事。」儒者談佛,為坡公所取。其火,失其書翰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仲虎言:有以澄心紙求東坡書者,令仲虎取京師印本《東坡集》,誦其中詩即書之。至「邊城歲莫多風雪,強壓香醪與君別」,東坡閣筆,怒目仲虎云:「汝便道香醪!」仲虎驚懼。久之,方覺印本誤以「春醪」為「香醪」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曾以蔗滓畫石。
出處王沂《竹亭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不善飲弈,一小杯,則徑醉,睡或鼾,亦未嘗放筆。既覺,讀其所屬詞,有應東而西者,必曰「錯也」!但更易數字,因其西而終之,初不辨其當如是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歐陽文忠公始自河北都轉運謫守滁州,於琅邪山間作亭名曰醉翁,自為之記。其後王詔守滁,請東坡大書此記而刻之,流布世間,殆家有之,亭名遂聞於天下。……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蔡卞日臨蘭亭一過,東坡聞之曰:「從是證入,豈能超勝?」蓋隨人腳跟轉,終無自展步分也。
出處《紫桃軒雜綴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有卻鼠刀,云得之於野老。嘗匣藏之。用時,但焚香置淨几上,即一室內無鼠。
出處《墨客揮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諸葛氏筆,譬如內庫法酒北苑茶,他處縱有嘉者,殆難得其彷彿。」余續之曰:「上閤衙香,儀鸞司椽燭,京師婦人梳妝與腳,天下所不及。」公大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居閶闔門外白家巷。一夕,次子迨(蘇迨)之婦歐陽氏產後因病為祟所憑,曰:「吾姓王氏,名靜奴,滯魄於此久矣。」公曰:「吾非畏鬼之人也,京師善符錄者多,決能逐汝。汝善去,明日昏時,當用佛氏功德之法與汝。」婦輒合爪曰:「感尚書去也。」婦良愈。明日昏時,為自書功德疏一通,仍為置酒朒香火遣送之。頃,迨之婦忽云:「有賊,貌黑瘦,衣以青。」公使之索之,無有也。乳媼俄發狂,聲色俱怒,如卒伍輩唱喏甚大。公注視之,輒厲聲曰:「某即瘦黑衣青者,非賊也,鬼也,欲此媼出為我作巫。」公曰:「寧使其死,出不可得。」曰:「學士不令其出,不奈何,只求少功德可乎?」公曰:「不可。」又曰「求少酒食可乎?」曰:「不可。」又曰:「求少紙可乎?」曰:「不可。又曰:」「止求一杯水!」公曰:「與之。」媼飲畢,撲地而蘇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大悲圜通閣記》,公偶為子東坡作;坡云:「好個意思!」欲別作用卒用公。所著《和陶詩擬古九首》,亦坡公代作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于於石舍人揚休家得蘇明允《送石北使引》,石氏子謂,明允書也。以示秦少游,少游好之,曰:「學不迨其子,而資過之。」乃東坡少所書也。故嘗謂書為難。豈余不知書,遂以為難耶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,遇天色明暖,筆硯和暢,便宜作草書數紙,非獨以適吾意,亦使百年之後,與我同病者有以發之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經筵官會食資善堂,東坡盛稱河豚之美。呂元明問其味,曰:「直那一死!」再會,又稱豬肉之美。范淳甫曰:「奈發風何?」東坡笑呼曰:「淳甫誣告豬肉!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一夕與子由飲,酣甚,槌蘿菔爛煮,不用他料,只研白米為糝,食之,撫几曰:「若非天竺酥酡,人間決無此味。」
出處《山家清供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彭,字商老,南康軍建昌人。嘗負墓蓋乞書於東坡,坡公作大小兩軸,囑其擇而用之,且勉之曰:「德叟(李彭之父李秉尋)有子不亡矣。」
出處《江西詩社宗派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客有謂東坡曰:「章子厚日臨蘭亭一本。」坡笑云:「工摹臨者非自得,章七終不高爾。」予嘗見子厚在三司北軒所寫蘭亭兩本,誠如坡公之言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族伯父彥遠言:少時識仲殊長老,東坡為作《安州老人食蜜歌》者。一日,與數客過之,所食皆蜜也。豆腐面筋牛乳之類,皆漬蜜食之;每多不能下箸。惟東坡亦嗜蜜,能與之共飽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種樹之法,莫妙於東坡,曰:大者不能活,小者老夫又不能待,惟擇中材而多帶土砧者為佳。
出處《岩棲幽事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言:普安禪院初在五代時,有一僧曰某者,卓庵道左,蓺蔬正錢,以奉佛事。一曰於庵中晝寢,夢一金色黃龍,來食所蓺萵苣數畦。僧寤,驚曰:「是必有異人至此。」已而見一偉丈夫,於所夢地取萵苣食之。僧視其貌,神色凜然,遂攝衣迎之,延於庵中,饋食甚勤。復取數鐶錢之,曰「富貴無相忘。」因以所夢告之,且曰:「公他日得志,願為老僧只於此地建一大寺幸甚。」偉丈夫乃藝祖(宋太祖趙匡胤)也。既即位,求其僧尚存,遂命建寺,賜名曰「普安」,都人至今稱為道院者。元祐八人,因送范河中是院,閑言之爾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元豐末年得請歸耕陽羡,舟次瓜步,以書抵金山了元禪師曰:「不必出山,當學趙州(趙州禪師)上等接人。」元得書徑來,東坡迎笑問之,元以偈為獻曰:「趙州當日少謙光,不出三門見趙王,爭似金山無量相,大千都是一禪床。」東坡拊掌稱善。
出處《僧寶傳》
年代【1085:過揚州】


內容東坡平生好道術,聞輒行之,但不能久,又棄去。談道之篇傳世,欲數百千字,皆能書其人所欲言,文章皆雄奇卓越,非人間語。嘗有海上道人,評東坡真蓬菜瀛洲方丈謫仙人也。流俗方以造次顛沛,秋毫得失,欲軒輊困頓之,亦疏矣哉。
出處《豫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嘉甫云:余少年見人誦一詩,所謂:「但存方寸地,留與子孫耕。」不知何人語。元符三年,過毗陵汪迪家,出所藏水部賀公手書,乃知此詩賀所作。世俗以為他人,非也。賀天聖中為郎,真宗東封,謁於道左。元祐初,其二弟蹻喬者來京師,雲賀嘗於泰山望見東坡,意甚喜之;欲上元至龜蒙。東坡為作詩,亦賦五篇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申公帥維揚,東坡自黃岡移汝海,輕從見之。申公置酒,終日不交一語。東坡昏睡,歌者唱:「夜寒斗覺羅衣薄」,東坡驚覺,小語云:「夜來走卻羅醫博也。」歌者皆匿笑。酒罷,行後圃中,至更坐,東坡即几案間筆墨,書歌者團扇云:「雨葉風枝曉自勻,綠陰青子凈無塵。閑吟繞屋扶疏句,須信淵明是可人。」申公見之亦無語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:過揚州】


內容東坡云:郭子儀鎮河中日,河甚為患,子儀禱河伯曰:「水悉止,當以女奉妻。」已而河復故道,甚女一日無疾而卒。子儀以其骨塑之於廟,至今祀之,惜乎此事不見於史也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嘗言:韓莊敏對客稱,仁宗時,一夜,三更以來,有中使於慈聖(仁宗的慈聖光獻曹皇后)殿傳宣,慈聖起著背子,不開門,但於門縫中問云:「傳宣有甚事?」中使云:「皇帝起飲酒,盡,問皇后殿有酒否?」慈聖云:「此中便有酒亦不敢將去,夜已深,奏知官家且歇息去。」更不肯開門納中使。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叔黨又曰:蒲公有大洗面、小洗面,小濯足、小濯足,大澡浴、小澡浴,蓋一日兩洗面,兩濯足,間日則浴焉。……頃公有書與東坡,自云晚年有所得。東坡答之曰:「聞所得其高,固以為慰。然復有二,尚欲奉勸,一曰儉,二曰慈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禮部蘇尚書公為言:頃石參政中立為館閣時,亦賜緋,仍繫銀帶。石滑稽,服之無怍色;過司天監,馬驚墜地,銀帶頗傷。眾吏曰:「何星也?」石曰:「吾不善推步,但怪土犯寶瓶爾。」一時士人莫不以為笑也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雖竄斥於紹聖元符,然元祐中,黃慶基、趙君錫之徒,已摘取其所行訓詞中語,以為詆誣。後來施行,蓋權輿於是,史冊可以具考。
出處《揮麈餘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議祫祭。子瞻云:「何以明之?《詩》云:『昊天有成命』,郊祀天地也。」劉器之云:「不然。此一篇祀天亦用,祀地亦用。至如潛季冬薦魚春薦鮪,豈一時?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京師送人入蜀詩(即《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》詩,見《蘇文忠詩合注》卷二十六。)云:「莫欺老病未歸身,玉局他年第幾人。」比歸,果得玉局觀。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除呂公著司空平章事、呂大防左僕射、范純仁右僕射,上御闈殿,見學士蘇軾,曰:「公著以病求去,不欲煩以事,故以三公留之。」是夕鎖院,苦寒,詔賜宮燭、法酒。軾一夕草三制俱畢,且飲酒賦詩。次日,以詩呈同事,人皆服其精敏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唐令狐綯為翰林承旨,夜對禁中,燭盡,宣宗命以金蓮花炬送還。此蓮炬故事之始。……元祐間,東坡為學士,草呂申公平章、呂汲公、范忠宣左右僕射制,夜對內東門小殿,撤御前金蓮炬送歸院。
出處《愛日齋叢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為禮部尚書,宣仁上仙,乃與禮官與太常諸官直宿禁中,關決諸禮儀事。至七日,忽有旨下光祿供羊酒若干,欲為太后太妃皇帝暖孝。東坡上疏,以暖孝之禮,出於俚俗,王后之舉,當化天下,不敢奉詔。有旨遂罷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癸酉正月二十六日,見東坡先生。公曰:近因講筵,從容為上言:「人君之學與臣庶異。臣等幼時,父兄驅率讀書,初甚苦之;漸知好學,則自知趣向;既久,則中心樂之;既有樂好之意,則自進不已。古人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階下上聖,固與中人不同,然必欲進學,亦須自好樂中有所悟入。且階下之學,不在求名與求知,不為章句科舉計也。然欲周知天下章疏,觀其人文章事實,又萬機之政,非學無所折衷。」上甚以為然。退見宰輔誦其語,且曰:「上天性好學,某將自漢至唐,擇其君臣大節政事之要為一書,以備進讀。今讀《三朝寶訓》,林子中所編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近令門人輩作《人不易物賦》,物為一人,重輕也。或戲作一聯曰:「伏其几而襲其裳,豈為孔子;學其書而戴其帽,未是蘇公。」士大夫近年效東坡桶高檐短帽,名帽曰「子瞻樣」。廌(李廌)因言之。公笑曰:「近扈從燕醴泉,觀優人以相與自誇文章為戲者。一優丁仙現者曰:「吾之文章,汝輩不可及也。」眾優曰:「何也?」曰:「汝不見吾頭上子瞻乎?」上為解顏,顧公久之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不惟文章可以蓋代,而政事忠亮,風節凜凜,過人遠甚。元祐七年,上祀南郊,公以兵部尚書為鹵簿使。上因遠廟宿齋行禮畢,將至青城,儀衛甚肅。五使乘車至景靈宮東欞星門外,忽有赭傘覆犢車,並青蓋犢車百許兩,衝突而來。東坡呼御營巡檢使立於車前,曰:「西來誰何?敢爾亂行!」曰:「皇后並某國太夫人〈國婆婆,乃上之乳母〉。國大長公主也。」東坡曰:「可以狀來。」比至青城,諭儀仗使御史中丞李端伯之純曰:「中丞職當肅政,不可不聞。」李以中宮(指皇后)不敢言。坡曰;「某自奏之。」即於青城上疏皇帝曰:「臣備員五使,竊見二聖寅畏祗慎,昭事天地,敬奉宗祧,而內犢車衝突鹵簿,公然亂行,恐累二聖所以明祀之意,謹彈劾以聞。」上欣然開納。舊例,明日法駕回,中宮當迎於朱雀門下;是時因疏,明日中宮亦不復出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溫公(司馬光)大更法令,欽之、子瞻密言,宜慮後患。溫公起立,拱手厲聲曰:「天若祚宋,必無此事!」二人語塞而去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以溫公論薦,簾眷甚厚,議者且為執政矣。公(孫升)力言蘇軾為翰林學士,其任已極,不可以加。如用文章為執政,則國朝趙普、王旦、韓琦未嘗以文稱;又言王安石在翰苑為稱職,及居相位,天下多事。以安石止可以為翰林,則軾不過如此而已。若欲以軾為輔佐,願以安石為戒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一日退朝,食罷捫腹徐行,顧謂侍兒曰:「汝輩且道是中何物?」一婢遽曰;「都是文章。」坡不以為然。又一人曰;「滿腹都是機械。」坡亦未以為當。至朝雲,乃曰:「學士一肚皮不合入時宜。」坡捧腹大笑。
出處《梁溪漫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軾在翰林,頗以言語文章規切時政。畢仲游與之書曰:「夫言語之累,不特出口者為言,其形於詩歌、贊於賦頌、托於碑銘、著於序記者,皆言語也。今知畏於口,而未畏於文;是其所是,則見是者喜;非其所非,則蒙非者怨;喜者未必能濟君之謀,而怨者或已敗君之事矣。官非諫官,職非御史,而好是非人,危身触諱以遊其間,殆猶抱石而救溺也。」軾不能從。
出處《宋元通鑒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韓魏公建議於陝西刺義勇,司馬君實時為諫官,極言不便,持札子至政事堂。魏公曰:「吾在此,君無憂。」君實曰:「光終不敢奉信,恐相公亦不敢自信耳。」魏公怒曰:「君何相輕之甚耶?」君實曰:「相公常在此座可也,萬一他人在此如何?」魏公默然,竟不為止。及君實作相,議改役法,事多不便,予兄子瞻與其事,持論甚勁。君實不能堪。子瞻徐曰:「昔親聞相公與韓魏公言義勇,無一言假借之者。今日作相而不容某一言,豈忘昔日事耶?」君實雖止,實不喜也。
出處《龍川別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東坡在禁林(翰林院),無盡(張商英)以書自言曰:「覺老近來,見解與往時不同,若得一把茅蓋頭,必能為公呵佛罵祖。」蓋欲坡薦為台諫也。溫公頗有意用之,嘗以問坡。坡云:「犢子雖俊可喜,終敗人事,不如求負重有力,而馴良服轅者,使安行於八達之衢,為不誤也。」溫公遂止。紹聖間,章子厚用為中書舍人,謝啟力詆元祐以來代言者,其略有「二蘇(蘇軾、蘇轍)狂率,三孔(孔文仲、孔武仲、孔平仲)闊疏」之語。……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與蘇子瞻論茶墨俱香,云:「茶與墨者正相反:茶欲白,墨欲黑;茶欲重,墨欲輕;茶欲新,墨欲陳。」蘇曰:「奇茶妙墨俱香,是其德同也。皆堅,是其操同也。譬如賢人君子,黔皙美惡之不同,其德操一也。」公笑以為然。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有一僕,每呼君實「秀才」。蘇子瞻教之稱君實「相公」。公聞,訊之,曰:「蘇學士教我。」公嘆曰:「我有一僕被蘇子瞻教壞了。」
出處《孔氏談苑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之薨,當明堂大享,朝臣以致齋不及奠;肆赦畢,蘇子瞻率同輩以往,而程頤固爭,引《論語》:「子於是日哭則不歌。」子瞻曰:「明堂乃吉禮,不可謂歌則不哭也。」頤又諭司馬諸孤不得受吊。子瞻戲曰:「頤可謂燠糟鄙俚(係汴京城外地名,比喻鄉野的意思)叔孫通。」聞者笑之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明堂降赦,臣僚稱賀訖,兩省官欲往奠司馬光。程頤言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。豈可賀赦才了,即往吊喪?」坐客有難之曰:「孔子言哭則不歌,即不言歌則不哭。」蘇軾遂戲程曰:「此乃枉死市(比喻不合情理)叔孫通所制禮也。」眾皆大笑。結怨之端,蓋自此始。
出處《皇宋治跡統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溫公薨,朝廷命伊川先生主其喪事。是日也,祀明堂禮成,而二蘇往哭溫公,道遇朱公掞,問之,公掞曰:「往哭溫公,而程先生以為慶吊不同日。」二蘇悵然而反,曰:「鏖糟陂里叔孫通也。」言其山野。自是時時謔伊川。他日國忌,禱於相國寺,伊川令供素饌,子瞻詰之曰:「正叔不好佛,胡為食素?」正叔曰:「禮,居喪不飲酒食肉,忌日,喪之餘也。」子瞻令具肉食,曰:「為劉氏者左袒。」於是范淳夫輩食素,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輩食肉。呂申公為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伊川,進退人才,二蘇疑伊川有力,故極口詆之云。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初,司馬公薨,東坡欲主喪,為伊川所先,東坡不滿意。伊川以古禮斂,用錦囊裹其尸。東坡見而指之曰:「欠一件物事,當寫作信物一角送上閻羅大王。」由是與伊川失歡。
出處《貴耳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出入呂申公之門,東坡導諫議孔文仲奏頤為五鬼之魁,編管涪州。
出處《吹劍錄外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後用文正薦,勸講禁中,未幾罷去。……孔文仲論曰:頤在經筵僭橫,造請權勢,騰口間亂,以償恩仇,致市井之間,目為五鬼之魁。……劉器之論曰:程頤、歐陽棐、畢仲游、楊國寶、孫樸,交接執政子弟;搢紳之間,號五鬼。……蘇子瞻奏,則曰:「臣素疾程頤之奸,形於言色。」因頤教誘孔文仲,令以私意論事,為文仲所奏,頤遂得罪云云。又子瞻為禮部尚書,取伊川所修學制,貶駁譏詆略盡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稱周濂溪胸次如光風霽月,又云:「西風壯士淚,多為程灝(即程顥)滴。」東坡為濂溪詩云:「夫子豈我輩,造物乃其徒。」蓋蘇氏師友未嘗不起敬於周、程如此,惜乎後因嘻笑而成仇敵也。
出處《林下偶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侍御史呂陶言:明堂降赦,臣寮稱賀訖,而兩省官欲往奠司馬光。是時程頤言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,豈可賀赦才了,卻往吊喪?」坐客有難之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,即不言歌則不哭。今已賀赦了,卻往吊喪,於禮無害。」蘇軾遂以鄙語戲程頤,眾皆大笑,結怨之端,蓋自此始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書上清宮碑云:「道家者流,本於黃帝、老子,其道以清凈無為為宗,以虛明應物為用,以慈儉不爭為行,合于《周易》何思何慮、《論語》仁者靜壽之說,如是而已。」謝顯道親見程伊川,誦此數語,以為古今論仁,最有妙理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氏之學,自有佳處,至椎魯不學之人竄跡其中,□□有德者,其實土木偶也,而盜一時之名。東坡譏罵靳侮,略無假借,人或過之。不知東坡之意,實懼其為楊(楊朱)墨(墨翟),將率天下之人,流為矯虔庸墮之習也,辟之恨不力耳,豈過也哉?劉元城器之言,哲宗皇帝嘗因春日經筵講罷,移坐一小軒中賜茶,自起折一枝柳,程頤為說書,遽起諫曰:「方春萬物生榮,不可無故摧折。」哲宗色不平,因擲棄之。溫公聞之不樂,謂門人曰:「使人主不欲親近儒生,正為此等人也。嘆息久之。然則非特東坡不與,雖溫公亦不與也。
出處《寓簡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朱公掞為御史,端笏正立,嚴毅不可犯,班列肅然,蘇子瞻語人曰:「何時打破這敬字!」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試館職策題,論漢文帝、宣帝及仁宗、神宗。公(孫升)率傅堯俞、王岩叟言:以文帝有蔽,則仁宗不為無蔽;以宣帝有失,則神宗不為無失。雖不明言,其意在此。久之,御批軾特放罪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之道名詠之……,東坡作溫公神道碑,來訪其從兄補之無咎於昭德第,坐未定,自言吾今日了此文,副本人未見也。啜茶罷,東坡琅然舉其文一編,其間有蜀音不分明者,無咎略審其字,時之道從照壁後已聽得矣。東坡去,無咎方欲舉示族人,而之道已高聲誦,無一字遺者。無咎初似不樂,久之曰:「十二郎真吾家千里駒也。」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行呂吉甫責詞曰:「先皇帝求賢如不及,從善若轉圜;始以帝堯之聰,姑試伯鯀;終焉孔子之聖,不信宰予。」又曰「喜則摩足以相歡,怒則反目以相視。」既而語人曰:「三十年作劊子,今日方剮得一個有肉漢。」
出處《步里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吉甫問客:「蘇子瞻文詞似何人?」客揣其意,答曰:「似蘇秦、張儀。」呂笑曰:「秦之文高矣,儀固不能望,子瞻亦不能也。」徐自誦其表語云:「面折馬光於講筵,廷辨韓琦之奏疏。」甚有自得之色。客不敢問而退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芸叟奉使大遼,宿州館中,有題子瞻《老人行》於壁者。間范陽書肆,亦刻子瞻詩數十篇,謂《大蘇小集》。子瞻才名重當代.外至夷虜,亦愛服如此。芸叟題其後曰:「誰題佳句到幽都,逢著胡兒問大蘇。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公元祐時既登禁林,以高才狎侮諸公卿,率有標目,殆遍也,獨於司馬溫公不敢有所重輕。一日,相與共論免役差役利害,偶不合同。及歸舍,方卸巾弛帶,乃連呼曰:「司馬牛,司馬牛!」
出處《鐵圍山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文潞公嘗與呂(呂大防)、范(范純仁)諸公入侍經筵,聞先生(程頤)講說,退,相與嘆曰:「真侍講也。」一時人士,歸其門者甚盛。而先生亦以天下自任,論議褒貶,無所顧避。由是同朝之士,有以文章名世者(指蘇軾),疾之如仇,與其黨類,巧為謗詆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元祐中以翰苑發策試館職,有曰:「今朝廷欲師仁祖之忠厚,懼百官有司不舉其職,而或至於偷;欲法神考之勵精,恐監司守令不識其意,而流入於刻。」左正言朱光庭首擿其事,以為不恭。御史中丞傅堯俞、侍御史王岩叟交章劾奏,一時朝議譁然起。宣仁臨朝,為之宣諭曰:「詳覽文意,是指今日百官有司監司守令言之,非是譏諷祖宗。」紛紛逾時始小定。既而亦出守。紹聖崇寧治黨錮,言者屢以借口,迄不少置也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改鑄顏淵之語曰:「吾聞覿君子者,問雕人不問雕木。」曰:「人可雕歟?」曰:「呂惠卿雕王安石。」
出處《步里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初,山谷與東坡、錢穆父同遊京師寶梵寺。飯罷,山谷作草書數紙,東坡甚稱賞之。穆父從旁觀曰:「魯直之字近於俗。」山谷曰:「何故?」穆父曰:「無他,但未見懷素真跡爾。」山谷心頗疑之。自後不肯為人作草書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為韓魏公作《醉白堂記》,王荊公讀之云:「此韓、白優劣論爾。」元祐中,東坡知貢舉,以「光武何如高帝」為論題。張文潛作參詳官,以一卷子攜呈東坡云:「此文甚佳,蓋以先生《醉白堂記》為法。」東坡一覽,喜曰:「誠哉是言。」擢置魁等。後拆封,乃劉燾無言也。
出處《揮麈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省試「舜不窮其民論」。劉棠召美首選,其警句云:「桀紂以淫虐窮,幽以貪殘窮,厲以監謗窮,戰國以侵伐窮,秦皇以督責窮,漢武以奢侈窮,晉以夷狄窮,隋以巡幸窮,明皇以隱戶剩田窮,德宗以間架稅屋窮。」東坡見之,大加嘆賞,以其不類時文,因以「劉窮」呼之。
出處《優古堂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貢父嘗見一士人口吃,戲作謎云:「本是昌徒,又為非類;雖無雄材,卻有艾氣。」東坡曰:「貢父可謂滑稽之雄也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子敦肥偉,號「顧屠」,故東坡送行詩有「磨刀向豬羊」之句以戲之。又尹京時,與從官同集慈孝寺。子敦憑几假寐,東坡大書案上曰:「顧屠肉案」,同會皆大笑。又以三十金擲於案上,子敦驚覺,東坡曰:「且快片批四兩來。」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四朝正史《錢穆父傳》,載其復知開封,臨事益精明,東坡乘其據案時遺之詩,穆父操筆立賦以報。坡曰:「電掃庭訟,響答詩筒,近所未見也!」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賦賢良對策日,東坡曉往迓其歸,置酒相勞,各舉令為文。穆父得傀儡除鎮南軍節度使制,首句云:「具官勤勞王家,出入幕府。」東坡見此兩句,大加嘆賞,蓋心以傀儡起於王家也。
出處《能改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嘉祐四友:王荊公、呂申公、司馬溫公、韓少師。元祐四友:蘇子瞻、錢穆公、王仲至、蔣穎叔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嘗言,頃在館中,有同僚曹姓者,本醫家子,夤緣入館閣,不識字,且多犯人。錢一日因誦子瞻詩,曹矍然曰:「每見諸公喜此人,不知何謂?」或言其文章之士也。曹曰:「吾近得渠作,皆重疊用韻,全不成語言!」錢恐人作偽,命取以觀之,乃子瞻醉中寫少陵《八仙歌》。錢曰:「此少陵詩,子瞻寫耳。」曹曰:「便老陵也好吃棒!」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王晉卿嘗暴得耳疾,意不能堪,求方於僕,僕答之曰:『君是將種,斷頭穴胸,當無所惜。兩耳堪作底用,割舍不得?限三日疾去。不去,割取我耳。』晉卿洒然而悟,三日病良已,以詩示僕云:『老婆心急頻相勸,令嚴只得三日限。我耳已聰君不割,且喜兩家皆平善。』今定國所藏《挑耳圖》,得之晉卿。聊識此耳」。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與姜至之潛同坐。姜舉今日坐間各要一物是藥名,因指子瞻曰:「君藥名也。」問其故,曰:「子蘇子。」子瞻應聲曰:「君亦藥名也。若非半夏,定是厚樸。」姜詰其故,曰:「非半夏厚樸,何以日姜制之?」
出處《孔氏談苑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劉壯輿曰:「《三國志》注中好事甚多,道原欲修之而不果,君不可辭也。」壯輿曰:「端明曷不為之?」東坡曰:「某強工於語言,也不是當行家。」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坡撰富公碑,以擬寇公,公稍不甚然之。作《德威堂銘》、《居士集敘》,公極賞慨其文,咨嗟不已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硯之美者必費筆,不費筆則退墨。二德難兼,非獨硯也:大字難結密,小字常局促;真書患不敕,草書患無法。茶苦患不善,酒美患不竦。萬事無不然,可以付之一笑也。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仲虎言:有以澄心紙求東坡書者,令仲虎取京師印本《東坡集》,誦其中詩即書之。至「邊城歲莫多風雪,強壓香醪與君別」,東坡閣筆,怒目仲虎云:「汝便道香醪!」仲虎驚懼。久之,方覺印本誤以「春醪」為「香醪」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軾子瞻家收吳道子畫佛及侍者志公十餘人,破碎甚,而當面一手,精彩動人,點不加墨,口淺深暈成,故最如活。
出處《米芾畫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、山谷道人、秦太虛七丈,每為人乞書,酒酣筆倦,坡則多作枯木拳石,以塞人意,山谷則書禪句,秦七丈則書鬼詩。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蔡卞日臨蘭亭一過,東坡聞之曰:「從是證入,豈能超勝?」蓋隨人腳跟轉,終無自展步分也。
出處《紫桃軒雜綴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章子厚,人言初生時,父母欲不舉,已納水盆中,為人救止。其後,朝士頗聞其事。蘇子瞻嘗與子厚詩,有「方丈仙人出渺茫,高情猶愛水雲鄉」之語。子厚謂其譏己也,頗不樂。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嘗自言,平生有三不如人,謂著棋、吃酒、唱曲也。然三者亦何用如人?子瞻之詞,雖工而多不入腔,正以不能唱曲耳。
出處《墨客揮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為學士,一日鎖院,召至內東門小殿,時子瞻半醉,命以新水漱口解酒;已而入對,授以除目:呂公著司空平章軍國事,呂大防、范純仁左右僕射。承旨畢,宣仁忽謂:「官家在此。」子瞻曰;「適已起居矣。」宣仁曰:「有一事要問內翰,前年任何官職?」子瞻曰:「汝州團練副使。」「今為何官?」曰:「備員翰林充學士。」曰:「何以至此?」子瞻曰:「遭遇陛下。」曰:「不關老身事。」子瞻曰:「必是出自官家。」曰:「亦不關官家事。」子瞻曰:「豈大臣薦論耶?」曰:「亦不關大臣事。」子瞻驚曰:「臣雖無狀,必不別有干請。」曰:「久待要學士知,此是神宗皇帝之意。當其飲食而停箸看文字,則內人必曰:『此蘇軾文字也。』神宗忽時而稱之曰;『奇才奇才!』但未及用學士而上仙耳。」子瞻哭失聲,宣仁與上左右皆泣。已而賜坐吃茶,曰:「內翰內翰,直須盡心事官家,以報先帝知遇!」子瞻拜而出,徹金蓮燭送歸院。子瞻親語余如此。
出處《隨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唐制,惟給事中得封駁。本朝富鄭公在西掖,封還遂國夫人詞頭,自是舍人遂皆得封繳。元祐間,東坡在翰林,當草文潞公呂申公免拜不允批答及安厚卿辭遷官、宗晟辭起復詔,皆以為未當,不即撰進,具所見以奏,朝廷多從之。蓋學士實代王言,視外制為重命,令有所未韙,舍人猶得繳還,豈親為內相(指翰林學士)者,顧乃不可,固應執奏,以示守官之義理則然爾。。
出處《梁溪漫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文正公見賓客,多論,語言不窮。東坡一日謁之,謂文正曰:「告相公少住教誨之言,容軾道幾句。」文正大樂,遂不復語。
出處《紫微雜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丞相薨於位,程伊川主喪事,專用古禮;將祀明堂,東坡自使所來吊,伊川止之曰:「公方預吉禮,非哭則不歌之義,不可入。」東坡不顧以入,曰:「聞哭則不歌,不聞歌則不哭也。」伊川不能敵其辨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主溫公喪事,子瞻周禮無闕禮,乃曰:「正叔喪禮何熟也?」又曰:「軾聞居喪未葬讀喪禮,太中康寧(程王穧V),何為讀喪禮乎?」伊川不答。鄒志完聞之曰:「伊川之母先亡,獨不可以治喪禮乎?」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蘇當致齋,廚請造食葷素。蘇令辦葷,程令辦素。時館內附蘇者令辦葷,附程者令辦素。
出處《鼠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王公繫年錄》云:元祐七年三月四日,延和奏事,三省進呈:程頤服除,欲與館職判檢院,簾中以其不靖,令只與西監。遂除直秘閣,判西京國子監。初,頤在經筵,歸其門者甚盛。而蘇軾在翰林,亦多附之者,遂有洛黨、蜀黨之論。二黨道不同,互相非毀,頤竟為蜀黨所擠。今又適軾弟轍執政,財進稟便云:「但恐不肯靖。」簾中入其說,故頤不復得召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作溫公制詞云:「執德不回,常用杜稷為悅。以死勤事,坐致股肱或虧。」或問坡曰:「溫公豈曹操之徒耶?」坡愕然問其所以,答曰:「社稷豈所可悅者。」坡笑改曰:「用安社稷為悅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文正公薨,范蜀公取蘇翰林行狀作志,繫之以銘,翰林當書石,以非《春秋》微婉之義,謂公休(司馬康,字公休)諫議云:「軾不辭書,恐非三家之福。」就易名銘。……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先生以元年四月受經筵之命,先生之被旨入見也,蘇文忠公軾同日自右史除中書舍人。蘇公先以論新法不合,謫居黃州五年。溫公得政,起用之。然先生在經筵,歸其門者甚盛;而蘇公繼遷翰林,亦多輔之者,遂有川黨、洛黨之論。蘇公所從,皆輕俊之士,以先生之學為不便於己,相與排之。而溫公素重先生,未敢動也。溫公薨,申公獨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先生,進退人才,二蘇疑先生有力,故極詆之,而先生之門人亦不平。初,溫公之薨也,上方祀明堂,禮成肆赦,百官稱賀,而兩省官欲往奠溫公,先生止之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。」客有曰:「聞哭則不歌,不聞歌則不哭。」蘇公遂以鄙語戲先生。未幾,學士院召試館職,蘇公與承旨鄧溫伯各撰題,而蘇公所問,有云:「今欲師仁祖之忠厚,而患百官有司不舉其職,或至於偷;法神考之勵精,而恐監司守令不識其意,流入於刻。」太皇太后(宣仁后)點用蘇公者。左司諫朱光庭公掞,即奏學士院考試不識大體,謂仁祖神考不足師法,乞正其罪,以戒人臣之不忠者。詔特放罪。御史中丞傅堯俞欽之、侍御史王岩叟彥霖繼言之,申公乃上言,以策題非是議諷祖宗,召台諫至都堂說諭。於是台諫論蘇公未已。蜀人呂陶為殿中侍御史,為上言:蘇軾以鄙語戲程某,眾大笑,結冤之端,蓋至此始。五月,遂命起居舍人孔文仲為左諫議大夫,陶為左司諫兵部員外郎,賈易為右司諫,彥霖、公掞皆徙官。後六月,又命欽之與吏部侍郎胡宗愈兩易,皆為策題事也。易言,陶不當用。七月,陶罷為京西轉運副使。易,先生門人也。文仲因奏先生罪罷之;易以論事失當,絀知懷州。先生即日歸河南。其月,遂命蘇公兼侍讀,而文仲十一月亦改除中書舍人,蓋申公不直之也。明年三月,文仲卒。《哲宗舊錄》附文仲傳,載申公之言云:「文仲為蘇軾所誘脅,論事皆用軾意。」又申公《家傳》云:「文仲以伉直稱,然蠢不曉事,為浮薄輩所使,以陷善良。晚乃自知為小人所紿,憤鬱嘔血而死。」蓋指此也。其後蘇公上章,有「臣素疾程某之奸,未嘗假以辭色」之語。而右正言劉安世器之,亦論先生辭卑居尊,未被命而先論事為非是,因進排詆先生之說。劉非蘇黨,蓋其知不足以知先生云。
出處《道命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黃兩公皆善書,皆不能懸手。逸少非好鵝,效其宛頸爾,正謂懸手轉腕。而蘇公論書,以手抵案,使腕不動為法,此其異也。
出處《後山先生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謂范純夫曰:「公之文可以經世,皆不刊之說,如某但涉獵為文耳。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呼少游為「山抹微雲君」。
出處《藝苑雌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於世家得王定國,於宗室得趙德麟,獎許不容口。定國坐坡累謫賓州,瘴煙窟里五年,面如紅玉,尤為坡所嘆服。然其後乃階梁師成而進,德麟亦諂事譚稹,士大夫晚節之難如此。
出處《鶴林玉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風姿甚美,有九子。都下九子母祠,作一巾紵美丈夫坐於西偏,俗以為九子母之夫。故都下謂穆父為九子母夫。東坡贈詩云:「九子羨君門戶壯」,蓋戲之也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曰:「世間之物,未有無對者,皆自然生成之象,雖文字之語,但學者不思耳。如因當時為之語曰:『劉蕢下第,我輩登科。』則其前有:『雍齒且侯,吾屬何患?』太宗曰:『我見魏徵常媚嫵。』,則德宗乃曰:『人言盧杞是奸邪。』」
出處《冷齋夜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孫巨源同會於王晉卿花園中。晉卿言:「都教喂飼了官員輩馬著。」巨源云:「都尉指揮都喂馬,好一對。」適長公主送茶來,東坡即云:「大家齊吃大家(同大姑,家讀作姑,是對女子的尊稱)茶。」蓋長公主呼「大家」也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:「某平生無快意事,惟作文章,意之所到,則筆力曲折,無不盡意,自謂世間樂事無逾此矣。」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公及蘇子容、劉貢父同在省中。二人各云:「某輩少年所讀書,老而遺忘。」公亦云然。貢父云:「觀君為文,強記甚敏。」公辭焉。二人皆曰:「某等自少記憶書籍,不免抄節,而後稍不忘。觀君家昆仲,未嘗抄節,而下筆引據精切,乃真記得者也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溫公論事,公之論與坡偶不合,坡曰:「相公此論,故為鱉廝踢。」公不解其義,曰:「鱉安能廝踢?」坡曰:「是之謂鱉廝踢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《語錄》云:國忌行香,伊川令供素饌。子瞻詰之曰:「正叔不好佛,胡為食素?」先生曰:「《禮》,居喪不飲酒,不食肉。忌日,喪之餘也。」子瞻言具肉食,曰;「為劉氏者左袒。」於是范醇夫輩食素,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輩食肉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《語錄》云:時呂申公為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伊川,退進人才,二蘇疑伊川有力,故極詆之。又曰:朝廷欲以游酢為某官。蘇右丞(蘇轍)沮止,毀及伊川。宰相蘇子容曰:「公未可如此,頌觀過其門者,無不肅也。」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初欲為富韓公神道碑,久之,未有意思。一日盡寢,夢偉丈夫稱是寇萊公來訪己,共語久之。既,即下筆,首敘景德澶淵之功,以及慶歷議和,頃刻而就,以示張文潛。文潛曰:「有一字未甚安,請試言之。蓋碑之末,初曰『公之勛在史官,德在生民,天子虛己聽公;西戎北狄,視公進退以為輕重』;然一趙濟能『搖』之,竊謂能不若敢也。」東坡大以為然,即更定焉。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邵成章云:元祐中,太母(宣仁太皇太后)下詔,東坡視草云:「苟有利於社稷,予何愛於髮膚。」純夫云:「此太母聖語也。子瞻直書之。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世傳涪翁愛苦筍,和東坡詩云:「公如端為苦筍歸,明日青衫誠可脫。」坡戲語座客曰:「吾固不愛作官,魯直遂欲以苦筍硬差致仕。」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洪文敏邁《容齋四筆》紀南北郊一事曰:三代之禮,冬至祀天於南郊,夏至祭地於北郊。王莽于元始中改為合祭,自是以來,不可復變。元豐中,下詔欲復北郊。至六年,唯以冬至祀天,而地祇不及事。元祐七年,又使博議,而許將、顧臨、范純禮、王欽臣、孔武仲各為一說,逮蘇文忠軾之論出,於是群議盡廢。當時諸人之說有六,軾皆辟之,以謂無一可行之理。其文載於《奏議》,凡三千言。
出處《愧郯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以所作小詞示無咎、文潛曰:「何如少游?」二人皆對云:「少游詩似小詞,先生小詞似詩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少游在蔡州,與營妓類婉字東玉者密,贈之詞,有「玉佩丁東」句。又有贈陶心兒詞云:「天外一鉤橫月帶三星。」東坡誚其恐為他姑廝賴。
出處《高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黃二公,當時互相譏誚。東坡嘗云,黃魯直詩文如蝤蛑江珧柱,格韻高絕,盤餐盡廢,然不可多食,多食則發風動氣。山谷亦云,蓋有文章妙一世而詩句不逮古人者,蓋指東坡而言也。
出處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知貢舉時,得章貢(江西贛縣)孫勰之文於黜籍中,見而異之,擢置第五。榜帖既傳,誹議藉藉,以勰嘗遊公之門也。會廷試,勰復中第五,輿論始服文章之定價。勰即坡公所贈《剛說》孫介夫之子也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方叔坡公客,坡公知貢舉而方叔下第。坡公有詩云:「平生謾說古戰場,過目還迷日五色。」山谷和之云:「今年持橐佐春官,遂失此人難塞責。」蓋是時山谷亦在貢院也。
出處《詩話總龜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世以癩疾鼻陷為死證,劉貢父晚有此疾,又嘗坐和蘇子瞻詩罰金,元祐中,同為從官,貢父曰:「前於曹州,有盜夜入人家室,無物,但有書數卷爾。盜忌空還,取一卷而去,乃舉子所著五七言也;就庫家質之。主人喜事,好其詩,不舍手。明日盜敗,吏取其書。主人賂吏而私錄之。吏督之急,且問其故,曰:『吾愛其語,將和之也。』吏曰:賊詩不中和也。」」子瞻亦曰:「少壯讀書,頗知故事。孔子嘗出,顏、仲二子行而過市,而卒遇其師。子路趫捷,躍而升木。顏淵懦緩,顧無所之;就市中刑人所經幢避之,所謂石幢子者。既去,市人以賢者所至,不可復以故名,遂共謂『避孔塔』。」坐者絕倒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孫賁公素居京師,大病,予數往存撫之。又數日,見東坡,云:「聞曾見孫公素,病如何?」予曰:「大病方安。」坡云:「這漢病中瘦則瘦,儼然風雅。」後見公素道此語,公素應曰:「那娘意下恨則恨,無奈思量。」坡大奇之。公素畏內,眾所共知,嘗求東坡書扇,坡題云:「披扇當年笑溫嶠,握刀晚歲戰劉郎(劉備)。不須戚戚如馮衍,但與時時說李陽。」公素昔為程宣徽門賓,後娶程公之女,性極妒悍,故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由在政府,子瞻為翰苑。有一故人,與子由兄弟有舊者,來干子由求差遣,久而未遂。一日,來見子瞻,且云:「某有望內翰以一言為助。」公徐曰:「舊聞有人貧甚,無以為生,乃謀伐冢,遂破一墓,見一人裸而坐,曰:『爾不聞漢世楊王孫乎?裸葬以矯世,無物以濟汝也。』復鑿一冢,用力彌艱,既久,見一王者,曰:『我漢文帝也。遺制壙中無納金玉,器皆陶瓦,何以濟汝?』復有二冢相連,乃穿其在左者,久之方透,見一人,曰:『我伯夷也。瘠羸,面有饑色,餓於首陽之下,無以應汝之求。』其人嘆曰:『勸汝別謀於他所。汝視我形骸如此,舍弟叔齊,豈能為人也。』」故人大笑而去。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二年,東坡先生入翰林,暇日會張(張耒)、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、晁(晁補之)、陳(陳師道)、李(李廌)六君子於私第,忽有旨令撰賜奉安神宗御容禮儀使呂大防口宣茶藥詔。東坡就牘書云:「於赫神考,如日在天。」顧群公曰:「能代下一轉語否?」各辭之。坡隨筆後書云:「雖光明無所不臨,而躔次必有所舍。」群公大以聳服。導引鼓吹詞,蓋亦是時作,真跡今藏明清處。
出處《揮麈餘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作病鶴詩,嘗寫「三尺長脛瘦軀」,闕其一字,使任德翁輩下之,凡數字。東坡徐出其稿,蓋「閣」字也。此字既出,儼然如見病鶴矣。
出處《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介甫對裕陵,論歐公文章晚年殊不如少年時,且曰:「惟識道理,乃能老而不衰。」人多駭此語。予與韓秉則正言論此,秉則曰:「道理之妙,當求於聖人之言,聖人之言在六經,不可掩也。歐文識與不識,姑置之勿問,不知介甫所謂道理果安在?抑六經之外,別有道理乎?東坡祭原父文云:『大言滔天,詭論滅世。』蓋指介甫也。介甫當時在流輩中,以經術自尊大,唯原父兄弟敢抑其鋒,故東坡特於祭文表之,以示後人,然亦未知其於君臣間,如此無顧忌也。」時坐客甚眾,莫不以秉則之言為然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于於石舍人揚休家得蘇明允《送石北使引》,石氏子謂,明允書也。以示秦少游,少游好之,曰:「學不迨其子,而資過之。」乃東坡少所書也。故嘗謂書為難。豈余不知書,遂以為難耶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每屬詞,研墨幾如糊,方染筆。又握筆近下,而行之遲,然未嘗停輟,渙渙如流水,逡巡盈紙。或思未盡,有續至十餘紙不已。議者或以其喜濃墨,行筆遲,為同異,蓋不知諦思乃在其間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諸葛氏筆,譬如內庫法酒北苑茶,他處縱有嘉者,殆難得其彷彿。」余續之曰:「上閤衙香,儀鸞司椽燭,京師婦人梳妝與腳,天下所不及。」公大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正叔引《論語》云,南郊行事回,不當哭溫公,公(蘇軾)曰:「古人但云哭則不歌。不曰歌則不哭。蓋朋友之故,何可預期?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鮮於綽《傳信錄》云:「舊例行香齋筵,兩制以上,及台諫官,破蔬饌,然以粗糲,遂輪為食會,皆用肉食矣。元祐初,崇正殿說書程正叔,以食肉為非是,議為素食,眾多不從。一日,門人范醇夫當排食,遂具蔬饌。內翰蘇子瞻因以鄙語戲正叔。正叔門人朱公掞輩銜之,遂立敵矣。是後蔬饌亦不行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作翰林,林子中方以言者去國,在外以啟賀曰:「父子以文章名世,盡淵(王褒,字子淵)、雲(揚雄,字子雲)、司馬(司馬相如)之才;兄弟以方正決科,邁晁(晁錯)董(董仲舒)公孫(公孫弘)之學。」與其後為中書舍人謫二蘇告詞之語異矣。
出處《四六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觀東坡二丈詩,想見風骨巉岩,而接人仁氣粹溫也。觀黃門詩,頎然峻整,獨立不倚,在人眼前。元祐中每同朝班,予嘗目為成都兩石筍也。
出處《山谷題跋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素知李廌方叔。方叔赴省試,東坡知舉,得一卷子,大喜,手批數十字,且語黃魯直曰:「是必吾李廌也。」及拆號,則章持致平,而廌乃見黜。故東坡、山谷皆有詩在集中。初,廌試罷,歸語人曰:「蘇公知舉,吾之文,必不在三名後。」及被黜,廌有乳母,年七十,大哭曰:「吾兒遇蘇內翰知舉不及第,它日尚奚望?」遂閉門睡,至夕不出,發壁視之,自縊死矣。廌果終身不第以死,亦可哀也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貢父會,語及不獲已之事,貢父曰:「充類至義之盡也。」東坡曰:「貢父乃善讀《孟子》歟!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韓康公絳子華謝事後,自潁入京看上元。十六日私第會從官九人,皆門生故吏,盡一時名流,如傅欽之、胡完夫、錢穆父、東坡、劉貢甫、顧子敦皆在座。穆父知府至晚,子華不悅,坡云:「今日本殿燒香人多留住。」坐客大笑。方坐,出家妓十餘人,子華新寵魯生,舞罷為遊蜂所螫,子華意甚不懌;久之呼出,持白團扇從東坡乞詩。坡書云:「窗搖細浪魯吹日,舞罷花枝蜂繞衣。不覺南風吹酒醒,空教明月照人歸。」上句紀姓,下句書蜂事,康公大喜。坡云:「惟恐他姬廝賴,故云耳。」客皆大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一日在學士院閑坐,忽命左右取紙筆,寫「平疇交遠風,良苗亦懷新」兩句,大書、小楷、行、草,凡寫七八紙,擲筆太息曰:「好!好!」散其紙於左右給事者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玉堂,有幕士善謳,因問:「我詞比柳詞何如?」對曰:「柳郎中詞,只好十七八女孩兒,執紅牙拍板,唱楊柳岸曉風殘月。學士詞,須關西大漢,執鐵板,唱大江東去。」公為之絕倒。
出處《吹劍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大悲圜通閣記》,公偶為子東坡作;坡云:「好個意思!」欲別作用卒用公。所著《和陶詩擬古九首》,亦坡公代作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近時以筆墨為事者,無如唐彥猷,其雅致自將,故所錄皆絕俗。其子峒(應作其子坰。唐坰字林夫)行筆無家法,而近類蔡君謨,然亦自可喜。家世相因,所有多佳墨,未嘗妄與人,蓋非東坡不可得。孫莘老作字至不工,每得佳墨,必悵然,思見東坡。方時初入講筵,例有所賜,乃以為寄爾。子東坡捉筆近下,等善運筆,而尤喜墨。遇作字,必濃研,幾如糊,然後濡染。蓄墨最富,多精品。自海外歸,至廣州失船,舉為水所壞,良可惜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歐陽文忠公始自河北都轉運謫守滁州,於琅邪山間作亭名曰醉翁,自為之記。其後王詔守滁,請東坡大書此記而刻之,流布世間,殆家有之,亭名遂聞於天下。……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景仁嘗為司馬文正作墓志,其間有曰;「在昔熙寧,陽九數終,謂天不足畏,謂民不足從,謂祖宗不足法,及裒頑鞠凶。」托東坡書之。公曰:「二丈(蘇軾稱范鎮)之文,軾不當辭,但恐一寫之後,三家俱受禍耳。」卒不為書。東坡可謂先見。若當時刊之,紹聖間治黨求疵,其禍可勝道哉?
出處《揮麈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行忠宣辭免批答云:「吾聞之乃烈考云:君子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雖聖人復起,不易斯言。」忠宣遺表亦用之云:「蓋嘗先天下之憂,期不負聖人之學;此先臣所以教子,而微臣所以事君。」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與吉甫同在館中。吉甫既為介甫腹心進用,而子瞻外補,遂為仇讎矣。元祐初,子由作右司諫,論吉甫之罪,莫非蠹國殘民,至比之呂布。自資政殿大學士貶節度副使,安置建州。而子瞻作中書舍人行謫詞,又劇口詆之,號為元凶。吉甫既至建州,謝表末曰:「龍鱗鳳翼,固絕望於攀援;蟲臂鼠肝,一冥心於造化。」以子瞻兄弟與我所爭者,蟲臂鼠肝而已。子瞻見此表於邸報,笑曰:「福建子難容,終會作文字。」
出處《四六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神宗元豐四年,澶州言河決小吳埽,詔東行河道已填淤,不可復,更不修閉。上曰:「陵谷遷變,雖神禹復出,亦不能強,蓋水之就下者,性也。」哲宗元祐三年,知樞密院安燾等疏議回河東流。平章重事文忠烈,中書侍郎呂正愍從而和之,力主其議。子由在西掖,言於右僕射呂正獻曰:「河決而北,先帝也不能回,而諸公欲回之,是自謂過先帝也。元豐河決,導之北流,不因其舊,修其未備,乃欲取而回之?」正獻曰:「當與公籌之。」然竟莫能奪。其役遂興,議論紛然,至於累歲。東坡嘗侍上讀《祖宗寶訓》,因及時事,曰:「黃河勢方北流,而強之使東。」當軸者恨之。四年八月,子由在翰林,第四疏論必非東決,有曰:「臣兄軾前在經筵,因論黃河等事,為眾人所疾,跡不自安,遂求隱避。」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士大夫好事者,取達官姓名為詩謎,如「長空雪霽見虹蜺,行盡天涯遇帝畿,天子手中執玉簡,秀才不肯著麻衣」,謂韓絳、馮京、王珪、曾布也。又取古人名而傅以今事,如「人人皆戴子瞻帽,君實新來轉一官,門狀送還王介甫,潞公身上不曾寒」,謂仲長統、司馬遷、謝安石、文彥博也。
出處《夷堅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先王議事以制,不為刑辟。東坡有人法兼用之說,公以為敕令不可不具。二公之論不同。坡《外集》有《策題》一首,乃此意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嘗謂某曰:「范淳夫講書,為今經筵講官第一,言簡而當,無一冗字,無一長語,義理明白,而成文粲然,乃得講書三昧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少游自會稽入都,見東坡,東坡曰:「不意別後卻學柳七作詞。」少游曰:「某雖無學,亦不如是。」東坡曰:「『銷魂當此際』,非柳七語乎?」坡又問別作何詞?少游舉「小樓連苑橫空,下窺繡轂雕鞍驟。」東坡曰:「十三個字,只說得一個人騎馬樓前過。」少游問公近作,乃舉「燕子樓空,佳人何在,空鎖樓中燕」。晁無咎曰:「只三句,便說盡張建封事。」
出處《高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黃魯直謂子瞻曰:「鳥之將死,其鳴也哀。某適到市橋,見生鵝繫足在地鳴叫不已,得非哀祈於我耶?」子瞻曰:「某昨日買十鳩,中有四活,即放之;餘者幸作一杯羹。今日吾家常膳,買魚數斤,以水養之,活者放而救渠命,殪者烹而悅我口。雖腥膻之欲,未能盡斷,且一時從權爾。」魯直曰:「吾兄從權之說善哉。」魯直因作頌曰:「我肉眾生肉,名殊體不殊,元同一種性,只是別形軀。苦惱從他受,肥甘為我須。莫教閻老到,自揣看何如?」子瞻聞斯語,愀然嘆曰:「我猶未免食肉,安知不逃閻老之責乎?」(黃庭堅不可能稱蘇軾「吾兄」,此則當為附會之說)
出處《善誘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羅壽可再遊汴梁,書所見云:「相國寺有石刻:『蘇子瞻、子由、孫子發、秦少游,同來觀晉卿墨竹。申先生亦來。元祐三年八月五日,老申一百一歲。』」
出處《癸章雜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、黃、張、晁為蘇門四學士。每來,必命取密雲龍供茶,家人以此記之。廖明略晚登東坡之門,公大奇之。一日,又命取密雲龍,家人謂是四學士,窺之,則廖明略也。
出處《古今詞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顧子敦有「顧屠」之號,以其肥偉也。故東坡送子敦奉使河朔詩云:「我友顧子敦,軀膽多雄偉;便便十圍腹,不但貯書史。」又云:「磨刀向豬羊,釃酒會鄰里。」至於云「平生批敕手」,亦皆用屠家語也。子敦讀之頗不樂。東坡遂和前篇,末句云:「善保千金軀,前言戲之耳。」錢穆父眉宇秀整,東坡云:「穆四莫亂呼它名字。」是時穆父已有九子,東坡遂以「九子母丈夫」呼之。有詩云:「九子羡君門戶壯,八州憐我往來頻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臨子敦為翰苑,每言趙廣漢尹京有治聲,使我為之,不難出其上。子瞻戲曰:「君作尹須改姓。」顧曰:「何姓?」曰:「姓茅,喚作茅廣漢。」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豐中詩獄興,凡館舍諸人與子瞻和詩罔不及。其後,劉貢父於僧寺閑話子瞻,乃造語:「有一舉子與同里子弟相得甚歡,一日,同里不出,詢其家,云:『近出外縣。』久之復歸,詰其端,乃曰:『某不幸典著賊贓,暫出回避。』一日,舉子不出,同里者詢其家,乃曰:『昨日為府中追去。』未幾復出,詰其由,曰:『某不幸和著賊詩。』」子瞻亦不能喜慍。
出處《畫墁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陳無己云:「世人以痴為『九百』,謂其精神不足也。……」東坡作文字中,有一條,以彭祖八百歲,其父哭之以「九百者尚在」。李方叔問東坡曰:「俗語以憨痴駘駿為九百,豈可筆之文字間乎?」坡曰:「子未知所據耳。張平子《西京賦》云:『乃有秘書小說九百』,蓋稗官小說凡九百四十三篇,皆巫醫慶祝及里巷之所傳言,集為是書 。西漢虞初,洛陽人,以其書事漢武帝,出入騎從,衣黃衣,號黃衣使者。其說亦號九百。吾言豈無據也。」方叔後讀《文選》,見其事具《文選》注,始嘆曰:「坡翁於世間書,何往不精通耶!」近見《雜說》載此,乃知前輩考證,無所不至。
出處《愛日齋叢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吾酒後,乘興作數千字,覺酒氣拂拂從十指出也。」大是妙語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自昔詞人琢磨之苦,至有一字窮歲月十年成一賦者。白樂天詩詞疑皆沖口而成,及見今人所藏遺稿,塗竄甚多。歐陽文忠公作文既畢,貼之椈嚏A坐臥觀之,改正盡善,方出以示人。薳(何薳)嘗於文忠公諸孫望之處,得東坡先生數詩稿,其和歐陽叔弼詩云:「淵明為小邑」繼園去「為」字,改作「求」字;又連塗「小邑」二字,作「縣令」,字凡三改,乃成今句。至「胡椒銖兩多,安用八百斛」初云「胡椒亦安用,乃貯八百斛」。若如初語,未免後人疵議。又知雖大手筆,不以一時筆快為定而憚於屢改也。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嵎升之,少從東坡學,甚俊敏。東坡既除西掖,乃以古槐簡贈嵎,曰;「此笏曾奉制策入三等,曾召對議事不合而逐,曾對御史詔獄,曾不試除三字,毋輕呈笏。」
出處《耆舊續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求龍井辯才師塔碑于黃門,書云:「兄自覺談佛不如弟。」今此文見《欒城後集》。又天竺海月塔碑,以坡與之遊,故銘云:「我不識師面,知其心中事。」儒者談佛,為坡公所取。其火,失其書翰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居士極不惜書,然不可乞;有乞書者,正色詰責之,或終不與一字。元祐中,鎖試禮部,每來見過,案上紙不擇精粗,書遍乃已。性喜酒,然不能四五龠已爛醉。不辭謝而就臥,鼻鼾如雷。少焉蘇醒,落筆如風雨,雖謔弄皆有義味,真神仙中人。此豈與今世翰墨之士爭衡哉!
出處《豫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族伯父彥遠言:少時識仲殊長老,東坡為作《安州老人食蜜歌》者。一日,與數客過之,所食皆蜜也。豆腐面筋牛乳之類,皆漬蜜食之;每多不能下箸。惟東坡亦嗜蜜,能與之共飽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惠卿之謫也,詞頭始下,劉貢父當草制。東坡呼曰:「貢父平生作劊子,今日才斬人也。」貢父急引疾而出,東坡一揮而就。不日傳都下,紙為之貴。暨紹聖初,牽復知江寧府,惠卿所作到任謝表,句句論辨。惟至發其私書,則云:「自省於己,莫知其端。」當時讀者莫不失笑。又自敘云:「顧惟妄論,何裨當日之朝廷;徒使煩言,有黷在天之君父。」或曰,觀此一聯,其用心憸險如此,使其得志,必殺二蘇無疑矣。蓋當時台諫論列,多子由章疏,而謫辭,東坡當筆故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承平時,國家與遼歡盟,文禁甚寬。輅客者(迎客者)往來,率以談謔詩文相娛樂。元祐間,東坡實膺是選。遼使素聞其名,思以奇困之。其國舊有一對曰:「三光日月星。」凡以數言者,必犯其上一字,於是遍國中無能屬者。首以請於坡,坡唯唯,謂其介曰:「我能而君不能,亦非所以全大國之體,『四詩風雅頌』,天生對也,盍先以此復之?」介如言,方共嘆愕,坡徐曰:「某亦有一對,曰:『四德元亨利』。」使睢盱,欲起辯,坡曰:「而謂我忘其一耶?謹閟而舌;兩朝兄弟邦,卿為外臣,此固仁祖之廟諱也。」使出不意,大駭服。既又有所談,輒為坡逆敓,使自愧弗及,迄白溝,往返齒禰E舌,不敢復言他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遼使耶律永昌來聘,蘇軾館之,與永昌入覲,見彥博於殿門外,卻立改容曰:「此潞公也!」問其年,曰:「何壯也!」軾曰:「使者見其容,未聞其語,其總理庶務,雖精練少年,有所不如;其貫穿古今,雖專門名家,有所不逮。」永昌拱手曰:「天下異人也!」
出處《宋元通鑒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先生一日與魯直、文潛諸人會飯,既食骨土繵l兒血羹,客有須薄茶者,因就取所碾龍團遍啜坐人,或曰:「使龍茶能言,當須稱屈。」先生撫掌久之,曰:「是亦可為一題。」因援筆戲作律賦一首,以「婢薦血羹,龍團稱屈」為韻,山谷擊節稱詠不能已。已無藏本,聞關子開能誦。今亡矣,惜哉!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廌,陽翟人,少以文字見蘇子瞻,子瞻喜之。元祐初知舉,廌適就試,意在必得,以冠多士。及考,章援程文,大喜,以為廌無疑,遂以為魁。既拆號,悵然出院,以詩送廌歸,其曰:「平時謾說古戰場,過眼終迷日五色。」蓋道其本意。廌自是學亦不進。家貧,不甚自愛。嘗以書責子瞻不荐己,子瞻後薄之。終不第而卒。
出處《石林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叔原以長短句行,蘇子瞻因黃魯直欲見之,則謝曰:「今政事半吾家舊客,亦未暇見也。」
出處《研北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多雅謔,嘗與許沖元、顧子敦、錢穆父同舍。一日,沖元自窗外往來,東坡問何為?沖元曰:「綏來。」東坡曰:「可謂奉大福以來綏。」蓋沖元登科時賦句也。沖元曰:「敲門瓦礫,公尚記憶耶?」子敦肥碩,當暑,袒裼據案而寐。東坡書四大字於其側曰:「顧屠肉案。」穆父,眉目秀雅,而時有九子,東坡曰:「穆父可謂之九子母丈人。」同舍皆大笑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臨子敦內翰,姿狀雄偉。少未顯時,人以「顧屠」嘲之。元祐中,自給事中為河北都運使,蘇子瞻作詩送之云:「我友顧子敦,軀膽兩雄偉。便便十圍腹,不但貯書史。容君數百人,一笑萬事已。十年臥江海,了不見慍喜。磨刀向豬羊,釃酒會鄰里。歸來如一夢,豐頰愈茂美。平生批敕手,濃墨寫黃紙。會當勒燕然,廊廟登劍履。翻然向河朔,坐念東郡水。河來屹不去,如尊乃勇耳。」顧得之不樂。既行,群公祖道郊外,子瞻辭疾不往,和前韻以送,因以解頤焉:「君為江南英,面作河朔偉。人間一好漢,誰似張長史。上書苦留君,言拙輒報已。置之勿復道,出處俱可喜。攀輿共六尺,食肉飛萬里。誰言遠近殊,等是朝廷美。遙知送別處,醉墨爭淋紙。我以病杜門,商頌空振履。後會知何日,一歡如覆水。善保千金軀,前言戲之耳。」
出處《雞肋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與劉貢父言:「軾與舍弟習制科寺,日享三白,食之甚美,不復信世間有八珍也。」貢父問「三白」何物?答曰:「一撮鹽,一碟生蘿蔔,一碗飯,乃三白也。」貢父大笑。久之,以簡招坡過其家吃「皛飯」,坡不省憶嘗對貢父「三白」之說也,謂人云:「貢父讀書多,必有出處。」比至赴,見案上所設,唯鹽、蘿蔔、飯而已,乃始悟貢父以「三白」相戲笑,投匕箸食之幾盡。將上馬,云:「明日可見過,當具毳飯奉待。」貢父雖恐其為戲,但不知「毳飯」所設何物。如期而往,談論過食時,貢父譏甚索食,東坡云:「少待。」如此者再三,東坡答如初。貢父曰:「饑不可忍矣!」東坡徐曰:「鹽也毛,蘿蔔也毛,飯也毛,非『毳』而何?」貢父捧腹曰:「固知君必報東門之役,然慮不及此也!」東坡乃命進食,抵暮而去。世俗呼無為「模」,又語訛「模」為「毛」,嘗且音,故東坡以此報之。宜乎貢父思慮不到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昔之黠者,滑稽以玩世,曰:「彭祖八百歲而死,其婦哭之慟。其鄉里共解之曰:『人生八十不可得,而翁八百矣,尚何尤?』婦謝曰:『汝輩自不諭耳。八百死矣,九百猶在也。』」世以痴為「九百」,謂其精神不足也。又曰:「令新視事,而不習吏道,召胥魁問之,魁具道笞十至五十,及折杖數。令遽止之曰:『我解矣。笞六十為杖十四耶?』魁笑曰:『五十尚可,六十猶痴耶。』」蘇長公取為偶對曰:「九百不死,六十猶痴。」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華、玉汝相繼命相,未幾,持國(韓維)拜門下侍郎,甚有爰立之望,其家建堂榜曰「三相」;俄持國罷,遂請老。東坡聞之,曰:「既不成三相堂,可且名為二相公廟。」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予飲少輒醉臥,則鼻鼾如雷,傍舍為厭,而己不知也。一日因醉臥,有魚頭鬼身者,自海中來告云:『廣利王來請端明。』予被褐草屨黃冠而去,亦不知身步在水中。但聞風雷聲暴如觸石,意亦知在深水處。有頃,豁然明白,真所謂水精宮殿相照耀也。其下則有驪目夜光,文犀尺壁,南金火齊,眩目不可仰視,而琥珀珊瑚,又不知多少也。廣利少間佩冠劍而出,從以二青衣。予謝以海上逐客,重煩邀命。廣利且歡且笑。頃,南溟夫人亦造焉,東華真人亦造焉,自知不在人世。少間,出素鮫綃丈餘,命予題詩,予乃賦之曰:『天地雖虛廓,惟海為最大。聖王時祀事,位尊河伯拜。祝融為異號,恍惚聚百怪。三氣變流光,萬里風雨快。靈旗搖紅纛,赤虯嘖滂湃。家近玉皇樓,彤光照無界。若得明月珠,可償逐客債。』寫竟,進廣利,諸仙遞看,咸稱妙。獨廣利旁一冠篸水族,謂之鱉相公,進言:『蘇軾不避忌諱,祝融字犯王諱。』王大怒。予退而嘆曰:『到處被相公廝環。』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北扉,自以獨步當世,與一時侍從更唱迭和,莫不稱首。曾子開賦《扈蹕詩》,押 辛字韻,韻窘束而往返絡繹不已,坡厭之,復和云:「讀罷君詩何所以,搗殘姜桂有餘辛。」顧問答曰:「解此否?謂唱首有辣氣故耳。」
出處《西清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易》曰: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。」坡公以為陰陽未交。公以坡公所說為未允。公曰:「陰陽未交,元氣也,非道也;政如云:二龍一蛇之謂道也,謂之龍亦可,謂之蛇亦可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亦喜言神仙。元祐初,有東人喬仝,自言與晉賀水部遊,且言賀嘗見公密州道上,意若欲相聞。子瞻大喜。仝時客京師,貧甚。子瞻素囊中得二十縑,即以贈之,作五詩,使仝寄賀,子由亦同作。仝去,訖不復見,或傳妄人也。晚因王鞏又得姚丹元者,尤奇之,直以為李太白所化,贈詩數十篇。姚本京師富人王氏子,不肖,為父所逐,事建隆觀一道士,天資慧,因取道藏遍讀,或能成誦,又多得其方術丹藥。大抵好大言,作詩間有放蕩奇譎語,故能成其說。浮沉淮南,屢易姓名,子瞻初不能辨也。後復其姓名王繹。崇寧間,余在京師,則已用技術進為醫官矣。出入蔡魯公門下,醫多奇中。余猶及見其與魯公言從子瞻事,且云,海上神仙宮闕,吾皆能以說致之,可使空中立見。蔡公亦微信之。坐事編置楚州。梁師成從求子瞻書帖,且薦其有術。宣和末,復為道士,名元城。力詆林靈素,為所毒,嘔血死。
出處《避暑錄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三年,北國賀正使劉霄等入賀,公與狄詠館伴;錫燕回,始行馬,而公馬小蹶,劉即前訊曰:「馬驚無苦否?」公應之曰:「銜勒在御,雖小失無傷也。」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觀少游,亦善為樂府語,工而入律,知樂者謂之作家歌,元豐間盛行於淮楚。「寒鴉萬點,流水繞孤村」,本隋帝詩也,少游取以為《滿庭芳》辭,而首言「山抹微雲,天粘衰草」,尤為當時所傳。蘇子瞻於四學士中,最善少游,故他文未嘗不極口稱善,豈特樂府?然猶以氣格為病,故常戲云:「山抹微雲秦學士,露花倒影柳屯田。」露花倒影,柳永《破陣子》語也。
出處《避暑錄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少游在東坡坐中,或調其多髯者。少游曰:「君子多乎哉!」東坡笑:「小人樊鬚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避暑城西李氏園,題詩於壁云:「荷氣竹風宜永日,冰壺涼簟不能回,題詩未有驚人句,會喚謫仙蘇二(蘇軾)來。」少游言於東坡曰:「以先生為『蘇二』,大似相薄。」少游極怨山谷和《寄寂齋詩》云:「志大略細謹。」言蔡州事少人知者,因此吹毛耳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方叔初名豸,從東坡遊。東坡曰:「五經內無公名,獨左氏曰『庶有豸乎』?乃音直氏切,後人以為虫豸之豸,今宜易名曰廌。」方叔用之。秦少游見而嘲之曰:「昔為有腳之狐,今作無頭之箭。豸以況狐,廌以況箭。」方叔倉卒無以答,終身以為恨。
出處《嬾真子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貢父觴客,子瞻有事欲先起,劉調之曰:「幸早堨B從容。」(幸早里各諧杏、棗、李;從容,即肉蓯蓉,一種補藥。)子瞻曰:「奈言事須當歸。」(奈,蘋果之異稱;這事各諧蔗、柿;當歸,藥名。)各以三果一藥為對。
出處《朝野遺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端彥美叔,一日會賈易及東坡。賈時為台諫,蓋嘗劾東坡於朝。晁忘其事,遂同會。酒酣,東坡曰:「某昨日造朝,有一人乘醉臥東衢,略不相避,某頗怒之,因命左右曰:『擒而簹B之!』酒者曰:『爾又不是台諫,只有胡簹B亂簹B。』」賈應聲曰:「誰教爾辨。」坡公終席不樂。美叔自悔拙於會客。
出處《過庭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曾以蔗滓畫石。
出處王沂《竹亭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,遇天色明暖,筆硯和暢,便宜作草書數紙,非獨以適吾意,亦使百年之後,與我同病者有以發之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客論食次,取紙一幅以示客云:「爛蒸同州羊羔,灌以杏酪香梗,荐以蒸子鵝,吳興庖人斫松江鱠;既飽,以廬山玉簾泉,烹曾坑鬥品茶。少焉解衣仰臥,使人誦東坡先生《赤壁前後賦》,亦足以一笑也。」東坡在儋耳,獨有二賦而已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言,王實、王寧訪見;寔,韓持國之婿也,因問持國安否,寔,寧皆曰:「自致政,尤好飲,嘗自謂人曰:『吾已癃老,且將聲樂酒色以娛年,不爾,無以度日。』」東坡曰:「惟其殘年,正不當爾。君兄弟至親且舊,願為某傳一語於持國可乎?」寔、寧曰:「諾。」東坡曰:「頃有一老人,未嘗參禪,而雅合禪理,生死之際,極為了然。一日,置酒大會親友,酒闌,語眾曰:『老人即今且去。』因攝衣正坐,將奄奄焉。諸子乃惶遽呼號曰:『大人今日乃與世決乎?願留一言為教!』老人曰:『本欲無言,今為汝懇,只且第一五更起。』諸子未喻,曰:『何也?』老人曰:『惟五更可以干當自家事,日出之後,欲自干當,則不可矣。』諸子曰:『家中幸豐,何用早起?舉家諸事,皆是自家事也,豈有分別?』老人曰:『不然,所謂自家事者,是死時將得去者。吾生平治生,今日就化,可將何者去?』諸子頗悟。今持國果自以為殘年,請二君言於持國,但言某請持國干當自家事,與其勞心聲酒,不若為可以死時將得去者計也。」坡又曰:「范景仁平生不好佛,晚年清謹,減節嗜欲,一物不芥蒂於心,真卻是學佛作家;然至死常不肯取佛法。某謂景仁雖不學佛,而達佛理,即毀佛罵祖,亦不害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豐四年八月,子由為賀遼生辰國信使,子瞻有詩送之。既至遼,遼人每問大蘇學士安否?子由住涿州寄詩云:「誰將家譜到燕都,底識人人問大蘇?莫把聲名動蠻貊,恐妨他日臥江湖。」(蘇軾原詩為:「誰將家集過幽都,逢見胡人問大蘇。莫將文章動蠻貊,恐妨談笑臥江湖。」)
出處《堅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純夫元祐末,與東坡數上疏論事,嘗約各草一疏上之。東坡訪純夫,求所作疏先觀,讀盡遂書名於末,云:「某不復自為疏矣。」純夫再三求觀,竟不肯出,云:「無以易公者。」東坡別作一條和純夫《月研詩》云:「上書掛名豈待我,獨立自可當雷霆。」蓋紀實也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魯直戲東坡曰:「昔王右軍字為換鵝書。韓宗儒性饕餮,每得公一帖,於殿帥姚麟許換羊肉十數斤。可名二丈書為換羊書矣。」東坡大笑。一日,公在翰苑,以聖節制撰紛冗,宗儒日作數簡,以圖報書,使人立庭下督索甚急。公笑語曰:「傳語本官今日斷屠!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黃、秦諸君子在館。暇日觀畫,山谷出李龍眠所作《賢己圖》,博奕、樗蒲之儔咸列焉。博者六七人,方據一局,投迸盆中,五皆玈,而一猶旋轉不已。一人俯盆疾呼,旁觀皆變色起立,纖穠態度,曲盡其妙。相與嘆賞,以為卓絕。適東坡從外來,睨之曰:「李龍眠天下士,顧乃效閩人語耶?」眾咸怪,請其故。東坡曰:「四海語音,言六皆合口。惟閩音則張口。今盆中皆六,一猶未定,法當呼六,而疾呼者乃張口何也?」龍眠聞之,亦笑而服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貢父晚苦風疾,鬢眉皆落,鼻梁且斷。一日,與子瞻數人小酌,各引古人語相戲。子瞻戲貢父云:「大風起兮眉飛颺,安得壯士兮守鼻梁。」座中大噱。貢父恨悵不已。貢父晚年鼻既斷爛,日憂死亡,客戲之曰:「顏淵、子路微服同出,市中逢孔子,惶怖求避,忽見一塔,相與匿於塔後。孔子既過,顏子曰:『此何塔也?』由曰:『所謂避孔子塔也。』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尹京,為近時第一。余嘗見其剖決甚閑暇,雜以笑語諢語,而每一顧問,胥吏皆股栗不能對。一日,因決一大滯獄,內外稱之。會朝,蘇長公譽之曰:「所謂『霹靂手』也。」錢曰:「安能『霹靂手』,僅免『葫蘆蹄』也。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宋保國出觀荊公《華嚴解》,東坡曰:「《華嚴》八十有一卷,今獨重一何也?」保國曰:「公言此佛語至深妙,他者菩薩語耳。」東坡曰:「予於藏經取佛語數句雜菩薩語間,取菩薩語數句雜佛語間,子能識其是非乎?」曰:「不能。」東坡曰:「予昔在岐下,聞河陽豬肉甚美,使人往市之。使者醉,豬夜逸去,貿他豬以償。客皆以為非他產所及。既而事敗,客皆慚。今介甫之豬未敗耳。」
出處《賢奕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宴客,俳優者作伎萬方,坡終不笑。一優突出,用棒痛打作伎者,曰:「內翰不笑,汝猶稱良優乎?」對曰:「非不笑也。不笑,所以深笑之也!」坡遂大笑。蓋優人用東坡《王者不治夷狄論》云:「非不治也,不治,乃所以深治之也。」見子由五世孫奉新縣慰懋說。
出處《城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文潛謂子瞻:「公詩有『獨看紅葉傾白墮』。不知『白墮』何物?」子瞻曰:「劉白墮善釀酒,見《洛陽伽藍記》。」文潛曰:「既是一人,莫難為傾否?」子瞻曰:「魏武《短歌行》云。『何以解憂,惟有杜康。』亦是釀酒人名也。」文潛曰:「畢竟用得不當。」子瞻笑曰:「公且先過共曹家那漢理會,卻來此間廝磨。」蓋文潛時有僕曹某者,作過失去酒器,送天府推治,其人未招承,方文移取會也。滿座大囅。
出處《拊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羲仲字壯輿,道原之子也。道原以史學自名,羲仲世其家學,嘗摘歐陽公《五代史》之訛誤為糾繆,以示東坡。東坡曰:「往歲歐陽公著此書初成,王荊公謂余曰:『歐陽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國志,非也,子盍為之乎?』余固辭不敢當。夫為史者,網羅數十百年之事,以成一書,其間豈能無小得失邪?余所以不敢當荊公之托者,正畏如公之徒掇拾其後耳。」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以道為予言:「嘗親問東坡曰:『先生《易傳》,當傳萬世。』曰:『尚恨某不知數學耳。』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蜀公不信佛說,大蘇公嘗與公論佛法,其所以不信之說。范公云:「鎮平生事,非目所見者,未嘗信。」蘇公曰:「公亦安能然哉?設公有疾,令醫切脈;醫曰寒,則服熱藥;曰熱,則餌寒藥。公何嘗見脈,而信之如此,何獨至於佛而必待見耶?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待過客,非其人,則盛列妓女,奏絲竹之聲聒兩耳,至有終席不交一談者。其人往返,更謂待己之厚也。值有佳客至,則屏去妓樂,杯酒之間,惟終日談笑耳。
出處《北窗炙輠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種樹之法,莫妙於東坡,曰:大者不能活,小者老夫又不能待,惟擇中材而多帶土砧者為佳。
出處《岩棲幽事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坡、谷同游鳳池寺,坡公舉對云:「張丞相之佳篇,昔曾三到。」山谷即答云:「柳屯田之妙句,那更重來。」時稱名對。張丞相詩云:「八十老翁無品秩,昔曾三到鳳池來。」坡公蓋取此也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與山谷論書,東坡曰:「魯直近字雖清勁,而筆勢有時太瘦,幾如樹梢掛蛇。」山谷曰:「公之字固不敢輕議,然間覺褊淺,亦甚似石壓蝦蟆。」二公大笑,以為深中其病。
出處《獨醒雜誌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器之與東坡,元祐初同朝。東坡勇於為義,或失之過,則器之必約以典故。東坡至發怒曰:「何處把上〈把去聲,農人乘以事田之具〉曳得一劉正言來,知得許多典故?」或以告器之,則曰:「子瞻固所畏也。若恃其才,欲變化典常,則不可。」又朝中有語云:「閩蜀同風,腹中有蟲。」以二字各從蟲也。東坡在廣坐作色曰:「《書》稱立賢無方,何得乃爾?」器之曰:「某初不聞其語,然立賢無方,須是賢者乃可。若中人以下,多係土地風俗,安得不為土習風移?」東坡默然。至元符末,東坡、器之,各歸自嶺海,相遇於道,始交歡。器之語人云:「浮華毫習盡去,非昔日子瞻也。」東坡則云:「器之鐵石人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禮家如聚訟,雖兄弟亦不容苟同。其大者無如天地之祭分合一議,自昔諸儒之論,不知其幾。今姑摭二蘇之議言之。東坡則據《周頌•昊天有成命》序云:「郊祀天地也。」以為此合祭天地之明文。潁濱乃據《周禮》為說,謂冬至祀天於圜邱,夏至祀地於方澤。其後朝廷迄從坡說合祭,以至於今焉。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好戲謔,語言或稍過,純夫必戒之。東坡每與人戲,必祝曰:「勿令范十三知。」純夫舊行第十三也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言:「文章之任,亦在名世之士,相與主盟,則其道不墜。方今太平之盛,文士輩出,要使一時之文,有所宗主。昔歐陽文忠常以是任付與某,故不敢不勉。異時文章盟主,責在諸君,亦如文忠之付授某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有茶詩押腸字韻,和者已數四,而山谷最後有「曲幾團蒲聽煮湯,煎成車聲入羊腸」之句。東坡云:「黃九怎得不竊。」故晁無咎復和云:「車聲出鼎細九盤,如此佳句誰能識。」
出處《詩話總龜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知貢舉,李方叔被黜,其家老乳母大哭曰:「遇蘇內翰知舉不及第,尚奚望?!」閉門而逝。後東坡舉白浮歐陽叔弼曰:「君為主司而失李方叔,茲可罰也。」時張文潛舍人在坐,舉白浮東坡曰:「先生昔為知舉而遺之,其罰維均!」舉坐大笑。想老乳母亦吐氣泉下。
出處《密齋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善嘲噓,以呂微仲豐頭,每戲曰:「公真有大臣體,「坤」六二所謂直方大也。」後拜相,東坡當制,有云:「果藝以達,有孔門三子之風(指孔子的三個弟子:子貢、子路、冉求);直方而大,得坤爻六二之動。」又嘗謁微仲,值其晝寢,久之方見;便坐昌陽盆畜一綠龜,坡指曰:「此易得耳。唐莊宗時有進六目龜者,敬新磨獻口號云:『不要鬧,不要鬧,聽取龜兒口號;六只眼兒睡一覺,抵別人三覺。』」微仲不悅。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禹錫與東坡有姻連,嘗作賀雨詩云:「打葉雨拳隨手重,吹涼風口逐人來。」自以為得意。東坡曰:「十六郎作詩,怎得如此不入規矩?」禹錫云:「是醉時所作。」異日又持一大軸呈坡,坡讀之曰:「爾又醉耶?!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「客來茶罷渾無有,盧桔楊梅尚帶酸」張嘉甫問曰:「盧桔何種果類?」答曰:「枇把是也。」又問:「何以驗之?」答曰:「事見相如賦。」嘉甫曰:「盧橘夏熟,黃甘橙榛,枇杷橪柿,亭柰厚樸。則盧橘果類,賦不應四句重用。應劭注曰:『《伊尹書》曰:箕山之東,青島之所,有盧橘常夏熟。』不據依何也?」東坡曰:「意不欲耳。」
出處《冷齋夜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慶曆中,歐陽文忠公謫守滁州,有琅琊幽谷,山川奇麗,鳴泉飛瀑,聲若環佩,公臨聽忘歸。僧智仙作亭其上,公刻石為記,以遣州人。既去十年,太常博士沈遵,好奇之士,聞而往遊,其山水秀絕,以琴寫其聲,為《醉翁吟》,蓋宮聲三疊。後會公河朔,遵援琴作之,公歌以遺遵,並為《醉翁引》以敘其事。然調不主聲,為知琴者所惜。後三十餘年公薨,遵亦歿。其後廬山道人崔閑遵客也,妙於琴理,常恨此曲無詞,乃譜其聲,請於東坡居士子瞻,以補其闕,然後聲詞皆備,遂為琴中絕妙。好事者爭傳。其詞曰:「琅然清圓,誰彈響?空山無言。惟有醉翁知其天。月明風露娟娟,人未眠,荷簣過山前。曰有心也哉此弦。〈第二疊泛聲同此〉。醉翁嘯詠,聲和流泉。醉翁去後,空有朝吟夜怨。山有時而同巔,水有時而回淵,思翁無歲年。翁今為飛仙,此意在人間,試聽徽外兩三弦。」方其補詞,閑為弦其聲,居士倚為詞,頃刻而就,無所點竄。遵之子為比丘,號本覺真禪師。居士書以與之,云:「二水同器,有不相入;二琴同手,有不相應。沈君信手彈琴而與泉合,居士縱筆作詞而與琴會,此必有真同者矣。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蜀公鎮,每對客,尊嚴靜重,言有條理,客亦不敢慢易。惟蘇子瞻則掀髯鼓掌,旁若無人,然蜀公甚敬之。一日,有客問公何為不重黃庭堅,公曰:「魯直一代偉人,鎮之畏友人,安敢不加重。」又問庭堅學佛有得否,公曰,「這個則如何知得,但佛亦如何憑地學得!」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謝滕達道書云:「前日得觀所藏諸書,使後學稍窺家傳之秘,幸甚。恕先所訓,尤為近古。某方治此書,得之頗有開益。拜賜之重,若獲珠貝。老朽不揆,輒立訓傳,尚未畢功。異日當為公出之。古學崩壞,言之傷心也。」李方叔云:「東坡每出,必取聲韻音訓文字,復置行篋中。」予謂學者不可不知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公(蘇轍)少年與坡公治《春秋》,公嘗作論,明聖人喜怒好惡,譏《公》《谷》以日月土地為訓,其說固自得之。元祐間,後進如張大亨嘉父亦攻此學,大亨以問坡,坡答書云:「《春秋》,儒者本務。然此書有妙用,學者罕能領會,多求之繩約中,乃近法家者流,苟細繳繞,竟亦何用?惟丘明識其用,終不肯盡談,微見端兆,欲使學者自求之,故僕以為難,未敢輕論也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試院時,興到以朱筆畫竹,隨造自成妙理。或謂竹色非朱,則竹色亦非墨可代。後世士人,遂以為法。
出處《山靜居畫論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一夕與子由飲,酣甚,槌蘿菔爛煮,不用他料,只研白米為糝,食之,撫几曰:「若非天竺酥酡,人間決無此味。」
出處《山家清供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言:普安禪院初在五代時,有一僧曰某者,卓庵道左,蓺蔬正錢,以奉佛事。一曰於庵中晝寢,夢一金色黃龍,來食所蓺萵苣數畦。僧寤,驚曰:「是必有異人至此。」已而見一偉丈夫,於所夢地取萵苣食之。僧視其貌,神色凜然,遂攝衣迎之,延於庵中,饋食甚勤。復取數鐶錢之,曰「富貴無相忘。」因以所夢告之,且曰:「公他日得志,願為老僧只於此地建一大寺幸甚。」偉丈夫乃藝祖(宋太祖趙匡胤)也。既即位,求其僧尚存,遂命建寺,賜名曰「普安」,都人至今稱為道院者。元祐八人,因送范河中是院,閑言之爾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、子由門下客最知名者:黃魯直、張文潛、晁無咎、秦少游,世謂之四學士。至若陳無己,文行雖高,以晚出東坡門,故不若四人之著。故陳無己作《佛指記》云:「余以辭義,名次四君,而貧於一代」,是也。晁無咎詩云:「黃子似淵明,城市亦復真。陳君有道舉,化行閭井淳。張侯公謹流,英思春泉新。高才更難及,淮海一髯秦。」當時以東坡為長公,子由為少公。陳無己答李端叔云:「蘇公之門,有客四人。黃魯直、秦少游、晁無咎,則長公之客也;張文潛,則少公之客也。」又《次韻黃樓詩》云:「一代蘇長公,四海名未已。」又云:「少公作長句,班(班固)揚(揚雄)安可擬。」謂二蘇也。然四客各有所長,魯直長於詩辭,秦、晁長於議論。魯直與秦少章書曰:「庭堅心醉於詩與楚辭,似若有得。至於議論文字,今日乃當付之少游及晁、張、無己,足下可從此四君子一一問之。」其後張文潛贈李德載詩亦云:「長公波濤萬頃海,少公峭拔千尋麓。黃郎蕭蕭日下鶴,陳子峭峭霜中竹;秦文倩麗若桃李,晁論崢嶸走珠玉。」乃知人才各有所長,雖蘇門不能兼全也。
出處《能改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長公有詩云:「身行萬里半天下,僧臥一庵初白頭。」黃九云:「初日頭。」問其義,但云若此僧負暄於初日耳。余不然,黃甚不平,曰:「豈有用白對天乎?」余導日問蘇公,公曰:「若是黃九要改作『日頭』,也不奈他何!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為李伯時作《洗玉池銘》。伯時自為跋曰:「元祐八年,余時事京師,居紅橋子第,得陳峽州馬台石,愛而致之齋中。一日,東坡過謂余曰:『斲石為沼,當以所藏玉時出而浴之,且刻其形於四旁,予為子銘其唇,而號為洗玉池。』而所謂玉者,凡一十六雙,琥、璩三,鹿盧環,琫、珌、璊、瑑環,水蒼珮,螳螂鉤,佩柄珈、瑱,拱璧是也。伯時既下世,池亦堙晦。徽宗嘗即其家訪之,得於積壤中。其子因避時禁,磨去銘文,以授使者,於是置宣和殿,十六玉,唯鹿盧環從葬龍眠,余悉歸內府。
出處《宋稗類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晃以道言:當東坡盛時,李公麟至為畫家廟象。後東坡南遷,公麟在京師,遇蘇氏兩院子弟於途,以扇障面不一揖,其薄如此。故以道鄙之,盡棄平日所有公麟之畫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東坡知貢舉日,並行詩賦經義,《書》題中出「而難任人,蠻夷率服」,注云:「任,佞也;難者,拒之使不得進也。難任人,則忠信昭,而四夷服。」東坡習大科日,曾作《忠信昭而四夷服論》,而新經(王安石所著《三經新義》)與注意同。當時舉子謂東坡故與金陵(王安石)異說,以為難於任人,則得賢者,故四夷服。及東坡見說,怒曰:「舉子至不識字,輒以難〈去聲〉為難〈平聲〉!」盡黜之,惟作難〈去聲〉字者皆得。益東坡元不曾見新經,而舉子未嘗讀注故也。聞之於柴慎微。
出處《嬾真子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斿字元龍,父安國,字平甫,介甫之弟,與東坡交。嘗自負其《甘露寺》詩:「平地風煙飛白鳥,半山雲水卷蒼藤。」坡應之曰:「精神全在卷字,但恨飛字不稱耳。」平甫請易之,坡遂易以「翻」字,平甫嘆服。元龍篤學好義,有父風。元祐初,東坡上奏,理平甫之冤,乞考斿行實而錄用之。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廌少時有好名急進之弊,獻書公車者三,多觸聞罷。然其志不已,復多遊巨公之門。自丙寅年東坡嘗誨之曰:「如子之才,自當不沒,要當循分,不可躁求。王公之門,何必時曳裾也。」爾後常以為戒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公嘗會孫賁公素。孫畏內殊甚。有官姑善商謎,蘇即云:「蒯通勸韓信反,韓信不肯反。」其人思久之,曰:「未知中否?然不敢道。」孫迫之使言,乃曰:「此怕負漢也。」蘇大喜,厚賞之。
出處《雞助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於故人,但寫陶淵明、杜子美、李太白、韓退之、柳子厚之詩。為南華(南華辯禪師)寫柳子厚《六祖大鑒禪師碑》,南華又欲寫劉夢得碑,則辭之。呂微仲丞相作《法雲秀和尚碑》;丞相意欲得東坡書石,不敢自言,委甥王讜言之。東坡先索其稿諦觀之,則曰:「軾當書。」蓋微仲之文自佳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客有謂東坡曰:「章子厚日臨蘭亭一本。」坡笑云:「工摹臨者非自得,章七終不高爾。」予嘗見子厚在三司北軒所寫蘭亭兩本,誠如坡公之言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有卻鼠刀,云得之於野老。嘗匣藏之。用時,但焚香置淨几上,即一室內無鼠。
出處《墨客揮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魯直以晁載之《閔吾廬賦》問東坡何如?東坡報云:「晁君騷辭,細看甚奇麗,信其家多異材邪?然有少意,欲魯直以漸箴之。凡人為文,宜務使平和,至足之餘,溢為奇怪,蓋出於不得已耳。晁君喜奇似太早,然不可直云爾。非為之諱也,恐傷其邁往之氣。當為朋友講磨之語可耳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黃魯直在眾會作一酒令云,「虱去乙為GS,添幾卻是風。風暖鳥聲碎,日高花影重。」坐客莫能答。他日,人以告東坡,坡應聲曰,「江去水為工,添即是紅。紅旗開向日,白馬驟迎風。」雖創意為妙,而敏捷過之。
出處《雞肋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定國寄詩於東坡,答書云:「新詩篇篇皆奇,老拙此回真不及,窮人之具,輒欲交割於公。」魏泰見而笑曰:「定國亦難作交代,只是權攝耳。」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錢穆父曰:「尋常往來,須稱家有無;草草相聚,不必過為具。」一日,穆父折簡召坡食「皛飯」。及至,乃設飯一盂、蘿蔔一碟、白湯一盞而已,蓋以三白為「皛」也。後數日,坡復召穆父食「毳飯」,穆父意坡必有毛物相報。比至日晏,並不設食。穆父餒甚。坡曰:「蘿蔔湯飯俱毛(蜀音「沒」為「毛」)也。」穆父嘆曰:「子瞻可謂善戲謔者也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有言:「世間事忍笑為易,惟讀王祈大夫詩,不笑為難。」祈嘗語東坡曰:「有竹詩兩句最得意。」誦曰:「葉垂千口劍,干聳萬條槍。」坡曰:「好則極好,則是十條竹竿,一個葉兒也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彭,字商老,南康軍建昌人。嘗負墓蓋乞書於東坡,坡公作大小兩軸,囑其擇而用之,且勉之曰:「德叟(李彭之父李秉尋)有子不亡矣。」
出處《江西詩社宗派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經筵官會食資善堂,東坡盛稱河豚之美。呂元明問其味,曰:「直那一死!」再會,又稱豬肉之美。范淳甫曰:「奈發風何?」東坡笑呼曰:「淳甫誣告豬肉!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中州松子雖秕小不可食,然可種,惟不可近手,以杖擊蓬,使子墮地,用探錐刺地,深五寸許,以帚掃入之,無不生者。東坡居士種松法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謂廌(李廌)與李祉言曰:某平生於寢寐時,自得三昧。吾初睡時,且於床上安置四體,無一不穩處;有一未穩,須再安排令穩。既穩,或有些小倦痛處,略按摩訖,便瞑目聽息。既勻直,宜用嚴整其天君。四體雖復有苛癢,亦不可少有蠕動,務在定心勝之。如此食頃,則四肢百骸,無不和通。睡思既至,雖寢不昏。吾每日須於五更初起,櫛髮數百,水廾頁面盡,服裳衣畢,須於一淨榻上再用此法假寐,數刻之味,其美無涯。通夕之味,殆非可比。平明,吏徒既集,一呼即興,冠帶上馬,率以為常。二君試用吾法,自當識其趣,慎無以語人也。天下之理,能戒然後能慧,蓋慧性圓通,必從戒謹中入,未有天君不嚴,而能圓通覺悟者也。二君試識之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廌(李廌)謂少游曰:「此見東坡,言少游文章如美玉無瑕,又琢磨之功,殆未有出其右者。」少游曰:「某少時用意作賦,習慣已成,誠如所諭,點檢不破,不畏磨難。然自以華弱為愧。邢和叔嘗曰:『子之文銖兩不差,非秤上秤來,乃等子(即戥子,權金珠藥物的衡器)上等來也。』」廌曰:人之文章,闊達者失之太k穨禲A謹嚴者失之太弱。少游之文,詞雖華而氣古,事備而意高,如鐘鼎然,其體質規模,質重而簡易;其刻畫篆文,則後之鑄師莫彷彿。宜乎東坡稱之為天下奇作也,非過言矣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魯直作《漁父詞》云:『新婦磯頭眉黛愁,女兒浦口眼波秋,驚魚錯認月沉鉤。青箬笠前無限事,綠蓑衣底一時休,斜風細雨轉舡頭。』其詞清新婉麗,聞其得意,自言:『以水光三色,替卻玉肌花貌,此乃真得漁父家風也。』然才出新婦磯,又入女兒浦,此漁父無乃太瀾浪也。」
出處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東坡知頁舉。李方叔就試,將鎖院,坡緘封一簡,令送方叔。值方叔出,其僕受簡置几上。有頃,章子厚二子曰持曰援者來,取簡竊觀,乃《揚雄優於劉向論》一篇。二章驚喜,攜之以去。方叔歸,求簡不得,知為二章所竊,悵惋不敢言。已而果出此題。二章皆模仿坡作,方叔幾於閣筆。及拆號,坡意魁必方叔也,乃章援。第十名文意與魁相似,乃章持。坡失色。二十名間,一卷頗奇。坡謂同列曰:「此必李方叔!」視之,乃葛敏修。時山谷亦預校文,曰:「可賀內翰得人,此乃僕宰太和時一學子相從者也。」而方叔竟下第。坡出院,聞其故,大嘆恨。作詩送其歸,謂「平生謾說古戰場,過眼終迷日五色」者也。其母嘆曰:「蘇學士知貢舉,而汝不成名,復何望哉!」抑鬱而卒。
出處《鶴林玉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有《物類相感志》,「草部」有「煮碙」、「煮雌」等草,蓺客多用之,然不得其煮煉之法耳。
出處《席上腐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居閶闔門外白家巷。一夕,次子迨(蘇迨)之婦歐陽氏產後因病為祟所憑,曰:「吾姓王氏,名靜奴,滯魄於此久矣。」公曰:「吾非畏鬼之人也,京師善符錄者多,決能逐汝。汝善去,明日昏時,當用佛氏功德之法與汝。」婦輒合爪曰:「感尚書去也。」婦良愈。明日昏時,為自書功德疏一通,仍為置酒朒香火遣送之。頃,迨之婦忽云:「有賊,貌黑瘦,衣以青。」公使之索之,無有也。乳媼俄發狂,聲色俱怒,如卒伍輩唱喏甚大。公注視之,輒厲聲曰:「某即瘦黑衣青者,非賊也,鬼也,欲此媼出為我作巫。」公曰:「寧使其死,出不可得。」曰:「學士不令其出,不奈何,只求少功德可乎?」公曰:「不可。」又曰「求少酒食可乎?」曰:「不可。」又曰:「求少紙可乎?」曰:「不可。又曰:」「止求一杯水!」公曰:「與之。」媼飲畢,撲地而蘇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不善飲弈,一小杯,則徑醉,睡或鼾,亦未嘗放筆。既覺,讀其所屬詞,有應東而西者,必曰「錯也」!但更易數字,因其西而終之,初不辨其當如是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元豐末年得請歸耕陽羡,舟次瓜步,以書抵金山了元禪師曰:「不必出山,當學趙州(趙州禪師)上等接人。」元得書徑來,東坡迎笑問之,元以偈為獻曰:「趙州當日少謙光,不出三門見趙王,爭似金山無量相,大千都是一禪床。」東坡拊掌稱善。
出處《僧寶傳》
年代【1085:過揚州】


內容呂申公帥維揚,東坡自黃岡移汝海,輕從見之。申公置酒,終日不交一語。東坡昏睡,歌者唱:「夜寒斗覺羅衣薄」,東坡驚覺,小語云:「夜來走卻羅醫博也。」歌者皆匿笑。酒罷,行後圃中,至更坐,東坡即几案間筆墨,書歌者團扇云:「雨葉風枝曉自勻,綠陰青子凈無塵。閑吟繞屋扶疏句,須信淵明是可人。」申公見之亦無語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:過揚州】


內容東坡云:郭子儀鎮河中日,河甚為患,子儀禱河伯曰:「水悉止,當以女奉妻。」已而河復故道,甚女一日無疾而卒。子儀以其骨塑之於廟,至今祀之,惜乎此事不見於史也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雖竄斥於紹聖元符,然元祐中,黃慶基、趙君錫之徒,已摘取其所行訓詞中語,以為詆誣。後來施行,蓋權輿於是,史冊可以具考。
出處《揮麈餘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之薨,當明堂大享,朝臣以致齋不及奠;肆赦畢,蘇子瞻率同輩以往,而程頤固爭,引《論語》:「子於是日哭則不歌。」子瞻曰:「明堂乃吉禮,不可謂歌則不哭也。」頤又諭司馬諸孤不得受吊。子瞻戲曰:「頤可謂燠糟鄙俚(係汴京城外地名,比喻鄉野的意思)叔孫通。」聞者笑之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出入呂申公之門,東坡導諫議孔文仲奏頤為五鬼之魁,編管涪州。
出處《吹劍錄外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書上清宮碑云:「道家者流,本於黃帝、老子,其道以清凈無為為宗,以虛明應物為用,以慈儉不爭為行,合于《周易》何思何慮、《論語》仁者靜壽之說,如是而已。」謝顯道親見程伊川,誦此數語,以為古今論仁,最有妙理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作溫公制詞云:「執德不回,常用杜稷為悅。以死勤事,坐致股肱或虧。」或問坡曰:「溫公豈曹操之徒耶?」坡愕然問其所以,答曰:「社稷豈所可悅者。」坡笑改曰:「用安社稷為悅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公元祐時既登禁林,以高才狎侮諸公卿,率有標目,殆遍也,獨於司馬溫公不敢有所重輕。一日,相與共論免役差役利害,偶不合同。及歸舍,方卸巾弛帶,乃連呼曰:「司馬牛,司馬牛!」
出處《鐵圍山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有一僕,每呼君實「秀才」。蘇子瞻教之稱君實「相公」。公聞,訊之,曰:「蘇學士教我。」公嘆曰:「我有一僕被蘇子瞻教壞了。」
出處《孔氏談苑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平生好道術,聞輒行之,但不能久,又棄去。談道之篇傳世,欲數百千字,皆能書其人所欲言,文章皆雄奇卓越,非人間語。嘗有海上道人,評東坡真蓬菜瀛洲方丈謫仙人也。流俗方以造次顛沛,秋毫得失,欲軒輊困頓之,亦疏矣哉。
出處《豫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近令門人輩作《人不易物賦》,物為一人,重輕也。或戲作一聯曰:「伏其几而襲其裳,豈為孔子;學其書而戴其帽,未是蘇公。」士大夫近年效東坡桶高檐短帽,名帽曰「子瞻樣」。廌(李廌)因言之。公笑曰:「近扈從燕醴泉,觀優人以相與自誇文章為戲者。一優丁仙現者曰:「吾之文章,汝輩不可及也。」眾優曰:「何也?」曰:「汝不見吾頭上子瞻乎?」上為解顏,顧公久之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文正公見賓客,多論,語言不窮。東坡一日謁之,謂文正曰:「告相公少住教誨之言,容軾道幾句。」文正大樂,遂不復語。
出處《紫微雜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初,山谷與東坡、錢穆父同遊京師寶梵寺。飯罷,山谷作草書數紙,東坡甚稱賞之。穆父從旁觀曰:「魯直之字近於俗。」山谷曰:「何故?」穆父曰:「無他,但未見懷素真跡爾。」山谷心頗疑之。自後不肯為人作草書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黃魯直在眾會作一酒令云,「虱去乙為GS,添幾卻是風。風暖鳥聲碎,日高花影重。」坐客莫能答。他日,人以告東坡,坡應聲曰,「江去水為工,添即是紅。紅旗開向日,白馬驟迎風。」雖創意為妙,而敏捷過之。
出處《雞肋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貢父晚苦風疾,鬢眉皆落,鼻梁且斷。一日,與子瞻數人小酌,各引古人語相戲。子瞻戲貢父云:「大風起兮眉飛颺,安得壯士兮守鼻梁。」座中大噱。貢父恨悵不已。貢父晚年鼻既斷爛,日憂死亡,客戲之曰:「顏淵、子路微服同出,市中逢孔子,惶怖求避,忽見一塔,相與匿於塔後。孔子既過,顏子曰:『此何塔也?』由曰:『所謂避孔子塔也。』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禮部蘇尚書公為言:頃石參政中立為館閣時,亦賜緋,仍繫銀帶。石滑稽,服之無怍色;過司天監,馬驚墜地,銀帶頗傷。眾吏曰:「何星也?」石曰:「吾不善推步,但怪土犯寶瓶爾。」一時士人莫不以為笑也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為禮部尚書,宣仁上仙,乃與禮官與太常諸官直宿禁中,關決諸禮儀事。至七日,忽有旨下光祿供羊酒若干,欲為太后太妃皇帝暖孝。東坡上疏,以暖孝之禮,出於俚俗,王后之舉,當化天下,不敢奉詔。有旨遂罷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一日退朝,食罷捫腹徐行,顧謂侍兒曰:「汝輩且道是中何物?」一婢遽曰;「都是文章。」坡不以為然。又一人曰;「滿腹都是機械。」坡亦未以為當。至朝雲,乃曰:「學士一肚皮不合入時宜。」坡捧腹大笑。
出處《梁溪漫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丞相薨於位,程伊川主喪事,專用古禮;將祀明堂,東坡自使所來吊,伊川止之曰:「公方預吉禮,非哭則不歌之義,不可入。」東坡不顧以入,曰:「聞哭則不歌,不聞歌則不哭也。」伊川不能敵其辨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稱周濂溪胸次如光風霽月,又云:「西風壯士淚,多為程灝(即程顥)滴。」東坡為濂溪詩云:「夫子豈我輩,造物乃其徒。」蓋蘇氏師友未嘗不起敬於周、程如此,惜乎後因嘻笑而成仇敵也。
出處《林下偶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王公繫年錄》云:元祐七年三月四日,延和奏事,三省進呈:程頤服除,欲與館職判檢院,簾中以其不靖,令只與西監。遂除直秘閣,判西京國子監。初,頤在經筵,歸其門者甚盛。而蘇軾在翰林,亦多附之者,遂有洛黨、蜀黨之論。二黨道不同,互相非毀,頤竟為蜀黨所擠。今又適軾弟轍執政,財進稟便云:「但恐不肯靖。」簾中入其說,故頤不復得召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試館職策題,論漢文帝、宣帝及仁宗、神宗。公(孫升)率傅堯俞、王岩叟言:以文帝有蔽,則仁宗不為無蔽;以宣帝有失,則神宗不為無失。雖不明言,其意在此。久之,御批軾特放罪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改鑄顏淵之語曰:「吾聞覿君子者,問雕人不問雕木。」曰:「人可雕歟?」曰:「呂惠卿雕王安石。」
出處《步里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禮家如聚訟,雖兄弟亦不容苟同。其大者無如天地之祭分合一議,自昔諸儒之論,不知其幾。今姑摭二蘇之議言之。東坡則據《周頌•昊天有成命》序云:「郊祀天地也。」以為此合祭天地之明文。潁濱乃據《周禮》為說,謂冬至祀天於圜邱,夏至祀地於方澤。其後朝廷迄從坡說合祭,以至於今焉。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先王議事以制,不為刑辟。東坡有人法兼用之說,公以為敕令不可不具。二公之論不同。坡《外集》有《策題》一首,乃此意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嘉甫云:余少年見人誦一詩,所謂:「但存方寸地,留與子孫耕。」不知何人語。元符三年,過毗陵汪迪家,出所藏水部賀公手書,乃知此詩賀所作。世俗以為他人,非也。賀天聖中為郎,真宗東封,謁於道左。元祐初,其二弟蹻喬者來京師,雲賀嘗於泰山望見東坡,意甚喜之;欲上元至龜蒙。東坡為作詩,亦賦五篇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叔黨又曰:蒲公有大洗面、小洗面,小濯足、小濯足,大澡浴、小澡浴,蓋一日兩洗面,兩濯足,間日則浴焉。……頃公有書與東坡,自云晚年有所得。東坡答之曰:「聞所得其高,固以為慰。然復有二,尚欲奉勸,一曰儉,二曰慈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作翰林,林子中方以言者去國,在外以啟賀曰:「父子以文章名世,盡淵(王褒,字子淵)、雲(揚雄,字子雲)、司馬(司馬相如)之才;兄弟以方正決科,邁晁(晁錯)董(董仲舒)公孫(公孫弘)之學。」與其後為中書舍人謫二蘇告詞之語異矣。
出處《四六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豐四年八月,子由為賀遼生辰國信使,子瞻有詩送之。既至遼,遼人每問大蘇學士安否?子由住涿州寄詩云:「誰將家譜到燕都,底識人人問大蘇?莫把聲名動蠻貊,恐妨他日臥江湖。」(蘇軾原詩為:「誰將家集過幽都,逢見胡人問大蘇。莫將文章動蠻貊,恐妨談笑臥江湖。」)
出處《堅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呼少游為「山抹微雲君」。
出處《藝苑雌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長公有詩云:「身行萬里半天下,僧臥一庵初白頭。」黃九云:「初日頭。」問其義,但云若此僧負暄於初日耳。余不然,黃甚不平,曰:「豈有用白對天乎?」余導日問蘇公,公曰:「若是黃九要改作『日頭』,也不奈他何!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京師送人入蜀詩(即《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》詩,見《蘇文忠詩合注》卷二十六。)云:「莫欺老病未歸身,玉局他年第幾人。」比歸,果得玉局觀。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唐令狐綯為翰林承旨,夜對禁中,燭盡,宣宗命以金蓮花炬送還。此蓮炬故事之始。……元祐間,東坡為學士,草呂申公平章、呂汲公、范忠宣左右僕射制,夜對內東門小殿,撤御前金蓮炬送歸院。
出處《愛日齋叢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不惟文章可以蓋代,而政事忠亮,風節凜凜,過人遠甚。元祐七年,上祀南郊,公以兵部尚書為鹵簿使。上因遠廟宿齋行禮畢,將至青城,儀衛甚肅。五使乘車至景靈宮東欞星門外,忽有赭傘覆犢車,並青蓋犢車百許兩,衝突而來。東坡呼御營巡檢使立於車前,曰:「西來誰何?敢爾亂行!」曰:「皇后並某國太夫人〈國婆婆,乃上之乳母〉。國大長公主也。」東坡曰:「可以狀來。」比至青城,諭儀仗使御史中丞李端伯之純曰:「中丞職當肅政,不可不聞。」李以中宮(指皇后)不敢言。坡曰;「某自奏之。」即於青城上疏皇帝曰:「臣備員五使,竊見二聖寅畏祗慎,昭事天地,敬奉宗祧,而內犢車衝突鹵簿,公然亂行,恐累二聖所以明祀之意,謹彈劾以聞。」上欣然開納。舊例,明日法駕回,中宮當迎於朱雀門下;是時因疏,明日中宮亦不復出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韓魏公建議於陝西刺義勇,司馬君實時為諫官,極言不便,持札子至政事堂。魏公曰:「吾在此,君無憂。」君實曰:「光終不敢奉信,恐相公亦不敢自信耳。」魏公怒曰:「君何相輕之甚耶?」君實曰:「相公常在此座可也,萬一他人在此如何?」魏公默然,竟不為止。及君實作相,議改役法,事多不便,予兄子瞻與其事,持論甚勁。君實不能堪。子瞻徐曰:「昔親聞相公與韓魏公言義勇,無一言假借之者。今日作相而不容某一言,豈忘昔日事耶?」君實雖止,實不喜也。
出處《龍川別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主溫公喪事,子瞻周禮無闕禮,乃曰:「正叔喪禮何熟也?」又曰:「軾聞居喪未葬讀喪禮,太中康寧(程王穧V),何為讀喪禮乎?」伊川不答。鄒志完聞之曰:「伊川之母先亡,獨不可以治喪禮乎?」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行忠宣辭免批答云:「吾聞之乃烈考云:君子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雖聖人復起,不易斯言。」忠宣遺表亦用之云:「蓋嘗先天下之憂,期不負聖人之學;此先臣所以教子,而微臣所以事君。」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與山谷論書,東坡曰:「魯直近字雖清勁,而筆勢有時太瘦,幾如樹梢掛蛇。」山谷曰:「公之字固不敢輕議,然間覺褊淺,亦甚似石壓蝦蟆。」二公大笑,以為深中其病。
出處《獨醒雜誌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黃兩公皆善書,皆不能懸手。逸少非好鵝,效其宛頸爾,正謂懸手轉腕。而蘇公論書,以手抵案,使腕不動為法,此其異也。
出處《後山先生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言:「文章之任,亦在名世之士,相與主盟,則其道不墜。方今太平之盛,文士輩出,要使一時之文,有所宗主。昔歐陽文忠常以是任付與某,故不敢不勉。異時文章盟主,責在諸君,亦如文忠之付授某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除呂公著司空平章事、呂大防左僕射、范純仁右僕射,上御闈殿,見學士蘇軾,曰:「公著以病求去,不欲煩以事,故以三公留之。」是夕鎖院,苦寒,詔賜宮燭、法酒。軾一夕草三制俱畢,且飲酒賦詩。次日,以詩呈同事,人皆服其精敏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軾在翰林,頗以言語文章規切時政。畢仲游與之書曰:「夫言語之累,不特出口者為言,其形於詩歌、贊於賦頌、托於碑銘、著於序記者,皆言語也。今知畏於口,而未畏於文;是其所是,則見是者喜;非其所非,則蒙非者怨;喜者未必能濟君之謀,而怨者或已敗君之事矣。官非諫官,職非御史,而好是非人,危身触諱以遊其間,殆猶抱石而救溺也。」軾不能從。
出處《宋元通鑒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溫公(司馬光)大更法令,欽之、子瞻密言,宜慮後患。溫公起立,拱手厲聲曰:「天若祚宋,必無此事!」二人語塞而去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溫公與蘇子瞻論茶墨俱香,云:「茶與墨者正相反:茶欲白,墨欲黑;茶欲重,墨欲輕;茶欲新,墨欲陳。」蘇曰:「奇茶妙墨俱香,是其德同也。皆堅,是其操同也。譬如賢人君子,黔皙美惡之不同,其德操一也。」公笑以為然。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元祐中以翰苑發策試館職,有曰:「今朝廷欲師仁祖之忠厚,懼百官有司不舉其職,而或至於偷;欲法神考之勵精,恐監司守令不識其意,而流入於刻。」左正言朱光庭首擿其事,以為不恭。御史中丞傅堯俞、侍御史王岩叟交章劾奏,一時朝議譁然起。宣仁臨朝,為之宣諭曰:「詳覽文意,是指今日百官有司監司守令言之,非是譏諷祖宗。」紛紛逾時始小定。既而亦出守。紹聖崇寧治黨錮,言者屢以借口,迄不少置也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先生以元年四月受經筵之命,先生之被旨入見也,蘇文忠公軾同日自右史除中書舍人。蘇公先以論新法不合,謫居黃州五年。溫公得政,起用之。然先生在經筵,歸其門者甚盛;而蘇公繼遷翰林,亦多輔之者,遂有川黨、洛黨之論。蘇公所從,皆輕俊之士,以先生之學為不便於己,相與排之。而溫公素重先生,未敢動也。溫公薨,申公獨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先生,進退人才,二蘇疑先生有力,故極詆之,而先生之門人亦不平。初,溫公之薨也,上方祀明堂,禮成肆赦,百官稱賀,而兩省官欲往奠溫公,先生止之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。」客有曰:「聞哭則不歌,不聞歌則不哭。」蘇公遂以鄙語戲先生。未幾,學士院召試館職,蘇公與承旨鄧溫伯各撰題,而蘇公所問,有云:「今欲師仁祖之忠厚,而患百官有司不舉其職,或至於偷;法神考之勵精,而恐監司守令不識其意,流入於刻。」太皇太后(宣仁后)點用蘇公者。左司諫朱光庭公掞,即奏學士院考試不識大體,謂仁祖神考不足師法,乞正其罪,以戒人臣之不忠者。詔特放罪。御史中丞傅堯俞欽之、侍御史王岩叟彥霖繼言之,申公乃上言,以策題非是議諷祖宗,召台諫至都堂說諭。於是台諫論蘇公未已。蜀人呂陶為殿中侍御史,為上言:蘇軾以鄙語戲程某,眾大笑,結冤之端,蓋至此始。五月,遂命起居舍人孔文仲為左諫議大夫,陶為左司諫兵部員外郎,賈易為右司諫,彥霖、公掞皆徙官。後六月,又命欽之與吏部侍郎胡宗愈兩易,皆為策題事也。易言,陶不當用。七月,陶罷為京西轉運副使。易,先生門人也。文仲因奏先生罪罷之;易以論事失當,絀知懷州。先生即日歸河南。其月,遂命蘇公兼侍讀,而文仲十一月亦改除中書舍人,蓋申公不直之也。明年三月,文仲卒。《哲宗舊錄》附文仲傳,載申公之言云:「文仲為蘇軾所誘脅,論事皆用軾意。」又申公《家傳》云:「文仲以伉直稱,然蠢不曉事,為浮薄輩所使,以陷善良。晚乃自知為小人所紿,憤鬱嘔血而死。」蓋指此也。其後蘇公上章,有「臣素疾程某之奸,未嘗假以辭色」之語。而右正言劉安世器之,亦論先生辭卑居尊,未被命而先論事為非是,因進排詆先生之說。劉非蘇黨,蓋其知不足以知先生云。
出處《道命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神宗元豐四年,澶州言河決小吳埽,詔東行河道已填淤,不可復,更不修閉。上曰:「陵谷遷變,雖神禹復出,亦不能強,蓋水之就下者,性也。」哲宗元祐三年,知樞密院安燾等疏議回河東流。平章重事文忠烈,中書侍郎呂正愍從而和之,力主其議。子由在西掖,言於右僕射呂正獻曰:「河決而北,先帝也不能回,而諸公欲回之,是自謂過先帝也。元豐河決,導之北流,不因其舊,修其未備,乃欲取而回之?」正獻曰:「當與公籌之。」然竟莫能奪。其役遂興,議論紛然,至於累歲。東坡嘗侍上讀《祖宗寶訓》,因及時事,曰:「黃河勢方北流,而強之使東。」當軸者恨之。四年八月,子由在翰林,第四疏論必非東決,有曰:「臣兄軾前在經筵,因論黃河等事,為眾人所疾,跡不自安,遂求隱避。」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議祫祭。子瞻云:「何以明之?《詩》云:『昊天有成命』,郊祀天地也。」劉器之云:「不然。此一篇祀天亦用,祀地亦用。至如潛季冬薦魚春薦鮪,豈一時?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謂范純夫曰:「公之文可以經世,皆不刊之說,如某但涉獵為文耳。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觀東坡二丈詩,想見風骨巉岩,而接人仁氣粹溫也。觀黃門詩,頎然峻整,獨立不倚,在人眼前。元祐中每同朝班,予嘗目為成都兩石筍也。
出處《山谷題跋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知貢舉時,得章貢(江西贛縣)孫勰之文於黜籍中,見而異之,擢置第五。榜帖既傳,誹議藉藉,以勰嘗遊公之門也。會廷試,勰復中第五,輿論始服文章之定價。勰即坡公所贈《剛說》孫介夫之子也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貢父會,語及不獲已之事,貢父曰:「充類至義之盡也。」東坡曰:「貢父乃善讀《孟子》歟!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賦賢良對策日,東坡曉往迓其歸,置酒相勞,各舉令為文。穆父得傀儡除鎮南軍節度使制,首句云:「具官勤勞王家,出入幕府。」東坡見此兩句,大加嘆賞,蓋心以傀儡起於王家也。
出處《能改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嘉祐四友:王荊公、呂申公、司馬溫公、韓少師。元祐四友:蘇子瞻、錢穆公、王仲至、蔣穎叔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嘗言:韓莊敏對客稱,仁宗時,一夜,三更以來,有中使於慈聖(仁宗的慈聖光獻曹皇后)殿傳宣,慈聖起著背子,不開門,但於門縫中問云:「傳宣有甚事?」中使云:「皇帝起飲酒,盡,問皇后殿有酒否?」慈聖云:「此中便有酒亦不敢將去,夜已深,奏知官家且歇息去。」更不肯開門納中使。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溫公薨,朝廷命伊川先生主其喪事。是日也,祀明堂禮成,而二蘇往哭溫公,道遇朱公掞,問之,公掞曰:「往哭溫公,而程先生以為慶吊不同日。」二蘇悵然而反,曰:「鏖糟陂里叔孫通也。」言其山野。自是時時謔伊川。他日國忌,禱於相國寺,伊川令供素饌,子瞻詰之曰:「正叔不好佛,胡為食素?」正叔曰:「禮,居喪不飲酒食肉,忌日,喪之餘也。」子瞻令具肉食,曰:「為劉氏者左袒。」於是范淳夫輩食素,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輩食肉。呂申公為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伊川,進退人才,二蘇疑伊川有力,故極口詆之云。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蘇當致齋,廚請造食葷素。蘇令辦葷,程令辦素。時館內附蘇者令辦葷,附程者令辦素。
出處《鼠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鮮於綽《傳信錄》云:「舊例行香齋筵,兩制以上,及台諫官,破蔬饌,然以粗糲,遂輪為食會,皆用肉食矣。元祐初,崇正殿說書程正叔,以食肉為非是,議為素食,眾多不從。一日,門人范醇夫當排食,遂具蔬饌。內翰蘇子瞻因以鄙語戲正叔。正叔門人朱公掞輩銜之,遂立敵矣。是後蔬饌亦不行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朱公掞為御史,端笏正立,嚴毅不可犯,班列肅然,蘇子瞻語人曰:「何時打破這敬字!」
出處《程子微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司馬文正公薨,范蜀公取蘇翰林行狀作志,繫之以銘,翰林當書石,以非《春秋》微婉之義,謂公休(司馬康,字公休)諫議云:「軾不辭書,恐非三家之福。」就易名銘。……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景仁嘗為司馬文正作墓志,其間有曰;「在昔熙寧,陽九數終,謂天不足畏,謂民不足從,謂祖宗不足法,及裒頑鞠凶。」托東坡書之。公曰:「二丈(蘇軾稱范鎮)之文,軾不當辭,但恐一寫之後,三家俱受禍耳。」卒不為書。東坡可謂先見。若當時刊之,紹聖間治黨求疵,其禍可勝道哉?
出處《揮麈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初欲為富韓公神道碑,久之,未有意思。一日盡寢,夢偉丈夫稱是寇萊公來訪己,共語久之。既,即下筆,首敘景德澶淵之功,以及慶歷議和,頃刻而就,以示張文潛。文潛曰:「有一字未甚安,請試言之。蓋碑之末,初曰『公之勛在史官,德在生民,天子虛己聽公;西戎北狄,視公進退以為輕重』;然一趙濟能『搖』之,竊謂能不若敢也。」東坡大以為然,即更定焉。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與吉甫同在館中。吉甫既為介甫腹心進用,而子瞻外補,遂為仇讎矣。元祐初,子由作右司諫,論吉甫之罪,莫非蠹國殘民,至比之呂布。自資政殿大學士貶節度副使,安置建州。而子瞻作中書舍人行謫詞,又劇口詆之,號為元凶。吉甫既至建州,謝表末曰:「龍鱗鳳翼,固絕望於攀援;蟲臂鼠肝,一冥心於造化。」以子瞻兄弟與我所爭者,蟲臂鼠肝而已。子瞻見此表於邸報,笑曰:「福建子難容,終會作文字。」
出處《四六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惠卿之謫也,詞頭始下,劉貢父當草制。東坡呼曰:「貢父平生作劊子,今日才斬人也。」貢父急引疾而出,東坡一揮而就。不日傳都下,紙為之貴。暨紹聖初,牽復知江寧府,惠卿所作到任謝表,句句論辨。惟至發其私書,則云:「自省於己,莫知其端。」當時讀者莫不失笑。又自敘云:「顧惟妄論,何裨當日之朝廷;徒使煩言,有黷在天之君父。」或曰,觀此一聯,其用心憸險如此,使其得志,必殺二蘇無疑矣。蓋當時台諫論列,多子由章疏,而謫辭,東坡當筆故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三年,北國賀正使劉霄等入賀,公與狄詠館伴;錫燕回,始行馬,而公馬小蹶,劉即前訊曰:「馬驚無苦否?」公應之曰:「銜勒在御,雖小失無傷也。」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好戲謔,語言或稍過,純夫必戒之。東坡每與人戲,必祝曰:「勿令范十三知。」純夫舊行第十三也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魯直以晁載之《閔吾廬賦》問東坡何如?東坡報云:「晁君騷辭,細看甚奇麗,信其家多異材邪?然有少意,欲魯直以漸箴之。凡人為文,宜務使平和,至足之餘,溢為奇怪,蓋出於不得已耳。晁君喜奇似太早,然不可直云爾。非為之諱也,恐傷其邁往之氣。當為朋友講磨之語可耳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貢父嘗見一士人口吃,戲作謎云:「本是昌徒,又為非類;雖無雄材,卻有艾氣。」東坡曰:「貢父可謂滑稽之雄也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、黃、張、晁為蘇門四學士。每來,必命取密雲龍供茶,家人以此記之。廖明略晚登東坡之門,公大奇之。一日,又命取密雲龍,家人謂是四學士,窺之,則廖明略也。
出處《古今詞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四朝正史《錢穆父傳》,載其復知開封,臨事益精明,東坡乘其據案時遺之詩,穆父操筆立賦以報。坡曰:「電掃庭訟,響答詩筒,近所未見也!」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豐中詩獄興,凡館舍諸人與子瞻和詩罔不及。其後,劉貢父於僧寺閑話子瞻,乃造語:「有一舉子與同里子弟相得甚歡,一日,同里不出,詢其家,云:『近出外縣。』久之復歸,詰其端,乃曰:『某不幸典著賊贓,暫出回避。』一日,舉子不出,同里者詢其家,乃曰:『昨日為府中追去。』未幾復出,詰其由,曰:『某不幸和著賊詩。』」子瞻亦不能喜慍。
出處《畫墁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癸酉正月二十六日,見東坡先生。公曰:近因講筵,從容為上言:「人君之學與臣庶異。臣等幼時,父兄驅率讀書,初甚苦之;漸知好學,則自知趣向;既久,則中心樂之;既有樂好之意,則自進不已。古人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階下上聖,固與中人不同,然必欲進學,亦須自好樂中有所悟入。且階下之學,不在求名與求知,不為章句科舉計也。然欲周知天下章疏,觀其人文章事實,又萬機之政,非學無所折衷。」上甚以為然。退見宰輔誦其語,且曰:「上天性好學,某將自漢至唐,擇其君臣大節政事之要為一書,以備進讀。今讀《三朝寶訓》,林子中所編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東坡在禁林(翰林院),無盡(張商英)以書自言曰:「覺老近來,見解與往時不同,若得一把茅蓋頭,必能為公呵佛罵祖。」蓋欲坡薦為台諫也。溫公頗有意用之,嘗以問坡。坡云:「犢子雖俊可喜,終敗人事,不如求負重有力,而馴良服轅者,使安行於八達之衢,為不誤也。」溫公遂止。紹聖間,章子厚用為中書舍人,謝啟力詆元祐以來代言者,其略有「二蘇(蘇軾、蘇轍)狂率,三孔(孔文仲、孔武仲、孔平仲)闊疏」之語。……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正叔引《論語》云,南郊行事回,不當哭溫公,公(蘇軾)曰:「古人但云哭則不歌。不曰歌則不哭。蓋朋友之故,何可預期?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初,司馬公薨,東坡欲主喪,為伊川所先,東坡不滿意。伊川以古禮斂,用錦囊裹其尸。東坡見而指之曰:「欠一件物事,當寫作信物一角送上閻羅大王。」由是與伊川失歡。
出處《貴耳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伊川後用文正薦,勸講禁中,未幾罷去。……孔文仲論曰:頤在經筵僭橫,造請權勢,騰口間亂,以償恩仇,致市井之間,目為五鬼之魁。……劉器之論曰:程頤、歐陽棐、畢仲游、楊國寶、孫樸,交接執政子弟;搢紳之間,號五鬼。……蘇子瞻奏,則曰:「臣素疾程頤之奸,形於言色。」因頤教誘孔文仲,令以私意論事,為文仲所奏,頤遂得罪云云。又子瞻為禮部尚書,取伊川所修學制,貶駁譏詆略盡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文潞公嘗與呂(呂大防)、范(范純仁)諸公入侍經筵,聞先生(程頤)講說,退,相與嘆曰:「真侍講也。」一時人士,歸其門者甚盛。而先生亦以天下自任,論議褒貶,無所顧避。由是同朝之士,有以文章名世者(指蘇軾),疾之如仇,與其黨類,巧為謗詆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遼使耶律永昌來聘,蘇軾館之,與永昌入覲,見彥博於殿門外,卻立改容曰:「此潞公也!」問其年,曰:「何壯也!」軾曰:「使者見其容,未聞其語,其總理庶務,雖精練少年,有所不如;其貫穿古今,雖專門名家,有所不逮。」永昌拱手曰:「天下異人也!」
出處《宋元通鑒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坡、谷同游鳳池寺,坡公舉對云:「張丞相之佳篇,昔曾三到。」山谷即答云:「柳屯田之妙句,那更重來。」時稱名對。張丞相詩云:「八十老翁無品秩,昔曾三到鳳池來。」坡公蓋取此也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少游在東坡坐中,或調其多髯者。少游曰:「君子多乎哉!」東坡笑:「小人樊鬚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魯直戲東坡曰:「昔王右軍字為換鵝書。韓宗儒性饕餮,每得公一帖,於殿帥姚麟許換羊肉十數斤。可名二丈書為換羊書矣。」東坡大笑。一日,公在翰苑,以聖節制撰紛冗,宗儒日作數簡,以圖報書,使人立庭下督索甚急。公笑語曰:「傳語本官今日斷屠!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先生一日與魯直、文潛諸人會飯,既食骨土繵l兒血羹,客有須薄茶者,因就取所碾龍團遍啜坐人,或曰:「使龍茶能言,當須稱屈。」先生撫掌久之,曰:「是亦可為一題。」因援筆戲作律賦一首,以「婢薦血羹,龍團稱屈」為韻,山谷擊節稱詠不能已。已無藏本,聞關子開能誦。今亡矣,惜哉!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方叔坡公客,坡公知貢舉而方叔下第。坡公有詩云:「平生謾說古戰場,過目還迷日五色。」山谷和之云:「今年持橐佐春官,遂失此人難塞責。」蓋是時山谷亦在貢院也。
出處《詩話總龜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於世家得王定國,於宗室得趙德麟,獎許不容口。定國坐坡累謫賓州,瘴煙窟里五年,面如紅玉,尤為坡所嘆服。然其後乃階梁師成而進,德麟亦諂事譚稹,士大夫晚節之難如此。
出處《鶴林玉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宴客,俳優者作伎萬方,坡終不笑。一優突出,用棒痛打作伎者,曰:「內翰不笑,汝猶稱良優乎?」對曰:「非不笑也。不笑,所以深笑之也!」坡遂大笑。蓋優人用東坡《王者不治夷狄論》云:「非不治也,不治,乃所以深治之也。」見子由五世孫奉新縣慰懋說。
出處《城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於故人,但寫陶淵明、杜子美、李太白、韓退之、柳子厚之詩。為南華(南華辯禪師)寫柳子厚《六祖大鑒禪師碑》,南華又欲寫劉夢得碑,則辭之。呂微仲丞相作《法雲秀和尚碑》;丞相意欲得東坡書石,不敢自言,委甥王讜言之。東坡先索其稿諦觀之,則曰:「軾當書。」蓋微仲之文自佳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:「某平生無快意事,惟作文章,意之所到,則筆力曲折,無不盡意,自謂世間樂事無逾此矣。」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自昔詞人琢磨之苦,至有一字窮歲月十年成一賦者。白樂天詩詞疑皆沖口而成,及見今人所藏遺稿,塗竄甚多。歐陽文忠公作文既畢,貼之椈嚏A坐臥觀之,改正盡善,方出以示人。薳(何薳)嘗於文忠公諸孫望之處,得東坡先生數詩稿,其和歐陽叔弼詩云:「淵明為小邑」繼園去「為」字,改作「求」字;又連塗「小邑」二字,作「縣令」,字凡三改,乃成今句。至「胡椒銖兩多,安用八百斛」初云「胡椒亦安用,乃貯八百斛」。若如初語,未免後人疵議。又知雖大手筆,不以一時筆快為定而憚於屢改也。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「客來茶罷渾無有,盧桔楊梅尚帶酸」張嘉甫問曰:「盧桔何種果類?」答曰:「枇把是也。」又問:「何以驗之?」答曰:「事見相如賦。」嘉甫曰:「盧橘夏熟,黃甘橙榛,枇杷橪柿,亭柰厚樸。則盧橘果類,賦不應四句重用。應劭注曰:『《伊尹書》曰:箕山之東,青島之所,有盧橘常夏熟。』不據依何也?」東坡曰:「意不欲耳。」
出處《冷齋夜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求龍井辯才師塔碑于黃門,書云:「兄自覺談佛不如弟。」今此文見《欒城後集》。又天竺海月塔碑,以坡與之遊,故銘云:「我不識師面,知其心中事。」儒者談佛,為坡公所取。其火,失其書翰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曾以蔗滓畫石。
出處王沂《竹亭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,遇天色明暖,筆硯和暢,便宜作草書數紙,非獨以適吾意,亦使百年之後,與我同病者有以發之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明堂降赦,臣僚稱賀訖,兩省官欲往奠司馬光。程頤言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。豈可賀赦才了,即往吊喪?」坐客有難之曰:「孔子言哭則不歌,即不言歌則不哭。」蘇軾遂戲程曰:「此乃枉死市(比喻不合情理)叔孫通所制禮也。」眾皆大笑。結怨之端,蓋自此始。
出處《皇宋治跡統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為學士,一日鎖院,召至內東門小殿,時子瞻半醉,命以新水漱口解酒;已而入對,授以除目:呂公著司空平章軍國事,呂大防、范純仁左右僕射。承旨畢,宣仁忽謂:「官家在此。」子瞻曰;「適已起居矣。」宣仁曰:「有一事要問內翰,前年任何官職?」子瞻曰:「汝州團練副使。」「今為何官?」曰:「備員翰林充學士。」曰:「何以至此?」子瞻曰:「遭遇陛下。」曰:「不關老身事。」子瞻曰:「必是出自官家。」曰:「亦不關官家事。」子瞻曰:「豈大臣薦論耶?」曰:「亦不關大臣事。」子瞻驚曰:「臣雖無狀,必不別有干請。」曰:「久待要學士知,此是神宗皇帝之意。當其飲食而停箸看文字,則內人必曰:『此蘇軾文字也。』神宗忽時而稱之曰;『奇才奇才!』但未及用學士而上仙耳。」子瞻哭失聲,宣仁與上左右皆泣。已而賜坐吃茶,曰:「內翰內翰,直須盡心事官家,以報先帝知遇!」子瞻拜而出,徹金蓮燭送歸院。子瞻親語余如此。
出處《隨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程氏之學,自有佳處,至椎魯不學之人竄跡其中,□□有德者,其實土木偶也,而盜一時之名。東坡譏罵靳侮,略無假借,人或過之。不知東坡之意,實懼其為楊(楊朱)墨(墨翟),將率天下之人,流為矯虔庸墮之習也,辟之恨不力耳,豈過也哉?劉元城器之言,哲宗皇帝嘗因春日經筵講罷,移坐一小軒中賜茶,自起折一枝柳,程頤為說書,遽起諫曰:「方春萬物生榮,不可無故摧折。」哲宗色不平,因擲棄之。溫公聞之不樂,謂門人曰:「使人主不欲親近儒生,正為此等人也。嘆息久之。然則非特東坡不與,雖溫公亦不與也。
出處《寓簡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士大夫好事者,取達官姓名為詩謎,如「長空雪霽見虹蜺,行盡天涯遇帝畿,天子手中執玉簡,秀才不肯著麻衣」,謂韓絳、馮京、王珪、曾布也。又取古人名而傅以今事,如「人人皆戴子瞻帽,君實新來轉一官,門狀送還王介甫,潞公身上不曾寒」,謂仲長統、司馬遷、謝安石、文彥博也。
出處《夷堅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器之與東坡,元祐初同朝。東坡勇於為義,或失之過,則器之必約以典故。東坡至發怒曰:「何處把上〈把去聲,農人乘以事田之具〉曳得一劉正言來,知得許多典故?」或以告器之,則曰:「子瞻固所畏也。若恃其才,欲變化典常,則不可。」又朝中有語云:「閩蜀同風,腹中有蟲。」以二字各從蟲也。東坡在廣坐作色曰:「《書》稱立賢無方,何得乃爾?」器之曰:「某初不聞其語,然立賢無方,須是賢者乃可。若中人以下,多係土地風俗,安得不為土習風移?」東坡默然。至元符末,東坡、器之,各歸自嶺海,相遇於道,始交歡。器之語人云:「浮華毫習盡去,非昔日子瞻也。」東坡則云:「器之鐵石人也。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黃二公,當時互相譏誚。東坡嘗云,黃魯直詩文如蝤蛑江珧柱,格韻高絕,盤餐盡廢,然不可多食,多食則發風動氣。山谷亦云,蓋有文章妙一世而詩句不逮古人者,蓋指東坡而言也。
出處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為韓魏公作《醉白堂記》,王荊公讀之云:「此韓、白優劣論爾。」元祐中,東坡知貢舉,以「光武何如高帝」為論題。張文潛作參詳官,以一卷子攜呈東坡云:「此文甚佳,蓋以先生《醉白堂記》為法。」東坡一覽,喜曰:「誠哉是言。」擢置魁等。後拆封,乃劉燾無言也。
出處《揮麈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省試「舜不窮其民論」。劉棠召美首選,其警句云:「桀紂以淫虐窮,幽以貪殘窮,厲以監謗窮,戰國以侵伐窮,秦皇以督責窮,漢武以奢侈窮,晉以夷狄窮,隋以巡幸窮,明皇以隱戶剩田窮,德宗以間架稅屋窮。」東坡見之,大加嘆賞,以其不類時文,因以「劉窮」呼之。
出處《優古堂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斿字元龍,父安國,字平甫,介甫之弟,與東坡交。嘗自負其《甘露寺》詩:「平地風煙飛白鳥,半山雲水卷蒼藤。」坡應之曰:「精神全在卷字,但恨飛字不稱耳。」平甫請易之,坡遂易以「翻」字,平甫嘆服。元龍篤學好義,有父風。元祐初,東坡上奏,理平甫之冤,乞考斿行實而錄用之。
出處《蘇詩施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臨子敦內翰,姿狀雄偉。少未顯時,人以「顧屠」嘲之。元祐中,自給事中為河北都運使,蘇子瞻作詩送之云:「我友顧子敦,軀膽兩雄偉。便便十圍腹,不但貯書史。容君數百人,一笑萬事已。十年臥江海,了不見慍喜。磨刀向豬羊,釃酒會鄰里。歸來如一夢,豐頰愈茂美。平生批敕手,濃墨寫黃紙。會當勒燕然,廊廟登劍履。翻然向河朔,坐念東郡水。河來屹不去,如尊乃勇耳。」顧得之不樂。既行,群公祖道郊外,子瞻辭疾不往,和前韻以送,因以解頤焉:「君為江南英,面作河朔偉。人間一好漢,誰似張長史。上書苦留君,言拙輒報已。置之勿復道,出處俱可喜。攀輿共六尺,食肉飛萬里。誰言遠近殊,等是朝廷美。遙知送別處,醉墨爭淋紙。我以病杜門,商頌空振履。後會知何日,一歡如覆水。善保千金軀,前言戲之耳。」
出處《雞肋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顧子敦有「顧屠」之號,以其肥偉也。故東坡送子敦奉使河朔詩云:「我友顧子敦,軀膽多雄偉;便便十圍腹,不但貯書史。」又云:「磨刀向豬羊,釃酒會鄰里。」至於云「平生批敕手」,亦皆用屠家語也。子敦讀之頗不樂。東坡遂和前篇,末句云:「善保千金軀,前言戲之耳。」錢穆父眉宇秀整,東坡云:「穆四莫亂呼它名字。」是時穆父已有九子,東坡遂以「九子母丈夫」呼之。有詩云:「九子羡君門戶壯,八州憐我往來頻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一日在學士院閑坐,忽命左右取紙筆,寫「平疇交遠風,良苗亦懷新」兩句,大書、小楷、行、草,凡寫七八紙,擲筆太息曰:「好!好!」散其紙於左右給事者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居士極不惜書,然不可乞;有乞書者,正色詰責之,或終不與一字。元祐中,鎖試禮部,每來見過,案上紙不擇精粗,書遍乃已。性喜酒,然不能四五龠已爛醉。不辭謝而就臥,鼻鼾如雷。少焉蘇醒,落筆如風雨,雖謔弄皆有義味,真神仙中人。此豈與今世翰墨之士爭衡哉!
出處《豫章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試院時,興到以朱筆畫竹,隨造自成妙理。或謂竹色非朱,則竹色亦非墨可代。後世士人,遂以為法。
出處《山靜居畫論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軾子瞻家收吳道子畫佛及侍者志公十餘人,破碎甚,而當面一手,精彩動人,點不加墨,口淺深暈成,故最如活。
出處《米芾畫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每屬詞,研墨幾如糊,方染筆。又握筆近下,而行之遲,然未嘗停輟,渙渙如流水,逡巡盈紙。或思未盡,有續至十餘紙不已。議者或以其喜濃墨,行筆遲,為同異,蓋不知諦思乃在其間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客有謂東坡曰:「章子厚日臨蘭亭一本。」坡笑云:「工摹臨者非自得,章七終不高爾。」予嘗見子厚在三司北軒所寫蘭亭兩本,誠如坡公之言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有卻鼠刀,云得之於野老。嘗匣藏之。用時,但焚香置淨几上,即一室內無鼠。
出處《墨客揮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唐制,惟給事中得封駁。本朝富鄭公在西掖,封還遂國夫人詞頭,自是舍人遂皆得封繳。元祐間,東坡在翰林,當草文潞公呂申公免拜不允批答及安厚卿辭遷官、宗晟辭起復詔,皆以為未當,不即撰進,具所見以奏,朝廷多從之。蓋學士實代王言,視外制為重命,令有所未韙,舍人猶得繳還,豈親為內相(指翰林學士)者,顧乃不可,固應執奏,以示守官之義理則然爾。。
出處《梁溪漫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以溫公論薦,簾眷甚厚,議者且為執政矣。公(孫升)力言蘇軾為翰林學士,其任已極,不可以加。如用文章為執政,則國朝趙普、王旦、韓琦未嘗以文稱;又言王安石在翰苑為稱職,及居相位,天下多事。以安石止可以為翰林,則軾不過如此而已。若欲以軾為輔佐,願以安石為戒。
出處《孫公談圃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溫公論事,公之論與坡偶不合,坡曰:「相公此論,故為鱉廝踢。」公不解其義,曰:「鱉安能廝踢?」坡曰:「是之謂鱉廝踢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《語錄》云:國忌行香,伊川令供素饌。子瞻詰之曰:「正叔不好佛,胡為食素?」先生曰:「《禮》,居喪不飲酒,不食肉。忌日,喪之餘也。」子瞻言具肉食,曰;「為劉氏者左袒。」於是范醇夫輩食素,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輩食肉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又《語錄》云:時呂申公為相,凡事有疑,必質於伊川,退進人才,二蘇疑伊川有力,故極詆之。又曰:朝廷欲以游酢為某官。蘇右丞(蘇轍)沮止,毀及伊川。宰相蘇子容曰:「公未可如此,頌觀過其門者,無不肅也。」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行呂吉甫責詞曰:「先皇帝求賢如不及,從善若轉圜;始以帝堯之聰,姑試伯鯀;終焉孔子之聖,不信宰予。」又曰「喜則摩足以相歡,怒則反目以相視。」既而語人曰:「三十年作劊子,今日方剮得一個有肉漢。」
出處《步里客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承平時,國家與遼歡盟,文禁甚寬。輅客者(迎客者)往來,率以談謔詩文相娛樂。元祐間,東坡實膺是選。遼使素聞其名,思以奇困之。其國舊有一對曰:「三光日月星。」凡以數言者,必犯其上一字,於是遍國中無能屬者。首以請於坡,坡唯唯,謂其介曰:「我能而君不能,亦非所以全大國之體,『四詩風雅頌』,天生對也,盍先以此復之?」介如言,方共嘆愕,坡徐曰:「某亦有一對,曰:『四德元亨利』。」使睢盱,欲起辯,坡曰:「而謂我忘其一耶?謹閟而舌;兩朝兄弟邦,卿為外臣,此固仁祖之廟諱也。」使出不意,大駭服。既又有所談,輒為坡逆敓,使自愧弗及,迄白溝,往返齒禰E舌,不敢復言他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純夫元祐末,與東坡數上疏論事,嘗約各草一疏上之。東坡訪純夫,求所作疏先觀,讀盡遂書名於末,云:「某不復自為疏矣。」純夫再三求觀,竟不肯出,云:「無以易公者。」東坡別作一條和純夫《月研詩》云:「上書掛名豈待我,獨立自可當雷霆。」蓋紀實也。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、子由門下客最知名者:黃魯直、張文潛、晁無咎、秦少游,世謂之四學士。至若陳無己,文行雖高,以晚出東坡門,故不若四人之著。故陳無己作《佛指記》云:「余以辭義,名次四君,而貧於一代」,是也。晁無咎詩云:「黃子似淵明,城市亦復真。陳君有道舉,化行閭井淳。張侯公謹流,英思春泉新。高才更難及,淮海一髯秦。」當時以東坡為長公,子由為少公。陳無己答李端叔云:「蘇公之門,有客四人。黃魯直、秦少游、晁無咎,則長公之客也;張文潛,則少公之客也。」又《次韻黃樓詩》云:「一代蘇長公,四海名未已。」又云:「少公作長句,班(班固)揚(揚雄)安可擬。」謂二蘇也。然四客各有所長,魯直長於詩辭,秦、晁長於議論。魯直與秦少章書曰:「庭堅心醉於詩與楚辭,似若有得。至於議論文字,今日乃當付之少游及晁、張、無己,足下可從此四君子一一問之。」其後張文潛贈李德載詩亦云:「長公波濤萬頃海,少公峭拔千尋麓。黃郎蕭蕭日下鶴,陳子峭峭霜中竹;秦文倩麗若桃李,晁論崢嶸走珠玉。」乃知人才各有所長,雖蘇門不能兼全也。
出處《能改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以所作小詞示無咎、文潛曰:「何如少游?」二人皆對云:「少游詩似小詞,先生小詞似詩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知貢舉,李方叔被黜,其家老乳母大哭曰:「遇蘇內翰知舉不及第,尚奚望?!」閉門而逝。後東坡舉白浮歐陽叔弼曰:「君為主司而失李方叔,茲可罰也。」時張文潛舍人在坐,舉白浮東坡曰:「先生昔為知舉而遺之,其罰維均!」舉坐大笑。想老乳母亦吐氣泉下。
出處《密齋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子敦肥偉,號「顧屠」,故東坡送行詩有「磨刀向豬羊」之句以戲之。又尹京時,與從官同集慈孝寺。子敦憑几假寐,東坡大書案上曰:「顧屠肉案」,同會皆大笑。又以三十金擲於案上,子敦驚覺,東坡曰:「且快片批四兩來。」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嘗言,頃在館中,有同僚曹姓者,本醫家子,夤緣入館閣,不識字,且多犯人。錢一日因誦子瞻詩,曹矍然曰:「每見諸公喜此人,不知何謂?」或言其文章之士也。曹曰:「吾近得渠作,皆重疊用韻,全不成語言!」錢恐人作偽,命取以觀之,乃子瞻醉中寫少陵《八仙歌》。錢曰:「此少陵詩,子瞻寫耳。」曹曰:「便老陵也好吃棒!」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禹錫與東坡有姻連,嘗作賀雨詩云:「打葉雨拳隨手重,吹涼風口逐人來。」自以為得意。東坡曰:「十六郎作詩,怎得如此不入規矩?」禹錫云:「是醉時所作。」異日又持一大軸呈坡,坡讀之曰:「爾又醉耶?!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端彥美叔,一日會賈易及東坡。賈時為台諫,蓋嘗劾東坡於朝。晁忘其事,遂同會。酒酣,東坡曰:「某昨日造朝,有一人乘醉臥東衢,略不相避,某頗怒之,因命左右曰:『擒而簹B之!』酒者曰:『爾又不是台諫,只有胡簹B亂簹B。』」賈應聲曰:「誰教爾辨。」坡公終席不樂。美叔自悔拙於會客。
出處《過庭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蜀公鎮,每對客,尊嚴靜重,言有條理,客亦不敢慢易。惟蘇子瞻則掀髯鼓掌,旁若無人,然蜀公甚敬之。一日,有客問公何為不重黃庭堅,公曰:「魯直一代偉人,鎮之畏友人,安敢不加重。」又問庭堅學佛有得否,公曰,「這個則如何知得,但佛亦如何憑地學得!」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侍御史呂陶言:明堂降赦,臣寮稱賀訖,而兩省官欲往奠司馬光。是時程頤言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,豈可賀赦才了,卻往吊喪?」坐客有難之曰:「子於是日,哭則不歌,即不言歌則不哭。今已賀赦了,卻往吊喪,於禮無害。」蘇軾遂以鄙語戲程頤,眾皆大笑,結怨之端,蓋自此始。
出處《朱子文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芸叟奉使大遼,宿州館中,有題子瞻《老人行》於壁者。間范陽書肆,亦刻子瞻詩數十篇,謂《大蘇小集》。子瞻才名重當代.外至夷虜,亦愛服如此。芸叟題其後曰:「誰題佳句到幽都,逢著胡兒問大蘇。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世傳涪翁愛苦筍,和東坡詩云:「公如端為苦筍歸,明日青衫誠可脫。」坡戲語座客曰:「吾固不愛作官,魯直遂欲以苦筍硬差致仕。」
出處《齊東野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嘗謂某曰:「范淳夫講書,為今經筵講官第一,言簡而當,無一冗字,無一長語,義理明白,而成文粲然,乃得講書三昧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少游在蔡州,與營妓類婉字東玉者密,贈之詞,有「玉佩丁東」句。又有贈陶心兒詞云:「天外一鉤橫月帶三星。」東坡誚其恐為他姑廝賴。
出處《高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為李伯時作《洗玉池銘》。伯時自為跋曰:「元祐八年,余時事京師,居紅橋子第,得陳峽州馬台石,愛而致之齋中。一日,東坡過謂余曰:『斲石為沼,當以所藏玉時出而浴之,且刻其形於四旁,予為子銘其唇,而號為洗玉池。』而所謂玉者,凡一十六雙,琥、璩三,鹿盧環,琫、珌、璊、瑑環,水蒼珮,螳螂鉤,佩柄珈、瑱,拱璧是也。伯時既下世,池亦堙晦。徽宗嘗即其家訪之,得於積壤中。其子因避時禁,磨去銘文,以授使者,於是置宣和殿,十六玉,唯鹿盧環從葬龍眠,余悉歸內府。
出處《宋稗類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廌,陽翟人,少以文字見蘇子瞻,子瞻喜之。元祐初知舉,廌適就試,意在必得,以冠多士。及考,章援程文,大喜,以為廌無疑,遂以為魁。既拆號,悵然出院,以詩送廌歸,其曰:「平時謾說古戰場,過眼終迷日五色。」蓋道其本意。廌自是學亦不進。家貧,不甚自愛。嘗以書責子瞻不荐己,子瞻後薄之。終不第而卒。
出處《石林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風姿甚美,有九子。都下九子母祠,作一巾紵美丈夫坐於西偏,俗以為九子母之夫。故都下謂穆父為九子母夫。東坡贈詩云:「九子羨君門戶壯」,蓋戲之也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錢穆父曰:「尋常往來,須稱家有無;草草相聚,不必過為具。」一日,穆父折簡召坡食「皛飯」。及至,乃設飯一盂、蘿蔔一碟、白湯一盞而已,蓋以三白為「皛」也。後數日,坡復召穆父食「毳飯」,穆父意坡必有毛物相報。比至日晏,並不設食。穆父餒甚。坡曰:「蘿蔔湯飯俱毛(蜀音「沒」為「毛」)也。」穆父嘆曰:「子瞻可謂善戲謔者也。」
出處《高齋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陳無己云:「世人以痴為『九百』,謂其精神不足也。……」東坡作文字中,有一條,以彭祖八百歲,其父哭之以「九百者尚在」。李方叔問東坡曰:「俗語以憨痴駘駿為九百,豈可筆之文字間乎?」坡曰:「子未知所據耳。張平子《西京賦》云:『乃有秘書小說九百』,蓋稗官小說凡九百四十三篇,皆巫醫慶祝及里巷之所傳言,集為是書 。西漢虞初,洛陽人,以其書事漢武帝,出入騎從,衣黃衣,號黃衣使者。其說亦號九百。吾言豈無據也。」方叔後讀《文選》,見其事具《文選》注,始嘆曰:「坡翁於世間書,何往不精通耶!」近見《雜說》載此,乃知前輩考證,無所不至。
出處《愛日齋叢鈔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孫賁公素居京師,大病,予數往存撫之。又數日,見東坡,云:「聞曾見孫公素,病如何?」予曰:「大病方安。」坡云:「這漢病中瘦則瘦,儼然風雅。」後見公素道此語,公素應曰:「那娘意下恨則恨,無奈思量。」坡大奇之。公素畏內,眾所共知,嘗求東坡書扇,坡題云:「披扇當年笑溫嶠,握刀晚歲戰劉郎(劉備)。不須戚戚如馮衍,但與時時說李陽。」公素昔為程宣徽門賓,後娶程公之女,性極妒悍,故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公嘗會孫賁公素。孫畏內殊甚。有官姑善商謎,蘇即云:「蒯通勸韓信反,韓信不肯反。」其人思久之,曰:「未知中否?然不敢道。」孫迫之使言,乃曰:「此怕負漢也。」蘇大喜,厚賞之。
出處《雞助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有《物類相感志》,「草部」有「煮碙」、「煮雌」等草,蓺客多用之,然不得其煮煉之法耳。
出處《席上腐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謝滕達道書云:「前日得觀所藏諸書,使後學稍窺家傳之秘,幸甚。恕先所訓,尤為近古。某方治此書,得之頗有開益。拜賜之重,若獲珠貝。老朽不揆,輒立訓傳,尚未畢功。異日當為公出之。古學崩壞,言之傷心也。」李方叔云:「東坡每出,必取聲韻音訓文字,復置行篋中。」予謂學者不可不知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作病鶴詩,嘗寫「三尺長脛瘦軀」,闕其一字,使任德翁輩下之,凡數字。東坡徐出其稿,蓋「閣」字也。此字既出,儼然如見病鶴矣。
出處《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介甫對裕陵,論歐公文章晚年殊不如少年時,且曰:「惟識道理,乃能老而不衰。」人多駭此語。予與韓秉則正言論此,秉則曰:「道理之妙,當求於聖人之言,聖人之言在六經,不可掩也。歐文識與不識,姑置之勿問,不知介甫所謂道理果安在?抑六經之外,別有道理乎?東坡祭原父文云:『大言滔天,詭論滅世。』蓋指介甫也。介甫當時在流輩中,以經術自尊大,唯原父兄弟敢抑其鋒,故東坡特於祭文表之,以示後人,然亦未知其於君臣間,如此無顧忌也。」時坐客甚眾,莫不以秉則之言為然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公(蘇轍)少年與坡公治《春秋》,公嘗作論,明聖人喜怒好惡,譏《公》《谷》以日月土地為訓,其說固自得之。元祐間,後進如張大亨嘉父亦攻此學,大亨以問坡,坡答書云:「《春秋》,儒者本務。然此書有妙用,學者罕能領會,多求之繩約中,乃近法家者流,苟細繳繞,竟亦何用?惟丘明識其用,終不肯盡談,微見端兆,欲使學者自求之,故僕以為難,未敢輕論也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大悲圜通閣記》,公偶為子東坡作;坡云:「好個意思!」欲別作用卒用公。所著《和陶詩擬古九首》,亦坡公代作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、山谷道人、秦太虛七丈,每為人乞書,酒酣筆倦,坡則多作枯木拳石,以塞人意,山谷則書禪句,秦七丈則書鬼詩。
出處《春渚紀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不善飲弈,一小杯,則徑醉,睡或鼾,亦未嘗放筆。既覺,讀其所屬詞,有應東而西者,必曰「錯也」!但更易數字,因其西而終之,初不辨其當如是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族伯父彥遠言:少時識仲殊長老,東坡為作《安州老人食蜜歌》者。一日,與數客過之,所食皆蜜也。豆腐面筋牛乳之類,皆漬蜜食之;每多不能下箸。惟東坡亦嗜蜜,能與之共飽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之道名詠之……,東坡作溫公神道碑,來訪其從兄補之無咎於昭德第,坐未定,自言吾今日了此文,副本人未見也。啜茶罷,東坡琅然舉其文一編,其間有蜀音不分明者,無咎略審其字,時之道從照壁後已聽得矣。東坡去,無咎方欲舉示族人,而之道已高聲誦,無一字遺者。無咎初似不樂,久之曰:「十二郎真吾家千里駒也。」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呂吉甫問客:「蘇子瞻文詞似何人?」客揣其意,答曰:「似蘇秦、張儀。」呂笑曰:「秦之文高矣,儀固不能望,子瞻亦不能也。」徐自誦其表語云:「面折馬光於講筵,廷辨韓琦之奏疏。」甚有自得之色。客不敢問而退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邵成章云:元祐中,太母(宣仁太皇太后)下詔,東坡視草云:「苟有利於社稷,予何愛於髮膚。」純夫云:「此太母聖語也。子瞻直書之。」
出處《晁氏客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洪文敏邁《容齋四筆》紀南北郊一事曰:三代之禮,冬至祀天於南郊,夏至祭地於北郊。王莽于元始中改為合祭,自是以來,不可復變。元豐中,下詔欲復北郊。至六年,唯以冬至祀天,而地祇不及事。元祐七年,又使博議,而許將、顧臨、范純禮、王欽臣、孔武仲各為一說,逮蘇文忠軾之論出,於是群議盡廢。當時諸人之說有六,軾皆辟之,以謂無一可行之理。其文載於《奏議》,凡三千言。
出處《愧郯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東坡知貢舉日,並行詩賦經義,《書》題中出「而難任人,蠻夷率服」,注云:「任,佞也;難者,拒之使不得進也。難任人,則忠信昭,而四夷服。」東坡習大科日,曾作《忠信昭而四夷服論》,而新經(王安石所著《三經新義》)與注意同。當時舉子謂東坡故與金陵(王安石)異說,以為難於任人,則得賢者,故四夷服。及東坡見說,怒曰:「舉子至不識字,輒以難〈去聲〉為難〈平聲〉!」盡黜之,惟作難〈去聲〉字者皆得。益東坡元不曾見新經,而舉子未嘗讀注故也。聞之於柴慎微。
出處《嬾真子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素知李廌方叔。方叔赴省試,東坡知舉,得一卷子,大喜,手批數十字,且語黃魯直曰:「是必吾李廌也。」及拆號,則章持致平,而廌乃見黜。故東坡、山谷皆有詩在集中。初,廌試罷,歸語人曰:「蘇公知舉,吾之文,必不在三名後。」及被黜,廌有乳母,年七十,大哭曰:「吾兒遇蘇內翰知舉不及第,它日尚奚望?」遂閉門睡,至夕不出,發壁視之,自縊死矣。廌果終身不第以死,亦可哀也。
出處《老學庵筆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中,東坡知頁舉。李方叔就試,將鎖院,坡緘封一簡,令送方叔。值方叔出,其僕受簡置几上。有頃,章子厚二子曰持曰援者來,取簡竊觀,乃《揚雄優於劉向論》一篇。二章驚喜,攜之以去。方叔歸,求簡不得,知為二章所竊,悵惋不敢言。已而果出此題。二章皆模仿坡作,方叔幾於閣筆。及拆號,坡意魁必方叔也,乃章援。第十名文意與魁相似,乃章持。坡失色。二十名間,一卷頗奇。坡謂同列曰:「此必李方叔!」視之,乃葛敏修。時山谷亦預校文,曰:「可賀內翰得人,此乃僕宰太和時一學子相從者也。」而方叔竟下第。坡出院,聞其故,大嘆恨。作詩送其歸,謂「平生謾說古戰場,過眼終迷日五色」者也。其母嘆曰:「蘇學士知貢舉,而汝不成名,復何望哉!」抑鬱而卒。
出處《鶴林玉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宋保國出觀荊公《華嚴解》,東坡曰:「《華嚴》八十有一卷,今獨重一何也?」保國曰:「公言此佛語至深妙,他者菩薩語耳。」東坡曰:「予於藏經取佛語數句雜菩薩語間,取菩薩語數句雜佛語間,子能識其是非乎?」曰:「不能。」東坡曰:「予昔在岐下,聞河陽豬肉甚美,使人往市之。使者醉,豬夜逸去,貿他豬以償。客皆以為非他產所及。既而事敗,客皆慚。今介甫之豬未敗耳。」
出處《賢奕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由在政府,子瞻為翰苑。有一故人,與子由兄弟有舊者,來干子由求差遣,久而未遂。一日,來見子瞻,且云:「某有望內翰以一言為助。」公徐曰:「舊聞有人貧甚,無以為生,乃謀伐冢,遂破一墓,見一人裸而坐,曰:『爾不聞漢世楊王孫乎?裸葬以矯世,無物以濟汝也。』復鑿一冢,用力彌艱,既久,見一王者,曰:『我漢文帝也。遺制壙中無納金玉,器皆陶瓦,何以濟汝?』復有二冢相連,乃穿其在左者,久之方透,見一人,曰:『我伯夷也。瘠羸,面有饑色,餓於首陽之下,無以應汝之求。』其人嘆曰:『勸汝別謀於他所。汝視我形骸如此,舍弟叔齊,豈能為人也。』」故人大笑而去。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張文潛謂子瞻:「公詩有『獨看紅葉傾白墮』。不知『白墮』何物?」子瞻曰:「劉白墮善釀酒,見《洛陽伽藍記》。」文潛曰:「既是一人,莫難為傾否?」子瞻曰:「魏武《短歌行》云。『何以解憂,惟有杜康。』亦是釀酒人名也。」文潛曰:「畢竟用得不當。」子瞻笑曰:「公且先過共曹家那漢理會,卻來此間廝磨。」蓋文潛時有僕曹某者,作過失去酒器,送天府推治,其人未招承,方文移取會也。滿座大囅。
出處《拊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嵎升之,少從東坡學,甚俊敏。東坡既除西掖,乃以古槐簡贈嵎,曰;「此笏曾奉制策入三等,曾召對議事不合而逐,曾對御史詔獄,曾不試除三字,毋輕呈笏。」
出處《耆舊續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羲仲字壯輿,道原之子也。道原以史學自名,羲仲世其家學,嘗摘歐陽公《五代史》之訛誤為糾繆,以示東坡。東坡曰:「往歲歐陽公著此書初成,王荊公謂余曰:『歐陽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國志,非也,子盍為之乎?』余固辭不敢當。夫為史者,網羅數十百年之事,以成一書,其間豈能無小得失邪?余所以不敢當荊公之托者,正畏如公之徒掇拾其後耳。」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《易》曰: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。」坡公以為陰陽未交。公以坡公所說為未允。公曰:「陰陽未交,元氣也,非道也;政如云:二龍一蛇之謂道也,謂之龍亦可,謂之蛇亦可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硯之美者必費筆,不費筆則退墨。二德難兼,非獨硯也:大字難結密,小字常局促;真書患不敕,草書患無法。茶苦患不善,酒美患不竦。萬事無不然,可以付之一笑也。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待過客,非其人,則盛列妓女,奏絲竹之聲聒兩耳,至有終席不交一談者。其人往返,更謂待己之厚也。值有佳客至,則屏去妓樂,杯酒之間,惟終日談笑耳。
出處《北窗炙輠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少游自會稽入都,見東坡,東坡曰:「不意別後卻學柳七作詞。」少游曰:「某雖無學,亦不如是。」東坡曰:「『銷魂當此際』,非柳七語乎?」坡又問別作何詞?少游舉「小樓連苑橫空,下窺繡轂雕鞍驟。」東坡曰:「十三個字,只說得一個人騎馬樓前過。」少游問公近作,乃舉「燕子樓空,佳人何在,空鎖樓中燕」。晁無咎曰:「只三句,便說盡張建封事。」
出處《高齋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廌(李廌)謂少游曰:「此見東坡,言少游文章如美玉無瑕,又琢磨之功,殆未有出其右者。」少游曰:「某少時用意作賦,習慣已成,誠如所諭,點檢不破,不畏磨難。然自以華弱為愧。邢和叔嘗曰:『子之文銖兩不差,非秤上秤來,乃等子(即戥子,權金珠藥物的衡器)上等來也。』」廌曰:人之文章,闊達者失之太k穨禲A謹嚴者失之太弱。少游之文,詞雖華而氣古,事備而意高,如鐘鼎然,其體質規模,質重而簡易;其刻畫篆文,則後之鑄師莫彷彿。宜乎東坡稱之為天下奇作也,非過言矣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黃魯直謂子瞻曰:「鳥之將死,其鳴也哀。某適到市橋,見生鵝繫足在地鳴叫不已,得非哀祈於我耶?」子瞻曰:「某昨日買十鳩,中有四活,即放之;餘者幸作一杯羹。今日吾家常膳,買魚數斤,以水養之,活者放而救渠命,殪者烹而悅我口。雖腥膻之欲,未能盡斷,且一時從權爾。」魯直曰:「吾兄從權之說善哉。」魯直因作頌曰:「我肉眾生肉,名殊體不殊,元同一種性,只是別形軀。苦惱從他受,肥甘為我須。莫教閻老到,自揣看何如?」子瞻聞斯語,愀然嘆曰:「我猶未免食肉,安知不逃閻老之責乎?」(黃庭堅不可能稱蘇軾「吾兄」,此則當為附會之說)
出處《善誘文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顧臨子敦為翰苑,每言趙廣漢尹京有治聲,使我為之,不難出其上。子瞻戲曰:「君作尹須改姓。」顧曰:「何姓?」曰:「姓茅,喚作茅廣漢。」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北扉,自以獨步當世,與一時侍從更唱迭和,莫不稱首。曾子開賦《扈蹕詩》,押 辛字韻,韻窘束而往返絡繹不已,坡厭之,復和云:「讀罷君詩何所以,搗殘姜桂有餘辛。」顧問答曰:「解此否?謂唱首有辣氣故耳。」
出處《西清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晁以道為予言:「嘗親問東坡曰:『先生《易傳》,當傳萬世。』曰:『尚恨某不知數學耳。』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秦觀少游,亦善為樂府語,工而入律,知樂者謂之作家歌,元豐間盛行於淮楚。「寒鴉萬點,流水繞孤村」,本隋帝詩也,少游取以為《滿庭芳》辭,而首言「山抹微雲,天粘衰草」,尤為當時所傳。蘇子瞻於四學士中,最善少游,故他文未嘗不極口稱善,豈特樂府?然猶以氣格為病,故常戲云:「山抹微雲秦學士,露花倒影柳屯田。」露花倒影,柳永《破陣子》語也。
出處《避暑錄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有茶詩押腸字韻,和者已數四,而山谷最後有「曲幾團蒲聽煮湯,煎成車聲入羊腸」之句。東坡云:「黃九怎得不竊。」故晁無咎復和云:「車聲出鼎細九盤,如此佳句誰能識。」
出處《詩話總龜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黃、秦諸君子在館。暇日觀畫,山谷出李龍眠所作《賢己圖》,博奕、樗蒲之儔咸列焉。博者六七人,方據一局,投迸盆中,五皆玈,而一猶旋轉不已。一人俯盆疾呼,旁觀皆變色起立,纖穠態度,曲盡其妙。相與嘆賞,以為卓絕。適東坡從外來,睨之曰:「李龍眠天下士,顧乃效閩人語耶?」眾咸怪,請其故。東坡曰:「四海語音,言六皆合口。惟閩音則張口。今盆中皆六,一猶未定,法當呼六,而疾呼者乃張口何也?」龍眠聞之,亦笑而服。
出處《桯史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叔原以長短句行,蘇子瞻因黃魯直欲見之,則謝曰:「今政事半吾家舊客,亦未暇見也。」
出處《研北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世以癩疾鼻陷為死證,劉貢父晚有此疾,又嘗坐和蘇子瞻詩罰金,元祐中,同為從官,貢父曰:「前於曹州,有盜夜入人家室,無物,但有書數卷爾。盜忌空還,取一卷而去,乃舉子所著五七言也;就庫家質之。主人喜事,好其詩,不舍手。明日盜敗,吏取其書。主人賂吏而私錄之。吏督之急,且問其故,曰:『吾愛其語,將和之也。』吏曰:賊詩不中和也。」」子瞻亦曰:「少壯讀書,頗知故事。孔子嘗出,顏、仲二子行而過市,而卒遇其師。子路趫捷,躍而升木。顏淵懦緩,顧無所之;就市中刑人所經幢避之,所謂石幢子者。既去,市人以賢者所至,不可復以故名,遂共謂『避孔塔』。」坐者絕倒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昔之黠者,滑稽以玩世,曰:「彭祖八百歲而死,其婦哭之慟。其鄉里共解之曰:『人生八十不可得,而翁八百矣,尚何尤?』婦謝曰:『汝輩自不諭耳。八百死矣,九百猶在也。』」世以痴為「九百」,謂其精神不足也。又曰:「令新視事,而不習吏道,召胥魁問之,魁具道笞十至五十,及折杖數。令遽止之曰:『我解矣。笞六十為杖十四耶?』魁笑曰:『五十尚可,六十猶痴耶。』」蘇長公取為偶對曰:「九百不死,六十猶痴。」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與姜至之潛同坐。姜舉今日坐間各要一物是藥名,因指子瞻曰:「君藥名也。」問其故,曰:「子蘇子。」子瞻應聲曰:「君亦藥名也。若非半夏,定是厚樸。」姜詰其故,曰:「非半夏厚樸,何以日姜制之?」
出處《孔氏談苑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有言:「世間事忍笑為易,惟讀王祈大夫詩,不笑為難。」祈嘗語東坡曰:「有竹詩兩句最得意。」誦曰:「葉垂千口劍,干聳萬條槍。」坡曰:「好則極好,則是十條竹竿,一個葉兒也。」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予飲少輒醉臥,則鼻鼾如雷,傍舍為厭,而己不知也。一日因醉臥,有魚頭鬼身者,自海中來告云:『廣利王來請端明。』予被褐草屨黃冠而去,亦不知身步在水中。但聞風雷聲暴如觸石,意亦知在深水處。有頃,豁然明白,真所謂水精宮殿相照耀也。其下則有驪目夜光,文犀尺壁,南金火齊,眩目不可仰視,而琥珀珊瑚,又不知多少也。廣利少間佩冠劍而出,從以二青衣。予謝以海上逐客,重煩邀命。廣利且歡且笑。頃,南溟夫人亦造焉,東華真人亦造焉,自知不在人世。少間,出素鮫綃丈餘,命予題詩,予乃賦之曰:『天地雖虛廓,惟海為最大。聖王時祀事,位尊河伯拜。祝融為異號,恍惚聚百怪。三氣變流光,萬里風雨快。靈旗搖紅纛,赤虯嘖滂湃。家近玉皇樓,彤光照無界。若得明月珠,可償逐客債。』寫竟,進廣利,諸仙遞看,咸稱妙。獨廣利旁一冠篸水族,謂之鱉相公,進言:『蘇軾不避忌諱,祝融字犯王諱。』王大怒。予退而嘆曰:『到處被相公廝環。』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坡撰富公碑,以擬寇公,公稍不甚然之。作《德威堂銘》、《居士集敘》,公極賞慨其文,咨嗟不已。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李彭,字商老,南康軍建昌人。嘗負墓蓋乞書於東坡,坡公作大小兩軸,囑其擇而用之,且勉之曰:「德叟(李彭之父李秉尋)有子不亡矣。」
出處《江西詩社宗派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歐陽文忠公始自河北都轉運謫守滁州,於琅邪山間作亭名曰醉翁,自為之記。其後王詔守滁,請東坡大書此記而刻之,流布世間,殆家有之,亭名遂聞於天下。……
出處《卻掃編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經筵官會食資善堂,東坡盛稱河豚之美。呂元明問其味,曰:「直那一死!」再會,又稱豬肉之美。范淳甫曰:「奈發風何?」東坡笑呼曰:「淳甫誣告豬肉!」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客論食次,取紙一幅以示客云:「爛蒸同州羊羔,灌以杏酪香梗,荐以蒸子鵝,吳興庖人斫松江鱠;既飽,以廬山玉簾泉,烹曾坑鬥品茶。少焉解衣仰臥,使人誦東坡先生《赤壁前後賦》,亦足以一笑也。」東坡在儋耳,獨有二賦而已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山谷避暑城西李氏園,題詩於壁云:「荷氣竹風宜永日,冰壺涼簟不能回,題詩未有驚人句,會喚謫仙蘇二(蘇軾)來。」少游言於東坡曰:「以先生為『蘇二』,大似相薄。」少游極怨山谷和《寄寂齋詩》云:「志大略細謹。」言蔡州事少人知者,因此吹毛耳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魯直作《漁父詞》云:『新婦磯頭眉黛愁,女兒浦口眼波秋,驚魚錯認月沉鉤。青箬笠前無限事,綠蓑衣底一時休,斜風細雨轉舡頭。』其詞清新婉麗,聞其得意,自言:『以水光三色,替卻玉肌花貌,此乃真得漁父家風也。』然才出新婦磯,又入女兒浦,此漁父無乃太瀾浪也。」
出處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晃以道言:當東坡盛時,李公麟至為畫家廟象。後東坡南遷,公麟在京師,遇蘇氏兩院子弟於途,以扇障面不一揖,其薄如此。故以道鄙之,盡棄平日所有公麟之畫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方叔初名豸,從東坡遊。東坡曰:「五經內無公名,獨左氏曰『庶有豸乎』?乃音直氏切,後人以為虫豸之豸,今宜易名曰廌。」方叔用之。秦少游見而嘲之曰:「昔為有腳之狐,今作無頭之箭。豸以況狐,廌以況箭。」方叔倉卒無以答,終身以為恨。
出處《嬾真子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王定國寄詩於東坡,答書云:「新詩篇篇皆奇,老拙此回真不及,窮人之具,輒欲交割於公。」魏泰見而笑曰:「定國亦難作交代,只是權攝耳。」
出處《墨莊漫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多雅謔,嘗與許沖元、顧子敦、錢穆父同舍。一日,沖元自窗外往來,東坡問何為?沖元曰:「綏來。」東坡曰:「可謂奉大福以來綏。」蓋沖元登科時賦句也。沖元曰:「敲門瓦礫,公尚記憶耶?」子敦肥碩,當暑,袒裼據案而寐。東坡書四大字於其側曰:「顧屠肉案。」穆父,眉目秀雅,而時有九子,東坡曰:「穆父可謂之九子母丈人。」同舍皆大笑。
出處《獨醒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劉貢父觴客,子瞻有事欲先起,劉調之曰:「幸早堨B從容。」(幸早里各諧杏、棗、李;從容,即肉蓯蓉,一種補藥。)子瞻曰:「奈言事須當歸。」(奈,蘋果之異稱;這事各諧蔗、柿;當歸,藥名。)各以三果一藥為對。
出處《朝野遺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善嘲噓,以呂微仲豐頭,每戲曰:「公真有大臣體,「坤」六二所謂直方大也。」後拜相,東坡當制,有云:「果藝以達,有孔門三子之風(指孔子的三個弟子:子貢、子路、冉求);直方而大,得坤爻六二之動。」又嘗謁微仲,值其晝寢,久之方見;便坐昌陽盆畜一綠龜,坡指曰:「此易得耳。唐莊宗時有進六目龜者,敬新磨獻口號云:『不要鬧,不要鬧,聽取龜兒口號;六只眼兒睡一覺,抵別人三覺。』」微仲不悅。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曰:「世間之物,未有無對者,皆自然生成之象,雖文字之語,但學者不思耳。如因當時為之語曰:『劉蕢下第,我輩登科。』則其前有:『雍齒且侯,吾屬何患?』太宗曰:『我見魏徵常媚嫵。』,則德宗乃曰:『人言盧杞是奸邪。』」
出處《冷齋夜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王晉卿嘗暴得耳疾,意不能堪,求方於僕,僕答之曰:『君是將種,斷頭穴胸,當無所惜。兩耳堪作底用,割舍不得?限三日疾去。不去,割取我耳。』晉卿洒然而悟,三日病良已,以詩示僕云:『老婆心急頻相勸,令嚴只得三日限。我耳已聰君不割,且喜兩家皆平善。』今定國所藏《挑耳圖》,得之晉卿。聊識此耳」。」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二年,東坡先生入翰林,暇日會張(張耒)、秦(秦觀)、黃(黃庭堅)、晁(晁補之)、陳(陳師道)、李(李廌)六君子於私第,忽有旨令撰賜奉安神宗御容禮儀使呂大防口宣茶藥詔。東坡就牘書云:「於赫神考,如日在天。」顧群公曰:「能代下一轉語否?」各辭之。坡隨筆後書云:「雖光明無所不臨,而躔次必有所舍。」群公大以聳服。導引鼓吹詞,蓋亦是時作,真跡今藏明清處。
出處《揮麈餘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仲虎言:有以澄心紙求東坡書者,令仲虎取京師印本《東坡集》,誦其中詩即書之。至「邊城歲莫多風雪,強壓香醪與君別」,東坡閣筆,怒目仲虎云:「汝便道香醪!」仲虎驚懼。久之,方覺印本誤以「春醪」為「香醪」也。
出處《河南邵氏聞見後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于於石舍人揚休家得蘇明允《送石北使引》,石氏子謂,明允書也。以示秦少游,少游好之,曰:「學不迨其子,而資過之。」乃東坡少所書也。故嘗謂書為難。豈余不知書,遂以為難耶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羅壽可再遊汴梁,書所見云:「相國寺有石刻:『蘇子瞻、子由、孫子發、秦少游,同來觀晉卿墨竹。申先生亦來。元祐三年八月五日,老申一百一歲。』」
出處《癸章雜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廌少時有好名急進之弊,獻書公車者三,多觸聞罷。然其志不已,復多遊巨公之門。自丙寅年東坡嘗誨之曰:「如子之才,自當不沒,要當循分,不可躁求。王公之門,何必時曳裾也。」爾後常以為戒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錢穆父尹京,為近時第一。余嘗見其剖決甚閑暇,雜以笑語諢語,而每一顧問,胥吏皆股栗不能對。一日,因決一大滯獄,內外稱之。會朝,蘇長公譽之曰:「所謂『霹靂手』也。」錢曰:「安能『霹靂手』,僅免『葫蘆蹄』也。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與劉貢父言:「軾與舍弟習制科寺,日享三白,食之甚美,不復信世間有八珍也。」貢父問「三白」何物?答曰:「一撮鹽,一碟生蘿蔔,一碗飯,乃三白也。」貢父大笑。久之,以簡招坡過其家吃「皛飯」,坡不省憶嘗對貢父「三白」之說也,謂人云:「貢父讀書多,必有出處。」比至赴,見案上所設,唯鹽、蘿蔔、飯而已,乃始悟貢父以「三白」相戲笑,投匕箸食之幾盡。將上馬,云:「明日可見過,當具毳飯奉待。」貢父雖恐其為戲,但不知「毳飯」所設何物。如期而往,談論過食時,貢父譏甚索食,東坡云:「少待。」如此者再三,東坡答如初。貢父曰:「饑不可忍矣!」東坡徐曰:「鹽也毛,蘿蔔也毛,飯也毛,非『毳』而何?」貢父捧腹曰:「固知君必報東門之役,然慮不及此也!」東坡乃命進食,抵暮而去。世俗呼無為「模」,又語訛「模」為「毛」,嘗且音,故東坡以此報之。宜乎貢父思慮不到也。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韓康公絳子華謝事後,自潁入京看上元。十六日私第會從官九人,皆門生故吏,盡一時名流,如傅欽之、胡完夫、錢穆父、東坡、劉貢甫、顧子敦皆在座。穆父知府至晚,子華不悅,坡云:「今日本殿燒香人多留住。」坐客大笑。方坐,出家妓十餘人,子華新寵魯生,舞罷為遊蜂所螫,子華意甚不懌;久之呼出,持白團扇從東坡乞詩。坡書云:「窗搖細浪魯吹日,舞罷花枝蜂繞衣。不覺南風吹酒醒,空教明月照人歸。」上句紀姓,下句書蜂事,康公大喜。坡云:「惟恐他姬廝賴,故云耳。」客皆大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吾酒後,乘興作數千字,覺酒氣拂拂從十指出也。」大是妙語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在玉堂,有幕士善謳,因問:「我詞比柳詞何如?」對曰:「柳郎中詞,只好十七八女孩兒,執紅牙拍板,唱楊柳岸曉風殘月。學士詞,須關西大漢,執鐵板,唱大江東去。」公為之絕倒。
出處《吹劍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近時以筆墨為事者,無如唐彥猷,其雅致自將,故所錄皆絕俗。其子峒(應作其子坰。唐坰字林夫)行筆無家法,而近類蔡君謨,然亦自可喜。家世相因,所有多佳墨,未嘗妄與人,蓋非東坡不可得。孫莘老作字至不工,每得佳墨,必悵然,思見東坡。方時初入講筵,例有所賜,乃以為寄爾。子東坡捉筆近下,等善運筆,而尤喜墨。遇作字,必濃研,幾如糊,然後濡染。蓄墨最富,多精品。自海外歸,至廣州失船,舉為水所壞,良可惜也。
出處《姑溪集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種樹之法,莫妙於東坡,曰:大者不能活,小者老夫又不能待,惟擇中材而多帶土砧者為佳。
出處《岩棲幽事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言,王實、王寧訪見;寔,韓持國之婿也,因問持國安否,寔,寧皆曰:「自致政,尤好飲,嘗自謂人曰:『吾已癃老,且將聲樂酒色以娛年,不爾,無以度日。』」東坡曰:「惟其殘年,正不當爾。君兄弟至親且舊,願為某傳一語於持國可乎?」寔、寧曰:「諾。」東坡曰:「頃有一老人,未嘗參禪,而雅合禪理,生死之際,極為了然。一日,置酒大會親友,酒闌,語眾曰:『老人即今且去。』因攝衣正坐,將奄奄焉。諸子乃惶遽呼號曰:『大人今日乃與世決乎?願留一言為教!』老人曰:『本欲無言,今為汝懇,只且第一五更起。』諸子未喻,曰:『何也?』老人曰:『惟五更可以干當自家事,日出之後,欲自干當,則不可矣。』諸子曰:『家中幸豐,何用早起?舉家諸事,皆是自家事也,豈有分別?』老人曰:『不然,所謂自家事者,是死時將得去者。吾生平治生,今日就化,可將何者去?』諸子頗悟。今持國果自以為殘年,請二君言於持國,但言某請持國干當自家事,與其勞心聲酒,不若為可以死時將得去者計也。」坡又曰:「范景仁平生不好佛,晚年清謹,減節嗜欲,一物不芥蒂於心,真卻是學佛作家;然至死常不肯取佛法。某謂景仁雖不學佛,而達佛理,即毀佛罵祖,亦不害也。」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華、玉汝相繼命相,未幾,持國(韓維)拜門下侍郎,甚有爰立之望,其家建堂榜曰「三相」;俄持國罷,遂請老。東坡聞之,曰:「既不成三相堂,可且名為二相公廟。」
出處《東皋雜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與孫巨源同會於王晉卿花園中。晉卿言:「都教喂飼了官員輩馬著。」巨源云:「都尉指揮都喂馬,好一對。」適長公主送茶來,東坡即云:「大家齊吃大家(同大姑,家讀作姑,是對女子的尊稱)茶。」蓋長公主呼「大家」也。
出處《王直方詩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蔡卞日臨蘭亭一過,東坡聞之曰:「從是證入,豈能超勝?」蓋隨人腳跟轉,終無自展步分也。
出處《紫桃軒雜綴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中州松子雖秕小不可食,然可種,惟不可近手,以杖擊蓬,使子墮地,用探錐刺地,深五寸許,以帚掃入之,無不生者。東坡居士種松法。
出處《後山談叢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謂廌(李廌)與李祉言曰:某平生於寢寐時,自得三昧。吾初睡時,且於床上安置四體,無一不穩處;有一未穩,須再安排令穩。既穩,或有些小倦痛處,略按摩訖,便瞑目聽息。既勻直,宜用嚴整其天君。四體雖復有苛癢,亦不可少有蠕動,務在定心勝之。如此食頃,則四肢百骸,無不和通。睡思既至,雖寢不昏。吾每日須於五更初起,櫛髮數百,水廾頁面盡,服裳衣畢,須於一淨榻上再用此法假寐,數刻之味,其美無涯。通夕之味,殆非可比。平明,吏徒既集,一呼即興,冠帶上馬,率以為常。二君試用吾法,自當識其趣,慎無以語人也。天下之理,能戒然後能慧,蓋慧性圓通,必從戒謹中入,未有天君不嚴,而能圓通覺悟者也。二君試識之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慶曆中,歐陽文忠公謫守滁州,有琅琊幽谷,山川奇麗,鳴泉飛瀑,聲若環佩,公臨聽忘歸。僧智仙作亭其上,公刻石為記,以遣州人。既去十年,太常博士沈遵,好奇之士,聞而往遊,其山水秀絕,以琴寫其聲,為《醉翁吟》,蓋宮聲三疊。後會公河朔,遵援琴作之,公歌以遺遵,並為《醉翁引》以敘其事。然調不主聲,為知琴者所惜。後三十餘年公薨,遵亦歿。其後廬山道人崔閑遵客也,妙於琴理,常恨此曲無詞,乃譜其聲,請於東坡居士子瞻,以補其闕,然後聲詞皆備,遂為琴中絕妙。好事者爭傳。其詞曰:「琅然清圓,誰彈響?空山無言。惟有醉翁知其天。月明風露娟娟,人未眠,荷簣過山前。曰有心也哉此弦。〈第二疊泛聲同此〉。醉翁嘯詠,聲和流泉。醉翁去後,空有朝吟夜怨。山有時而同巔,水有時而回淵,思翁無歲年。翁今為飛仙,此意在人間,試聽徽外兩三弦。」方其補詞,閑為弦其聲,居士倚為詞,頃刻而就,無所點竄。遵之子為比丘,號本覺真禪師。居士書以與之,云:「二水同器,有不相入;二琴同手,有不相應。沈君信手彈琴而與泉合,居士縱筆作詞而與琴會,此必有真同者矣。」
出處《澠水燕談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嘗謂劉壯輿曰:「《三國志》注中好事甚多,道原欲修之而不果,君不可辭也。」壯輿曰:「端明曷不為之?」東坡曰:「某強工於語言,也不是當行家。」
出處《曲洧舊聞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范蜀公不信佛說,大蘇公嘗與公論佛法,其所以不信之說。范公云:「鎮平生事,非目所見者,未嘗信。」蘇公曰:「公亦安能然哉?設公有疾,令醫切脈;醫曰寒,則服熱藥;曰熱,則餌寒藥。公何嘗見脈,而信之如此,何獨至於佛而必待見耶?」
出處《明道雜志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元祐間,公及蘇子容、劉貢父同在省中。二人各云:「某輩少年所讀書,老而遺忘。」公亦云然。貢父云:「觀君為文,強記甚敏。」公辭焉。二人皆曰:「某等自少記憶書籍,不免抄節,而後稍不忘。觀君家昆仲,未嘗抄節,而下筆引據精切,乃真記得者也。」
出處《欒城遺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章子厚,人言初生時,父母欲不舉,已納水盆中,為人救止。其後,朝士頗聞其事。蘇子瞻嘗與子厚詩,有「方丈仙人出渺茫,高情猶愛水雲鄉」之語。子厚謂其譏己也,頗不樂。
出處《道山清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一夕與子由飲,酣甚,槌蘿菔爛煮,不用他料,只研白米為糝,食之,撫几曰:「若非天竺酥酡,人間決無此味。」
出處《山家清供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子瞻嘗自言,平生有三不如人,謂著棋、吃酒、唱曲也。然三者亦何用如人?子瞻之詞,雖工而多不入腔,正以不能唱曲耳。
出處《墨客揮犀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蘇子瞻亦喜言神仙。元祐初,有東人喬仝,自言與晉賀水部遊,且言賀嘗見公密州道上,意若欲相聞。子瞻大喜。仝時客京師,貧甚。子瞻素囊中得二十縑,即以贈之,作五詩,使仝寄賀,子由亦同作。仝去,訖不復見,或傳妄人也。晚因王鞏又得姚丹元者,尤奇之,直以為李太白所化,贈詩數十篇。姚本京師富人王氏子,不肖,為父所逐,事建隆觀一道士,天資慧,因取道藏遍讀,或能成誦,又多得其方術丹藥。大抵好大言,作詩間有放蕩奇譎語,故能成其說。浮沉淮南,屢易姓名,子瞻初不能辨也。後復其姓名王繹。崇寧間,余在京師,則已用技術進為醫官矣。出入蔡魯公門下,醫多奇中。余猶及見其與魯公言從子瞻事,且云,海上神仙宮闕,吾皆能以說致之,可使空中立見。蔡公亦微信之。坐事編置楚州。梁師成從求子瞻書帖,且薦其有術。宣和末,復為道士,名元城。力詆林靈素,為所毒,嘔血死。
出處《避暑錄話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言:普安禪院初在五代時,有一僧曰某者,卓庵道左,蓺蔬正錢,以奉佛事。一曰於庵中晝寢,夢一金色黃龍,來食所蓺萵苣數畦。僧寤,驚曰:「是必有異人至此。」已而見一偉丈夫,於所夢地取萵苣食之。僧視其貌,神色凜然,遂攝衣迎之,延於庵中,饋食甚勤。復取數鐶錢之,曰「富貴無相忘。」因以所夢告之,且曰:「公他日得志,願為老僧只於此地建一大寺幸甚。」偉丈夫乃藝祖(宋太祖趙匡胤)也。既即位,求其僧尚存,遂命建寺,賜名曰「普安」,都人至今稱為道院者。元祐八人,因送范河中是院,閑言之爾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云:「諸葛氏筆,譬如內庫法酒北苑茶,他處縱有嘉者,殆難得其彷彿。」余續之曰:「上閤衙香,儀鸞司椽燭,京師婦人梳妝與腳,天下所不及。」公大笑。
出處《侯鯖錄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


內容東坡先生居閶闔門外白家巷。一夕,次子迨(蘇迨)之婦歐陽氏產後因病為祟所憑,曰:「吾姓王氏,名靜奴,滯魄於此久矣。」公曰:「吾非畏鬼之人也,京師善符錄者多,決能逐汝。汝善去,明日昏時,當用佛氏功德之法與汝。」婦輒合爪曰:「感尚書去也。」婦良愈。明日昏時,為自書功德疏一通,仍為置酒朒香火遣送之。頃,迨之婦忽云:「有賊,貌黑瘦,衣以青。」公使之索之,無有也。乳媼俄發狂,聲色俱怒,如卒伍輩唱喏甚大。公注視之,輒厲聲曰:「某即瘦黑衣青者,非賊也,鬼也,欲此媼出為我作巫。」公曰:「寧使其死,出不可得。」曰:「學士不令其出,不奈何,只求少功德可乎?」公曰:「不可。」又曰「求少酒食可乎?」曰:「不可。」又曰:「求少紙可乎?」曰:「不可。又曰:」「止求一杯水!」公曰:「與之。」媼飲畢,撲地而蘇。
出處《師友談記》
年代【1085—1089:元祐時期京師(開封)任職】